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2章 千古一帝

第2章 千古一帝

书名:刷视频:震惊古人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2 14:51:55

天幕滑动,很快来到下一个视频。

【华夏五千年,谁是你心中的千古一帝?】

一语惊醒无数人。

始皇喃喃自语:“朕可为千古一帝乎?”

赵高闻言,连忙跪倒在地,“陛下雄才伟略,马踏六国,征交趾,威震四海,令天下归心,必是千古一帝!”

哼,应该能弥补刚才的过错吧。

李斯:……无耻,这是我的词。

“唉,千不千古一帝已经无妨了,朕只想知道大秦究竟有多短?”

“万世已经不敢奢望,可一两百……一百年总该有吧。”

始皇很清楚,既然天幕都说了过短,一百年可能都没有,人活七十古来稀,大秦起码也要有个七十年吧。

“朕可为千古一帝乎?”

刘邦并不在意,随口而问,也没指望群臣能阿谀奉承。

“陛下提三尺剑,荡尽世间不平之事,当为千古一帝。”这是韩信发自肺腑的感言。

“哕,哕,哕。”看着二人含情脉脉的样子,萧何隔夜饭都吐了出来。

各朝的百姓也开启吃瓜模式,刚才讲的是天命、造反,可不敢闲谈,谁知道有没有人去官府告密呢?

现在就无所谓了,只要不提本朝皇帝,应该没啥事吧?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龙凤猪三位皇帝。】

“后世之人这么大胆吗?直接把皇帝称为猪?”刘彻拉着霍去病的手指着天幕。

“龙应该是指祖龙?”想必应当是说的始皇,后世对他的评价这么高的吗?

“那猪是谁呢?”

……

“妹子,你说这猪皇帝会不会是说咱?”朱元璋心里盘算着,猪、朱同音,指不定是后世为咱避讳,取得爱称。

“……爹,我觉得应该是汉武帝。”小朱四发言,想起了自己看的汉武故事,里面可说武帝小名叫刘彘。

……

永乐。

“太子,你说这猪会不会是指的朕?”

【第一位:龙皇帝。】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卷中,有这样一位帝王,他的一生犹如璀璨星辰划破夜空,留下永恒的印记。

他以雷霆万钧之势终结了战国的纷争,将六国纳入麾下,终结了长达数百年的割据混战。】

此言一出,始皇猛的抬头。

“所以,龙皇帝是朕?”

没人回答始皇的疑惑,因为大家都在极尽赞美之词夸赞他。

山脚下的儒家呆住了。

“嬴政,千古一帝?”这两个词沾边吗?暴君也能叫千古一帝?

六国的遗民想不通,贵族们都说始皇灭了我们的国,所以我们才如此辛苦。

“这样的人也能被称为千古一帝?”

【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王朝。

他深知真正的统一不仅仅是疆域的扩张,更在于民心的归一,因此他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

【废除分封,行郡县,使得政令畅通无阻。】

李斯大声质问:“诸位现在可还要反对郡县制?”

“啊!”

手臂上扬,伸手一指。

“说话,你,就你,叔孙通,还反不反对!”

“不反对!!!”叔孙通咬着牙违心的说出了这句话。

【统一度量衡,规范货币。

车同轨,路相通。

推广小篆,统一文字。】

李斯:……什么小篆,没有了。以后都用简体字。

【面对北方边境的威胁,他未雨绸缪,修建长城。】

【他的丰功伟绩,如同巍峨的长城,永远矗立在华夏儿女的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勇往直前,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而这位龙皇帝便是:秦始皇、祖龙——嬴政。】

“后世人懂朕。”始皇只觉今日风沙有些大。

【第二位,凤皇帝。

在历史的浩瀚星河中,有一位帝王,他的名字如同北斗,指引着王朝盛世的航向。

他的功绩如同璀璨群星,照亮了华夏民族的前行之路。

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政治智慧,开创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他被誉为天可汗,其治下的盛世被后世赞誉为贞观之治。

