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183章 将宋朝历史倒过来看

第183章 将宋朝历史倒过来看

书名:刷视频:震惊古人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2 14:51:55

【#将宋朝历史倒过来看#】

“倒过来?”

赵匡胤停下脚步问道:“是从后往前讲吗?”

按理说赵官家应该坐龙辇之类出行,但观看天幕颇为不便,赵官家便选择步行,随行的大臣也只得靠双脚走路。

见没人答话,赵匡胤看向赵普。

“官家,臣不知。”

赵匡胤冷哼一声:“这也不知,那也不知,那你还知道什么?”

自昨日知晓赵光义为太宗后,赵普一夜提心吊胆。

自己参没参与不重要,重要的是官家认为你参与了没有?

“官家,后人的思维……”赵普露出个您懂的表情,随后建议道:“不如先摘录下来,慢慢研究?”

“行,记者……”

记者:出自《管子》,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

《管子》中的“记者”意为“记录的事”,到了晋代延伸为“做记录的人”。

昨日抄录天幕,有阉人、有侍卫、亦有宫女,赵匡胤翻翻脑海,统用古称记者作为称呼。

赵普等人齐刷刷从怀中掏出题本,又从袖中找出一支未染墨的毛笔,凑近记者堆:“借点墨一用。”

赵匡胤:……。

赵普等人讪笑两声:“官家,有备无患嘛。”

【直到把宋朝的历史倒过来看,我才知道什么叫中国历史上最硬气的王朝!

友情提示:本文要素过多,历史考试不及格的小朋友请在家长陪同下观看!

公元1279年,在崖山的一处海平面上突然窜出十万大军,在一个八岁小男孩的带领下成功退二十万蒙古铁骑,被蹂躏了近百年的中华儿女终于迎来了他们的救世主。

战后,八岁男孩赵昺称帝建国,成为有史以来第二年轻的开国皇帝,史称宋朝,后因其在南方起事,遂称南宋。】

弹幕区:

『这特么是八岁?』

『海里窜出十万大军,海龙王和虾兵蟹将?』

『这么个倒着讲啊?』

【公元1278年,民族英雄文天祥从狱中复活,并第一时间以高官厚禄劝降忽必烈。

岂料忽必烈宁死不屈,文天祥只好带领十位江南义士宣布起义抗元。】

弹幕区:

『狱中复活!』

『劝降忽必烈!』

『要素过多,等我思考一下再评价。』

【同年三月,赵昺将皇位禅让给哥赵昰,随后南宋在文天祥的带领下迅速占领了江西、泸州等地,为以后反攻蒙元、统一江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1276年,南宋大军一路高歌猛进占据临安,去西藏留学的赵?突然归来并接手了皇位。

同年一月,忽必烈迫于形势,只好选择向南宋投降,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忽必烈不仅主动上交传国玉玺,还写了一万字的降书,史称“必烈投降”。

这一事件标志着统治了中华大地92年的元朝逐步开始走向末路。

公元1275年,一代名臣贾似道从郑虎臣的刀下逃生,并单枪匹马开始北伐,从扬州一路打到丁家洲。

南宋十三万精兵被他的事迹所感动,原地复活,加入到抗元大军,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史称丁家洲大捷。

公元1274年,刚刚登基的赵禥在听说了贾似道的事迹后十分欣慰,并表示贾似道就是大宋朝最忠心的大臣。

公元1273年,南宋与北元的关键一战上演,吕文焕率领十万宋军以少胜多击败了十七万北元军队,史称襄阳大捷。

此战过后,北元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南宋正面抗衡。

公元1272年,忽必烈自知大势已去,于一年之后被迫解散大元,改国号为蒙古。

至此元朝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享国仅九十八年。

而元朝也因此被后世戏称为:“打遍天下无敌手,却被小宋掣了肘,看似领土亿万方,就是活不过九十九。】

“原来是这样倒着讲的啊。”

忽必烈作为亲身经历者,更能体会到其中的反讽意味。

可能后人没有反讽的含义,但不重要。

朕说有,就是有!

忽必烈侧头向刘秉忠问道:“都安排好了吗?”

“安排好了,不过时间过于仓促,只来得及传达京城附近。”

“无碍,日日都有的机会,今日不行就明日。”

刘秉忠好奇的问道:“陛下,您是想向太祖汇报功绩?”

“不止,仲晦”,忽必烈亲切的称呼刘秉忠的字,笑道:“朕还要和老祖宗一起认祖归宗。”

“仲晦,可要一起?”

忽必烈还帮刘秉忠把老祖宗都想好了。

“你是中山靖王之后。”

“你我皆是高祖后裔,不过我是嫡系,你是旁系,远方堂亲!”

