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游戏 > 借古鉴今 > 第168章 打草惊蛇(一)

第168章 打草惊蛇(一)

书名:借古鉴今 作者:忙种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6 10:10:07

“打草惊蛇” 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三计,属于攻战计。

“打草惊蛇” 的原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出自《三十六计》3. 而作为成语,其最早出处是宋?郑文宝《南唐近事》中的 “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一、含义

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后比喻做事不机密,致使对方有了警觉和防范。在军事谋略上,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二、原文及注释

原文是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解释:有怀疑的就要侦察核实,调查清楚之后再行动。“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去侦察核实。“阴之媒也”,是发现暗藏敌人的条件。这一计启示人们,对于任何可疑的情况都要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才能做出相应的行动决策。

三、应用场景和示例

军事领域

比如在古代战争中,一支军队想要攻打敌方的营垒。但敌方营地周围的情况不明,包括是否有伏兵、陷阱等。此时,如果贸然进攻,可能会陷入敌人的包围圈。于是,军队先派出小股侦察部队,故意在营地周围做出一些骚扰行动,比如放箭、制造声响等。通过观察敌方的反应,如敌人的兵力调动、是否有隐藏的火力点暴露等情况,来判断营地内的真实兵力部署和防御情况。就像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面对司马懿这样的强劲对手,每一次行动都很谨慎。如果要进攻魏军的某个据点,可能会先派出小股士兵佯攻,看看魏军的应对策略,以此来推测对方的虚实,避免陷入敌军的圈套。

商业竞争

在商业领域,当企业想要进入一个新的市场,但是对市场中现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不太了解时。企业可以先采取一些小的试探性行动,比如推出一款限量版的产品,看看竞争对手的反应。如果竞争对手迅速做出价格调整或者推出类似产品进行反击,企业就可以了解到对手的产品优势、价格底线以及市场反应速度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就像战争中的情报一样,能够帮助企业制定更加合理的市场战略,避免盲目进入市场后遭受巨大损失。

刑侦领域

警方在侦破案件时,对于一些有组织犯罪或者复杂的犯罪团伙,有时候会采取 “打草惊蛇” 的策略。例如,警方可能会故意放出一些消息,说已经掌握了某个犯罪团伙的部分线索,或者对与犯罪团伙有关联的一些小角色进行公开审讯。观察犯罪团伙的后续动作,看他们是会销毁证据、转移人员,还是会加强防范等。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警方进一步确定犯罪团伙的组织结构、核心成员以及犯罪证据的藏匿地点等关键信息,从而为最终破获案件提供有力支持。

打草惊蛇在三十六计中的计策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谨慎侦察,避免冒进

当敌方的兵力部署、行动意图等情况尚未明确暴露,行踪诡秘时,切不可盲目轻敌、贸然行动。需先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侦察,核实相关信息,以充分了解敌方的真实情况,就像在迷雾中探索,必须先摸清周围的环境和潜在的危险,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14.

以佯攻等手段诱敌暴露

在确认情况不明朗的前提下,可以故意制造一些小规模的佯攻或试探性行动,即 “打草”。这些行动要足以引起敌方的反应,但又不会使己方陷入过大的风险。通过观察敌方对这些 “打草” 行为的应对方式,如兵力调动、火力分布、防御加强的方向等,来推断其隐藏的实力和真实意图,让敌方在不经意间 “惊蛇”,从而暴露自身124.

反复侦察,确定虚实

一次的 “打草” 行动可能无法完全洞悉敌方的全部情况,因此需要进行反复的侦察和试探。不断地制造不同形式或不同区域的 “打草” 动作,从多个角度收集信息,相互印证和补充,以更准确地把握敌方的虚实。只有经过多次、全面且细致的侦察,才能将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情况彻底摸清,为后续的行动提供可靠依据14.

根据敌方反应灵活决策

“打草惊蛇” 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根据敌方的暴露情况制定相应的作战或应对计划。如果敌方在 “打草” 后惊慌失措、露出破绽,那么就可以抓住机会,果断出击,以优势兵力或策略战胜敌人;如果发现敌方实力强大、防御严密,则需要重新评估形势,调整己方策略,或继续等待更有利的时机,或改变作战方向,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以下是三十六计中打草惊蛇之计的一些案例:

军事领域

崤山之战:公元前 627 年,秦穆公发兵攻打郑国,大夫蹇叔认为秦国离郑国路途遥远,郑国肯定会作好迎战准备,但秦穆公不听。郑国得到秦国袭郑的情报后,逼走了秦国安插的奸细,并作好了迎敌准备。秦军见袭郑不成,只得回师,经过崤山时,秦军未作防备。他们以为秦国曾对晋国刚死不久的晋文公有恩,晋国不会攻打秦军。然而,晋国早在崤山险峰峡谷中埋伏了重兵。秦军发现晋军小股部队后,孟明下令追击,追到山隘险要处,晋军突然不见踪影。此时此地山高路窄,草深林密,秦军情知不妙,结果晋军伏兵蜂拥而上,大败秦军,生擒孟明视等三帅 .

李自成围困开封之战:公元 1642 年,李自成起义部队围困明朝都城开封,崇祯连忙调集各路兵马援救开封。李自成部已完成了对开封的包围部署,敌军二十五万兵马和一万辆炮车增援开封,集中在离开封西南四十五里的朱仙镇。李自成为了不让援军与开封守敌合为一股,在开封和朱仙镇分别布置了两个包围圈,把敌军分割开来,又在南方交通线上挖一条长达百里、宽为一丈六尺的大壕沟,一断敌军粮道,二断敌军退路。之后,李自成兵分两路,一路突袭朱仙镇南部的虎大威的部队,造成 “打草惊蛇” 的作用,一路牵制力量最强的左良玉部队。击溃虎大威部后,左良玉果然因被围困得难以脱身,人马损失过半,拼命往西南突围。李自成故意放开一条路,让败军溃逃,待其退了几十里地又遇截击,面临李自成挖好的大壕沟,马过不去,士兵只得弃马渡沟,仓皇逃命,这时等在此地的伏兵迅速出击,敌军人仰马翻,尸填沟堑,全军覆没.

英法攻埃及之战:1956 年,埃及总统宣布收回由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损害了英法在中东的利益,两国决定联合武装干涉。同年 11 月 5 日拂晓,英法联军的飞机秘密进入埃及塞得港领空,并空投了大量的降落伞,高度紧张的埃及军民见到大量伞兵随即向空中开炮,塞得港的军事防御部署全部暴露出来。而这些伞兵都是用假人制作的,英法联军借此侦查到埃及的防空部署后,轰炸机对暴露的火力点进行了精确打击,一举摧毁了埃及的防空体系,随后其登陆部队和空降兵迅速占领了塞得港.

楚国攻打绞国之战:春秋时期,楚国攻打绞国,绞国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楚国先派出一队不带武器的士兵,装作打柴的农夫到绞国城北的山中砍柴,并故意让绞国的探子知道。绞**队以为有机可乘,便派军队进攻这些农夫,结果楚**队早已设下埋伏,一举将绞**队全歼,随后顺利攻克绞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