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游戏 > 借古鉴今 > 第146章 借刀杀人(一)

第146章 借刀杀人(一)

书名:借古鉴今 作者:忙种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6 10:10:07

“借刀杀人”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计。

这一计的核心是自己不直接出面,而是利用别人的力量去消灭敌人。关键在于巧妙地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比如盟友、敌人的敌人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例如,三国时期,祢衡很有才华但为人傲慢。曹操想杀祢衡,却不想落个残害人才的恶名。于是他把祢衡送到刘表那里。祢衡到了刘表处,依旧傲慢无礼,刘表也难以忍受,又把祢衡送到黄祖那里。最后祢衡被黄祖所杀。曹操在这里就是使用了“借刀杀人”之计,自己不出手,借助刘表和黄祖之手除掉了祢衡。

此计在竞争、对抗等诸多场合都可能被用到,使用这一计时需要准确地把握各方关系和利益,巧妙地引导局势,让第三方在不自觉中为自己所用。

“借刀杀人”在以下场景有应用:

商业竞争

-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A和企业b竞争激烈。企业A得知企业b和企业c在原材料供应上有矛盾。于是企业A有意向企业c透露企业b正在计划一些对c不利的商业策略(可能是虚构或夸大的)。企业c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就会采取措施针对企业b,比如提高原材料价格或者中断供应,企业A就借助企业c的力量打击了企业b。

- 某公司推出一款新产品,想要打压竞争对手的同类型产品。它可以借助行业内权威评测机构或者有影响力的博主。通过向他们提供自己产品的优势信息,让他们在评测或推荐过程中凸显自己产品的优势,对比之下间接指出竞争对手产品的劣势,从而借助这些第三方的影响力来打击对手。

人际关系

- 在一个团队中,甲和乙有矛盾,甲想要给乙制造麻烦。甲知道丙是一个嫉妒心强的人,且丙和乙在业务上有竞争关系。甲就故意在丙面前夸大乙对丙的威胁,还透露一些乙可能得到奖励或者晋升机会的消息。丙出于嫉妒和自我保护,就会采取行动打压乙,甲则在一旁坐收渔利。

- 在学校里,学生A想要“教训”学生b,但又不想自己出面承担责任。A知道学生b和学生c之间有小摩擦,A就添油加醋地向c诉说b的坏话,激怒c,让c去和b发生冲突。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成功应用“借刀杀人”计的故事:

1. 曹操借刘表、黄祖之手除祢衡:

- 魏晋时期的祢衡很有才华,但性情刚傲、好侮慢士族。孔融向曹操举荐祢衡,曹操听说祢衡的狂名,为了灭其威风,只给祢衡鼓吏一职。结果祢衡当众裸身击鼓,反辱曹操。曹操想杀祢衡,但又不想落个残害人才的恶名,于是将祢衡送到荆州刘表处。刘表也不想担杀害名士的名声,又把祢衡送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黄祖是武将,脾气暴躁,受不了祢衡的侮辱,最终将祢衡斩杀。曹操和刘表借黄祖这把“刀”,成功除掉了祢衡。

2. 刘备借曹操之手除吕布:

- 公元199年,曹操俘获了吕布。吕布为求活命,对曹操说若自己归降,曹操率领步兵,自己率领骑兵,可平定天下。曹操心动,欲下令为吕布松绑。此时刘备提醒曹操,吕布曾先后杀害丁原和董卓,不可轻信。曹操听后便下定决心处死吕布。刘备借曹操之手除掉了曾偷袭徐州、让自己一度无家可归的吕布。

3. 皇太极借崇祯之手除袁崇焕:

- 皇太极视袁崇焕为劲敌,又忌又恨又害怕。他深知崇祯帝猜忌心重,难以容人,于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明廷的宦官,向崇祯告密,说袁崇焕已和满洲订下密约,所以满洲兵才得以深入内地。崇祯勃然大怒,将袁崇焕下狱问罪,并不顾将士吏民的请求,将袁崇焕斩首。皇太极借崇祯之刀,除掉了心腹之患。

4. 子贡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吴国威风:

- 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后,游说齐相田常,劝他攻打吴国,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担心师出无名。子贡便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又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齐国,鲁国派兵助战,齐军大败。夫差获胜后骄狂自傲,转而去攻打晋国,却被早有准备的晋国击退。子贡巧妙地利用各国矛盾,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使鲁国得以解脱。

5. 孙权借曹操之手让刘备迁怒于曹操:

-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包围樊城,水淹七军,俘获于禁和庞德,威震华夏,对曹魏造成巨大威胁。曹操差一点就要迁都避其锋芒。后来徐晃解了樊城之围,关羽撤军。此时,孙权派遣吕蒙偷袭荆州,关羽不得不回师救援。曹操禁止曹仁等人追杀关羽,将除掉关羽的机会让给了东吴。最终,关羽被孙权一方击杀。孙权此举,一是为了夺回荆州,二是想借曹操之手让刘备迁怒于曹操,从而减轻自己的压力。

6. 司马懿借诸葛亮之手除张合:

-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马懿率领大军攻诸葛亮,派张合进攻王平,王平坚守不动,张合不能攻克。之后,诸葛亮退还祁山,司马懿命令张合追击。张合认为蜀军会有埋伏,不宜追击,但司马懿不听。张合迫不得已,遂领兵追击,结果在木门谷中了蜀军的埋伏,被飞来的箭矢射中右膝阵亡。司马懿和诸葛亮多次交手,不难猜到诸葛亮会有埋伏,但他依然强制张合追击,是想借刀杀人,除掉忠于曹魏的武将张合。

7. 晏婴“二桃杀三士”:

- 春秋时期,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以勇力闻名于世,侍奉齐景公。晏婴认为他们三人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是“危国之器”,便劝景公设计除掉他们。晏婴利用三人争功的心理,让齐景公赏赐两个桃子给他们三人,让他们计功食桃。三人互不相让,又不愿被人耻笑,最终都自杀身亡,晏婴巧妙地将三人杀于无形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