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在洪武开商铺 > 第7章 考试收人才

第7章 考试收人才

书名:我在洪武开商铺 作者:书书在看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6 10:09:23

光芒一闪回到了现代,看了看手机没什么重要电话。

进货没钱可不行,还是给老姐借一点吧!电话打过去响了两声!

“喂!小强咋了?你找到工作没有?”

“还没呢姐,我想和小松一起做生意,批发小商品但是没本钱,你能不能借我五十万?”

“你想屁吃,五十万没有,最多二十万,小商品批发靠不靠谱?”

“当然靠谱!具体的我就不跟你细说了,你一会儿就把钱转给我吧!”

“行吧!不过这件事我得告诉爸妈。”

“行吧!我觉得他们也会支持我!”

刘强又和老姐聊了几句闲篇儿,挂了电话,十分钟后收到转账。

刘强又在网上搜索了本市的仓库,有一家离自己比较近,仓库面积一百五十平,商量好只租一天,租金三百还算可以。

直接手机下单,仓库是电子密码锁,扫码解锁非常方便,密码实时更换,实在太人性化了。

拿上车钥匙出门开上老爸的车,直奔批发市场而去,二十分钟后来到了聊城市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

按照清单一家一家的去谈,刘强尽量挑的都是些,没有字或者没有包装的商品。

火柴和蜡烛每样要了二十箱,

火柴一箱一千盒,

蜡烛一箱五百根,

香皂要了五千块,

牙刷要了一万支,

袋装洗发水两万袋,

雪花膏五千盒,

水果糖一吨,

味精五千袋,

A4纸两百包,

碳素笔三万只,

经过计算一共花费二十六万,这回连自己的小金库都砸进去了。

下次回来应该带点明朝的好东西,比如古董字画瓷器什么的。

和各位批发商老板留了电话,告诉他们下批货,包装上不要有其他任何字,只印刷上“奇珍楼”三个字就行!

这些老板都很热情,东西会免费送货上门,下次的货只需要打个电话直接送货到家,刘强留下了待会收货的库房地址。

刘强走出批发市场,在宠物店买了一只狗,店家还送了一只狗笼子,拎着狗放到汽车后备箱,开着车去了仓库。

半小时后送货的陆续到达,每辆车上都有两名装卸工,把所有货物按类别,每样一堆摆放整齐,东西其实不是很占地方。

等到送货的人走了,刘强关上仓库的门,把宝石花一片花瓣按下,方圆五米的一堆货物被笼罩其中,包括那只狗。

光芒一闪回到了明朝,刘强出现在空房间,货物跟着一块来到了大明,那只狗没有任何不适,依然摇着尾巴汪汪向自己卖萌。

“看来是可以带活物过来的,下次就把小松带过来。”

喊来老李和二牛,老李二牛看到突然多出这么多东西,惊讶的不得了,直呼神仙手段,三个人把货物摆到一边,留出中间的空地等待下一批货。

刘强站在中间空地,按下宝石花回到了现代,就这样,来来回回运送了五趟才终于搬完,让老李和二牛把货物放在两个空房间里。

刘强又回到了现代,关上库房的门开着车回了家,到家之后走到院子的车库里,按了一下宝石花又回到了明朝。

这边老李和二牛已经把所有的货物安排妥当,看着满满的两间库房,刘强心里说不出来的激动,“终于要开始大干一场了!”

就在这时隐隐约约听到外边人声嘈杂,三人带着疑惑朝前边店铺走去,刚进一楼声音瞬间大了不少!

刘强通过一片嗡嗡的议论声中,传进来的几个词语,已经猜到发生了什么事了

打开店门!“嚯…好家伙!”

一大片人围着一旁的告示观看,不时有人大声质问是不是真的,好像他就是东家要找的人才。

店门突然打开,看告示的众人纷纷把目光投了过来,三人站在门口瞅着在场的百十号人。

“诸位请安静,在下是本店的东家,姓刘!本店今早贴出告示,招聘五名有算术能力的人才,不知各位有没有愿意试一试的?”

刘强哪里知道,自从早上把招聘告示贴了出去,被一些路过此处,又认得字的人看到之后,便是一传十,十传百,如今已经传遍了大半个东昌府了。

听到消息的凑热闹的都已经在来的路上了,都想亲眼看看这位开出如此优厚待遇的东家是个什么样的人?开的又是什么样的店?

就在这时,门外人群中有人大声问道:“这位刘东家!您这告示上所说的可是真的?”

刘强就见人群中一位中年男人,正在紧张的等着自己回答。

“自然是真的!如果我欺骗大家,大家自然可以去报官,或者砸了本人的店。”

就见那男人扭头就朝外跑去,边跑边说;“我家那小子算术很有天赋,我把人给东家带来让东家考校一番!”

说着一溜烟不见了人影。

这时人群看着跑远的中年男人,也有几人跃跃欲试,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位年轻男子大声询问:“刘东家你这店是做什么生意的?”

刘强呵呵笑道:”暂时不方便透露,两日后门店开业,希望大家都来捧场!”