公元626年,一场宫廷政变后,他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他励精图治,整顿军备,强化边防,确保了国家的安全。

在内政上,他推行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的发展,减轻百姓负担,使得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并繁荣起来。

倡导文教,重用贤才,用科举制度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奠定了王朝文化繁荣的基础。

对外,它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各国使节,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得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疾苦,实施了一系列利民政策,赢得了民众的衷心拥戴。

他的治国理念至今仍被后世推崇。

这位凤皇帝就是我们的唐太宗天策上将李二凤、李世民。】

“哈哈哈。”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湖边的李渊只觉得心痛,终究还是到了手足相残地步。

“臣奉秦王令,来保护陛下。”

“太子与齐王造反,已经伏诛,秦王正在外面清缴逆贼党羽,还请陛下在此等候。”

……你拿刀放下再和朕说,朕要是不同意,你是不是连朕也一起砍了?

唐末。

“呵,假设太宗在世,吾愿为太宗陛下牵马执蹬,可如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哈哈,长安,吾一定还会回来的。”

【第三位,猪皇帝。

在华夏悠久的历史画卷中有这样一位帝王,

他的名字如同雄鹰展翅翱翔于王朝盛世的蓝天之上,引领着王朝走向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他以非凡的胆识与卓越的战略眼光开辟了丝绸之路,巩固了边疆,奠定了王朝的强大基业,被后世誉为“天子一怒,诸侯惧。安居家中,天下息。”

公元前141年,这位年轻的帝王即位,从此,中国历史步入了一个新的篇章。】

“陛下,猪皇帝是汉武帝。”钦天监的官员根据刚才玄武门之变的时间,换成天幕所言之公元,稍微推算得出结论。

“看吧,爹,我没说错。”小朱四有些许得意。

孩子不打不争气。

“娘,大哥,救我。”

【他深知,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内外兼修,文武并重。

对外,他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北击匈奴,西拓,西域不仅稳固了边疆,更开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

丝绸之路使得王朝的影响力遍及欧亚大陆,彰显了王朝的威仪。】

“啊?”

“朕虽然很想当千古一帝,可谁能解释解释为什么是猪皇帝?”刘彻疑惑的看着卫青和霍去病。

霍去病双手一摊:“不知道。”

“兴许是姨夫以后喜欢吃猪肉,所以才得一猪皇帝的诨名。”

【对内,他推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他重视儒学,设立太学,培养了一批批忠于朝廷的儒生,为国家选拔了众多的贤能之士,奠定了王朝文化繁荣的基础。】

泰山脚下。

“啊?这么好?”猪皇帝离我们远不远的,真的很想去给他工作啊。

老天有眼啊,终于有人重用儒家,而非法家那群没人情味的杀才。

【他重视经济发展,推行盐铁官营,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同时也保障了民生的基本需求。

在他的治理下,王朝的国力日益强盛,人民生活安定,文化繁荣,科技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他鼓励学术研究,支持探险考察,使得王朝成为了一个文化与科技并重开放与创新并存的伟大帝国。

它就是开创汉武盛世的伟大君主——汉武帝刘彻。】

“砰砰砰。”

“呜呜呜……”

老朱越打越用力,凭啥秦始汉武都能被称为千古一帝,朕就不成了?

虽然唐太宗处理不好家事,但他当千古一帝,朕服。

秦皇暴虐、不恤民力、求仙、二世而亡,也算千古一帝?

汉武重用酷吏、求仙问道、父子夫妻反目、杀子之人也配当千古一帝。

咱老朱爱护百姓、允民绑官告状、父子兄弟和睦、收回汉唐故土,如此之大的功绩,居然当不得千古一帝?

“重八。”还是马皇后上前劝解道。“这天幕的每次讲解都是不同人,许是少数人之见。”

“如你,我爱你,儿子敬你,官员怕你,千人千面。”

“等会看评论区,绝对有人称你为千古一帝。”

【可惜三个千古一帝凑不出一个完整的太子。】

嬴政:……啥玩意?朕听不懂。

刘彻:我的儿子里面有像胡亥一样的人,篡改遗诏,逼死据儿?朕就知道据儿那副不争气的模样像极了扶苏!!!

