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庆祝直至凌晨才结束,有了这么一场“把酒言欢”之后,团队成员关系明显亲近了许多,回去路上大家已经开始勾肩搭背。
要知道曾经中方、日方、以及原超级亚久里的欧洲成员之间,存在一条隐藏的隔阂。
大家虽然都是名义上的超梦车队成员,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沟通交流,特别两个车组之间更是凸显一个泾渭分明。
奥德托身为车队领队,当然清楚这不是什么好现象。
车手之间可以存在良性竞争,车组成员却不能产生割裂,否则就会重现07年阿隆索跟汉密尔顿的“间谍门”,导致迈凯轮车队内部崩溃事件,从而争冠输给了法拉利车队的基米·莱科宁。
别看奥德托一副粗犷、强势的外在形象,事实上能在充斥着政治斗争的F1围场混几十年,必然得有着“老油条”的心思缜密。
男人之间没有什么比喝一杯,更能拉近双方的距离。
狂欢下来每个人都玩的很尽兴,陈向北也确立了自己的核心身份跟领导力。
当然,除了阿勇满脸的郁闷……
回到超梦基地躺在床上,可能是大脑还处于活跃状态,陈向北并没有多少睡意。
他脑海中回想着奥德托的一句话,那就是赛道会改变,技术的本质却不会变化。只要能做到彻底的了解赛车,就能应用到任何一条赛道跑出自己的风格!
抱着这个想法,陈向北打开手机中的一段视频,这是93年多宁顿公园F1大奖赛的录像。
下午在会议室的时候,陈向北得到了小林崇智的赛道笔记,再加上任何参考意义不大,就没打算认真细看这段视频,仅是拷贝到了手机内存卡里面。
现在沉下心来,他认为自己可以深层理解一些东西。
伴随着视频开始播放,出现了这场F1大奖赛最著名的场景,那便是车神“塞纳”雨战第一圈连超四车,完成了从第五到第一的逆袭,从而获得了“上帝之圈”的美誉。
很多人都知道塞纳雨战很强,听说过“雨中塞纳”这个头衔,也能意识到一圈连超四车的很厉害。却不太清楚为什么这一圈,能被拔高到“上帝之圈”的程度。
原因就在于,塞纳这一圈激进到把雨地当做干地跑!
当年塞纳驾驶的迈凯轮赛车,只能称之为围场第三快的车。
第一是拥有主动悬挂、ABS、EBD、转向助力、以及高出80匹马力的超级黑科技威廉姆斯赛车。
第二是马力高出40匹的贝纳通赛车。
可能单单从赛车性能差距,还感受不到“上帝之圈”的震撼。
如果再加上驾驶这几辆赛车的车手,分别是七冠王舒马赫、四冠王普罗斯特、单冠王达蒙·希尔,就能明白这一切了。
用比对手慢的赛车,如同砍瓜切菜一样把几名最强的F1车手给斩于马下,硬生生把诸神之战给开成了人机大战,这几乎是F1历史上不可能再复现的画面。
正因如此,才会有人认为这是F1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圈,只能上帝才能开出来的速度!
陈向北就这么在手机屏幕上面,一遍遍看着雨中塞纳飞驰的景象,脑海中分析着对方走线策略跟超车时机,几乎每一次都能给他带来全新的感悟。
太强了!
越是仔细观看跟分析,就越能感受到那种“人车合一”带来的极致,完全超乎了陈向北以前对赛车的认知。
说实话陈向北上辈子对F1顶尖车手的学习,确实处于一种模仿跟研究的阶段。
往往是拿着车队工程师制作好的过弯轨迹线路,无数次在赛车模拟器上面重复练习,从而达到最为接近的走线跟过弯速度。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错误,每一名新人都是从模仿阶段走过来的,特别是陈向北这种基础较差的中国车手。
只是越到后面,真正的天才车手就能开出自己的风格,好比维斯塔潘“转向过度”的甩尾跑法,无数车手都试图去学习模仿,却没人可以达到他的极致速度。
以至于红牛车队接连几位二号车手,都无法适应专为维斯塔潘研发的赛车风格,从而外界出现了各种“特调畸形车”的说法。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言论没有错误,红牛赛车确实是按照维斯塔潘的转向过度风格打造。
但竞技体育是残酷的,不可能出现什么绝对的公平。
当队友的实力跟成绩皆在你之上,那么他就会成为车队核心的一号车手,赛车研发方向获得资源倾斜,这点其实无可厚非。
二号车手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完美适应赛车风格,然后打败你的队友。
否则将如同巴里切罗或者博塔斯那样,永远成为一名僚机!
