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 第521章 丧心病狂的建议:超级预警机的设想

会议室内热闹起来,对于轰十六的每一个技术指标,最后都进行了举手表决,经过表决确定下来。

徐华盛也参与其中,而且徐华盛的这一票特别的重要。因为徐华盛的眼光太远,还提供了很多技术,徐华盛虽然不是军人,但是身份却很特殊。

而轰十六的项目现在变成这个样子,完全就是因为徐华盛的建议。

一个个技术指标被表决通过确定下来,经过几个小时的会议,轰16的各项技术指标正式确定。

正式确定下来之后,整个项目就进入正式的研发阶段了,整个研发分成很多个项目小组,每一个项目组都有自己专门的项目,大家一起对轰十六项目进行研发。

这次研发是很有难度的,虽然有现成的飞机,但整个轰十六和白天鹅却完全不一样,内部系统翻天覆地,其实轰十六只是把白天鹅做个参考而已,用了一些设计,内部系统改动的地方太多了,连气动外形都进行了改变,因为华夏正在建造超大型风洞,这玩意建设好以后,轰十六的气动外形会更优秀。

发动机也会进行大幅度优化,雷达,航电系统更是彻底更换,机身材料换成复合材料,内部空间会进行优化。

轰十六还会用上吸波材料的蒙皮,虽然达不到完全隐身的效果,但是雷达反射面积也会大幅度降低。

这已经不是魔改了,这简直就是推倒重建。

轰十六和白天鹅完全是两款不同的飞机,白天鹅只是一款战略轰炸机,而轰十六可以称之为战略空中打击平台。

白天鹅讲究的是自己的打击能力,而轰十六更讲究的是平台性。这两种设定是战略方向的代差,可以说两架飞机不是一代的产品。

当然如此改动,研发难度也大幅度增加。以现在华夏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轰十六项目恐怕十年内能服役就算是快的了。

不过好饭不怕晚,别说十年,就轰十六这能力,放在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后都不落伍。

而这玩意其实也不是为这个时代打造的,毕竟现在华夏的无人机技术,电子战技术,超远程超音速导弹技术还都不太先进。

这些技术也会在轰十六研发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等轰十六出来服役的时候,这些技术恐怕也已经更新好几代了,能够为轰十六做配套了,到那个时候,轰十六才能展现出自己强大的战斗力。

“小盛,咋地,对这玩意感兴趣了?”

会议结束后,徐华盛却突然说想看看安225这个巨无霸。

随后几个老人和徐华盛就来到藏这架巨无霸的机库,巨大的机库里面,这架巨无霸安静的停在那里,非常的震撼,人在他面前显得无比的渺小。

这架飞机别看现在很安静,其实华夏的研究人员早已经把这玩意拆了。整个飞机所有的零部件都测绘了,测绘完毕后他们又重新把飞机组装了回去。这飞机上的很多技术,华夏已经给借鉴走了。

“宋老,你觉得这飞机如何?”

徐华盛忍不住问身边的宋老。

“很强大,简直是工业奇迹,不过从战略的目光来看却很鸡肋。这飞机个头太大,还是个油老虎,养护成本也高,站在军事运输机的角度来看,这玩意不实用。最多只能做为特种飞机来用,用来空运一些特殊的大件东西还是可以的。”

宋老直接说道,有些东西并不是越大越好。军事运输机也是这样的,安225这玩意太大了,起降都费劲,小的机场都起降不了。

而且六台发动机以现在宋老的眼光来看就是个油老虎,前两年宋老他们对这玩意还梦寐以求呢。

不过这两年,华夏的各种技术突飞猛进,现在宋老根本瞧不上这发动机了。太粗狂了,虽然推力不错,但是涵道比太小,仅为5.6。

而华夏这边正在研发的准备用在运30项目上的大涵道比发动机,涵道比高达12。在推力上,安225上用的发动机推力23吨,自重4.1吨,推重比仅仅只有5.7。

运30上准备用的大涵道比发动机,自重虽然达到5.3吨,但是推力却达到了45吨,推重比高达8.5。

也就是说,安225这大体格子,如果换成运30用的大涵道比发动机,四台就能轻松推上天,根本不需要六台。

毕竟现在安225六台发动机的推力才138吨了。而四台运30的发动机的推力就高达180吨。

落后,现在在宋老眼里,安225不仅鸡肋,还落后了,除了大,这玩意仿佛变得一无是处。

虽然载重量安225比较大,但是对于军队来说根本用不到,更小一号的飞机就足够用了,毕竟你不能把导弹发射车装进飞机里面吧。而且这么大个头,战场生存能力太弱了,这么大的目标,雷达轻松就能发现,毕竟你个头最大,很好打。

如果运输机是越大越好,美国早就造了。对于美国来说,造这么大的飞机是完全没问题的。

宋老的话让几个人也都点点头,这玩意好是好,但是确实太鸡肋了。徐华盛听完宋老的话却笑了起来。

“宋老,这玩意作为军用运输机确实有些鸡肋。但是如果换个思路,可能就有不同的结果了……”

徐华盛的话让随行的几个老人都好奇的看着徐华盛,不知道徐华盛又有什么建议。

“宋老,这架飞机载重量这么大,背上都能背200吨的货物,最大载重量接近300吨。你说咱们要是把这架飞机变成预警机如何?这玩意上面,完全可以安装一个大型雷达啊,弄个小点的岸基雷达估计都没问题。以咱们现在的雷达技术和发展趋势,这玩意要是弄成预警机,探测距离轻松达到3000公里,甚至4000公里都没问题,咱们可以背上背着雷达,机身再贴着共性贴片雷达,巨大的机舱变成一个控制中心,翅膀和机腹下面还可以挂一些大型的电子吊舱。把发动机换成咱们推力更大更省油的大涵道比发动机,机身材料用更坚固的复合材料,机身说不定都能再扩大扩大,如果用六台咱们的发动机,按照0.2的起飞极限推重比,到时候这飞机的起飞重量能达到1300吨,现在安225的自重是175吨,就算咱们改装后自重达到200吨,那么还有1100吨的余量呢,这个载重量能发挥的空间太大了……”

徐华盛的话犹如魔鬼的诱惑一般,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瞪大眼睛,一个个死死的盯着徐华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