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游戏 > 借古鉴今 > 第226章 求实卷五(二)

第226章 求实卷五(二)

书名:借古鉴今 作者:忙种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6 10:10:07

杨昌济的教育理念与用人之道

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校园里,杨昌济先生以他独到的教育眼光和用人智慧,影响着一代青年才俊。彼时,**还只是个初露锋芒的学生,他的文章在一众规规矩矩的习作中显得颇为“另类”。从传统的文章评判角度看,其结构或许不够严谨,遣词造句也带着几分青涩与生硬,不少教师评阅时都摇头皱眉,给出的分数并不高。然而,杨昌济拿到文章后,却未被这些表面的瑕疵所左右。他仔细研读,眼中渐露光芒,文中那股豪迈之气扑面而来,立意之高远、胆识之过人,绝非寻常学生可比。在杨昌济心中,**宛如一颗蒙尘的璞石,内在藏着经天纬地之才。他力排众议,不仅在课堂上对这篇文章大加赞赏,还多次找**谈心,引导他继续深入学习、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日后,**果然成长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领袖人物,杨昌济不拘一格识人才的故事,也成为教育史上的佳话,生动诠释了用人当看本质、不被表象迷惑的务实之道。

曹操的“唯才是举”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争不断。曹操,这位胸怀大志的枭雄,深知要在乱世中成就霸业,人才是关键。彼时,传统的用人观念根深蒂固,世家大族凭借门第出身,占据着朝堂高位,诸多寒门子弟空有满腹经纶、一身武艺,却报国无门。曹操却毅然打破这一陈规,提出“唯才是举”的惊世主张。他广发求贤令,不论贵贱、不分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为他所用。郭嘉,这位智谋超群却出身平凡的谋士,在曹操帐下大放异彩。初见郭嘉时,曹操与他促膝长谈,郭嘉对天下局势的洞察、对战局谋略的剖析,令曹操拍案叫绝,当即委以重任。荀彧,出身名门却不看重门第之见,为曹操出谋划策,稳定后方。还有夏侯惇,虽为武将,却忠心耿耿,独眼奋战沙场,为曹操守住一方阵地;张辽,曾是降将,却因非凡的军事才能,在合肥之战中威震逍遥津,杀得东吴小儿不敢夜啼。曹操凭借这一务实用人策略,广纳贤才,麾下文臣武将云集,势力迅速壮大,为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基础。

破水桶的启示

在一个宁静的山脚下小村庄,住着一位名叫王刚的年轻人。王刚自幼聪慧,学习、做事力求尽善尽美,事事都给自己定下严苛目标。随着年龄增长,步入职场的他越发焦虑。每次接到任务,哪怕拼尽全力,却总因一些细微瑕疵完不成自己心中的“满分计划”,长期的自我内耗让他疲惫不堪。一日,心灰意冷的王刚来到山上寺庙,向老禅师倾诉苦恼。老禅师微笑不语,带他来到寺庙后院的水井旁,递给他两只水桶,其中一只底部有个小孔。王刚不明所以,只得照做打水。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可桶里的水还是不断渗漏,等回到寺庙,桶里只剩半桶水。王刚懊恼不已,正欲开口抱怨,却见老禅师手指路旁,原来,漏出的水一路浇灌,让原本荒芜的小道旁开出了朵朵娇艳的野花。老禅师轻声道:“孩子,世间事哪能尽善尽美,你看这漏水的桶,虽看似无用,却滋养了花朵。”王刚顿悟,此后不再执着于事事完美,工作反而愈发得心应手,他明白了“不求于全,则不损于实”的真谛,学会了接纳不完美,发现不完美背后的价值。

萧何自毁形象保身

西汉初立,刘邦坐稳皇位,却对那些跟随自己打天下、功高震主的臣子心存忌惮,萧何便是其中之一。萧何,作为刘邦的重要谋臣,从沛县起义便辅佐左右,为大汉江山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为人勤勉、公正,在关中百姓心中威望极高。然而,这极高的威望却成了他的“心腹大患”。刘邦亲率大军外出平叛时,对留守关中的萧何起了疑心。萧何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深知伴君如伴虎,一旦被皇帝猜忌,下场堪忧。思索再三,他听从谋士建议,决定自毁形象。于是,萧何故意指使家人在关中低价强买民田,百姓怨声载道,纷纷上书告状。消息传到刘邦耳中,刘邦起初不信,待派人查实后,却哈哈大笑,对萧何的戒心瞬间消散。萧何以这种看似“愚蠢”的行径,实则顺应了帝王猜忌的形势,牺牲一时名声,换来自身平安,尽显“大智无诈,顺乎天也”的生存智慧,懂得审时度势、以退为进。

吕蒙手不释卷

三国时期,东吴有一员猛将吕蒙,出身贫寒,自幼没读过什么书,凭借一身过人的武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为孙权立下赫赫战功。起初,吕蒙虽作战勇猛,却因知识浅薄,在谋略规划方面常常捉襟见肘。孙权见此,语重心长地劝他:“吕蒙啊,如今你身负重任,不能仅靠武力,多读些书,才能有更大作为。”吕蒙深受触动,自此开启了勤奋苦读之旅。白天,他在军营中忙碌军务,稍有空闲,便手捧书卷研读;夜晚,营帐烛火长明,他沉浸书中,汲取知识养分。旁人笑他,一介武夫装什么文雅,吕蒙却不为所动。日积月累,吕蒙的学识见解突飞猛进。一次,鲁肃前来视察军务,与吕蒙交谈,惊觉他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对天下局势、兵法谋略侃侃而谈。后来,吕蒙在荆州之战中,巧用计谋,白衣渡江,智取荆州,威震四方,完成了从一介莽夫到智勇双全将领的华丽转身,用自身经历验证了“人无贱者,惟自弃也”,只要不放弃努力,定能绽放光芒。

在现代社交中,可这样运用这段话中的智慧:

- 真诚待人:遵循“大智无诈,顺乎天也”,摒弃虚伪套路。比如在朋友聚会时,分享真实经历与感受,不吹嘘、不装懂,展现真诚,让交流更暖心,能加深友谊。

- 谨慎交友:以“众趋者慎,己悦者进”为则,面对热门社交潮流、网红打卡地,不盲目跟风参与。选择兴趣相投、价值观契合的人深交,像加入读书俱乐部结识书友,共同成长。

- 展现自我:牢记“人无贱者,惟自弃也”,不因自身外貌、职业普通而自卑。自信展示才华个性,如工作团建时主动表演才艺,让大家认识多面的自己。

- 灵活沟通:参照“不拘于书,则不失于本”,社交中不死板遵循套路。与长辈聊天用尊重口吻,同龄人间用轻松幽默风格,依对象调整,让交流顺畅。

- 注重实效:依据“苦劳而少获,非实之过也”,社交活动选对方式。组织活动不搞形式主义,像户外徒步选风景美、难度适中路线,让大家享受过程、收获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