“怎么还神神秘秘的,”那问话的年轻人说道:“刘东家我也想试一试,不知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不过大家不要着急,考试安排在下午未时可自行前来。”

此时就在不远的餐馆酒楼中,平常无所事事的一些人,也都纷纷议论,说的自然是招聘告示。

“听说了吗!那位东家每月出五贯钱,聘请会算术的人才,这是要做什么生意!竟要给如此高的工钱!”

“嗯!这工钱给的可够高的!几乎没有店铺给这么高的工钱,看来这位店铺东家财力雄厚,实力也不简单的啊!”

“你们说每个月光这工钱就出去二十五贯,还没算其他的,什么生意能这么厉害。”

一人问道:”这哪里知道去,牌匾都没挂呢!”

一人拍桌子到:“有了!你们想啊,他开店肯定要做招牌啊!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这几位家里都是小富之家,平常不事生产,要么是小地主,要么是哪个小店的东家,要么是收租的房东,总之是不可能自己跑着去打听的,跌份儿。

换来一名小二,交代清楚,赏了二十文钱帮着几位去打听!

过了两刻钟小二回来了,跑的满头大汗总算是打听到消息,“牌匾确实在做,西城何家工坊做的,就三个字,”小二掏出一张纸条放在桌子上。

众人纷纷低头看去,“这是?”看着这三个陌生又怪异的字,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说话,生怕自己学识不精,以为别人认识,也都怕别人看出自己不认识。

尴尬了瞬间,终于有人问了出来,“诸位可识得这三字,”众人互相看了看齐齐摇头!

又都看向旁边站着的小二,小二心领神会,开口道:“听那何师傅说,这三字念奇珍楼!”

“奇珍楼?”众人疑惑的同时,齐齐念出这三个字!

一人摸着胡子说道:“从这奇珍二字上不难猜出,定是经营我等不常见之奇珍异宝了!”

“这个奇珍楼好狂的口气,等他开业我等定要前去好好观赏观赏这所谓的奇珍,如若戏耍我等定要他好看,哼……众人点头开口道,同去同去。”

经过沸沸扬扬的传播,现在已经闹的满城皆知,有好事者来到了这家店铺门前的大街上,想一看究竟。只是大街上的人慢慢的越聚越多,嗡嗡之声不绝于耳。

“不对,这不是那家卖布的嘛!听说之前关张了,不知又是被谁给盘了下来?

”门前街道上始终乱哄哄,人数始终不见减少。

随着时间到了下午,陆陆续续有些人走进一楼大堂,其实明朝大部分百姓都不认识字,只是来看个热闹。

大明百姓十个人里,有一个人认字就已经算概率极高的了。

在这个讲究四书五经的时代,对算术感兴趣的人确实不多,算术讲究逻辑性,得要有这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是断断没人去主动研究算术的,科考又不考算术。

刘强刚才就让二牛和老李搬来了几张桌子和十几把椅子,放在一楼大堂,刘强坐在一张桌子后面,对面坐着十几个早早到来的应聘人才,基本上都是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的男子。

又等了一会儿,见再也没有人进来,刘强打算不再等了,而且门外熙熙攘攘的人全都盯着门内的情况议论纷纷。

这时刘强从面前的桌上拿起一摞白纸和十几支笔,就是从现代带过来的A4纸和碳素笔了。

“这是纸和笔,纸每人发两张,一张练习,一张书写答案,笔和你们经常用的毛笔不同,我教大家怎么使用?”

接着刘强拿着手中的笔用标准的握笔姿势向众人展示,又在纸上哗哗哗写了几个字!众人看的目瞪口呆!

“这是?”

“这真的是纸吗?”

“这也太白了,白的像雪一样!”有人迫不及待的拿起了纸张摸了摸,“哇……好滑啊!在这样的纸上写字太奢侈了!”

又拿起了笔学着刘东家的样子,虽然握笔的姿势不太正规,在纸上写的字歪歪扭扭,但是不影响自己认识就可以,刘强只需要答案,字可以慢慢练嘛。

十几个人拿着手中的纸笔互相看了看,都流露出惊讶的神色,“这是好东西啊!从来没有见过,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尤其是这个笔实在是巧夺天工,再高级的工匠也做不出来这样完美的艺术品。”

有人用手指摸了摸鼻尖,笔尖在手指上留下了一道墨痕,“这太神奇了!这是怎么办到的?细细的一根笔管里竟然能流出墨水来,简直太不可思议。”

刘强又教众人用拇指按了按笔头上的笔帽,“咔嚓,咔嚓。”

众人见笔尖竟然神奇般的收进了笔管里,众人有样学样都“咔嚓咔嚓”的摁了起来,一时间玩的不亦乐乎。

“好了!大家可以在一张空白的纸上熟练一下, 写写字。”

众人迫不及待,都拿起了笔在纸上开始书写起来。虽然别别扭扭。但在刘强耐心指导下,众人还是很快的掌握了握笔的技巧。全都是一横一竖缓慢而又认真的写了起来。

一开始很不适应。和写毛笔字相差甚大,但是慢慢的书写也能看出自己写的字是什么,字也越来越好,经过一刻钟的练习,众人基本都掌握了简单的书写能力。

刘强拍了拍手,吸引大家的目光。

“现在开始我出题目你们解题,”所有人都正襟危坐听刘东家讲题目,门外的人也竖起耳朵认真听,顿时屋里屋外瞬间安静下来。

刘强大声讲道:“张三和李四,同一天出远门,张三一个时辰走了五里路。

李四一个时辰走了十里路,请问九个时辰之后,两人各自走了多少里路?”

