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游戏 > 借古鉴今 > 第317章 装傻计(一)

第317章 装傻计(一)

书名:借古鉴今 作者:忙种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6 10:10:07

人情36计中的装傻计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颇具智慧的策略,以下从其含义、作用及运用要点等方面进行讲解:

基本含义

装傻计并非真正的愚蠢或无知,而是故意装出糊涂、不明白的样子,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想法或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人降低对自己的防备心,在一些情境中更有利于自己观察和应对。

作用

- 避免冲突:在意见不合或可能引发矛盾的情况下,装傻可以避免直接对抗。比如在团队讨论中,若与他人观点不同,不急于争辩,而是装作没理解对方意思,以温和的方式询问,能缓和气氛,防止矛盾升级。

- 保护自己:当面临他人的试探、算计或潜在威胁时,装傻能让对方摸不清自己的底细,从而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例如在职场中,有人试图套取机密信息,装傻充愣可以让对方无功而返。

- 获取信息:以装傻的姿态出现,能使他人放松警惕,更愿意在自己面前畅所欲言。这样就可以获取到更多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做出决策。比如在社交场合中,装作对某个话题不太懂,引导他人多讲,从而获取有价值的情报。

- 化解尴尬:遇到尴尬的场景或难以回答的问题时,装傻可以转移注意力,使自己和他人都摆脱困境。如在聚会中被问到敏感问题,可通过故意曲解问题或表现出困惑来化解尴尬。

运用要点

- 把握时机:要根据具体情境和对方的反应,选择合适的时机装傻。不能在该表明态度时还一味装傻,否则会让人觉得不可靠。

- 适度装傻:不能装得过于明显或过度,否则会显得做作、虚伪。要把握好度,让装傻看起来自然可信。

- 配合表情动作:适当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能增强装傻的效果。比如露出疑惑的眼神、微微皱眉、挠头等,让对方更相信自己是真的不明白。

- 懂得适时清醒:装傻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事情,在合适的时候要适时展现出自己的真实能力和想法,不能一直装下去,否则会失去他人的信任。

人情36计中装傻计的底层逻辑主要体现在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博弈论等层面,具体如下:

心理学层面

- 利用认知偏差:人们往往会根据他人的外在表现来判断其能力和意图。装傻计利用了这一点,故意表现出较低的认知水平,使他人产生“这个人没什么威胁”的认知偏差,从而降低他人的心理防线,为自己创造更有利的心理环境。

- 满足他人心理需求: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认可的需求。装傻可以给他人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满足他人的优越感和成就感,从而拉近与他人的心理距离,使对方更愿意与自己交流和合作。

社会学层面

- 遵循社会交往规则:在社会交往中,过于锋芒毕露可能会引发他人的反感或嫉妒。装傻计体现了一种低调、谦逊的社交态度,符合“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社会经验,有助于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竞争和冲突,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 适应社会情境变化:社会情境复杂多变,有时需要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装傻可以作为一种应对策略,帮助人们在不确定或不利的社会情境中,暂时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和实力,等待更合适的时机再采取行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博弈论层面

- 迷惑对手策略:在人际交往的博弈中,装傻是一种策略性的行为,目的是干扰对方的判断,使对方难以准确预测自己的行动和意图。就像在谈判中,装傻可以让对方摸不清自己的底线和真实需求,从而在博弈中占据主动地位。

- 降低竞争成本:通过装傻,不与他人在表面上进行激烈竞争,可以避免在一些非关键问题上消耗过多的精力和资源。同时,也能让对手放松警惕,减少对自己的打压和阻碍,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自己的目标。

以下是对人情36计中装傻计几个经典案例的详细介绍:

唐宣宗李忱装傻登基

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其母郑氏原为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李锜谋反失败后郑氏入宫,生下李忱。因出身低微,李忱自幼便深知宫廷斗争的残酷。为求自保,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开始装傻充愣,不管别人如何戏弄、嘲讽,他都表现得木讷迟钝,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毫无感知。

唐文宗李昂在位时,常与诸王宴饮,每次都会让众人想尽办法逗李忱说话,可李忱总是默默无言,宛如一个痴傻之人,因此被众人视为笑柄。唐武宗李炎即位后,对李忱的猜忌和怀疑日益加深,他认为李忱的痴傻或许是伪装,便多次对李忱进行试探,甚至曾将李忱囚禁,还派人将他扔进宫中厕所,想以此来验证他是否真傻。但李忱始终不为所动,继续装傻,让唐武宗也信以为真。

