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游戏 > 借古鉴今 > 第142章 瞒天过海(一)

第142章 瞒天过海(一)

书名:借古鉴今 作者:忙种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6 10:10:07

“瞒天过海”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

含义

- 这一计的核心在于故意制造一种假象,让对手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误导,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像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巧妙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让对方在自以为安全、熟悉的情境中放松警惕,如同瞒着老天,让自己顺利地渡过“大海”(完成任务或者达到战略目标)。

原文及翻译

- 原文是“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 意思是如果防备得十分周密,往往会让人斗志松懈;平常看惯的事情,就不容易引起怀疑。秘密的谋划常常隐藏在公开的事物里面,而不是和公开的事物相对立。非常公开的事物中往往隐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

故事案例

- 隋代贺若弼渡江灭陈:在隋朝统一江南的过程中,隋将贺若弼奉命统领江防,要进攻陈国。他频繁地组织沿江守备的军队换防,每次换防都大张旗鼓。一开始陈国以为隋朝要进攻,就集结军队准备迎战,结果隋朝军队并没有进攻,时间长了陈国就习以为常,不再戒备。后来贺若弼率领大军渡江进攻陈国时,陈国没有察觉,隋军因此轻松过江,为灭陈之战取得了关键的先机。贺若弼就是利用频繁换防的公开行动来隐藏真正的进攻意图,让陈国产生了麻痹心理。

在生活中的应用

- 商业谈判:例如在商业谈判中,一方可能会故意透露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或者提出一些看似合理但其实是误导对方的方案。比如,一家公司想购买另一家公司的专利技术,在谈判初期故意表现出对一些周边小技术的浓厚兴趣,并且在价格上反复讨论,让对方以为自己最关注的是这些小部分,从而在核心专利技术的价格谈判上放松警惕,最终以更有利的价格达成交易。

- 体育比赛:在体育赛事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在篮球比赛中,进攻方可以通过频繁地传球、球员的无球跑动等看似常规的战术配合,让防守方的注意力分散,然后突然发动一次出其不意的快攻或者远投,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这就是利用“瞒天过海”之计,让防守方被平常的战术表象所迷惑,忽略了真正的进攻意图。

1. 苹果公司iphone发布

- 策略应用:在iphone发布前,苹果公司严格保密产品信息,同时放出一些误导性信息。例如,有消息称苹果在研究一款改良版的ipod,这使得竞争对手和消费者都没有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一款即将颠覆手机行业的革命性产品上。苹果公司还利用各种保密措施,如限制内部人员接触关键信息、使用代号等,让外界对iphone的真实面目知之甚少。

- 效果:当iphone正式发布时,震撼了整个手机市场和消费者群体。它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改变了智能手机的发展方向,打了竞争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2. 可口可乐新品推广

- 策略应用:可口可乐公司在推出一款新口味饮料时,可能会先进行小规模的、看似普通的市场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不会过度宣扬产品的创新性和重要性。比如,在一些特定区域的超市中,将新产品放在普通货架位置,包装设计也比较低调,和其他普通饮料混在一起,让消费者和竞争对手觉得这只是一款常规的新品尝试。

- 效果:在收集足够的市场反馈后,可口可乐公司会根据数据调整营销策略,然后突然加大推广力度。当全面推广时,消费者才发现这款饮料的独特之处,而竞争对手由于一开始没有重视,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

3. 汽车公司概念车策略

- 策略应用:许多汽车公司会在车展上展示概念车。有些概念车看起来非常酷炫,但汽车公司会故意放出一些技术难点尚未攻克、成本过高难以量产等消息,让竞争对手和消费者认为这款车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然而,实际上汽车公司可能已经在幕后解决了这些问题,或者有计划地降低成本。

- 效果:当这款概念车突然宣布量产上市时,就会吸引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在市场上获得先机。比如特斯拉在早期展示model 3概念车时,外界对其能否按时量产及实际性能存在诸多怀疑,但特斯拉通过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改进,成功量产并收获了大量订单,瞒过了竞争对手和部分消费者,在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古代战争中有不少运用瞒天过海的案例,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1. 薛仁贵助唐太宗渡海征辽:

- 背景: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准备攻打高丽。当大军来到海边时,唐太宗因对大海心生恐惧而后悔出征。

- 计策实施:大军总管张士贵无计可施,向薛仁贵请教,薛仁贵便策划了瞒天过海之计。他让一个豪民(实际上是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邀请唐太宗到海边的家中做客,那家中万户皆用彩幕遮围,十分严密。唐太宗在里面宴饮甚乐,不久后却听到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此时揭开彩幕一看才发现已在大海之上,而大军也在不知不觉中渡过了大海。这一事件让此计得名“瞒天过海”,且帮助唐太宗克服了对渡海的恐惧,成功踏上东征之路。

2. 隋灭陈之战:

- 背景:隋文帝任贺若弼为行军总管,出兵攻灭陈国。陈朝凭借长江天险,在江防上有一定的优势,隋朝想要渡江作战存在一定难度。

- 计策实施:贺若弼组织隋军频繁调防,每次调防都命隋军在历阳(今安徽和县)一带集结。集结时隋军还大造声势,吸引陈国注意。陈国起先以为隋军准备渡江,动员全军抗敌,随后却发现隋军只是调防,便放松警惕,也不再部署防御。公元589年正月初一清晨,隋军趁着陈朝欢度春节、防备松懈之际突然渡江,陈国居然毫无觉察,隋军一举灭陈。

3. 韩信破齐之战:

- 背景:韩信率领军队攻打齐国,齐**队有一定的防守力量,且对汉军的行动有所警惕。

- 计策实施:韩信让军队悄无声息地从海上进军。齐**队一直关注着陆地的情况,没有想到汉军会从海上发动进攻,对海上的防备非常松懈。最终韩信的军队顺利登陆,打了齐**队一个措手不及,大获全胜,一举扭转了战局。

4. 唐灭东突厥之战:

- 背景:唐朝初期,东突厥帝国位于唐朝的北方,经常侵扰唐朝边境地区,对唐朝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 计策实施:唐朝将领李靖采用了瞒天过海的战术。他率领一支部队从山西方向出发,向东突厥军队发起攻击。在战斗中,李靖利用东突厥军队对唐朝的轻视和骄傲情绪,故意示弱,让东突厥军队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胜利。当东突厥军队开始追击唐朝军队时,他们发现自己被引入了一个陷阱。李靖的主力部队已经在东突厥军队的侧翼形成了包围圈,将东突厥军队围困在了一个不利的地形上。东突厥军队被围后,粮草断绝,士气低落,最终全军覆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