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 第275章 进城务工的农民:靠种地难奔小康

“大家排好队,不要挤不要着急,一个个登记,登记完毕后上左边的车,一会儿咱们集体去体检……”

徐华盛来到拆迁现场,在拆迁现场,徐华盛看到了一个长长的队伍。

“这是干什么的?”

徐华盛看到队伍后直接问道。

“徐总,这是咱们腾龙建工招工呢。这些人都是周边村子的人,也算是咱们给他们的福利了。拆迁户优先报名优先录用,其次是周边的村民……”

工作人员的话让徐华盛笑了起来。

怪不得会有这么长的队伍呢,原来是腾龙建工在招工啊。

腾龙建工大规模招工排队太正常了。要知道这个时代,真正能够进城务工的农民其实并不多。很多农民就是一年到头守着家里几亩地。

不是不愿意出去,而是没这么多工作岗位。现在华夏工厂也不多,工地也不多,想要找个地方打工赚钱很不容易,特别是年龄稍大一些的中年人。

现在,龙腾建工突然在周边招工,这些人怎么能不积极啊。腾龙建工的工资高,待遇好,而且工资一个月一发。

至于工地干活累不累的问题,这些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是不怕苦,也不怕累,就怕辛辛苦苦干了活拿不到钱,无法回家交代啊。

不过这些问题在腾龙建工是不会有的,腾龙建工没有包工头,也没有黑心老板。龙腾建工就是一个巨大的正规建工集团,入职先体检,体检通过后办理入职手续成为正式员工。

包吃包住工资还高,而且活也比较多,基本上不会出现干十天歇息半个月的情况,你要是运气好,还能捞到出国打工赚大钱的好事呢。

现在腾龙建工的名气早已经传遍了全国各地,特别是经历了这次春节,腾龙建工的名气在全国各大农村算是打响了。

好多回家过年的腾龙建工的民工脸上都带着笑容。这些人回来的时候不仅带了不少钱,还被公司直接用大巴车送到家乡,不用再去辛苦的买火车票挤火车了。

而他们回来后描述的在腾龙建工工作的幸福日子,引来村里很多人羡慕,一个个都在打听腾龙建工是否还要人。

看着别人羡慕的眼光,这些回家过年的腾龙建工的员工那叫一个自豪啊。怎么能不自豪呢。

以前他们和村里的其他人都一样,都是靠着种地养活家,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还穷巴巴的揭不开锅,日子虽然也能过,但却过得紧紧巴巴的,和城里人的生活天差地别,一年到头也存不到什么钱。

现在不一样了,加入腾龙建工,平均每个月能有六百元的收入。再加上年终奖,一年能拿到八千元甚至过万,而且这还是净利啊。因为腾龙建工包吃包住,很多人平时也花不了多少钱。

八千元在这个时代可是很多的啊,八千块钱在农村都能盖三间新的瓦房了。

干一年盖三间瓦房,再干一年直接把家里都能好好装修一番奔小康了。

日子和以前比起来天差地别。有钱了,能让家里人吃的好点,能给孩子多买两件衣服,能让媳妇也能买套化妆品用用,这日子谁不喜欢,这工作谁不眼馋。

所以过年后,当腾龙建工的车子接这些人回工地的时候,村里人一个个羡慕的很啊。过个年,他们成为村里最风光的人,亲朋好友都巴结,都是为了以后腾龙建工招工的时候,这些人能先推荐自己。

在这种口碑下,腾龙建工根本就不愁工人。无数农民想要进入腾龙建工,而且进入之后也格外的珍惜,一个个都遵守公司规矩不敢乱来。而且公司有学习进修机会的时候,很多人也很积极。

眼前这个长长的队伍就是腾龙建工口碑的最好证明,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你是一个有良心的企业,你就不会出现用工荒。

至于那些说用工荒的工厂,有几个工厂反思过自己啊。他们反思过自己这些年对工人如何吗?反思过自己有没有把员工当人看,给员工一些必要的尊重了吗?

很显然是没有的,他们就像用最低的工资压榨他们的劳动力,然后还找各种理由拖欠工资,最后招不到人了出来哭着说用工荒。

徐华盛一行人来到拆迁工地,整个拆迁工作已经启动了起来。一些工程车辆正在忙碌。

这片区域大部分都是农田,农田里放眼望去全是绿油油的麦苗。很多工程车辆正在清理这些麦苗,还有一些人正在伐树。一些当地的农民在捡拾这些麦苗。对于一些家里有牛羊的农民来说,这些麦苗弄回去是最好的牧草了。

没有人阻止施工进度,这些麦苗也都补偿了青苗费,只要钱到位,不存在暴力征收。

看着这些麦苗,再想想刚才报名加入腾龙建工的农民队伍,徐华盛眉头微微皱起。

“咱们这个工程到时候用到的农民工会很多,周边的农民恐怕大部分都会被抽到这个工地上,到时候夏收秋收这些老百姓有的忙了啊。”

徐华盛忍不住说道。

“徐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人总不能顾两头吧,到了夏收的时候,他们也不舍得请假啊。地里那些粮食卖了都未必有几天的工资多。现在的夏收工作很耗费时间的,夏收秋种,没有个半个月根本弄不利索……”

旁边的工作人员低声说道。

这个负责人对于现在的农村夏收是有了解的,现在的夏收几乎全靠人工,收麦子用镰刀割,割好以后还要用人力车拉回晒场碾压,碾压完毕还要把粮食弄出来清理干净,还要再晒干弄到家里存放起来。

收获之后还要耕地,播种,浇地等等。

从夏收到秋粮种上,在这个时代往往一折腾就是半个月一个月的。

这个时代,机械收割只存在国营的大农场,像豫省这种每家每户几亩地的小农,别说收割机了,能有一台脱粒机都不错了。

工作人员的话让徐华盛沉思了起来,随后一个想法涌上心头,伴随着思索,一个计划快速的酝酿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