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26章 国号来历大全(2)

第26章 国号来历大全(2)

书名:刷视频:震惊古人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2 14:51:55

【周农耕秦牧马,接下来该是大汉,汉朝的建立者是刘邦。

秦朝末年,各路诸侯反秦,楚怀王与大家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

结果刘邦入关中了,却被项羽分封到了汉中,封为汉王。

刘邦气不过,但也没办法呀,只能接受了汉王的封号。

汉朝的汉就源于汉王封号,汉王又来自于封地汉中。

汉中就是汉水流经之地。

这条河就叫汉,古代每条水系都有单一的名字,江就是长江,河就是黄河。

汉不光是指汉水,天地对应,地上有汉水,天上也有天汉,也叫星汉河汉。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今天不叫星汉河汉,习惯叫银河,多么浪漫的象征。

所以当年刘邦封汉王后心里骂骂咧咧。】

……

“哼,乃公没有。”刘邦将手中美酒一饮而尽,大大咧咧的说道:“项羽,手下败将而已,谁会和手下败将生气?”

【萧何劝他说:“语曰:天汉,其称甚美。

今天我们都是汉族,也可以认为是银河之族。

大汉帝国就是银河帝国比什么日不落霸气多了,这才是大汉的气魄。

星辰天汉,这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眼界。】

……

[银河自古以来就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两汉之间夹了一个王莽建立的新朝,这个国号放在整个华夏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

名为新朝,实为复古,国号叫“新”的原因是因为王莽最开始是新都侯。

新都是地名,就是现在的南阳新野,后来一步步到安汉公,再假皇帝,最后代汉自立。

新都侯是其逆袭人生的起点,故而以新都地名为国号,但不可否认,王莽也是很看重新的字面意思的。

新还有取代旧的朝代制度,建立一个新的政权的意思。

毕竟在起名、改名这件事上,从古至今没有比王莽更痴狂的了。

但是新不了多久,人心思汉,于是新朝一世而亡。】

……

林中逃命的王莽骂骂咧咧。

“你倒是晚点出现啊,等我当了皇帝出现不行吗?”

“一世而亡,朕也是皇帝,哼。”

拨开身前的荆棘,王莽又接着跑了起来。

【到了魏蜀吴三国时代就很简单了。

曹魏政权的魏:一方面是因为曹操定居的邺城是汉朝的魏郡之所,

另一方面则与谶语有关,“代汉者当涂高。”

古代巍然高耸的楼观,因为巍峨也叫魏阙。

“当涂高”就是当着大路高的建筑物。

所以谶语“代汉者当涂高”意为取代汉朝的会是魏,曹操封魏公可能与此有关。

吴国就简单了,大魏吴王孙十万,孙权所处的江东之地,是先秦时期的吴国,就是吴地所以是吴。

蜀汉就不必说了,人家国号仍旧是汉,蜀是后人为了与两汉政权做区分而加上的。

三国归晋,司马家一板一眼地将四十年前曹魏代汉的桥段又上演了一遍,汉魏故事变成了魏晋禅让。

汉封曹操为魏公,魏封司马昭为晋公。

司马家为啥国号叫晋呢?

因为其封地是先秦时期晋国的范围大概在今天的山西地区,今天山西的简称也还是晋。

陕西叫三秦大地,山西则叫三晋大地、表里山河,因为晋国后来被韩,赵,魏三家给瓜分了,战国时代也由此开启。

历史的冷幽默就在这里:晋国被三分成为了韩、赵、魏,里面有个魏国。

后来司马家建立晋朝则是反向三分归一统三国魏、蜀、吴,里面也有一个魏。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时间来到了五胡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国名实在是太多了,但这期间并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王朝,且名字重复度太高。

“五凉四燕三秦两赵,一胡夏一成汉”

除了带有地域性质的国号,其他都是沿袭前面我们说过的,比如夏秦汉等。

南朝宋齐梁陈也普遍是因为封地而成为了国名。

不过最后的陈看起来是个特例。在字面上来看,陈朝国号,陈皇帝也姓陈,皇姓与国号一样的,这在中国历史上独一份。

但陈霸先陈后主的陈朝也是来源于封地,即陈留郡,陈霸先被封为陈公,后来才成为了国号。

北朝。

北魏原本人家是拓跋家的代国,按理说国号代最为合适,但人家虽然是鲜卑一族,却有恢复汉魏的理想,故而立国号为魏。

那后来北方承袭北魏的北齐和北周呢?

北齐是因为高欢自认是渤海高氏,渤海是先秦时期的齐国之地,本身自己也在东边,故而国号为齐。

北周的宇文家也是鲜卑族,你北魏拓跋家想继承汉魏这算什么?

