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 第20章 到哪里找人才?

第20章 到哪里找人才?

书名: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作者:我有一个小小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6 10:11:18

矿、商税难收啊!

朱由校自打从系统那里了解到大明的民间藏匿着三亿白银。

京城百官手里有几千万两白银之后。

他心里就很不淡定了,发誓一定要把这巨量的白银给挖出来。

系统也说了,明朝本身产银不多,大量的白银都是过与西洋贸易获取的。

可这些贸易,朝廷收到过一两税银了吗?

混蛋!

三亿白银的交易数额,按三成来计税,那是足足九千万两。

如此巨利,怪不得满朝文武都反对开矿商税!!

这些矿商税可是要从他们背后家族身上抽上来的。

江南富饶之地,有钱了自然可以培养出书生,有了书生必出才子,有了才子才能科考为官,方能在朝堂有一席之地。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南北的差距越来越大,江南官员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影响力极为可怕。

今天对顾秉谦稍加试探,可结果却不令人满意。

要知道,顾秉谦还算是魏忠贤的人,连这样的人也不敢背叛他身后的江南士绅。

可想而知,如今江南士绅的实力有多么的可怕!

这也让朱由校不禁犹豫起来:国库空虚之极,重征矿税、商税,就怕江南那群人硬顶着来,到时候江南给你爆发几起民乱,那可死的透透了!

朱由校揉揉了太阳穴―――皇帝看起来威风八面,可兜里没钱的皇帝,就像没有牙齿的老虎啊!

“大伴,这事情你怎么看?”

朱由校罕见地称呼魏忠贤为大伴,这是个十分亲昵的称呼!

魏老狗一听,骨头都轻了几两!

他是万历、泰昌、天启的三朝老太监,对于万历年间的矿、商税也都有所耳闻!

泰昌年间,废除矿税的原因他虽然不清楚,可也知道这是笔大钱。

自天启三年以后,陛下对文臣心灰意冷,才轮到他这个死太监上位。

上位以来,魏忠贤指派手下太监到各处收税。

只是这种收税更多是上不得明面的敲诈勒索,实在是摆不上台面来!

如果能恢复矿、商税,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士绅查账收税,那些混蛋一个都跑不了!

只是,魏忠贤没由来的想起了今年三月份的苏州民乱,身子不由打了个寒颤!!

苏州民乱起因是因为魏忠贤派人抓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没想到当周顺昌被抓后,数万苏州市民自发聚集起来堵住道路,阻止锦衣卫抓人。

更为夸张的是,民众竟然与锦衣卫发生了激烈冲突,打死打伤锦衣卫数十人。

事后,官府追查此事,竟然出现了顶包死士。

你说这数万人没有人在煽动、组织,死士家属事后没人安家照顾,那才见了鬼了!

这让魏忠贤对江南士绅的势力颇为忌惮!

如果重开矿税,商税,江南冒出来无数的死士,也并非不可想象!

念及于此,魏忠贤苦着脸道:“重开矿税、商税牵扯甚多,风险甚大,朕下不得不察啊!!”

魏忠贤红着老脸,将苏州民变的事情避重就轻地说了一番。

“呯!!”

朱由校听罢,气得满脸通红―――这是明目张胆地抗拒朝廷管束。

江南地区这是要造反了吗?

气归气,搞钱的事情还得想办法!

顾秉谦的拒不配合,魏忠贤的心有余悸,江南民众对朝廷的反抗,都说明了短时间内重开矿税商税是行不通了!!

归根结底在于朱由校自己没有巨大的功劳威望在身!

文臣、武将、士绅、百姓,都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昏君。

一个只知道依靠死太监治国的木匠皇帝!!

这种认识如果不给他们扭转过来,那自己干什么都会有反对声音!

拳头不硬,说话没人听啊!!

可要打造拳头,需要花钱,需要花大量的钱财啊!

得,又是一个死循环!!

赈灾,平乱,平辽东,去江南收税,打造无敌船队开放海禁,让西洋鬼子服服帖帖地经商贸易,购买系统科技造逆天武器,样样都要花钱。

大明是很有钱,可不是他朱由校的。

朱由交抿了抿嘴巴,无奈的发出苦笑!!

“那个,陛下!”

魏忠贤心中忐忑,但皇帝之前交待下来的事情,不能不有所回应!

魏忠贤转移了话题,“陛下之前要奴才抓回方从哲等人,奴才失手了!”

朱由校心情很不好,听了老狗的话,心情更加不爽。

魏忠贤硬着头皮说道:“这三人,都死了!!”

“什么!!!”

朱由校心中一冷,抓捕三人的命令是单独给魏忠贤的,魏老狗自然不会乱来,可三人就这样死掉了!

很明显,魏老狗的手下,也不太可靠了!

自己这边刚有所动作,立马被对方察觉,并迅速作出了回应。

好一个胆大包天的文官士绅集团啊!!

这天下,到底是他们的,还是我老朱家的!!

一股无力感,从朱由校的心底升起!!

从这一时刻开始,他才发觉,什么钱粮,什么兵马都没用。

自己手里要有一支可靠的队伍啊!

拜朱元璋、朱棣所赐。

原本能支持皇权的皇室宗亲,在经过朱棣的夺位事变后,只能被圈养在封地混吃等死,这股天然支持皇权的势力就这样被废掉了!

而勋贵武人集团,在土木堡一战而溃,元气大伤。

再经过数百年的文官压制,形成了文贵武贱的局面。

这群原本可以依靠的武将势力也变得软弱无力,甚至还需要依附文官集团才能混得下去!!

再者,老朱家的皇帝只娶平民,这又断了外戚势力的活路!

宗亲、武将、外戚,在大明朝全都被切断了。

大明皇帝,称孤家寡人是再贴切不过了!

搞到最后,皇帝的手里只有文臣和太监两股政治势力!

可太监天生就低于文臣一大截。

文官集团又天生掌握着话语权,凡是重用太监的皇帝都被批得狗血淋头。

皇权、阉权和臣权。

原本三方制衡的权力结构,权柄慢慢地向文官集团倾斜!

可这些文官,他们哪个是贫民出身??

他们口口声声为天下百姓,这百姓哪里会包含贫苦底层?

朱由校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到哪里寻找可靠有用的人才。

太监??

这群人文化太低,玩不过重重科举杀出来的那些人精啊!

人才啊,只有忠于自己的、有用的人才那才是最宝贵的。

没有可靠有用的人,收不上税,搞不到钱,建立不起一支能战的军队!

搞不定辽东战事,也搞不定江南士绅!

人才,必须要找到可靠有用的人才啊!

想到此节,朱由校灵光一闪,有了主意:人心隔肚皮是不假,可自己有能穿透未来迷雾的系统啊!

后世盖棺定论的忠臣,总不会错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