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239章 匈奴国父秦始皇(刘彻:赢公,我们是亲戚。)

【#匈奴国父秦始皇#】

始皇:?(?'?'? )??????

“???”

“匈奴也认朕当祖宗了?”

刘邦:“乃公和始皇真成兄弟了?”

李世民:“朕不气,朕一点都不气。”

“不就是被胡人认作祖宗而已嘛。”

“朕未来还是天可汗!”

【比利时经济史学家亨利皮朗在他临终前的最后一部着作当中提出了着名的“皮朗命题。”

他说:“没有穆罕默德就没有查理曼。”

今天博主用同样的句式向各位宣告:没有秦始皇就没有匈奴帝国。

相信大家听到“秦始皇是匈奴国父”这句话都会觉得违背常识。

众所周知,秦始皇是匈奴最可怕的敌人之一,他派将军蒙恬率领秦军北伐。

结果正如《过秦论》所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而且在战国时期,草原上就已经有匈奴人了,时间线也对不上。】

大秦,咸阳。

“原来是这么个道理?”

始皇听到这里,已经明了视频想说的道理。

无非是相生相克之理,没有大一统的中原,就不会有大一统的草原。

蒙恬喜道:“功绩,当真是功绩也。”

身旁的扶苏连忙扯他衣袖,小声道:“什么功绩,没听见名字叫过秦论吗?”

“先夸后骂。”

“猜都能猜到过秦论后续是什么,无非是:穷兵黩武才导致大秦二世而亡。”

闻言,蒙恬收回笑容,悄咪咪的打量始皇,见始皇仿佛没听到自己的话语,才放下心来。

【“秦始皇是匈奴国父”和“没有穆罕默德就没有查理曼”一样,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史出发提出的论点。

皮朗命题的逻辑是:阿拉伯人的扩张导致古典时代的地中海贸易被割裂,欧洲经济重心向西北方转移,因此才有了查理曼帝国的崛起。

同理,始皇是匈奴国父的逻辑:正是秦汉帝国的大一统才会倒逼北方游牧民族形成规模庞大的游牧帝国,游牧人才能从中原获得必要的生存资源。

《史记》记载的第一位匈奴单于是头曼单于,他和秦始皇处于同一个时代。

在头曼单于之前,匈奴或许还有更早的首领,但他们的权力都不能和后来的单于相比,

中国北方第一个草原帝国的诞生时间和第一个中原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基本同期,这显然不是巧合。

在历史学界关于游牧政体和定居民族的关联早已经是成熟的理论。

中、美、俄,过去一百年内最杰出的游牧史专家们很早就提出并且完善了今天视频所要讲的东西。

这个视频只不过是食学者们的牙慧做一点科普。

在大众印象当中历史上的游牧民族总是被视为永恒的敌人,甚至遭受着非人化的想象。

总是戴着一副狰狞的面具,露着两颗吓人的獠牙。

但历史告诉我们:游牧者和定居者的关系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如视频标题一样,秦始皇也可以是匈奴国父。

在讲述秦汉帝国与匈奴帝国的爱恨纠葛之前,需要先破除一些古老的谣言。

十九世纪的许多历史学家,包括现在很多人依然认为:游牧是一种原始野蛮的社会形态,游牧社会出现在农耕文明之前,并最终向后者演化。

但二十世纪的考古学和历史学成果已经推翻了这种观点。

事实上:游牧社会的诞生不仅晚于农耕社会,并且专化游牧是一种十分精细、对知识和技术水平要求很高的生产生活方式。

凭借游牧,人类可以在资源极其稀薄的土地上生存,最大程度的高效利用稀缺的植被和水源。

以巴菲尔德为代表的游牧史专家认为:欧亚大陆游牧经济的初步形成与公元前2000年到前1000年的气候干冷变化有关。

人们为了对抗气候变迁,利用已经越来越稀薄的资源,开始扩大畜牧的规模以及放牧的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游牧经济出现并不代表游牧社会形成,这一时期人们依然以农耕为基础,操持多种生计。