我直接追根溯源,上承三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直接定国号“周”。都城长安,在西边,地理位置上看确实也合适。

隋朝的隋其实应该写作随,隋文帝杨坚父亲在北周时代获封随国公,就是今天的湖北随州。

先秦时期的随国其实就是现在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墓的那个曾国。

杨坚后来进爵隋王,最后取代北周,国号为隋。

为啥不是随国公的这个随便的随呢?

杨坚觉得隋字中间有个走字,怕自己的王朝会像前面那些走马灯的政权一样,天下轻而易举的走掉,所以将走字去掉,立国号为隋。

隋之后是唐。

隋朝太短,隋唐这两家其实都是一代人,都是北周的臣子。

杨坚,他们家封的是隋国公,所以国号叫隋。

李渊他们家封的是唐国公,所以国号叫唐。】

……

千牛备身的李渊只觉得是无妄之灾,之前提到大唐李姓,好歹还用也许时隔多年,或是其他朝代或是几百年之后朝纲不振,后世子孙无奈起兵糊弄过去,毕竟姨父总不能因为几百年后的事情干掉自己吧。

现在好了,已经不用解释了。

“唐国公,李渊。”

“除了我应该没第二个人了。”

“我是跑呢?还是跑呢?”

【为啥封的是唐国公呢?

因为按老李家的出身籍贯来看,不论他说自己是赵郡李氏还是陇西李氏,这一大片地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国家无非是秦国,魏国,赵国,晋国,中山国和传说中上古时期尧的唐国。

按当时的情况,中山国这种俩字的肯定不行,魏已经是前面北魏的国号了,剩下的秦、赵、晋都已经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封给其他人了。

秦郡公宇文直、晋国公宇文护、赵国公李必弼,左瞅右瞅,也就剩下唐。

尧舜禹的尧在古代被称之为陶唐氏,也叫唐尧。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用尧舜禹的唐尧作为国号,因为上三代之君王功德至伟。

且当时谶语“桃李子,当取天下。”,其中桃李子中的桃和李也与陶唐和李氏对应,更印证了这一点。

而且李渊后来的谥号从太武皇帝改为神尧皇帝,这大唐的国号为啥叫唐,已经是不言而喻。

唐建立的不朽功业和威名远播,让我们今天聊起古代朝代的时候,其他都是大秦大汉大明,说起唐则说巨唐。

何为巨唐?

是“此去安西九千九百里皆是唐土,不必担心。”

是“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气魄。

是“满朝文武异族将相,入朝觐见万国衣冠。”

是“太宗皇帝冲阵半死生,可汗帐下犹歌舞。”

是直到今天,远在世界各地都有唐人街。】

……

[强汉盛唐刚明。]

[弱宋奴清。]

[有一说一,宋朝也就是占了汉族王朝的便宜,否则他的评价还不如清朝。]

[宋也没那么拉胯,文化商业也挺好的。]

[文化能夸,商业只能说毁誉参半,主要宋朝有了钱就赔款,这钱如果给刘彻、李世民、朱棣,他们能打下整个亚洲。]

[冷知识:唐朝开国君主是李渊,不是李世民。]

[更冷的知识:唐朝人也认为开国皇帝是李世民,绝口不提李渊。]

[李渊:你们礼貌吗?]

……

“唐国公,你觉得他们礼貌吗?”杨坚笑眯眯的望着殿下跪地的李渊大声吼道。

“抬起头来!朕问你,礼貌吗?”

哭啼包李渊上线:“姨父,你是了解我的,文不成武不就。”

“平生就爱喝酒与美色。”

“我哪有胆子造反啊?”

“许是有什么隐情……”

独孤伽罗怒骂道:“吾待你如亲子一般,能有什么隐情?”

“难道我大隋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

“你是想说你的表兄像胡亥一样闹得天下揭竿而起?”

“你不得已才当了沛公,被秦人喜迎吗?”

李渊嘟囔道:“也不是没有可能。”

“你说什么?”

“臣说臣愧对陛下皇后的厚恩,请诛臣九族。”

杨坚一时无言,“你还真有沛公遗风,杀你朕还先得自杀?”

“臣不敢。”

杨坚无力的挥挥手说道:“罢了,罢了,先行收押。”

“谢陛下开恩。”

独孤伽罗小声骂道:“妇人之仁,该直接杀了。”

杨坚解释道:“先搞清楚因何而亡吧,杀了唐国公,又怎知会不会有晋国公、秦国公亦或者沛公?”

“难道全杀光吗?”

独孤皇后心里盘算着,太子一定得换了,说不定是自己早死,杨坚舍不得换太子,杨勇一看就是胡亥之像啊。

……

【五代十国大乱世也没啥特殊性。

五代:梁、唐、晋、汉、周,朱、李石、刘、郭。

唐晋汉周咱们前面都说了,意思都一样。

朱温建立的“梁”是因为他此前是宣武军节度使,治所在汴州,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是古代的大梁城,后来进封梁王,再往后国号梁。

十国就更不必说了,大部分都是以地域旧称来命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