刘秉忠脸快皱成一朵菊花。

“陛下,这个真不行。”

“?”

“臣的祖父,姓刘,讳泽。”

“那咋了?”

“西汉燕敬王,为汉高帝之族亲,亦名泽。”

避讳是种很神奇的东西,除开避讳皇帝之外,家族之内亦要避讳,最简单一点便是不能和先祖同名。

世家大族,尤其是有家谱传承的家族,即便稍显落魄,取名也要翻遍族谱,怕的就是和先祖同名,传出去惹人笑话。

“无碍,朕都不知道这人,很明显不出名。”

刘秉忠欲言又止。

“?难道朕说错了?”

“陛下,燕敬王是因拥立文帝之功,才改封燕王的。”

忽必烈:……

所以,但凡认真读史书的人都知道?

“陛下,您认祖归宗,有天幕作证。”

“臣若是认祖归宗,只恐惹世人耻笑。”

【公元1264年11月16日,宋度宗赵禥因服用堕胎药不幸去世。

几个小时之后,赵昀在南京的一处火堆中浴火重生,虽然他的脑袋是一个酒杯形状,但依然顺利的登上了皇位,是为宋杯宗。】

“只剩一个脑袋!”

“还是酒杯状!”

“父皇”,赵德昭连忙扶住赵匡胤摇摇欲坠的身体。

“吐蕃!”

“朕要灭其国,亡其种。”

嘎巴拉碗是一种用喇嘛的头盖骨做成的法器,主要流传于吐蕃,西夏也深受其影响。

宋理宗非喇嘛,但身份高贵,用其头盖骨做成酒杯,更有灵性,或许还有侮辱的含义,但更深层次是为了镇压宋朝国运。

【公元1260年,忽必烈因不断战败,被迫退下蒙古帝国大汗之位。

一年之后的公元1259年,鄂州之战爆发,此战贾似道用兵如神,不仅率领南宋十万大军击退忽必烈五万蒙古铁骑,还迫使忽必烈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鄂州求饶”。

但事后忽必烈为了面子并未将此事公开,这也为日后南宋再次进攻蒙古提供了正当理由。】

pS:鄂州和议真实性有待考证。

【同年七月,蒙哥被忽必烈气的原地复活并继承汗位,试图反攻南宋,但奈何南宋兵分三路将蒙哥的攻势一一化解。

公元1251年,随着远征西亚、南征大理等战略的失败,蒙哥也不得不退下大汗之位。

公元1241年,蒙古帝国的新大汗窝阔台上任,尽管他御驾亲征,但此时宋军已经势不可挡,接连打出泸州、黄州、襄阳三次大捷。

公元1236年,宋军彻底击溃窝阔台,至此宋蒙战争暂时告一段落。

公元1234年,此时长江以南大局已定,年事已高的开国元勋贾似道被授予一等功臣奖章,并带着他的蛐蛐回了浙江老家。

同年,完颜守绪偷偷解开上吊绳复活,并在蔡州建立金朝,史称金哀宗。

此后,哀宗不但击退了宋蒙联军,还在中国北方逐渐站稳了脚跟。

公元1229年,窝阔台因作战不力被废黜大汗之位。

两年之后,铁木真接手大蒙古国可汗之位,蒙古帝国正式迎来了他们最后一位大汗。

公元1224年,赵扩在食用了史弥远进献的金丹后原地复活,并从赵昀手中接过皇位。

公元1208年,史弥远在与金朝谈判的时候惹恼了对方,导致南宋与金朝的关系急转直下,史称嘉定绝交。

事后,南宋正式宣布与金朝开战,延续百年的宋金战争就此爆发。

公元1206年,铁木真面对不断崛起的金朝以及日益强大的南宋,只能无奈的在斡难河源宣布退位,这一举动代表了蒙古帝国的彻底灭亡。

公元1200年,赵惇在媳妇李凤娘的家暴中重生,并在第一时间就当了太上皇。

公元1194年,赵括宣布退位,赵惇在大臣们的簇拥下继承大统,史称宋光宗。

由于长期遭到媳妇殴打,赵惇变得精神不太正常,一上台就禁止南宋人民吃糖葫芦,导致糖葫芦这一美食彻底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数月之后,赵惇亲自主持了他爹赵昚的复活仪式,并承诺以后一定会把皇位禅让给他。