直到公元前一千年,随着马成为坐骑,人类活动能力大幅度增强,高度依赖游牧经济的社会形态方才成为可能。

但是游牧化进程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完成的。

公元前八世纪灭亡西周的犬戎,以及同时期横行于华北的白狄、山戎,全都不是正统意义上的游牧民族,而是半耕半牧的部落。

直到中原进入战国时期,匈奴、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才确定形成。

无独有偶,欧亚大陆西部的早期游牧民族,例如斯基泰人、辛梅里安人、萨尔马提亚人也都形成,并且活跃于公元前八世纪到前三世纪时间段。

充分说明了欧亚大草原上技术和文化传播的一致性。

历史学家强调:游牧社会形成并不意味着人们放弃了其他的经济形态,粗放种植、林木采伐、金属冶炼等产业都是游牧经济的重要补充形式,任何一个游牧社会都离不开这些产业。

但问题在于草原上的这些副业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游牧民族必须从定居社会取得这些生存资源。

而获取的手段无非有两种:

一是贸易。

二是抢劫。

贸易是有本买卖,需要信誉和议价权背书。

抢劫表面上是无本买卖,但也离不开强大的武力支持。

信誉和武力的重要前提就是组织。

游牧社会天然具有分散自主的特征,形成帝国按理来说是一件很勉强的事情。

但是如果他们面临的定居社会过于团结,组建更强的政体对游牧民族来说也只能是必然选择。

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原。

曾经各自为战,首领不知姓甚名谁的匈奴人,也作为东亚第一个游牧帝国踏上了历史舞台。

秦始皇是中原大一统事业的开创者,但真正确立并且巩固这份事业的是比他小三岁的刘邦。

刘邦和项羽的斗争不只是两位枭雄争夺霸业的私人恩怨。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其实还是两条历史路线的斗争。

最终刘邦代表的大一统王朝路线打败了项羽代表的多国体系路线。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邦才是秦始皇事业的真正继承者。】

弹幕区:

『虚假的秦二世:胡亥。』

『真正的秦二世:刘邦。』

『秦三世:刘彻。』

『不提景帝,你把文帝放哪儿了?』

『那就秦三世:刘恒,秦四世:刘启,秦五世:刘彻。』

『挺好,九五至尊,刘彻若是在天有灵,肯定会保佑你的。』

大汉,长安。

“朕保佑你****”

刘彻余光瞥见起居郎正在奋笔疾书,忍住了继续怒骂的念头,转而露出一个笑容,看向董仲舒身后:

“赢公,这下你我成亲戚了。”

“臣不敢。”

赢公,前朝宗室,董仲舒亲传弟子,治《春秋》。

为了避嫌,一辈子没摸过刀。

为了避嫌,连入朝为官都是屡次拒绝。

未来,即便给武帝的太子当老师,也是以助教的名分。

一直到昭帝时期,才为谏大夫。

刘彻敢开玩笑,赢公却不敢接着玩笑说下去。

大秦才亡了多少年,陛下说是亲戚,你敢承认?

陛下或许不计较,其他人可就要借着这个说事。

打倒自己事小,借此事打击董仲舒,毁了儒家谋划事大。

赢公不敢接话,刘彻也不自讨没趣。

欺负老实人,没什么意思。

“罢了,朕开玩笑的,起身吧。”

大秦,始皇时期。

项羽急切的问道:“叔父,分封当真不可行?”

从小读的书、接受的教育都在告诉自己:秦国是邪恶的,秦国的制度是错的。

项羽所思所想的灭秦大业,到最后也只是当一个霸主。

被后人一而再再而三打击,项羽知道郡县大一统是大势,不可逆。

但他很想听到叔父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复。

项梁沉思良久,没有选择欺骗项羽。

“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