上辈子陈向北没能突破自己技术的“天花板”,倒在了F1殿堂的门槛面前。
现在他在奥德托的提醒之下,隐约感觉自己摸到了“顿悟”的大门。
如果能顺利推开的话,将打破上限带来的桎梏,这辈子从心理到车技完成全面的蜕变,跑出属于自己的极致速度跟驾驶风格。
“一朝悟道”放在其他体育赛事里面很玄学,可放在人均长达十几年基础,却依旧年轻的方程式赛事里面,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都很平静,陈向北基本上就是在健身跟赛道学习中度过。
并且陈向北把自己的练习强度,提升到了十二小时。
这是他唯一没有听奥德托建议的地方。
原因在于多宁顿公园赛道,相当于英国卡丁车跟单座方程式的摇篮赛道。年轻车手们在职业生涯初期对于它的熟练程度,可能还要高于著名的银石赛道。
毕竟银石赛道的名气摆在那里,赛道租金跟训练成本自然水涨船高。再加上游客众多跟举办赛事频繁,对于车手而言其实不算什么良好的训练环境。
相比较之下多宁顿公园赛道物美价廉,并且举办雷诺以及F4、F3赛事的频率更高,欧洲车手占据地利优势更喜欢前往这里训练。
本来就输在起跑线上面,陈向北还得在短短几天时间之内,牢牢记住多宁顿公园赛道十一个弯道特征,通过自己的摸索跟学习,找寻最佳刹车点、切弯走线、超车路线、防守策略等等。
以往八个小时根本就不够用!
这就是亚洲车手的天然劣势,有赛车模拟器存在还好点,没有的话在来欧洲参赛之前,连赛道长什么样都没见过,更别说有跑过的经验了。
很不幸的是,超级亚久里车队为了还账,他娘的把赛车模拟器都给卖了,导致陈向北只能纯粹的“纸上谈兵”。
很多时候不是陈向北想紧绷着神经,不给自己放松的时间。
而是在于他没得选择,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追上其他车手的步伐。
只不过这一次不仅仅是陈向北一人,小林崇智同样进行十二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
他服输却不想认输,车手应该在挑战强者中进步。
对于车队两名车手拼命努力的现状,奥德托默默看在眼中没有多说什么,他能理解亚洲车手处境带来的无奈。
距离正赛还有三天的时候,超梦车队全员就已经提前朝着多宁顿公园赛道进发。
雷诺首站赛事暴露出来诸多弊端,其中最大的隐患便是参赛车队跟车手过多,导致赛道练习十分混乱跟拥挤。
陈向北他们早到早结束还没感受出来什么问题,后面扎堆抵达银石赛道练习的车队,由于监测设备没有打开跟工作人员数量不够,发生了五六起撞车事故。
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如此高的事故率,已经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赛事组委会跟FIA商议过后,更改了赛前练习的规则。
那便是增加一天练习时间,并且把车队分为两批,自主提交申请在前一天或者后一天练习,从而避免赛道的混乱跟拥挤。
超梦车队依旧秉持着“赶早”理念,申请了周四上午的练习时段,这才会提前去往多宁顿公园赛道。
可能是由于太早抵达的缘故,等陈向北他们下车之后,这才发现雷诺赛事的工作人员,才把赛车从银石赛道转移过来,正在一辆辆的卸车运往P房。
“不是吧,银石赛道距离这才不到两百公里,三天还没搞完赛事运输?”
见到这种场景,陆晓曼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她自认为算是比较慵懒的性格,没想到这群英国佬比自己还散漫,工作效率太低了点!
