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 第511章 军事化管理的大学:让公立大学都羡慕的山河大学

“一,二,一……”

“一,二,三,四……”

一行人进入校园内,刚走进去没多久。就看到校园中央的主干道上,一队穿着绿色迷彩服的军人正在跑步。

所有人的动作整齐划一,看起来非常的有精神。

“宋院长,这些是学校的保安吗?”

李吉林看到这些人后好奇的问道。

“李书记,这些人是我们学院各班级的教导员。按照徐总更多指示,山河大学采用半军事化管理。所有学生入学之后,不得随意离开校园,同时所有师生平时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我们学院,不仅要提升自己的知识,还要提升自己的体魄,自己的纪律性。大学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宋院长直接详细的说道。

山海大学采用半军事化管理,规章制度只是稍微比正儿八经的军校宽松一点。但是相对于普通的大学,这里要严格的多。

进入山河大学,比在高中还严格呢。

封闭式管理,周围都是荒地。进入学校就要认真学习,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学会纪律性,还要学会做人。

这样的大学,才能真正的培养出人才。

国内的很多大学,是严进宽出。好多学生考上大学之后,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但是在山河大学不一样,这里可能是宽进严出。进来的时候可能分数不要这么高,但是要想从这里毕业,却是很严格的。

听完宋院长的讲述之后,李吉林忍不住点点头。

“徐总,山河大学这个政策好啊。这样才能不浪费教育资源,十年寒窗苦读,有些孩子上了大学却松懈了。殊不知大学才是真正学知识的时候,未来山河大学就算无法大规模的培养顶尖的人才,但是从山河大学毕业的学生,也绝对不会是废物。他们上了四年大学,就相当于当了四年兵,军队是一个大熔炉,锻炼人啊……”

李吉林忍不住感叹,其他人也点点头表示赞同。

这个政策确实很好,军事化管理,上四年大学相当于当四年兵。这四年下来,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很多课本之外的东西。

学会了如何做人,学会了纪律性,学会儿吃苦,这样的人出去后就算成不了顶尖人才,但是做本职工作也绝对不会太差的。

“李书记,你说的没错。我也上过大学,哪怕就算是我们燕大这样的学校,也有一些考上之后就松懈的学生,最终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大学时光,成为了庸才。所以山河大学才是这样的政策……”

徐华盛笑着说道,一行人继续视察整个学校。

学校的条件非常好,好的让人羡慕。

“徐总,李书记,就山河大学这硬件条件,我都羡慕啊。我们本校都比不上啊……”

宋院长忍不住感叹。宋院长只是临时担任院长的。而宋院长以前的身份,是大名鼎鼎的哈工大的副校长。

现在,他却在山河大学工业学院担任校长。不过也只是临时担任,过几年学校步入正轨了,有更合适的人员,他可能还会回哈工大,或者说到时候他想继续留在这里,可能就辞掉哈工大的职务,安心的留在这所大学。

说起这所学校的硬件设施,宋院长那叫一个感叹啊。

哈工大在国内就已经够牛逼的了,平时他们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来到这里之后,他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财大气粗。

那些实验室建设的,比哈工大的实验室都好,设备都先进。

比如五轴数控机床,这玩意在哈工大也就一台而已,而且还很宝贝。毕竟这玩意虽然能国产了,但是价格也不便宜啊。

但是在山河大学工业学院这边,这里的五轴数控机床足足有六台,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最过分的,你一个大学,还是一个民办本科,你在学校建设一个大型风洞干什么?

而在计算机学院那边更过分,在计算机学院那里,还有一台运算速度超级快的超算呢。

总之一句话,山河大学的硬件设施,主打一个有钱任性。

学生和教职工在这里吃的好,住的好,学习氛围好,各种实验条件好。夏天教室里有中央空调,冬天这里有地暖,这条件,自己的本部都比不了。

还有这老师的薪资待遇也很高,自己这个院长,在这学校的工资是一个月三千二百块钱,自己在这里一个月的工资相当于在本校几个月的工资啊。

而且在这里工作,教职工还有专门的教职工公寓,自己可以把自己一家人都接过来住。

教职工宿舍都是精装修,家电家具齐全,水电费也相当便宜,有空调有地暖,工作还配备电脑和手机。

同时学校还给自己配备了一辆车,这待遇直接拉满啊。这样的待遇,自己都心动不已,更别说其他派遣过来的老师了。

在这里,还有教职工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可以免费上学。总之一句话,你能想到的学校都能想到了。

在这里工作,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尊重两个字。这种感觉真的是从内心深处就能感受到。

学校尊重人才,在这里你可以不用想太多,不用去搞关系,巴结领导。在这里的老师,上门就认真教学生知识。

不上课的时候,你可以研究自己的课题。需要的资金可以直接申请,只要是合理的资金,很快就会拨款下来,学习氛围特别好。

总结起来就是少了公立学校那种官僚气息,让人更舒服。

“李书记,今年这十二所学院就可以正式招生了。第二批学院也将会启动建设,未来我们希望每年都能增加十二所新院校出来,咱们豫省,咱们国家的大学还是太少了。大学门槛比较高,把更多人挡在大学之外。我希望未来山河大学能够让更多的人接受到大学教育,让更多人 能够用自己所学找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不是靠出苦力赚钱……”

徐华盛眼里带着期待,期待着未来山河大学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形成一个巨大的大学城,每年培养出大量的人才,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积累功德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