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217章 三国谣言·终(吕蒙:兵者,诡道也,凭什么骂我!)

“腊肉原来是这样做的啊?”

“可以长期保存?”

腊肉的制作,在如今看来是司空见惯,似乎是人人都应该知道的常识。

但在古代,并不是。

腊肉最早可见于《周礼》,在甲骨文中也偶有发现。

据学者考证:当时的腊肉制作方法与如今是不太一样的。

另有一说法:抹上盐可以防腐是偶然之间发现,先民将其放在太阳下暴晒,靠老天爷作美,制成腊肉。

而后在慢慢的发展中,才变成烟熏火燎。

看起来,两者之间,似乎只有一层窗户纸,一捅即破。

但历史上,往往是这层窗户纸,困扰古人百年乃至千年。

即便是同如今的腊肉制作方法出现之后,也并没有大规模普及。

现在,古人们都知道如何制作腊肉,可以试试,平时省一点,留着过年吃。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烟熏火燎需要柴,这个还可以想想办法克服。

而盐……这就不是想想办法就能克服的事。

“真希望天幕能讲讲如何制盐。”

“讲了又有何用,盐田是国家的,你敢私自造盐?”

“起码会便宜一点吧……”

“皇帝和官府会有那么好心?”

【而《魏晋世语》里说:程昱因为这件事导致当不上三公,更是无稽之谈。

三公的位置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曹丕登基之后,历任三公有:贾诩、钟繇、华歆、王朗。

贾诩,对于曹丕有定策之功。

钟繇、华歆是大世族,有威望。

而王朗,很多人对王朗的印象,是在《三国演义》里被诸葛亮骂死。

演义里为:诸葛亮怒骂王司徒。

但事实上,王朗因为助曹丕称帝有功,先任司空,而后转任司徒。

时间线上,王朗在担任司徒之时,是没有领兵和诸葛亮作战的。

或许两人甚至都未曾见过面,属于演义加工。

程昱凭什么能够替换掉这四个人,担任三公?

曹丕称帝后,程昱为卫尉,属九卿之一。

并且根据记载:曹丕是想过让程昱担任三公的,但曹丕称帝没多久,曹丕称帝的同一年,程昱就死了。

死后,曹丕追赠程昱车骑将军,该职位位次上卿,或比三公。

而且在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夏五月,诏祀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于太祖庙庭。

这是曹魏第一次陪祀太庙,有且仅有三人,程昱就在其中。

假如按照《魏晋世语》的说法:程昱因为将老乡做成肉干,搞得天下皆知,惹的天怒人怨,所以不能担任三公。

按照这种说法,倒推整个逻辑,就会发现逻辑不通。

如果是因为做肉干,程昱连三公都不能担任,凭什么又能够第一批陪祀曹操太庙?

总不能是因为他死的早,其他人死的晚,找不到人可以陪祀,只能把他放进去吧?

陪祀历来都是宁缺毋滥!】

弹幕区:

『我没搞明白博主的逻辑。』

『感觉有些牵强。』

『博主的意思是:程昱可能吃人,但营销号说的把老乡做成肉干,当成军粮给曹操送去是假的。』

『这段我听懂了,我的意思是后面,他当不上三公,但又陪祀太庙,所以倒推没吃人,这个逻辑有点不懂。』

『对,太牵强了。』

『我说一套我的逻辑:曹操盗墓,既然盗墓都能称帝建庙,陪祀个吃人的也没什么大不了。』

『乖乖,纯唯心加强词夺理。』

“扯半天,你就直接说我不吃人肉,不就完了。”

“讲来讲去,脑子都给我绕晕了。”

程昱真的很无语:“要证明不是很简单吗?”

曹操:“???”

“后人亲自去杀人,试试将人做成肉干有多困难,不就行了吗?”

曹操:“说的有道理,但以后别说了。”

我何德何能能拥有你和贾诩?

【第三个谣言:吕蒙杀关羽。】

“我记着天幕是不是放过这个?”