后来,唐武宗病重,宦官们为了掌控朝政,决定拥立一个他们认为容易控制的傀儡皇帝,李忱就这样被宦官仇公武等人推举为皇太叔,在唐武宗驾崩后顺利登基。然而,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李忱登基后立刻展现出了与之前判若两人的智慧和才能。他雷厉风行地整顿吏治、打击宦官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使国家政治为之一新,被后人誉为“小太宗”。

孙膑装疯避祸

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一起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先于孙膑下山,在魏国得到重用,成为魏国大将。但庞涓深知孙膑的才能在自己之上,担心孙膑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设计陷害孙膑。他派人将孙膑骗到魏国,然后捏造罪名,对孙膑施以膑刑,割去了他的双膝盖骨,还在他脸上刺字,想让他从此埋没于世。

孙膑在遭受如此巨大的灾难后,深知庞涓不会放过自己,为了保命,他决定装疯。他整日在猪圈里打滚,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把送来的饭菜打翻在地,还抓起猪粪、猪食往嘴里塞,以此来迷惑庞涓。庞涓起初并不相信孙膑真疯了,多次派人暗中观察。孙膑始终装得惟妙惟肖,让庞涓逐渐放松了警惕,认为孙膑真的疯了,对自己不再构成威胁,便不再对他严加看管。

后来,齐国使者出使魏国,孙膑设法与使者取得联系,以自己的才华和遭遇打动了使者。使者认为孙膑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偷偷将他藏在车中带回齐国。回到齐国后,孙膑受到了齐威王的重用,他帮助齐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两次击败魏国,庞涓也在马陵之战中兵败自杀,孙膑成功报仇雪恨,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

撒贝宁装傻圆场

在《经典咏流传》的一期节目中,有一位嘉宾在分享环节提到李谷一老师的经典歌曲时,本想列举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表达对李谷一老师的敬意,结果却不小心说错了一首,把其他歌手的作品说成是李谷一老师的。李谷一老师性格直爽,当场就直接指出了嘉宾的错误,这让嘉宾顿时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脸上露出了难堪的神色,现场气氛也变得有些紧张。

这时,主持人撒贝宁敏锐地察觉到了现场的尴尬氛围,为了缓解这种局面,他巧妙地运用了装傻计。撒贝宁也开始列举李谷一老师的歌曲,故意把毛阿敏的《思念》说成是李谷一老师的作品,然后一脸天真地看着李谷一老师,等待李谷一老师的回应。李谷一老师自然也马上指出了撒贝宁的错误,撒贝宁这才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露出十分懊恼和可怜的表情,说道:“哎呀,我怎么也搞错了呀,看来我得好好补补课了。”他的这一番表演逗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尴尬的气氛瞬间得到了缓解,嘉宾也因此松了一口气,能够继续轻松地参与节目。

朋友聚会不拆穿他人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喝酒,气氛十分热烈。其中有一位同学,可能是为了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便开始炫耀自己手上戴的一块名表,声称这块表价值不菲,是自己托关系才买到的限量版。同时,他还大谈自己认识很多所谓的“大佬”,与他们关系如何密切,经常一起参加各种高端活动。

然而,在场的几个朋友都知道,他戴的那块表其实是假的,而且他所说的那些“大佬”,实际上他也只是见过几次面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密切关系。其中有一个朋友性格比较直爽,差点就当场拆穿他,觉得他不该如此虚荣和吹嘘。但旁边另一位朋友却很有情商,他悄悄拉了拉那位直爽朋友的衣角,示意他不要说话。

接着,这位情商高的朋友不仅没有拆穿,反而还耐心地附和着那位炫耀的同学,时不时还问一些关于名表和那些“大佬”的问题,让炫耀的同学能够继续说下去,满足他的虚荣心。整个聚会过程中,大家都心照不宣,没有让气氛变得尴尬。

聚会结束后,那位差点拆穿的朋友问这位附和的朋友为什么不拆穿,这位朋友说:“大家出来聚会就是图个开心,没必要去戳破别人的难堪,给他留些面子,大家以后相处才更融洽。如果当时拆穿他,他会很下不来台,可能还会影响大家的关系。有些事情心里明白就行,没必要说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