“晓曼姐,这要换我们来做,只需要半天!”
阿勇自信满满的回了一句。
当年华赛团队CFR2000运输到东海国际赛道,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装车转移跟卸车检查。
“别得意了,刚好可以进行赛车验收。”
梁驰拍了拍阿勇的肩膀,领着技师团队对赛车进行检查。
雷诺欧洲杯的车辆运输工作,并不是像F1那样由车队自行转移,全部都是交由雷诺集团来搞定。
由于车手跟雷诺集团签订的是租赁合同,这点就跟租车类似,收货前你得检查赛车有没有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
虽然雷诺2.0赛车看着普普通通,但折算成人民币得一百多万,价值不输一般的豪华车。并且方程式赛车更为脆弱,无论是碳纤维的空气套件,还是玻璃纤维的壳体,都是属于易碎品的范畴。
稍微磕碰一点,起步赔偿价格就得大几万!
陈向北有多少“余粮”,梁驰可谓是十分清楚,得好好检查验收别吃这个闷亏。
至于车队的技术工程师,则在这个时间点到P房进行设备安装跟调试,每个人都各司其职。
就在陈向北准备前往P房休息室换赛车服的时候,一名雷诺工作人员来到面前递上纸笔。
对于这个动作,陈向北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说签收赛车还要写个字据?
“北,我是你的车迷,能签个名吗?”
说这句话的时候,这名雷诺工作人员眼神之中,流露出满满的期待。
车迷?
陈向北愣了一下。
他上辈子跑到F2赛事之前,就没有过任何的粉丝跟车迷。
哪怕在F2赛事中有人要过合影跟签名,基本上也是海外华人跟留学生群体,没有外国人提出过这个要求。
现在自己还是在跑雷诺赛事的新人,就有车迷要签名啦?
“喔,好的,没问题。”
回过神来,陈向北应了一声,然后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北,我很喜欢你的自信跟张扬,这场比赛加油!”
“谢谢,我会的。”
陈向北笑着点了点头。
简单的插曲,让陈向北意识到中外文化的不同,自己上辈子之所以籍籍无名,除了成绩不够好之外,还有性格过于内敛跟低调的因素。
想想看哪怕就是F1车手,只要跑在中下游集团,整场下来镜头数量少到论秒算。
更别说F2赛事,你比赛转播没有画面,赛前赛后采访没有话题,能吸引到人关注才有鬼了。
没人关注,就没有赞助,陈向北现在越来越意识到,自己上辈子倒在F1门槛前不是什么偶然,而是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陈向北这边换好赛车服,梁驰他们这群技师团队,已经完成了对雷诺赛车的验收。
这时候泽野弘树来到陈向北的身边,拿着战术板向他进行讲解道:“向北君,多宁顿公园赛道的地形很特殊,并不是常规赛道的椭圆形布局,更接近于公路赛道的菱形,意味着弯道会十分复杂。”
“因为多宁顿赛道历史悠久,从93年后就没有承办过F1大奖赛进行扩宽跟翻修。所以它具备老赛道的一切特点,比如说路面狭窄、颠簸、高低起伏等等。”
“单论驾驶感受,它很像是你跑过的铃鹿赛道,只不过超车要更难,凸显排位赛成绩尤其重要。”
“我明白。”
陈向北点了点头,赛道资料他已经牢记于心。
“好,那我们现在进入赛车的初步调校。”
泽野弘树没有多言,直接领着陈向北来到雷诺赛车面前。
“由于多宁顿公园赛道跟铃鹿赛道类似,为了应对高速弯跟起伏的路面,我们将采取中等偏高的下压力,保证你在弯道里面的抓地力。”
“悬架方面这次做出更改,采取前软后硬的方案,增强入弯响应速度。”
“刹车比改为55:45,同样前刹的力度更重,这样是为了避免下坡入弯时候后轮锁死。”
说到这里的时候,泽野弘树补充了一句道:“向北君,上次银石赛道轮胎磨损非常严重,赛后检修发现已经到了爆胎的边缘。”
“多宁顿公园赛道路面跟路肩,很多地方要比银石赛道粗糙,同样的磨损程度放在这里一定会爆胎,这一站你必须得考虑做好轮胎管理策略。”
泽野弘树语气很正式,爆胎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不仅会影响成绩,严重还会危机车手的生命安全。
陈向北不能在这点上面去赌运气,保胎就成为必然。
“明白。”
陈向北没有质疑,虽然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但上天不可能永远都眷顾你。
“OK,准备练习吧。”
随着泽野弘树下达指令,陈向北坐进了雷诺方程式赛车的座舱,点火发动进行油液预热。
奥德托戴着耳机坐在监控屏幕面前,今天他没有了之前在银石赛道那种云淡风轻的状态,相反脸上神情比较认真。
原因很简单,这条赛道不仅仅是陈向北没经验,他同样没有。
要知道早在七十年代,奥德托就进入法拉利车队担任主管,距离已经过去快四十年,怎么可能还去关注一条只会举办低级别方程式赛事的赛道?
