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穿越古代成农夫小鲜肉特种兵想哭 > 第331章 冯村长

第331章 冯村长

书名:穿越古代成农夫小鲜肉特种兵想哭 作者:狂沙掩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2 14:53:55

杜尚清急忙摆手说道:“万万不可,万万不可,我仅仅献出几个菜方罢了,岂能分取你们的利益?诸位兄弟,切莫再提此事,我是决然不会应允的。”

此时的杜尚清一脸肃然,态度坚定异常。兄弟几人见杜尚清如此坚决地不肯入股,对他的钦佩之情不禁又加深了几分。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接下了杜尚清的菜方。须知,这竹笋能做成的美食繁多,只要府城与市集的人们接受了春笋,那需求量必定极为庞大。

尤其是在今年,天下人对这竹笋的吃法尚不了解,自己这边一旦成功推销出去,必定会迅速火爆起来,对此,杜尚清心中自然是有数的。

要知道,这竹笋在前世亦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有众多文人雅士为其吟诗作赋。

正如杨万里在《初食笋蕨》中所写:“庖凤烹龙世浪传,猩唇熊掌我无缘。只逢笋蕨杯盘日,便是山林富贵天。

稚子玉肤新脱锦,小儿紫臂未开拳。只嫌岭外无珍馔,一味春蔬不直钱。”

杜尚清对这首诗的记忆尤为深刻,只因姥爷家中有一幅古画,其上便题有此诗。

曾经有文物贩子愿出重金求购此画,并且纠缠姥爷长达三年之久,然而姥爷始终舍不得将其售出。

姥爷言道,待日后留给孩子们,也算是留个念想,故而一直将其视作珍宝般珍藏。

正因如此,杜尚清对杨万里的这首诗印象格外深刻。

众人边吃边谈,约定好明日便着手收购竹笋。春笋若是不剥皮,保存十五日亦无问题。

兄弟几人迅速规划好了路线,决定派遣得力的管事前去推销春笋。

而收购春笋一事,则交由杜尚清全权负责,兄弟几人明日先携带一批竹笋返程。

至于收购价格,杜尚清并不打算定得过高,只求细水长流即可,毕竟这东西只要有人品尝过,靠近山林的人自己也能够挖掘到。

众人兴致高昂,又详细商讨了具体的推销路线。杜尚清提议沿白水河一线进行推销,春笋走水路便捷迅速,能够节省时间,铺货也更为便利。

且多数繁华的市镇皆依水而建,有了水路的助力,便能够将春笋推销到更远的地方。

次日清晨,阳光还未洒遍大地,柳树里村的冯镇村长就迫不及待地与村护卫队一同匆匆赶来。

昨晚得到消息,称杜团练已经找到了解决村民饥荒问题的方法,他激动得彻夜难眠,今早布满血丝的双眼透露出他内心的急切。

来到半坡村操练场,杜尚清并未现身,想必正在家中等待自己,冯镇向黑龙打了声招呼后,便独自朝着杜家疾驰而去。

杜团练家是新建成的,听说他家周围还修筑了高耸的围墙,气势恢宏,十分显眼,应该很容易找到。

而且据村民们所言,这围墙比附近十里八乡任何一家的都要坚固。

果然,绕过一片小树林,远远望去,只见远处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城墙。

冯镇小时候曾流浪四方,历经无数州府市镇,一眼便看出这绝非普通的高墙,而是一道防御城墙。

城墙巍峨耸立,犹如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四边的角楼更是如同一群警惕的守卫者,俯瞰着周围的一切。

从这样的高度向下射箭,恐怕附近连一个人影都难以停留,如此严密的防御体系,实在是让人感到无比安心。

冯镇模糊地回忆起当年那场可怕的流民潮。那时,这些流离失所的人们根本不敢轻易接近那些城墙高耸、壕沟环绕的州府。

因为那里的官兵们绝不会手下留情,对于任何敢于靠近城墙的人,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射杀。

起初,流民们怀揣着希望,认为进入大州府就能讨到更多的食物,但谁能料到,还没等他们靠近城墙,就已经有许多人倒在了血泊之中。

最终,流民们终于明白,这世上的富人们并不愿意将财富施舍给穷苦之人。

他们躲藏在坚固的壁垒之后,夜夜笙歌,完全无视流民们的哀求与痛苦。

而自己也只能跟随小叔一同随着流民潮涌向那些小型的市集和城镇。

一路上充满了弱肉强食、饥不择食的丑陋景象,其中的艰辛与困苦,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哉!

如今好不容易扎根到了柳树里村,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村民们好好地活下去!

毕竟,那种流亡的日子实在是太可怕、太残忍了,自己绝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再次遭受这样的苦难。

此时此刻,看到杜团练家竟然还修筑起了城墙,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强烈的感慨和回忆,真是令人不胜唏嘘啊!

从这一点来看,自己主动投靠杜家确实是明智之举。

毫无疑问,杜尚清肯定是个有能力的人,单从他能够修建城墙这一点就能看出,他绝对有着非凡的见识和眼光。

一想到当年那汹涌澎湃的流民潮途经村落时所造成的凄惨景象,冯镇的内心深处不禁又打了一个寒颤。

“前方那人可是冯村长?您也是被杜村长召集而来的么?”

冯镇赶忙回头张望,原来是马家村的胖、瘦两位族老。

“哟,原来是马家的两位族老啊!是啊,昨晚黑龙告知我,杜团练找到了解决咱村民下个月断粮的法子,让我今日一早过来。你们二位这是为何而来呀?”

冯镇也未有丝毫隐瞒,毕竟自己所在村落如今算是白水镇这边最为贫困的几个村之一,即将断粮之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青黄不接的时节,乡下断粮欠下饥荒不算什么稀奇事,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卖儿卖女的情况,这就是农人的命。

“我们也是杜村长派人唤过来的,说是有要事相告,应该是给乡亲们谋到了一些好营生。

这不,我们两个老家伙就赶忙过来了,俺们村也不富裕哦,村里的土地大半都卖给了马融家,现今十户里头倒有八户是佃户,交完租子和赋税,人人都没什么结余了。

如今杜村长做了咱们村的村长 ,这有好的营生自然要惦念着他治下的村民嘛!您说是不是啊?”

这胖族老话语中似乎带有暗示,冯镇哪里会听不出来?

只是自己村已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今日无论如何都要厚着脸皮去争抢下这好营生,不为自己,为了村民也必须要尽力去争取一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