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一本不正经的修仙感悟 > 第11章 皈依

第11章 皈依

书名:一本不正经的修仙感悟 作者:一缕喧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00:53:03

在修行到有一些门道之后,切记不要与任何人去说,不然你会被认定成精神病。

因为你的认知太过的与众不同,身边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不光不会帮助到他们,而且还会把你纠缠进去苦恼。

继续精修自己,修炼自己的内心。

等完全掌控了自己念头之后,你会发现你与以往的你大有不同,这个时候的你才是真正的你。

不会再被念头牵引着情绪,也不会再胡思乱想升起烦躁。

遇鬼杀鬼,遇妖斩妖。

无论鬼神,看不见却真实的存在,鬼神是一种形容词。

形容这个世界上那些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类似于磁场,wifi,信号等等。

人类每一次的起心动念,脑海中都会产生波段散播出去。

所以要时常训练自己正心正念。

人们常常把好的能量比作神,把不好的能量比作鬼。

所谓的鬼上身,其实就是你自身能量弱时,其它波段的能量进入到了你的体内。脑中的思维混乱,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而请神也是类似,就是把你心中那个神的能量吸到自己身上来,从而获得超乎寻常的能力。

这种请神术,类似于心里暗示,你越把自己想成心中的那个神,那么你越能屏蔽掉原本的自己。

这个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行了,不要去瞎乱练习。

若是真想练,那就拜拜菩萨,把菩萨的身影印在心中,学习菩萨的善,爱护众生,也会获得很强大的力量。

修行的事情说着简单,做着并不容易,所以要坚持长时间的刻意练习。

当能控制心念的时候,你就能控制情绪了。

遇见什么事情害怕的时候,可直接换掉念头,把念头换成我就是神,我就是专门干这个的,我怕个什么?

你就会瞬间破掉恐惧。

什么鬼啊妖的,都会变成你的盘中餐,见到你就躲,因为怕你把它吃掉炼化,拿它练功。

有人把杂念多比喻为冤亲债主,其实也跟这个意思差不多,说白了就是心里有鬼闹的吗。

这些个你控制不了的念头,扰乱你,令你烦躁,苦闷,痛苦的就是冤亲债主。

直接特么灭了它们。没有老子天下第一的魄力,你修什么仙啊?

一切的妖魔鬼怪在老子面前都特么是插标卖首,不值一提。

拥有这种勇气,你就能够修炼出金刚的意志。

当什么都影响不到你内心,内心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那就是不动金刚境。

而你本能的生出利他心时,就会进入到下一个境界,菩萨境。

菩萨境分为大菩萨与小菩萨,小菩萨会帮助身边的生灵,不图回报,因为身边之人也是众生的一部分。

大菩萨境就开始为天下众生利益,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引动天下人心灵变化。

当你在破开这些个认知的时候,本能的去做对众生有益之事,不怨不图回报,而且能够保持住,就是你成佛的样子。

多去观察一些个小孩子,那种天真,快乐,不记仇,不记怨,任何烦恼一会就忘记的样子。

锻炼自己什么都懂,又能做到如孩童那般,那么你就很有功夫了。

耶稣哥说,要拿所有的人比作家人,都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其实也是方法,是用爱的力量去修行。

能把所有人都这样去看时,那么就会无私的付出。

普度众生,神爱世人,道利万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一个意思,是大爱无疆,大公无私。

修行的同时要去爱护自己的国家,包容它的不足,努力让它变得越来越好。

对于其它国家善良的人爱护,不善良的人不要去理会,莫与其纠缠。

若是来犯华夏,金戈铁马,与吾披上战甲,虽远必诛。此乃佛怒降魔。

修行要有慈悲心,但同时也要有金刚怒目。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应该明白,灵山也有斗战胜佛。

当年猴哥大闹天宫的时候,如来也是出来与猴哥打了一架的。

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有些手段还是需要的。

修行就要一手握经悟道,一手提剑除魔。

所谓的经,是说所经历的一路感悟的心得体会,而除魔的剑就是修炼出来的强大意志。

济公师父曾说,在家出家,出家在家,指的是心出家,并不是说这个人在哪。

何为心出家呢?众说纷纭说法不一。

个人理解为,人类的心,就是这个意识从一个地方换到了另一个地方。

也就是从原本的惯性思维模式,改变为觉知模式。

从原本人性的角度转化成与自我觉知合二为一,就是说后天与先天结合到一起去使用。

这就像两个圈一样,先天和后天各比作为一个圈,而在这两个圈重叠的地方,就是人心要去的地方,也就是心出家的地方。

修行人士常把这个地方比作皈依,佛家叫做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道家叫皈依道,皈依经,皈依师。

指的就是这个。

一皈依佛,二皈依法,三皈依僧。也可说为一皈依觉,觉而不迷。二皈依正,正而不邪。三皈依净,净而不染。

说的都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的觉知。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舍利子”。

皈依道,皈依经,皈依师,其中道为万事万物的运转规律。经为心所经历的感悟历程,师为先天原本自通的自己,也可说是元神。

通俗点去讲,皈依三宝就是我所说的两个圈中间那个地方,把心放在那个地方,就叫做皈依三宝。

oo,看见这两个圈了吗?

第一个圈代表着后天的人心,也就是我们的思维意识。

第二个圈代表先天的天心,也就是潜意识。

你也可以叫他们为神识与元神。

将这两个圈相互套在一起,就如同道家的阴阳乾坤圈一样,而这两个圈中间那个地方,就是修行的目的地,也就是心的归属。

把心修到那个地方之后,就是皈依。

做到如此,人也就真正意义上的进入了修仙的门槛,也可以说是长生修仙大道的入门票。

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开始所谓的修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