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 第651章 幸福的新农村:地里种出了金疙瘩

“徐总,好久不见了……”

豫省,机场的出口,李吉林看到走出来的徐华盛面带笑容。

“李书记,好久不见,你看上去年轻了不少啊。”

徐华盛笑着说道,这话让李金林笑了起来。两个人直接上了一辆白虎的M6,随后整个车队直接出发了。

宽敞崭新的公路上车来车往,显得很是繁华。

从机场出来,徐华盛一路看到的都是崭新的城市。现在郑州的港区发展的非常好,以华盛工业园区为核心,直接带动了整个港区经济的发展。

现在,整个港区的经济可不仅仅只是代工这么简单了。围绕着华盛工业园区,港区直接把半导体产业链给发展了起来。

现在港区有很多大公司都在这里设置了分部,有的甚至把这里当成最重要的地方了,把研发团队都给弄过来了。

因为这里产业链太完善了,你设计一款电子产品,周围转一圈咨询一下,整个零部件基本上就搞定了。

比如你公司设计一款笔记本电脑,你公司的人甚至都不需要出办公楼,就能把这个笔记本电脑的供应商全部找齐,连代工厂都能找到。

如此方便的产业,哪家公司不心动啊,这太省事了,不仅节省成本,还可以节省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办事效率也非常高。

华盛集团还在这周边投资了晶圆厂和芯片工厂,现在港区的半导体产业算是做出来了。

这些公司的到来给港区带来了大量的高端人才,这些高端人才的到来也增加了整个郑州的江湖地位。

高端人才的工资高,消费能力强,直接带动了周围的消费,形成了良性循环。

为了留住这些高端人才,豫省这边也下了很大功夫,建设人才公寓,加大教育投资,总之一句话,那就是拼尽全力让豫省发展起来。

不过今天徐华盛和李吉林看的却不是这里,这里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欣欣向荣,只要继续服务好这些企业就行了。

车队离开机场没多久直接上了高速,在高速开了二十多分钟后下了高速。下高速后,就看到就在高速旁边,整片的蔬菜大棚整齐的排列着,看上去相当的壮观。

万亩大棚,这是相当的壮观的。

而这里,就是豫省新农村的一个试点。

东堤新村,这是新农村的一个试点。整个东堤新村是周围十几个村子汇聚在一起的一个大村子。

目前整个村子接近四千户人家,人口更是接近1.5万人,妥妥的大村子。

但是这个村子普通的农村可不一样,这个村子现在可是周围无数农民都羡慕的村子。

进村的路是一条宽敞的主干道,双向八车道,绝对的宽敞。

不过车队却没有先进村子,而是在一个下路口停了下来。徐华盛和李吉林一行人下了车。

看到李吉林和徐华盛到来,正在大棚里忙活的村民一个个面带笑容。

“大姐,你是承包了几个大棚啊?”

徐华盛走进一个大棚,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后笑着问道。

“我家就承包了一个棚,我家就我和我老公两个人,家里俩孩子,一个今年上初三,一个上高三……”

大姐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说起家里情况滔滔不绝。

“大姐,你和大哥这两个人一年下来能有多少收入啊?”

徐华盛好奇的问道。

“我和我老公两个人,现在每年差不多能赚个四五万吧。反正就是忙的时候在大棚里忙,不忙的时候去工厂里打工,而且平时也花不了太多钱……”

大姐笑着说,嘴角都带着幸福。

怎么能不幸福呢,在这个时代,两口子在家里承包一个大棚,再去工厂里打个零工,一年下来两口子能赚四五万块钱,这可是相当厉害的。

虽然这两年华夏的工资涨了不少,比如华盛工业园区的员工,有一些人的工资能达到一千左右,但是这还是少数的。

普通人,一个月能赚五六百,已经算是不错的工资了。

两口子去打工,一年能落下一万块钱,就算是不错了。但是大姐夫妻俩在家里,却能赚四五万,这怎么能不幸福呢。而且这个钱平时也花不多,就在家里,不需要租房子,平时的开销也比在外面打工少的多。

大姐的大棚里种植的是高产小黄瓜,这种小黄瓜产量高,生产周期短。最重要的是采摘之后根本不发愁卖,直接村子里的工厂统一收购了,收购价格也非常不错。

而大棚种植也非常方便,村子里有专门的农技师,这些农技师每天的工作就是挨个大棚去看,看看大棚里种植的东西有没有生病。

至于浇水,施肥这些东西也非常方便,华盛集团为他们打造的智能化体系,预埋了管路和传感器。

一旦需要浇水的时候会自动启动系统,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施肥也是直接根部水肥,只需要把营养液倒入施肥的罐里面就可以了。

而且村子里的大棚都是统一管理的,施肥的时候统一施肥。

总之一句话,相比以前种地,现在种植大棚要简单的多,也轻松的多。种植面积虽然大了,但是相比以前却轻松了许多,收入也高了很多。

村子里的厂子也不发愁,他们的产品只要质量合格,直接上架星达超市销售,星达超市给他们的定价也很合理,还不压货款,这让厂子几乎没什么压力,利润相对固定,虽然算不上暴利,但是每年赚的钱也不算少。

农产品,加工厂,星达超市,从种植到销售只有三步,同时也是三方受益。

农民种植大棚,不发愁农产品会烂在地里,种的安心。

厂子收购农产品加工,利润相对固定,有星达超市直接收购,不害怕产品卖不出去。

而对于星达超市来说,参与到这个环节,可以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控,让自己商场里的产品有了更好的质量保证,这样消费者买的也放心。

多赢的局面,才是长久之道。

如此模式,只要控制好种植面积,控制好产品产能,控制好产品质量,就不会出现太大的情况,就可以长久的持续下去,真正的让利于民,功在千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