公元不知道多少年,赵惇老婆看他不容易,就送给他一双宫女的手,却没想到治好了他多年的精神病。

公元1189年,赵惇兑现诺言,将皇位禅让给了老爹赵昚,事后赵惇被评为宋朝历史上最孝顺的皇帝。

公元1164年,赵昚发表隆兴战书,正式宣布与金朝开战,为以后的靖康大捷做好了前期的铺垫。

公元1162年,宋朝最具有转折性意义的皇帝赵构登基,至此大宋朝的重头戏即将上演。

公元1155年,秦桧从一座雕像中复活,并表示这一次一定不会胡来了。

公元1142年,赵构第一时间前往刑场救活了奄奄一息的大将岳飞,并表示以前都是朕的错,这次我也不会胡来了。

公元1140年,赵构痛改前非,连下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出兵。

此后南宋大军在岳飞的带领下,对金朝发起了四次总攻。

公元1127年,宋军一路打到了金朝开封府。

此时在北京的某处羊圈中潜伏多年的徽钦二帝闪亮登场,并表示要带领金军反攻大宋。

同年一月,金国大军在徽钦二宗的带领下直逼开封府,眼看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岂料徽钦二宗当场反水,率领宋军拿下开封,创造了亘古罕见的重大胜利,史称靖康大捷。】

一阵微风袭来,赵匡胤刚稳住的身形又变得摇摇欲坠。

岳飞之事,已经被天幕提过无数次。

用岳飞的经历来倒推后人讲述的逻辑。

“所以,开封城破,徽钦二宗被捉走。”

“还在羊圈,苏武牧羊?”

赵匡胤轻轻摇晃着脑袋,肯定不是这样。

宋帝深呼吸,说出了自己最不想听的说法:“牵羊礼!”

赵匡胤惨笑着看向儿子,问道:“自古以来,可有汉家天子受此侮辱?”

被侍卫紧紧保卫在人流中段的赵光义面色惨白:“我的后代如此丢人?”

“还有更丢人的吗?”

【金朝因为徽钦二帝的计谋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1126年,钦宗为了帮助老爹评上千古一帝,主动让位给了徽宗。

徽宗不负所望,带领宋军北伐,扫荡金朝,使得大宋不断向北扩展,疆域达到了恐怖的264万平方公里。

随后,徽宗将开封改为新都,宋朝也步入了新的盛世,史称北宋。

公元1125年,耶律延禧从金朝的上京监狱逃脱,并于三个月后返回应州,建立辽国,是为天祚帝。

从此为金朝的覆灭埋下伏笔,也为大宋日后留下一个头号大敌。

公元1121年,一个叫宋江的朝廷官员被徽宗的勤政爱民所折服,主动潜伏到农民起义军之中。

通过不断感化和劝导,逐渐支离并解散了一支庞大的起义队伍,为宋朝解决了一大内忧,史称宋江招安后世,为了纪念这一史无前例的标志**件,特意写了一本名为《传浒水》的长篇小说。】

弹幕区:

〖严谨,书名都是倒着来的。〗

〖宋江还真有原型啊?〗

〖宋江原型就是宋江,真的有。〗

〖水浒传把他美化了,其实真正值得后人记住的,反而是在水浒传中作为反派的方腊。〗

〖公元1118年之后,在徽钦二帝的带领下,北宋王朝迎来了真正的鼎盛时期,史称徽钦之治。

公元1115年,已经蛰伏了十年之久的天祚帝,率领辽国大军击败金朝最后一任皇帝完颜阿骨打,标志着与宋朝打了一百多年的金朝正式灭亡,而宋朝也即将迎来新一任的敌。

公元1100年,宋哲宗继位,两年之后,宋朝与西夏开战,但两次交手均铩羽而归,史称平下城大败,至此北宋国力出现衰退。

公元1085年,泉下有知的赵顼得知儿子吃了败仗,立马原地复活继承了皇位,并表示儿子不行,老子上!

公元1082年,赵顼派遣20万大军至永乐城击溃西夏大军30万,一战封神,因此得名宋神宗。

公元1069年宋神宗废除王安石变法,遭到朝野一片反对,于是公元1067年,神宗被迫退位。

北宋倒数第5位皇帝赵曙继位,是为宋英宗。

自古英宗出奇葩,赵曙继位之初就下令销毁《资治通鉴》,使得《资治通鉴》未能流传于后世,宋朝开始走下坡路。

公元1063年,宋朝第一好战分子赵祯上台,他在军事上非常强硬。

不仅经常主动挑起宋辽边境事端,还在公元1042年以大兵压境的方式逼迫辽朝供应岁币,史称庆历要钱。

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充盈了宋朝国库,还为以后的“檀渊决裂”做好了前期铺垫。

公元1038年,司马光因为参加科举落榜,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心理。

于是在老家跟几个小伙伴玩耍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孩落入水缸,直接就捡起一块石头堵住了洞口,史称司马光封缸。

公元1022年,宋真宗赵恒继位,为了实现太上皇赵祯的战略目标,于公元1008年在泰山封禅进行战前总动员。

赵恒这一举动不仅被后代史学家称为封禅开创者,还被后来的秦皇汉武争相效仿。】

“屮!”

