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 第193章 配享太庙:教育是一种功德

“其实,我们山河大学的目标,并不是说要培养出多少顶级的学者专家,也不是要培养出最顶级的栋梁人才。我们是一所普通的民办大学,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在能力范围内,让我们的学生学到一个的谋生技能,不求他们未来大富大贵,只求他们能用自己所学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可以养家糊口,不至于变成流氓走上歪路。甚至可以把这所大学理解为一所大学生工厂……”

讲述完规划,徐华盛接着说道,这话让大家来了好奇心。

“打个比方,比如咱们的农学院,咱们培养不出顶级的农业专家,那么咱们就让咱们的学生好好学习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大不了毕业后回家种地是不是也比普通人要强不少。再比如咱们的航空航天学院,咱们学不了造飞机能力,但是咱们能不能学造航模。再比如咱们的技工学院,咱们的学生没能力研发挖掘机,难道咱们还不能学开挖掘机了吗?毕业后去工地上当个挖掘机驾驶员,也有不错的收入啊。还有医学院,咱们当不了一声,咱们难道连护士也培养不出来吗……”

听到徐华盛这一番话,所有人眼睛亮了起来。

是啊,山河大学是民办大学,招生可能招不到尖子生,很有来这所学校的学生可能都是其他好大学落榜的学生。如果没有山河大学,他们可能就直接去打工了。但是现在有了山河大学,他们多了一个选择。

咱们当不了尖子生,咱们当差生难道还不行吗?咱们学不了造挖掘机,咱们还不能学开挖掘机吗?

当不了顶尖研究人员,咱们当个助手行不行?

咱们当不了科研专家,咱们当个懂技术的产业工人难道还不行吗?总之一句话,咱们没能力搞研究,咱们就学一门技术,学一门谋生的手艺,学不了造车,咱们就学修车,当不了老板,咱们就去当修车工,总比什么都不会,去工厂打螺丝,去工地出苦力强。

虽然在山河大学毕业后没办法和那些顶级大学的毕业生比,但最起码比不上大学强啊。

假如在学校努力一点,自己真的在学校里学到了东西,逆袭了,有真能力了,背靠华盛集团体系,其他大公司人家可能不屑来山河大学招聘,但华盛体系却会来啊,而且华盛集团对这里的学生的能力和人品都更了解一些,招聘的时候也更放心,毕竟有时候名牌大学的学生水货也很多,高学历低能力的一大堆。

不仅如此。华盛集团甚至可以在山河大学定点培训自己需要的人才。比如华盛集团需要一批特殊的焊工,那么就可以直接招收一批学生,学成之后直接就可以入职华盛集团了。

再说了,别看徐华盛嘴上说没野心,其实他心里是有很大野心的。

大学不就是砸钱吗?砸钱请好老师,砸钱弄好的实验设备,砸钱搞研发,自己也可以砸啊。至于老师,直接把华盛旗下各大研究院的大佬拉过来代课,能力不比顶级大学差,甚至更强呢。

而且山河大学背靠华盛体系,在很多产业上面可能比其他大学更有优势。

比如芯片产业,比如计算机产业,再比如人工智能等等,这些未来才会出现的东西,别的大学现在连个概念都甚至没有啊。

但是山河大学却可以早早的开设这种专业,培养出自己的人才,在山河大学打造几个比较厉害的特色专业,直接就可以把名气打出去了。到时候,山河大学就算是民办大学又如何?不是211,不是985又如何?

别以为落榜生就能力差,落榜的原因有很多,更何况高中学的知识和大学学的知识牵连性并不大,比如你学编程,现在都是汉语言编程了。你数学不好,英语不好,语文不好,物理化学这些东西都不好又如何?

难道不会那些东西就学不会编程了吗?一样能学会,一样能学好,高考落榜没什么,那些没考上大学的民间大神多得是。

去一些企业,一些没上过大学的高级技工一样能带一堆顶级大学毕业生学徒。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只要学生毕业后能找到好工作,这大学就是好大学。如果未来山河大学的毕业生进入华盛系工作的概率比那些顶级大学的毕业生概率还大,到时候你看看那些高考尖子生会不会选山河大学。

“徐总,对于这份规划,我们省政府这边会仔细的研究,并且积极配合。我们也很期待这所大学能够在我们豫省建成……”

李吉林直接说道,眼里也全是激动。如果这所大学真的能够建成的话,绝对是一项可以青史留名的功绩啊。

如果豫省能有一座这样的大学城,足以让豫省的大学教育提升好几个档次。如果自己在任期间能够让这所大学城建设成功,就这一件事就足以自己吹一辈子了。

看看徐华盛,此刻李吉林脑海里突然冒出四个字:配享太庙!

徐华盛这事要是做成了,真的可以用这四个字来形容啊。用古人的话来说,这就是在修功德啊。

投资教育,徐华盛其实就是在修功德。

而这种功德对于华盛集团来说至关重要,功德越多,华盛集团就越稳。到时候就算有人想要动华盛,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好牙口,能不能承受得住民愤。

徐华盛一行人在豫省忙活了起来,需要探讨教育问题,探讨工厂问题,探讨汽车产业基地的选址问题。

徐大宝和李婵更是回到自己老家现场,大手一挥捐了一千万人民币来帮助老家县城的教育。同时还捐钱准备给徐家湾修一条路,帮助自己的村子。

现在徐家湾可不是前些年的徐家湾了。自从华盛集团崛起后,徐家湾也跟着受益。

现在的徐家湾,年轻人都不在村里靠种地为生了。他们干的事情也很简单,现在徐家湾的年轻人在全国各地开音像店卖碟片呢。

启动资金就是华盛集团和卖vCd影碟机的十大品牌提供的。自从VCD在国内热销后,这些人也吃到了第一口蛋糕,这段时间他们靠卖碟片也赚了不少钱,甚至有些胆子大的现在都不卖碟片了,而是弄了生产线生产盗版碟。

总之一句话,眼界宽了,脑子也就灵活了,再加上靠着徐家给的资源,家家户户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最起码现在日子比以前好多了,过的也滋润多了。真的不想卖碟片,去华盛工业园区当个普通工人也比以前要强的多。仅仅看看村子里的房子就知道了,今年村子里好多人家都盖了新的房子,小日子特别红火。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实这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就在徐华盛一行人忙碌的时候,在俄罗斯,徐大飞也在忙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