“放过,还说吕蒙老家给他立雕像,被后人推倒了。”

【某电视剧:吕蒙是一个重度神经病,不听孙权的命令,擅自杀关羽,最后被孙权毒死。

但事实上即便是《三国演义》里都没有这些神经病桥段。

这一战吕蒙压根就没有见到过关羽。

当然,吕蒙白衣渡江是真的,这也是很多人抨击他的点。

但今天讨论的是吕蒙杀关羽,此处不做展开。

吕蒙攻下南郡,在江陵采取攻心之计,对待城中将士的家眷都十分好,秋毫无犯。

而后孙权抵达江陵,又派陆逊攻占夷陵、秭归,切断关羽入川退路。

正在回军江陵的关羽,听到这个消息,只能往西走麦城突围,西逃璋乡。

而追击关羽的是朱然、潘璋,抓住关羽的是潘璋的部下马忠。

很显而易见的逻辑,最后下达斩杀关羽命令的也只能是孙权了。

裴松之曾考证《吴书》说:孙权派潘璋去阻击关羽,到了临沮就被斩杀了。

而此时吕蒙还在江陵。

而孙权因为吕蒙不听命令就将他毒杀就更加的离谱。

虽然我们常调侃孙权是十万哥,但他毕竟不是他那酷似神经病的儿孙们。

吕蒙是孙权统帅养成计划的一环,且没有江南世族背景,孙权爱护他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要杀掉他?

并且《三国志》中记载吕蒙病了,孙权很紧张,又是千金求医,又是情绪不自控。

吕蒙身体有好转,孙权就开心,吕蒙稍微恶化,孙权就难过。

史书是人写的,既然是人,就一定有自己的态度和倾向。

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东吴是个什么态度,不说是众所周知,也是人尽皆知。

他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为孙权做任何的美化。

很简单的逻辑,孙权有吕蒙就不需要给陆逊等人过高的兵权。

孙权最害怕的是江东世族太强,怕到大半夜都会吓醒的那种。

搞死死忠吕蒙,便宜江东士族,这和自断双臂的有什么区别吗?

由此可以衍生到另一个谣言,周瑜之死,即:孙权周瑜不合、周瑜功高盖主、孙权是权臣、孙权害死周瑜等等……

孙权的女儿嫁给了周瑜的儿子,孙权的儿子娶了周瑜的女儿为太子妃。

这时候,周瑜已经死了很久。

总不能是作秀吧?】

『我还以为提到周瑜要辟谣诸葛亮与他。』

『爱情吗?』

『少看些不健康网站,很明显是辟谣诸葛亮气死周瑜。』

『诸葛亮气死周瑜,我知道是出自三国演义,但博主说的孙权和周瑜,没怎么听过。』

『搜索东吴阴谋论,就出来了,颠覆认知。』

东汉,建安十四年。

公安县厅。

“大哥,仍然要联吴抗曹。”

关羽急忙抢在众人面前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羽太了解自己的大哥和三弟。

天幕说吕蒙背着孙权将自己杀害之时,刘备对东吴的评价已经从需要提防的盟友,变成需要消灭的敌人。

而张飞更进一步:把便宜大舅哥一起斩了。

所以为了季汉,也为了不让二位兄弟难做,关羽一锤定音的说道:

“未来之事,尚未发生。”

“不行!”x2

若非孙夫人已是自家嫂嫂,张飞现在现在就能提起长矛,捅她个透心凉。

“季汉一己之力,可对付不了曹操。”

“有天幕讲的火器,还有军师,怎么就不能以一敌二了?”

“军师聪慧不假,可难道曹贼帐下全是傻子吗?”

“东吴的周公瑾也是傻子吗?”

“军师能做出来,难道他们不行吗?”

……

“二弟!”

“二哥!”

三兄弟紧紧抱在一起,关羽强调道:

“兄长,国战之事,与女眷无关。”

“三弟,此事与嫂夫人无关,切记。”

东吴。

“公瑾、子明……你们怎么忍心先我而去?”

孙权言辞恳恳,非怪罪,乃是舍不得。

若非要防备曹贼反攻,孙权说什么也要将二人调回来好好查一查身体。

……

“将军,不可动怒。”

规劝吕蒙的这人是虞翻,一个官员、经学家、同时还是个医生。

天幕出现第一日,因家乡人推倒自己的雕像,吕蒙吐血。

而今日,得知后人知道杀关羽的不是自己,却因为白衣渡江而抨击自己。

吕蒙虽未吐血,却怎么也想不通。

“兵者,诡道也。”

“为何因此痛恨我?”

“打仗,就是不择手段取得胜利。”

“我一没屠城,二没害民,三没纵兵劫掠。”

“对关羽和他手下士卒的家人也是善待有加。”

“为何抨击我!”

虞翻诊脉,确认吕蒙不会因此而昏迷之后,才悠悠的提出一种可能性:

“关羽在后世已经贵为仙帝,而他之死归根到底是因为将军攻占江陵。”

“仙帝自然是正派人物,将军觉得反派应该是谁?”

“主……”

吕蒙顿了顿,闭口不言。

唉,主公的名声也没比我好到哪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