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在洪武开商铺 > 第31章 悲催的潘木

第31章 悲催的潘木

书名:我在洪武开商铺 作者:书书在看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6 10:09:23

朱元璋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田地,心中倍感欣慰,每家农田里都有农户在除草,多美的风景啊,这就是农户的命根子啊!

挨个种类听几人说了一遍,朱元璋记下了,等丰收时一定要再来一趟,必须亲眼看到,到时给那小子封个国公,自己估计都不会心疼。

看见田里有位老农,朱元璋带了毛骧,小心进入田间。

老哥,你这田里种的是啥?咱怎么从来没见过这种庄稼!

正在田间除草的李老汉,回头看见两个人朝自己走来,看衣着倒像是行商之人。

二人来到跟前,李老汉笑着问道,二位不是本地人吧!

正是,我二人从南方而来,看这田里庄稼甚是奇怪,从未见过!不知道是什么作物?

李老汉看着自己每日精心侍弄的庄稼长势良好,心情十分愉悦,便开口讲起来!

二位有所不知,这是今年开春府衙提供的高产粮种,名字叫土豆,听说每亩地最低都可以收获两三千斤土豆。

这个土豆成熟了以后,可以当做主食,也可以用来做菜,我老汉活了大半辈子,也是头一回见这种庄稼!

一开始大家都不信,都很担心,怕种不好 结不出粮来,不过府衙的魏老爷保证过,结不出粮,每亩地按往年最好的收成赔偿,那咱还怕什么,万一真成了,那今年老汉家可就有好日子过喽!

哦!看来咱们这个东昌府的魏大人,是个好官啊!

那可不,最近这半年,魏大人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建工坊,免费让孩子们读书,建了工业园,比赛场,光明小区,还有那个大酒楼,许多人家都挣到了钱,现在好多外地人都来这边做生意了,看样子难不成二位也是来做生意的商人!

老哥猜的不错,我们从京城来,听说东昌府出了一位商人,他做的生意很大,听说他卖的商品是咱大明独一份,其他地方都买不到,所以才来这东昌府长长见识。

二位说的不错,这位刘东家确实非常人可比!

哦!老哥哥不妨细说说,好让咱提前了解了解这位刘东家。

那你可问对人了,小儿就跟那位刘东家认识,老弟听说过橄榄球吧!

听过听过!据说很是精彩!不过我二人并未见过!

哈哈,那你们可是赶巧了,后天就有比赛可以看了,而且是在刚刚建好的那个比赛场里举办,哎呀!还是不成,现在你们可能买不到票了!

这个消息老朱还真不知道,他可是很想去看一看这个所谓的橄榄球比赛 到底是个什么样!

现在城里有人花高价买,都没人愿意卖呢!

那确实太遗憾了,不知下次来还能不能赶上有比赛的时候!

不过小儿是唐家球队的队长,花了五百文钱,给老汉我买了一张位置最佳的门票,真是太败家了,这些钱能买多少粮食吃啊!

老汉我挣不来大钱,只能节省一点是一点,可那又是儿子孝顺他老子我的,是他的一片心意,哎!老汉我委实不知如何是好啊!

哦!不知老哥可愿意转卖给我,我出一两银子如何?

李老汉心动了,转手就挣五百文啊!看着眼前这位从京城远道而来的客人,作为东昌人,让出去就让出去,不能让人家白来一趟不是吗,绝对不是为了钱,对!就是这样的!

好吧,为了不让你带着遗憾而回,老汉就把票转卖给你,不过说好了不许反悔,一两就是一两!

绝不反悔,就一两!那好吧!跟我回家去取!

老哥坐我雇的马车。

那就沾你的光了!

老哥哪里话!见外了不是!

哈哈哈!

坐上马车二人接着聊!

我那儿子也是有运气,被刘东家选中,那次在西城门外的第一场比赛,就得了二十两银子奖励!

最近登门的媒婆都有十几个了,这都是托了当初刘东家的照顾啊!

哦!那老哥可是生了个好儿子啊!

其实啊,东昌府的百姓都知道,这最近半年以来,东昌府所有的变化都是他提议做的,也包括这些庄稼。

说来也怪,这个刘东家还真是让人看不透,你说他是平常人,他弄出来的这些东西,没人知道来自何方,你说他神通广大吧,昨日又发生那样的事情!

哎!真不知这事如何收场呦!