这就是为什么,奥德托只有93年的赛道资料,整个法拉利车队在青训学院出来之前,也仅参与过这一次!
可这并不意味着,奥德托会降低对陈向北的要求。
相反,既然仅有F1车手比赛的数据,那就按照F1车手的标准来要求陈向北。
只有做到越级的挑战,才能创造不可能拿到冠军!
好比塞纳单论冠军数量,并不是成绩最好的车手。
为什么大众会把他在多宁顿公园跑出来的那一圈,称之为“上帝之圈”?
就在于他敢用自己的速度,去挑战属于上帝的禁区,这就是塞纳成就伟大的原因。
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响彻,仪表盘上油液温度很快达到了工况,泽野弘树见状下达了发车指令。
一脚油门下去,陈向北从维修通道驶上赛道,开始进行暖胎圈。
“北,目前空气温度20度,地面温度12度,注意轮胎温度带来的抓地力差异。”
水谷翔告知了一句目前赛道环境。
“收到。”
英国的早春始终有着一股阴冷气息,对于这点陈向北在银石赛道就已经习惯了。
陈向北并没有进行常规的慢速暖胎圈,相反他打算按照正常行驶速度进行暖胎。
要知道空无一人的赛道环境很难得,相信很快就会有其他车队陆续来到多宁顿公园进行练习,到时候就会遭遇在银石赛道的拥堵交通环境。
银石赛道陈向北有着成百上千次模拟器练习经验,实在少跑两个飞驰圈无所谓。
可是多宁顿公园赛道不同,每一圈的推进对陈向北都珍贵无比,他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来熟悉赛道,以及找寻自己速度的极限。
多宁顿公园赛道的低级别方程式赛事,只启用长度为3.185公里的短赛道。之所以会比银石短了差不多一半,在于高低差跟颠簸路面,很容易造成轮胎的偏磨爆胎。
再加上低级别方程式赛事,车手们为了成绩不会选择进站换胎,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赛事方只好缩短比赛里程把隐患降至最低。
“泽野前辈,向北君他不打算暖胎?”
看着监控屏幕上的赛车数据,水谷翔语气十分意外。
听到这句话,泽野弘树赶紧把目光望了过去。
上面显示陈向北油门踏板力度踩到底,发动机转速突破万转,短短不到五秒速度已经接近200km/h。
【这么拼?】
泽野弘树对于这一幕皱起了眉头。
他知道陈向北熟悉赛道的时间很紧迫,可是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是不是有些舍本逐末了。
“奥德托领队,要不要提醒一下向北君?”
泽野弘树思索片刻,还是决定听听奥德托的意见。
“提醒什么,慢点开欣赏赛道风景?”
奥德托面无表情的回了一句。
“北他之所以拼,在于他的赛道经验落后于对手。但在职业赛事里面,落后从来不是输比赛的理由跟借口,对手也不会因为落后而让着你。”
“泽野,你身为一名前职业车手,应该比我更了解成绩的意义。”
这次奥德托丝毫没有给泽野弘树任何面子,把话说的很直白。
他其实知道在很多中国或者日本车手潜意识里面,把自己成绩不好归咎于各种场外因素。
比如说赛事体系不完善,职业训练落后,基础跟赞助不如别人等等。
可那又如何?