李世民:是有人篡改遗诏逼死承乾?还是朕晚年学了汉武杀死承乾?

“哈哈,后世人可真会说话,确实,凑不出一个完整的太子。”朱元璋心里美滋滋,不是千古一帝就不是吧,朕和标儿的父子之情可不像他们。

“只要妹子和标儿在咱身边,咱一点都不羡慕这千古一帝的称号。”

[秋风起:我认为朱元璋也是千古一帝,不过最后一句话要改一下,四个千古一帝凑不出一个完整的太子。]

“哈哈……”朱元璋笑声戛然而止。

“标儿怎么了?”老朱恨不得冲进天幕质问。

很快,下一条评论解答了老朱的疑惑。

[扶苏:有兵无胆,不可惜。

李承乾:无兵有胆,不可惜。

刘据:无兵有胆,不可惜。

朱标:有兵有胆,但无天命,不可惜。

我:无兵无胆,但有天命,可惜了]

嬴政审视着身边之人,想必是朕下了遗诏让扶苏继位,可被人篡改。扶苏也是个没脑子的,朕若是不想你继位,还会让蒙恬手握三十万大军,还专门送你去历练。

“陛下……”

“嗯?…!!”始皇一声冷哼,吓得李斯都不知该怎么劝解,或者说请罪。

始皇想到的,李斯也想到了,只是不知道自己是同流合污篡改遗诏或是被谋逆之人杀了。

“太医,太医,给太子诊脉,查不出病。朕让整个太医院殉葬。”霸道皇帝朱元璋上线。

[为师不乖: 我觉得应该一龙二凤三猪四和尚五藩王,和尚自然是朱元璋,藩王必须是我永乐大帝,朱棣呀。父子二人同上榜,俺们老朱家强!]

“哐当……”小朱四直接开跑,老朱在后面健步如飞,一掌将他按倒在地。

“你居然造你大哥反!”

“爹,你不是说大哥病死的嘛……”

朱元璋手拿木棍直接开揍,边打边骂:“朕以为你大哥是病死,可现在你可当了皇帝,谁敢保证你朱四不会学李二呢?”

[夜合大人: 不对,应该是一龙二凤三猪四僧五痞六秀七棣。

我大汉高祖痞子刘邦,难道当不得一句千古一帝?

我大汉世祖光武帝位面之子刘秀,不配一句千古一帝?]

刘邦:谢谢……但当痞子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吗?你的语气居然如此理所应当?

[hapтan: 扶苏,有兵无胆,没啥可惜的。

刘据,无兵有胆,可惜了。

李承乾,有兵有胆,可惜没打过。

朱标,有兵有胆,可惜没活过他爹。]

李世民:……没打过?承乾也走玄武门逼朕退位?

洪武年间。

“呜呜呜……爹,你看,大哥是病死的,和我无关啊。”朱棣急忙指着天幕解释。

“叫朕陛下,朝堂之上没有你爹,谁知道你是不是下毒!!!”

朱棣:……大哥是儿子,我不是吗!凭啥把我想的这么坏。

[沈君辞: 李世民就很离谱,别的朝代是越打越穷,贞观是越打越有钱。]

玄武门前的李世民有些理解不了,“打仗难道不是越打越有钱吗?”

“这不是常规操作吗?”

[指岭: 朱棣:说到太子,你们怎么不笑了,是因为不爱笑吗???]

“好啊,你还在天幕嘲笑你大哥!!!”

小朱四欲哭无泪,这很明显就是后世人的扮演游戏,这都能怪我吗?

永乐。

“唉。”

“爹,咋了,也有后世人认可您是千古一帝啊,不必介怀。”

大胖的安慰没有丝毫作用,朱棣不是因为一个称号叹息,而是担心洪武年间的自己是否还能活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