其实朱元璋最开始的命令就是,查清这些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

让几人去查,最后只有一句话,凭空而来,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些东西的来源!

这就很奇怪了,朱元璋和太子怎么也想不通,除非他是神仙,不然没法解释,朱元璋没有打草惊蛇,让他们继续打探!

几个月过去了,工业园区那边都开始自己生产了,可是关键的原材料依然来历不明,这让朱元璋很是恼火。偷学了技术也没用,只能看着那小子吃独食。

那小子虽然和府衙合作四六分账,最后六成早晚也会落入自己口袋里,可是朱元璋依然讨厌这种不在掌控的感觉。

马车进入西城门,人流如潮水,几人进城被盘查的很仔细,还问昨夜去干啥了!

见几人说刚从外地赶来,船就停靠在码头,城门差役才放他们进城。

都知道那几个歹人没那么好抓,不过该做的样子还得做,说不准几人昨夜已经跑出城去了,简直就是大海捞针啊!

朱元璋心里也清楚,奇珍楼的商品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买木炭的人少了,用文房四宝的读书人也少了一些,卖胭脂水粉的商户也不景气,剧院开始夜场后,青楼生意也好不到哪里去,会是什么人做这种事?

其实一大老爷们儿,看了就看了,又不掉块肉,听说在场的小娘子还不少,想到这茬,老朱心里没来由就觉得很好笑,呵呵!希望那小子不要想不开吧!

跟李老汉回家取了票,几人在街上闲逛,打算到处看看。

那六人留下一人陪同,其他人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几个护卫远远跟着,身边只有毛骧和常茂,还有那个锦衣卫姓潘的小旗带路。

刚才在船上问话,也就他还有点胆气,朱元璋就点了他跟随。问过名字,知道此人名叫潘木。

中午饭还没吃,都过了饭点儿一个时辰了,看到路边一家小店,门口一个布幌子,上面写着黄金蛋炒饭!

朱元璋心想,什么鬼?黄金如何炒饭,难道锅是用黄金做的?

带路的潘木看到陛下露出疑惑表情,就知道老爷想歪了!赶忙解释了一通。

哦!原来如此,那你吃过?

回老爷,吃过,吃过,嘿嘿!

好吃吗?很好吃!

那为什么不报!

潘木被晃了一下,回老爷,这个?这个好吃的太多了,写不过来啊!

那你以后替咱专门负责这个,就把这边新出现的美味都写下来,包括做法!回头我让宫里厨子学着做!

是,老爷!

这位仁兄快哭了,这得写到什么时候去,看来那小子还是揍的轻!

几人进了小店,是一家小两口开的店,此时店里没有客人了,店家正趴在桌子上打盹。

一位女子正在拨弄着算盘噼里啪啦,听见门口动静,男人睁开眼睛看到六位客人进店,赶忙热情招待,几位吃炒饭?

一份多少钱?

不贵 五文钱,

来十份!

十份?店家疑惑,开口提醒,好叫几位贵客知晓,咱们店的分量不算少,吃不下浪费了不好!

毛骧没回身,指了指后边,接着就见又有四人进店,坐在了靠近门口的那张桌子,一起算!身后两名护卫也过去坐下了!

好嘞!贵客稍等马上就来!孩他娘给贵客倒水,接着钻进后厨去了。

毛骧接着说道,泡两壶茶来,银钱一起结!女子乐了,客官稍等,茶水马上来。

泡好茶,两桌都放了一壶,朱元璋叫住女子,我看小娘子刚才在用那算盘算账,不知小娘子是如何学会的?

回客官的话,我这是和儿子学的!常茂皱眉,你不是在骂人吧!

那女子愣了愣,随即恍然,对不住几位客官,是小女子没说清楚,我这打算盘的方法,是我儿子教会我的!

众人惊讶不已,看这女子年龄也不大,难道她儿子都当上了哪家店铺的掌柜不成?

朱元璋又问,你儿子今年多大了?

回客官,我儿今年七岁了。

什么?难不成你儿子是神童!常茂不信!

客官这是何意?我儿虽然不是神童,但是会用算盘 不算什么奇怪事吧!

常茂辩驳,不奇怪才怪,谁家孩童七岁会用算盘的?

众人还都点点头,表示这话说的没毛病!

妇人愣了一下,想起了什么,几位客官不是本地人吧!

朱元璋心想,怎么又来这句!难不成!