你无法接受顶尖的职业训练关我屁事?
方程式领域只看重成绩,没人在乎你的努力跟背后煽情故事。
落后还想赢得比赛,就得比对手更拼!
陈向北在自己的教导下,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泽野弘树这个比赛工程师却还在选择保守。
“是,奥德托领队。”
泽野弘树满脸惭愧,他确实在观念上没有完成根本性的改变。
就在两人对话的时候,陈向北已经过了多宁顿公园赛道T1弯,这是个右转向中速弯,并且在入弯前还有着显著上坡。
他之所以敢没暖胎全油门加速,就在于上坡能带来明显的速度衰减,以及降低直道末段的刹车压力。
简单点来说,就是能轻松减速过弯。
但当T1弯道过去之后,多宁顿公园的T2到T4弯,全部变成了连续的左转下坡高速弯,并且弯道半径还逐渐收紧。
这时候对于刹车点时机掌控就得非常好,否则极其容易速度过快,造成转向不足失控!
陈向北没有大力制动把车速降到很低,入弯速度依旧高达180km/2弯道他顺利通过,紧接着T3弯道依旧保持着丝滑走线过弯。
P房内看到过弯轨迹曲线的团队成员们,很多人脸上都流露出惊叹的神情。
这可是一条连赛车模拟器都没有地图的赛道,陈向北绝对不可能有任何经验。第一次实地练习就能展现出这走线跟速度,适应跟学习能力简直有些夸张。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小子,曾经在多宁顿公园赛道跑过!
陈向北这时候专注于走线,没有意识到隐患的诞生。
那就是连续的下坡弯道,让赛车在惯性的作用下不知不觉进行着提速,同样的刹车力度带来的刹车效果完全不同。
当进入T4号弯道的时候,过快的速度跟胎温不够,出现了抓地力不足的迹象。陈向北转动方向盘,发现赛车却没有任何转向的迹象,他瞬间就意识到情况不对。
第一时间陈向北就回正方向盘,然后加大脚下刹车力度,试图减速救车。
可是弯道就这么短短十来米的距离,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抢救”空间。眼看着就要冲出赛道的情况下,陈向北咬牙猛打一把方向盘,然后松开左脚刹车,右脚补了一脚油门。
“spin!(侧滑陀螺)”
这一幕的出现,让P房内车组成员瞬间心脏提到了嗓子眼,观测数据的水谷翔更是吓的脸色惨白。
要知道陈向北过弯速度接近200km/h,真要彻底失控冲出赛道,哪怕缓冲区都不一定能把速度给降下来,大概率会撞在边缘轮胎墙上面。
雷诺级别制式赛车的结构,无法保证这个速度下车手的安全,陈向北这简直就是在玩命!
说实话,陈向北初衷没想着玩命,他仅仅是在自己认为的“安全”速度下过弯。
只是陈向北过弯速度参考对象,名字叫做车神“塞纳”。
他终究低估了多宁顿公园赛道的难度跟弯道复杂程度,特别是这种下坡连续组合弯,再搭配上老旧沥青抓地力下降,赛道能提供的极限速度远不如同类型的铃鹿。
雷诺赛车的漂移旋转,让陈向北第一次产生脱离掌控的无力感。
以往他只是游走在失控的边缘,现在算是赛车彻底的失控!
但仅仅电光火石的瞬间,陈向北就已经冷静下来进行着救车操作。他不断反打赛车方向盘,通过点刹补油来获取短暂的抓地力。
同时竭尽所能,让赛车“漂移”旋转的方向停留在赛道内,而不是冲进砂石缓冲区。
那样即使没有撞到轮胎墙,砂石依旧有几率对底盘造成损伤。
陈向北没有维修赛车的时间,另外还得省着点修车钱!