在始皇心中,宋真宗泰山封禅的恶心程度,仅次于韩王安昨夜在天幕发的评论。

【公元1005年1月,赵恒宣布与辽朝开战,并且还拒绝了辽朝每年缴纳的岁币,史称澶渊决裂。

公元997年,赵光义从两根箭中重生,并从赵恒手中夺过皇位,是为宋车宗。】

“朕是被人杀死的?”

赵光义审视着群臣,看谁都像乱臣贼子。

人一动怒,要么上边疼,要么下边疼。

宋太宗下身吃疼,猛然回过神来,想到一种可能性:“这两支箭,该不会是高粱河的……”

“屮,彼其娘之!”

【公元979年,高梁河之战爆发,赵光义骑驴驾车,单枪匹马追着辽国数十万大军砍了几百里。

从涿州一直杀到幽州高梁河附近,辽国数十万大军都被赵光义吓破了胆,就此撤退至幽州以北。

此战过后,赵光义一战封神,被后世称为高梁河战神。】

“宋驴宗的称号是这样来的啊?”

正在抄录的群臣抬头向后望去,要说是马,都还能接受。

但偏偏一架驴车,幽州跑到涿州。

【公元976年,赵光义善心大发,意外从几个画师手中救下了南唐美女小周后,并当场销毁了几个画师的画作。

事后还将小周后送回了南唐,后人对这一事件给予高度评价,史称车神救美。

公元976年,戎马一生的赵光义深感疲惫,于是便从蜡烛中复活了哥哥赵匡胤,并用斧头强迫赵匡胤当了皇帝,史称烛影斧声。

至此赵匡胤成了接盘侠,也成了宋朝未来的亡国之君。

公元961年,赵匡胤于宫中设宴款待群臣,因为疏忽大意,一不小心喝多了酒被武将们趁机夺走了手中的兵权,史称杯酒丢兵权。

此次事件不仅导致赵匡胤丢了兵权,也是日后导致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公元960年2月4日,赵匡胤在陈桥驿一带,被手握兵权的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将黄袍从身上扒了下来,并逼迫退位,史称陈桥叛乱。

自此,从崖山起事到陈桥叛乱称霸了三百一十九年的大宋王朝,彻底宣告灭亡。】

评论区:

〖如果把整个历史都倒过来讲,是怎么样的?〗

〖清始皇爱新觉罗.溥仪,秦末帝嬴政。〗

始皇看着评论失声一笑。

扶苏喃喃道:“不知道,何时能把大秦倒过来讲一下,也好知出了何种变故。”

“有什么好讲的,大秦总共十四年,朕在位十一年……”始皇一拍脑门,都忙糊涂了。

怪不得昨晚睡得不好,原来是没去打胡亥,今天必须补上。

始皇望向殿内,右侧少了一大片。

那原本是墨家的位置,巨子来的时候墨家人还在汇报,被巨子直接打断。

这墨家巨子也不知喝了酒还是怎么了?

朕还没和他客气客气,他就说今日一定能造个火器雏形出来。

“请陛下赐两副棺材,另准吾等取用库中之物。”

“今夜子时之前,必有火器成!”

“如若不成,请斩我头。”

天可怜见,始皇一句话都没说,就被巨子之言憋的说不出话来。

始皇一眼茫然的看着墨家领头人:请斩我头,是你们墨家的祖传咒语吗?

“巨子,慢慢来……”

“陛下,墨者言出必行,说今日就今日,还请陛下应允。”

就这样,墨家人在巨子的带领下,搞火器去了。

巨子指挥着众人按照配比,把火药铺在棺材里,将导火线埋好。

随后盖上棺材板,将引线从棺材板的小孔中拉出,随后又用丝绸将可能存在的缝隙全都密封好。

两个棺材,一个放于空地,一个埋入土中。

巨子本想找段城墙,直接埋于地下,试试威力。

但转念一想,自己刚来,还是不要太过分。

“巨子,请起个名吧。”

墨者请巨子请名,毕竟总不能叫“棺材火器”吧?

“棺材本是埋于地下之物。”

“听你们言,你们用陶罐实验,爆炸之声有若天雷。”

巨子指着两口棺材说道:“不如就叫它地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