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 第114章 孙承宗辞官

第114章 孙承宗辞官

书名: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作者:我有一个小小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6 10:11:18

一连十数日,除了正常批阅奏折之外,朱由校都泡在炼铁厂监督机械的制造。

这日,朱由校刚批完奏折,却见魏忠贤一脸焦急地跑了过来。

“陛下,蓟辽督师孙承宗欲面见陛下,人已在铁厂门外了。”

魏忠贤的这句话把朱由校吓了一跳:蓟辽督师掌管蓟、辽两镇的军事行政大权,如无请示绝不可擅离,这孙承宗什么情况,一个招呼都不打就直接丢下蓟辽跑来面圣?

朱由校面色不悦,道:“这个孙承宗,怎么这般没有规矩?竟然无召擅离?”

魏忠贤吞了吞口水,道:“孙先生前段时间给陛下上过请示折子的呀。陛下难道忘记了?”

“是吗?”

朱由校拍拍脑袋,最近专于蒸汽机,倒把这事给忘。

“行吧!让孙先生进来吧!”

“奴才遵旨!”

军议厅,朱由校端坐高位,孙承宗在辽东前线待了近半年,只见此时的孙承宗头花白了很多,人也苍老了。

“臣孙承宗跪见陛下!”

“平身!”

朱由校好奇地看着孙承宗道:“孙先生不辞劳苦前来,不知道有什么事情?难道辽东野人们又开始闹事了?”

孙承宗不语,只是用眼神瞟了瞟旁人。

朱由校心领神会,挥退了左右,只留下魏忠贤。

“哈哈!”

朱由校走近孙承宗道:“孙先生,有什么事情要这么隆重啊?”

只见孙承宗猛然跪倒,道:“臣恳诚陛下收回监军报功的圣旨。历朝历代都是以文制武。陛下如此行事,恐将社稷置于危险之中。”

朱由校瞳孔紧缩,不自觉地后退了两步。

孙承宗毫无惧意,两眼直视着朱由校,这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朱由校的脸色冷了下来,声音也变得冰冷无情:“孙先生不必多言,朕意已决,无需多劝!”

孙承宗深吸一口气道:“臣也知道,文官集团的烂事太多。陛下对文官有诸多意见,臣心里是清楚的。”

“只是,以文制武,这个惯例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纵观历朝历代,凡是崇尚武力的朝代无一不是短命王朝,像暴秦两世而终,强大的唐朝也因藩镇割据崩于一地。你看那弱宋,虽然怯弱却是存续最长的朝代。所以,前人根据各朝得失,才形成以文制武的局面,这真不是文官刻意打压武将啊!”

朱由校一愣,这个方面他倒是从来没有想过,他只是单纯觉得文官狗屁不通而去指挥军事。却从来没有考虑藩镇军阀的危害。

孙承宗见朱由校不语,急忙道:“文官再怎么嚣张,毕竟是一个文官。他怎么样也不可能收伏军队的。但是让将领自己掌握封赏报功之权,那军士对将领会言听计从,时间久了难免尾大不掉。请陛下三思。”

“朕只是让监军代行报功之职。与将领何干?”

朱由校找到了孙承宗言语中的破绽,道:“这些监军都是朕的心腹之人,将领只司指挥而已,没有孙先生说得这么夸张吧!”

孙承宗一抚胡须,道:“不知道陛下有没有听过袍泽之情?监军和将领朝夕相处难免会同气连枝。陛下,文官与武将不合,这是朝廷刻意形成的局面。只有文武不合,朝廷才能控制得住他们呀!”

朱由校低头不语。

妈的,本以为文武相互轻贱是因为本性不同,却没想到这是历代朝廷刻意为之的结果。

这样子固然能制衡文武双方,可文武不合导致战败的事例还少吗?

说到底,大明是要成为寿命延长的弱宋,还是成为暴烈分崩的大唐?

弱宋,暴秦?

朱由校的眼神渐渐坚定了起来。

天下如此之大,需要更多优秀的将领而不是文臣。

再说了,朱由校知道大明只剩下十几年的国祚了,如果军事上再不强力一些,自己的大明必然消亡。

放权给将领又如何?

只要将领勇猛,到时候完全可以给海外封地,甚至他们自立为王也不是不可接受,反正横竖是汉人的江山。

朱由校心中定下计较,道:“孙大人不必多言。朕要一个暴秦,也不要一个怯弱的宋朝。孙大人,朕提醒你,世界之大远超你我想像。暴秦之所以二世而亡,是因为秦朝一统六国,将领们无功可建了。可现在,那么多富饶的土地还等着我大明去占领呢!”