众人心中默默的思考答案,纷纷在纸上用自己的方法演算起来,不一会儿所有人全都做对了答案。

看来这个问题太简单算是开胃小菜,也是为了看看有没有滥竽充数之人混进来。

我再出第二题,刘强又大声道:“李四走的速度快,张三心急如焚,张三和李四目前的距离是四十五里路,张三想一路小跑想追上李四。”

“他张三加快了速度,每小时能小跑十五里路,李四还是保持原来的速度不变,依然是每个时辰走十里路。”

“请问?如果张三要追赶上李四,需要几个时辰?”

大家听到了题目,顿时有种不知所措又啼笑皆非的感觉,“怎么会有人出这种题目!”

但是所有人还是开始默默计算,这次提出的题目就有点难度了,好多人开始皱起了眉头凝神思考。

大约过三分钟,有一个人率先得出了正确答案,又过了半分钟,又有一人得出正确答案,后面陆陆续续有人写对了答案,也有人写错了答案。

刘强默默观察众人,大部分人采用了最笨又最准确的办法,分别在纸上写着张三现在是四十五里,一个时辰之后走到了六十里,而李四从九十里走了一个时辰到了一百里,就这样以此类推慢慢算出了答案。

虽然办法比较笨,但也算是难得了,就是有人脑筋转的快有人转的慢罢了,毕竟在这个没有九九乘法口诀表的明朝已经算合格了,最起码这应该不会算错账,那些答案没写对的人,刘强打算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刘强大声道:“请听题目,一个车夫驾着马车从府城北门,一路接送路人,到府城南门,途中有人上车有人下车。”

“从北城门出发时,车上有十个人,路过一个路口,上来三个下去五个,又过了一个路口,下去两个上来一个,又过一个路口,上来四个下去六个,又过一个路口,上来八个没人下车,又过一个路口没上没下,又过一个路口,下去五个上来七个,又过一个路口,下去九个上来十三个。”

“请问!”刘强咧着嘴角停顿了一下!

这个题目太有意思了,就见门外大街上的人也参与其中,有的人手指头早已经不够用了,甚至强拉着旁边的人借别人的手指头用一下。

答题的几位感觉好笑的同时,也放松了心神,不算难,很容易就能算出答案,何况刘强刚才念题目时,速度有意放缓。

这时有脑筋转的快的已经想到了答案,纷纷把答案写再了纸上,甚至人群都有些嗡嗡的噪音传进大堂。

刘强又大声道:“请回答:马车一共路过了几个路口?”

一瞬间屋里屋外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脑海里都在疑问,“不是问车上还有几个人吗?为什么问路过几个路口,谁他妈没事去记路过了几个路口,不过想想这么问也没毛病啊!”

大堂里考试的人还没缓过来,外面炸锅了,纷纷抗议,“不当人子,”尤其是之前算的起劲儿的几人,骂的声音震耳欲聋!

刘强才不在乎,双手捂着肚子笑弯了腰。

其实有人在不经意之间写出了答案,那就是“每当刘强念完一组数字,有的人就在纸上隔开一段距离,这样一来只要数一数,间隔来的数字就能说出答案,毕竟有的人想到了,有的人没想到这个方法,其实只要认真记录了都能找到规律,找出答案。”

刘强已经找了他想招揽的人才,这一关考记性和随机应变,基本满足要求,以后有空肯定还得亲自教他们用算盘和九九乘法口诀,刘强指出五人,“你们过关了。”

这时喧闹的人群才慢慢安静下来,众人都羡慕的看着那五人,“自己什么时候每月能赚五贯的工钱呢?”

随着一声声叹息,和小声的咒骂,人群渐渐散去,剩下没录用的几人,刘强也没吝啬,每人送了两支笔和二十张纸,避免了他们心中升起白忙活一场的感觉。谢过东家以后、剩下的除了那五人全都走了。

刘强打算突击培训一波,“能学多少算多少,阿拉伯数字,乘法口诀,死记硬背,嘴记住了脑袋也就记住了,数字不算难,对照汉字多练习,有的是纸和笔,”直累的五人飘飘欲仙。

不过五人也被这位东家的学识征服,那些东西从来没有过,东家又是在哪里知道的,这些问题深深困扰着几人,可是他们没那个闲工夫了,又开始背口诀。等众人找到规律,背诵变得越来越简单了。

五人这才意识到,“这九九乘法口诀是多么的不简单,如果人人都学会,那又是怎样盛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