说时迟那时快,雷诺赛车陀螺旋转了几圈之后,奇迹般的找回了抓地力。
感受到赛车再度回到自己的掌控之中,陈向北重重呼出一口气,额头上不知不觉中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正顺着脸颊不断的滑落。
“水谷,汇报赛车数据,有损坏故障吗?”
听到耳机里面传来陈向北的询问声,水谷翔这才从惊吓中缓过神来,赶紧检查了一下传感器的各项数据。
“赛车没有故障报错,不过轮胎磨损比较严重,建议进站换胎。”
“还能推一圈吗?”
“能。”
陈向北只推一圈的话,这套轮胎还能撑住。
“只是向北君,你刚才太危险了,我建议……”
本来水谷翔准备建议陈向北进站调整,可是他话还没有说完,奥德托直接利用领队权限切断了他的TR语音。
然后自己朝着陈向北下达指令道:“北,保持这个节奏,前面T7弯,3档,130km/h,记得出弯前就要补油。”
从来没有下达过“教导”指令的奥德托,这一次给了详细的过弯数据。
陈向北失控的危险场景,奥德托自然是看在眼中。
他内心里面同样担忧陈向北的安全,却不会像个溺爱孩子的父母那样,让中国小子远离危险。
理由很简单,对于一名车手而言,想要跑出赛道的极限速度,就不存在所谓的安全。
顶尖车手的职业生涯,就是游走在生死的边缘。
强如车神“塞纳”,他可以跟上帝掰手腕,依然没有逃离死神的魔爪。
T7弯,130km/h过?
听到奥德托发出的这个指令,旁边的泽野弘树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身为比赛工程师,自然了解过赛道资料跟数据,清楚这个速度意味着什么。
F1赛车的极限抓地力,过这个弯道的速度也才不到160km/h,陈向北用已经打滑的雷诺赛车,130km/h的速度去过弯。
难道还要再失控一次吗?
泽野弘树很想要劝阻,可话到嘴边看着奥德托那严肃神情,最终忍住了没有开口。
“收到。”
耳机里面传来陈向北的答复,他对于奥德托指令没有任何质疑。
陈向北同样看过赛道资料,知道这个速度意味着什么。
可是这一刻他能理解奥德托,练习阶段有着最为理想的赛道环境,只有自己一人在上面自由发挥,如果这个时候不去挑战赛道每一个弯角的极限。
等到排位赛或者正赛的时候,压根就没有任何机会。
就好比之前的“spin”,恰恰由于单人练习,才有足够的空间去缓冲跟救车,不然早就撞到别的赛车了。
T7弯重刹减速,陈向北档位降到3档,速度保持在130km/h。
这同样是一个有高低落差的弯道,陈向北从右到左切弯走线过程之中,意外感觉到了右后方轮胎出现了空转。
这种空转不是那种打滑的情况,而是轮胎悬空没有接触到地面的空转,意味着这个弯道地形极其的不平整!
毫无悬念,三个轮胎抓不住地面,陈向北赛车再度出现了打滑摆动迹象。
要知道类似情况哪怕放在民用车领域,都有一个俗称叫做“死亡摇摆”,意味着车身进行摆动的时候,基本上很难把车给救回来。
可这仅仅是对于普通司机而言,对于陈向北这种方程式车手,只要赛车还有一丝的抓地力,他就会第一次时间做出对应操控。
陈向北应对的很及时,这一次雷诺赛车很快就恢复了控制,只不过惊险的画面让P房内众人,血压如同过过山车一般忽上忽下。
练习而已,这是打算跑“神之一圈”吗?
“奥德托,T7号弯我感到右后轮空转,进站后要更改赛车调校设置。”
“收到。”
奥德托简单的回应了一句,他的目光却锁定在屏幕上四个车轮的扭力曲线。
很明显在T7弯道里面,右后轮的曲线往下掉落了一截,代表着这段时间内丧失了抓地力。
【这小子车感真敏锐】
奥德托内心有着震撼的感叹一句,曲线变化过程仅仅0.2秒,右后轮又在车手视野范围之外,能得知空转全凭感觉。
单单陈向北这个车感,确实达到了F1车手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