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游戏 > 借古鉴今 > 第261章 四大毒计之驱狼吞虎之计(一)

第261章 四大毒计之驱狼吞虎之计(一)

书名:借古鉴今 作者:忙种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6 10:10:07

贾诩在郭汜和李傕身上使用的驱狼吞虎之计是指他为李傕和郭汜出的一条计策,这条计策改变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格局。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计策背景

董卓被杀后,其部将李傕、郭汜等人本欲解散部队逃命,但又担心被朝廷追杀。此时,贾诩为自保,向李傕、郭汜建议:“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国家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

计策实施

李傕、郭汜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召集旧部,率军西进,沿途不断招兵买马,队伍迅速壮大。他们攻入长安,击败吕布,杀死王允等大臣,控制了汉献帝和朝廷。

计策影响

- 对东汉朝廷的影响:此计使东汉朝廷再次陷入混乱,汉献帝成为李傕、郭汜等人的傀儡,朝廷权威荡然无存,加剧了东汉末年的政治**和社会动荡。

- 对贾诩的影响:虽然贾诩此举有自保的成分,但也使他在李傕、郭汜集团中获得了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不过,此举也给他带来了一些负面评价,被认为是导致东汉末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原因之一。

贾诩的驱狼吞虎之计发生在张绣和曹操的战争期间。当时曹操南征张绣,张绣据城坚守,曹军久攻不下。贾诩给张绣出计,联络刘表,让刘表出兵断曹操粮道,形成联军共同对抗曹操。曹操腹背受敌,只好退兵。张绣想追击,贾诩却阻止说曹操必定有防备,张绣不听,结果追击大败而归。而贾诩又马上让张绣再次追击,说曹操此时以为安全了,没有防备,张绣听从,果然大获全胜。

在这个过程中,贾诩利用曹操与刘表、张绣之间的矛盾,成功地调动各方势力相互争斗,使张绣集团在复杂的局势中获得了利益,这就是贾诩的驱狼吞虎之计。

驱狼吞虎之计之《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吕奉先乘夜袭徐郡”。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逐渐壮大。刘备领徐州牧,吕布兵败后前来投靠,刘备让其屯驻小沛。曹操担心二人联合对自己不利,于是采用谋士荀彧的驱狼吞虎之计。

计策内容与实施

曹操以汉献帝名义下旨,令刘备讨伐袁术。这道旨意使刘备陷入两难,若不遵旨则有抗旨之罪,遵旨出征又担心后方空虚被吕布偷袭。同时,曹操又派人密告吕布,称刘备欲图谋徐州。吕布本就对徐州有觊觎之心,得到消息后决定趁机攻打徐州。刘备无奈出兵,留张飞守徐州,张飞醉酒后被吕布轻易袭取了徐州,刘备顿时陷入困境。

计策效果与影响

此计成功地挑起了刘备和吕布之间的争斗,使二者相互攻伐,削弱了双方的势力,从而解除了他们对曹操的潜在威胁,曹操得以坐收渔翁之利。不仅如此,该计还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刘备失去徐州后,势力受到重创,只能依附于他人;吕布占据徐州,却也树敌众多,为日后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贾诩在郭汜和李傕身上使用的驱狼吞虎之计,其底层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人性弱点

贾诩深知李傕、郭汜等人性格中的恐惧和贪婪。他们害怕被朝廷追杀,又渴望权力和地位。贾诩巧妙地利用他们的恐惧心理,指出弃军逃命的危险,同时以报仇和掌控朝廷的诱惑激发他们的贪婪,从而引导他们采取行动。

制造局势混乱

当时董卓被杀,长安局势动荡,各方势力尚未稳定。贾诩通过建议李傕、郭汜率军攻打长安,成功地制造了更大的混乱。这种混乱局面使各方势力的矛盾激化,为他实现自己的目的创造了条件。

借势发挥

贾诩借助董卓旧部的力量,以及当时社会对董卓之死的复杂情绪,将这些因素转化为李傕、郭汜进攻长安的动力。他善于发现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趋势,为自己的计策提供支持。

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贾诩的最终目的是自保和获取利益。通过这条计策,他不仅在李傕、郭汜集团中获得了重要地位,还在混乱的局势中为自己赢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影响力。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驱狼吞虎之计的其他经典案例:

战国时期张仪使楚

张仪为破坏齐楚联盟,前往楚国,以商於之地六百里的空头承诺诱使楚怀王与齐国断交。待楚国与齐国断交后,张仪却称只答应给六里地。楚怀王大怒,发兵攻秦,秦与齐联合,楚军大败,楚国从此元气大伤。

郑庄公借刀杀弟

春秋时期,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图谋夺取君位,郑庄公表面纵容,却暗中派人联络周边诸侯。待共叔段起兵时,郑庄公以“多行不义必自毙”之名出兵平叛,还借助诸侯力量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担心武将权力过大威胁统治,于是设酒宴,以和平的方式,引导武将们主动交出兵权。他通过这种手段,既解除了武将的威胁,又避免了直接冲突可能带来的动荡。

贾诩是三国时期着名的谋士,被人称为“毒士”。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生平经历

贾诩早年在董卓军中任职,董卓被杀后,他建议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导致长安大乱。之后,贾诩先后投靠张绣、曹操等势力。在张绣麾下时,他多次用计击败曹操。后来,贾诩劝张绣归降曹操,为曹操所用。在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与马超的潼关之战等战役中,贾诩都为曹操出谋划策,立下赫赫战功。曹操去世后,贾诩支持曹丕即位,被曹丕拜为太尉。

智谋策略

贾诩智谋超群,善于洞察人心和局势。他的计策往往出人意料,且效果显着。例如,张绣追击曹操时,他先阻止张绣追击,后又劝张绣再次追击,结果张绣第一次追击失败,第二次追击成功。此外,在曹操立嗣的问题上,贾诩通过提及袁绍、刘表废长立幼导致内乱的事例,暗示曹操应立曹丕为嗣,帮助曹丕成功登上世子之位。

人物评价

贾诩因其计策多以利益为导向,不计后果,手段较为狠辣,被称为“毒士”。但他也深知乱世生存之道,善于自保。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他历经多个势力,却始终能保持自身地位,得以善终,其智谋和处世之道令人叹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