女子见几位没反对,接着说道,如今城里有免费学堂,我儿去了不到一个月,学了不少,这算盘就是其一。

学堂先生还交代学生,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用半个时辰教会父母认识几个字,或者其他一些在学堂里学到的知识。

之前小女子并不认字,如今我儿子已经教我认识了四百多个字了,孩子他爹比较笨,直到现在才认识三百多个!嘻嘻……

后厨叮叮咣咣炒饭声大了一点!

我夫妻二人敢把这个小店开起来,还托了儿子的福!不对,应该是我们一家人,都托了魏大人和奇珍楼刘东家的福才对!

嘶!几人倒抽一口冷气!好恐怖的东昌府!

见那女子走开!朱元璋怒视着那潘木

老爷!老爷息怒!这个!这个事情太多,忙不过来,还,还是再派些帮手过来!如今小的每天 每天,声音越来越小,竟然吧嗒吧嗒掉起了眼泪!

混账东西,为啥不早点给咱说,还有多少事情咱不知道!

来喽!诸位慢用!

说着店家端着一个大托盘,十碗黄澄澄亮闪闪的黄金炒饭端了上来,香味弥漫整间小店,众人忍不住直咽口水!

哼!过后再和你们几个算账!

那位仁兄端起碗,默默来到另一张桌上,炒饭和眼泪一起吞!自己还能活不?这个王八蛋刘强,就连害人都提前给你打好招呼,关键是你还躲不开,下一站朱老板还会去哪里?心都凉透了!

老朱今天觉得很丢人,这是多好的方法啊!教会了小孩子,小孩子回家教父母,怎么就没人想到呢!满朝的文臣武将没一个有用的,全踏马是饭桶!

嗯!还真香!

吃饱喝足,给钱走人!

来到大街上,朱元璋脑海里想着,要不要去学堂看看,看看都教些什么!

还是明天去吧!反正又跑不了,继续往东城走去。

老朱后悔了,刚才肚子吃饱了,这一路下来看的眼睛却饿了!

如果自己在这里呆半个月,能不能每样都吃完一遍,最后得出结论,可能不行!

走着走着,终于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东西,想致富先修路,多种孩子多生树!

怎么这么别扭!

后边,国家要富强、文明要传承、社会要和谐,生活要自由、百姓要平等、官员要公正、治国靠法治,人人要爱国、工人要敬业、商家要诚信、待人要友善。

众人石化当场,老朱浑身哆嗦!这是,这是治国之道啊!突然一声哭嚎把老朱惊醒!原来……

还是那位潘木,他也干脆,噗通!又跪了,边哭边说,老爷小的冤啊!这句昨天还没有啊!

咱知道,刚写的,人还没走远!

这位仁兄扭头看向右侧,果然只见不远处,有两人拎着涂料桶去了另外一堵墙边,可能打算写点什么!

潘木嘴角抽搐!

常茂,这活宝谁招的?

俩护卫,想笑!忍不住了咋办?

毛骧,话说这个刘强确实能折腾,看把我这手下的弟兄害的有多惨!活该被扒……

咦……

毛骧好像有了,了不得的发现,莫不是这几个货干的吧?

行啦起来吧!知道你们有难处,哭哭啼啼像个什么样子!

谢老爷体谅,谢老爷体谅,呜呜……

咱交给你个任务,想办法把那二人手里的本子搞过来!明天咱要看到,懂吗!

老爷,小的懂了,小的今晚就去办!

继续溜达,走了约摸有两刻时间,见前方有几十人在排队。

老爷前边就是奇珍楼了,朱元璋停住脚步,思索要不要见一见!

不过应该见不到,丢了那么大的脸,这事儿搁咱身上,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还指望能给你什么好脸色,先到处看看,最后回京时再见一面吧!

抬脚向东继续走,身边过去好几辆公共四轮马车了,老朱招手车停了,给了车夫两文钱,抬脚上了马车。

车夫还给他一张车票,小小的一张火柴盒大小,但是印刷很精美,看得出来很难仿制,正面写着公共马车,票价两文,朱元璋知道背面也写有小字,依然翻过来看了看。

只见背面写着,请乘客主动索要小票,车夫不给可以报官,可给予举报者二十文钱奖励,另外小票集齐十张,可去公共马车管理处兑换两文钱。

朱元璋知道,这是为了方便收税,这个家伙真聪明,天才般的想法!

又看向车厢,样式设计的很合理,能乘坐二十多人,车有五米长,中间过道一米宽,两边是皮子包裹的厚实木板,后背倚靠也是同样的做工,坐上去还软软的,看来里面包了东西,不知道是啥?

