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70章 道长

第70章 道长

书名:刷视频:震惊古人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2 14:51:55

【#幽默的道长#】

【一位道长在小红薯发了自己的照片,网友纷纷在下面提问。】

【网友一:道长,请问容易被他人影响情绪,爱多想、容易内耗,要怎么解决?】

【道长回复:不爽就骂。】

【网友二:道长,请问怎么中一亿元彩票?】

【道长回复:我算的出来还当什么贫道?】

【网友三:道长,现在道观招人吗,卡学历工作经验和专业吗 ?】

【道长回复:观里穷的揭不开锅了,你来干什么?】

【网友四:为什么道长普遍都瘦?和尚都偏胖?】

【道长回复:和尚心宽体胖,道士有仇当场就报。】

评论区:

[儒家:拿起。

佛家:放下。

道家:拿下。]

[ 别人骂你你骂回去。

别的教派:损德。

道教:他自己想挨骂你成全了他。]

[我认识一个道长,他告诉我人生最大的积德行善是原谅别人任何的过错,我听的正起劲,他告诉我反正他做不到。]

[一个人去道观求签,摇出来是个下下签,不太高兴,拿给解签的道长,道长说没事,再摇一次。]

[我认识的道长打麻将骂骂咧咧,约他明天继续打,他说明天要画符没空。]

[ 道长:把脏话说出来,心就不脏了。]

[ 想起有个老道长下山回来发现被偷家 ,回家要买票,直接一路骂进去。]

“道家是这样的吗?”莫说始皇,汉武帝刘彻也是满脸问号。

“道家要是这样的,朕还用什么公羊儒,讲什么大复仇啊。”

道家黄老派讲究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势而行,强调政府不过多干预民间,与民休养生息。

“姨夫,道家是道家,道教是道教。”霍去病一副看傻子的模样。

“儒家还有讲复仇的公羊儒,讲德治的孟儒,讲礼的鲁儒。”

“道家有个激进分支也不稀奇。”

“说不准道教还造反呢……”

东汉末年。

“后世道教的性子还真温和啊。”刘备说道。

张飞本想吐槽一下,转念一想,和黄巾军一比确实温和。

张道陵:黄巾是黄巾,天师道是天师道。

……

【#天算不如人算#】

【正一清微派有位坤道,网名:种玉道童,每天都在做饭和毒死师门的路上反复横跳。】

【做饭的时候误把灯油当做食用油,结果师门一行六人差点领了盒饭。】

【看到丸子长了白毛,本着不浪费粮食的原则,结果炒的黢黑,为了证明没有浪费食物,还在评论区让大家放心,师门的人都吃了。】

【后来又熬了一锅母鸡墨鱼人参汤,不仅师兄弟中了毒,连自己都毒翻了。】

【网友在评论区询问:母鸡没毒,墨鱼没毒,人参也没毒,到底是怎么中毒的呢?】

【种玉道童回复:应该是熬汤熬到一半,发现了一片黑色的不知名中药材,随手丢进去的缘故。】

评论区:

[种玉眼中的自己:道门厨神。

师兄弟眼中的种玉:绝命毒师。]

[师兄弟:都2024年了,渡劫咋还这么难?]

……

【#道长妈妈#】

【她叫陈光静,是浙江大山里的女孩,14岁出家当了66年道士,本该是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却成了72个孩子事实上的母亲。

故事发生在1993年的冬季,道观外的一声啼哭,改变了陈光静的一生。

一个4岁的病童被父母抛弃,当地的人们围观了两三天,但孩子一直无人问津,后来有人把孩子抱上了三台道院。

陈光静二没说将其收养给孩子,取名为“拾送”,之后拾送就一直没开口说过话,陈光静生怕孩子是个哑巴,大家都千方百计逗他说话。

直到第三天,有一只老鼠从神殿的洗手池边一窜而过,男孩奇迹般的蹦出两个字“老鼠”,说的还是标准的普通话,陈光静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后来三台道院收养了一名弃婴的事在当地传扬开去,没多久,一个出生才一个多月的女婴被悄无声息的遗弃在道院门口,孩子躺在她母亲的一件破衣上,里面放着52元钱和她的生辰,道长为她起名为“自来”。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弃婴出现在这里,同样的事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发生了很多次。

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没有右耳,还没满月就被父母遗弃了,只留下两件衣服,一包奶粉和一个装有100多元现金的红包。

陈光静给他取名叫“独闻”,给他做了耳廓再造手术。

有的孩子脑部有顽疾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还有的孩子行动不便,在她看来,生命永远值得尊重,生活对这些孩子太残酷了。

“我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尽可能的有一个温暖的家。”

然而带孩子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开始还有几个徒弟帮忙,后来她们也都纷纷下山了,道院里只剩下陈光静一个人。

夜里经常是很忙的,晚上要起床三四次,看看孩子们的床铺,给他们吃奶撒尿。

床铺周围还要用沙袋围起来,像一个个小枕头一样,都是她亲手做的,怕孩子从床上掉下来,为了照看孩子,她一晚睡不到4个小时。

道观生活本就清苦,为了养孩子更是节衣缩食,维系生活,靠的不过是一个功德箱的微薄收入以及一个菜园。

有一次为了给孩子治病,她被迫上街乞讨,钱都拿去给孩子治病了,经济困倦只能吃后山不要钱的杨梅,还把杨梅晒干当菜吃,而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将近30多年。

尽管生活过得再苦,陈光静还是坚持让孩子们上学。

“现在和以前不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不能耽误这些小孩一定要让他们读书,最好考上大学。”

孩子们上学每天都要很早起床,陈光静起的比他们更早,每天清晨4点起床,5点准时叫醒每一个孩子,一个个帮他们穿衣、洗脸、梳头,然后送他们上学种田。

她累驼了背,后来不小心踩在孩子尿上又摔伤了腿,从此拐杖不离手,但她从没抱怨过一句话。

陈光静养的孩子没有一个是跟她姓的,男孩子都姓李,女孩子都姓朱,是他信仰的道祖们的姓氏。

她说,希望道祖保佑孩子们健康平安的长大。

后来,陈光静年纪大了,当地的福利政策已越来越成熟,三台道院再有新的弃婴都被福利院相关部门接收,她离世的时候,三台道院还有4个小朋友,庙里的高原道长也是在陈光静身边长大的弃婴,她准备继承陈光静的遗志,将4位小朋友抚养成人。

2020年11月19日,80岁高龄的陈道静羽化登真,后事安排一切从简。

这位瘦瘦小小的老人用了半辈子的时间,把72条生命留在人间,支撑起这些孩子的一生,让他们有了感受世界的机会,也让我们看见了什么是大爱。

若仙神在人间有模样,那一定是陈光静。】

……

评论区

[这里的功德箱才是真正的功德箱。]

[她那高尚的灵魂早已脱离了**,或许这就是道。]

终南山。

“我们修的是道吗?”

……

杨朱被称为异端学说,主张“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诸位道友,我要下山了。”

正当午,山顶微风吹动着老道长的胡须。

“修道何须隐居?”

“老道求了几十年的仙,方知仙在人间。”

“修桥补路、治病救人,皆是道。”

……

(以后尽量分成两章,一章乐子,一章历史,这样可以吗?)

(给大家唱首歌,求点免费礼物。)

(割叽割叽割叽割叽割叽,阿姨嘬小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