孙承宗惊讶地盯着朱由校,他知道朱由校有雄心,但没想到陛下竟然如此贪婪,大明的版图已达极限,再要开疆扩土只能渡海南下。

我靠!

孙承宗心里一激灵:海外领地,路程遥远难以控制,时间久了难免会有不臣之人,难道陛下就不管这些吗?

孙承宗看得没这么远,他只知道陛下的行为会导致藩镇割据的局面出现,他自然不知道,如果按正常的历史进程,大明也只有十数年的国祚了。

孙承宗见劝不住朱由校,只得咬牙道:“臣孙承宗心力交瘁,督师蓟辽已力不从心,臣乞请陛下让臣致仕吧!”

朱由校青筋暴现,显是气愤之极。

“孙先生,你这是逼朕吗?”

“臣不敢,只是身体不适,蓟辽事务繁杂,老夫年迈,实在是力不从心了。”

朱由校走近孙承宗,却见他头发花白与半年前判若两人。

他是一个忠臣能吏,可脑袋里除了皇权,还有文士的固执。

朱由校冷冷道:“孙先生,朕视你为先生,而你,太令朕失望了。这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文臣集团的意思?”

孙承宗身子略有颤抖,道:“当然是臣自己的意思。”

朱由校拍拍手,道:“你致仕归隐,蓟辽由谁督管啊?”

孙承宗听到这话,知道事情已无可挽回,只得道:“臣推举前兵部尚书高第替代臣把守蓟辽。”

“高第?”

朱由校轻蔑一笑,道:“行了,孙先生劳苦功高,于大明有大功。朕放你归隐,赐你爵位财物,你,回老家好好享福吧!”

这是一个痛苦的抉择,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孙承宗局限于时代,他不可能赞成放权给武官,在他看来,放权给武官会造成藩镇根据,这甚至不是利益之争,而是路线之争了。

朱由校要的是一统四海,文臣处处掣肘武官,这能打赢才见鬼了。

“孙先生,朕知道你心中不解,甚至不满。”

朱由校正视孙承宗,心中滋味很不好受:“朕自有打算。希望你能看到朕的功绩。”

孙承宗脸色发红,语气很不友好:“臣等着陛下的丰功伟绩!臣悉闻后金皇太极正在筹谋攻打朝鲜,望陛下早有准备!”

朱由校挥退孙承宗,只觉心中压着一块巨石:这些文臣集团真是该死,

他们推出孙承宗来劝阻自己,孙承宗固然没有和他们搅和在一起,但是孙承宗也觉得以文制武是对的。

而且这个孙承宗也是因私忘公,明知皇太极有攻打朝鲜的计划,他此时辞官真是轻重不分啊!

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啊!

孙承宗走了,这蓟辽督师的人选倒让朱由校头痛起来。

“传旨,擢升登莱巡抚袁可立为蓟辽督师”

魏忠贤罕见地没有应答,朱由校怒瞪了魏忠贤一眼。

魏忠贤急忙跪下道:“袁可立官小人微,骤然擢升为一方大员,恐怕内阁难以通过啊!”

朱由校气愤道:“那朕直接下中旨好了。”

魏忠贤深吸一口气道:“袁可立只与皮岛毛文龙有交情。而宁锦的关宁铁骑除了孙大人,谁也不认啊!袁可立此番前去,恐怕难以指挥关宁铁骑。”

“哈哈哈哈”

朱由校满是苦笑,朝着孙承宗离开的方向怒道:“孙先生,你一直以文制武,就怕出现军阀。可你一手组建的关宁铁骑,已成了听调不听宣的军阀,可怜,可叹啊!”

朱由校低头深思了一下,道:“着秦良玉带两万精锐随同袁可立一起前往关锦防线。关宁铁骑?你们算什么东西!”

魏忠贤心中剧震,陛下好暴烈的手段啊!

让袁可立带上秦良玉?想干嘛?

又听朱由校道:“从各个皇家工坊精选两万青壮补充到三大营中。朕就不信了,三条腿的青蛙难找,两条腿的人多的是。没有这些文臣私将,朕难道就要吃带毛猪吗?笑话!”

魏忠贤心中惊惧不已,陛下这是要与辽东军阀撕破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