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游戏 > 借古鉴今 > 第47章 一言兴邦

第47章 一言兴邦

书名:借古鉴今 作者:忙种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6 10:10:07

“一言兴邦” 是鬼谷子七十二术中的第六计23。鬼谷子说:“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这句话强调了精妙的道理和言论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使国家由危险转为安定,从衰亡走向存续。以下是对 “一言兴邦” 的具体讲解:

言语的影响力:

在古代,无论是君王还是谋士的言论,都可能对国家的发展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比如,正确的战略决策、治国理念等言论,一旦被采纳并实施,能够让国家走向繁荣昌盛。例如春秋时期,管仲向齐桓公提出的一系列改革和治国方略,使得齐国逐渐强大,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一言兴邦” 的理念。管仲的言论和建议为齐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让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领导人的政策主张、外交辞令等,也会对国家的国际地位、国内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好的政策理念能够激发国家的发展活力,吸引国内外的资源和人才,推动国家不断向前发展。

智慧与洞察力的体现:能够做到 “一言兴邦” 的人,必然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深刻的洞察力。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国家的形势、人民的需求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言论和建议。比如,我国古代的商鞅,他深刻洞察到秦国当时的社会问题和发展需求,提出了一系列的变法主张,如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战等。这些主张切中了秦国的要害,使秦国的经济、军事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局势的扭转作用:当国家处于危机或困境时,“一言兴邦” 的力量更加凸显。一句正确的言论、一个好的建议,可能会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例如,在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演讲鼓舞了英国人民的士气,让英国人民坚定了抵抗纳粹德国的决心,为英国最终取得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丘吉尔的言论激发了英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战斗精神,使英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并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总之,“一言兴邦” 强调了言语的力量和智慧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重视言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洞察力,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提出正确的言论和建议,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 “一言兴邦” 的案例:

李斯《谏逐客书》:秦王政十年(前 237 年),秦国宗室大臣因韩国派水工郑国入秦修渠一事,建议秦王嬴政驱逐在秦的所有客卿,嬴政采纳了这一建议。此时李斯上《谏逐客书》,向秦王嬴政进言:“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这篇文章切中要害,使秦王嬴政认识到客卿对秦国的重要性,于是收回成命,继续广揽天下英才。此后,秦国人才济济,如李斯、尉缭、王翦等,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邳彤劝谏刘秀留驻河北45:公元 23 年,刘秀在河北被王郎追得十分狼狈,逃至信都。当时刘秀虽得到信都、和成两郡的支持,但两郡兵力有限,形势危急。此时有人提议由信都派兵护送刘秀西返长安,刘秀也有些动心。然而,邳彤按剑而起,慷慨陈词,分析天下局势,指出王郎不过是小人得志,刘秀应乘其初起根基未固之机,合两郡之众,一鼓而平之,河北豪杰必闻风而影从。他还强调若刘秀西归,不仅威名坠损,且信都将士也不会相随,如此则大事去矣,汉室危矣。刘秀听后大受感动,决定留在河北。这一决定为刘秀日后在河北发展势力、最终建立东汉王朝奠定了重要基础。

魏征谏唐太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积极听取大臣的意见。魏征经常向唐太宗进谏,其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这一观点对唐太宗影响深远。唐太宗以此为准则,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使得朝廷上下能够充分表达意见,政治清明。这不仅促进了唐朝初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也为唐朝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使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

鲁肃劝孙权联刘抗曹:东汉末年,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企图南下统一全国。此时东吴面临着重大抉择,是投降曹操还是与刘备联合抵抗曹操。鲁肃向孙权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曹操势力强大,但东吴拥有长江天险,且刘备是一支可以联合的力量。若投降曹操,东吴将失去独立地位;而联刘抗曹,尚有一线生机。孙权听从了鲁肃的建议,坚定了抗曹的决心。随后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为东吴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兴国之策》

角色:

国君:年轻有抱负,渴望国家富强。

谋士:足智多谋,心怀天下。

将军:忠勇善战,一心为国。

奸臣:自私自利,妄图谋取私利。

第一幕:国之困境

时间:乱世之中

地点:王宫

国家陷入内忧外患,国君忧心忡忡。各方势力争斗不休,百姓生活困苦。国君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却众说纷纭,难以决策。

第二幕:谋士献策

时间:朝堂之上

地点:王宫

谋士挺身而出,向国君进言:“陛下,如今国家危在旦夕,当行改革之策,广纳贤才,强军富国,方可解此困境。” 国君听后,陷入沉思。

第三幕:奸臣阻挠

时间:朝堂之后

地点:王宫花园

奸臣得知谋士的建议后,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便暗中勾结党羽,企图阻止国君采纳谋士的建议。他们在国君面前诋毁谋士,称其居心叵测。

第四幕:将军支持

时间:再次朝堂

地点:王宫

将军听闻此事后,站出来力挺谋士。他向国君陈述国家的严峻形势,以及谋士之策的可行性。国君被将军的忠诚和勇气所打动,决定认真考虑谋士的建议。

第五幕:决策

时间:书房

地点:王宫

国君独自在书房思考良久,最终决定采纳谋士的建议。他下令广纳贤才,改革内政,强军备战。

第六幕:实施改革

时间:各地

地点:国家各处

谋士带领一批贤能之士,积极推行改革措施。他们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加强军事建设。国家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第七幕:外敌入侵

时间:边境

地点:边疆

邻国见此国改革初见成效,心生嫉妒,便发动了侵略战争。将军率领军队奋勇抵抗,保卫国家。

第八幕:胜利

时间:战场

地点:边疆

在谋士的精心策划和将军的英勇指挥下,国家军队成功击退了外敌。此战不仅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也让国家的威望大增。

第九幕:兴国

时间:王宫

地点:王宫

国君对谋士和将军大为赞赏,国家在他们的努力下日益富强。从此,这个国家走上了繁荣昌盛的道路,成为一方强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