车顶是个巨大的遮阳棚,下雨也淋不到,行了一段路程,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就这一会功夫,车夫就收了十八文钱,真是好买卖啊!

朱元璋坐在车上想到开心的事情,满脸掩饰不住的笑意。

其实一开始京城早就有人盯上这种生意了,只是马车制造速度已经很快了,可依然架不住那些来自大明各处的订单?

干脆!刘强一边卖马车,一边卖拖挂连接器,连接器有人仿制成功了,但是成本太高,而且黄油也没处买。

马车场一扩再扩,人员招了又招,订单依然在排队,木匠老周被老魏收入麾下 吃上了皇粮,专门负责马车厂的管理。

京城那边有三家实力雄厚的商人,都备好了车马,可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事情出现了,三方互不相让,都想一家独吞,谁也别想偷偷干,另外两家立马小手段奉上,事情就僵在这儿了,纷纷托关系送钱走门路。

结果这事儿被老朱知道了,收受贿赂的全被处罚,两个官员被砍了脑袋,三家所有的马车罚没,但是没有抄家,三家家主每人打了十大板子,全都强行搬迁去了朱元璋老家,临濠!也就是后来的中都凤阳府!

结果这个生意就落在了朱元璋手里,并且派人细心经营,嘱咐要多和东昌府学习!

老朱心里这个乐呵!行了不到三里路,下了车,前方到了剧院,剧院往东是东昌酒楼,与比赛场一路之隔,已经能看到高高的建筑轮廓了,

今日剧院正常演出,几人来到剧院门口,告示牌里写着今日的节目,上午天仙配,下午陈世美,晚上牛郎织女鹊桥会!节目安排的很有水准。

看了看时间刚开场不久,问了问只有一号包间空着,因为太贵没人愿意花那个冤枉钱!

需要五两银子,还有茶水点心供应,人数不限,包间就那么大 只要你愿意 站着看也没人管,只是没人那样干 罢了!

交了钱,被人服务人员引入包间,除了潘木,其他人都被里面的景象惊的亚麻呆住了!

巨大的银幕配合着台上的演员转换着故事场景,偶尔响起的背景音乐和读白清晰悦耳,台下观众座无虚席,安静时鸦雀无声,精彩处掌声叫好声不断,众人被现场氛围感染,没一会儿纷纷进入状态,沉浸在故事当中。

朱元璋拿起桌上的故事简介,大概了解了一下前边没看到的开头部分,心中了然继续看剧,

《铡美案》讲述了北宋年间包拯不畏权势,执法如山,把附马陈世美处之以法、斩杀于龙头铡之下的故事!

大部分百姓都有所耳闻,剧场里表演的是故事情节,不是后世的京剧唱段。

演员们认真表演着每一段剧情!已经演到了秦香莲进了京城!

在京城,秦香莲惊闻丈夫早已中了状元,当了驸马,便闯入驸马府认夫。可陈世美为贪图荣华富贵,狠心抛弃贤妻,甚至将香莲撵出门去。

香莲母子三人前往开封府途中,露宿一处野庙,陈世美派武官韩琪跟踪追至,欲将香莲母子三人杀之灭口。

香莲向韩琪哭诉自己的不幸遭遇。韩琪听罢十分同情,让香莲母子快些离开。

但韩琪自感无法交差,便自刎而死。香莲惊见,悲愤至极,收起沾满鲜血的钢刀,直奔开封府告状。

包拯传秦香莲出庭作证,陈世美拔剑刺向香莲,包拯见人证物证俱在,便将陈世美押入大牢,判以死刑,当场开铡,使正义得以伸张。

足足演了一个多时辰,最后演员鞠躬退场,大幕缓缓拉起,朱元璋被如此真实的剧情所触动,忽又觉的果真不虚此行。

见其他几人还在直愣愣的望着舞台方向发呆,朱元璋喝了口茶,敲了敲桌子,众人才回了魂儿。

常茂问道,老爷,那是什么神仙手段吗?朱元璋摇了摇头,不知道!

常茂又看向潘木,潘木连忙摇头,我们至今连路灯都没弄明白,何况这些东西!

等观众散的差不多了,几人这才离开!

出了剧院来到大街上,看着周围的一切感觉这个世界是那么不真实。

众人只感觉人还在北宋,还在包拯的大堂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