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CK,迪克森在干什么?”
见到这一幕的ART车队领队,当场就在P房内暴跳如雷。
比赛重启阶段挡车的效果是最好的时刻,把握住时机的话让前车维尔涅拉开一秒差距都很正常,迪克森却放任“敌人”过去朝队友进攻,他真的是疯了吗!
“迪克森,执行车队指令!”
“听到回复,执行车队指令!”
比赛工程师不断向迪克森进行TR呼叫,可是后者就如同没有听到一样,组合弯中没有丝毫的退让,眼睁睁看着陈向北的13号赛车飞驰而过。
同时迪克森爆发出来的“凶悍”模样,直接把维尔涅都给震撼住了,选择了避其锋芒让出行车线。
因为维尔涅心中有种预感,强势对抗迪克森一定不会退让,将出现ART车队双车退赛的场面!
毕竟迪克斯轮胎损耗的程度,同车队的维尔涅最为清楚,他还知道对方现在相当于是个光脚的,领队才会毫不犹豫抛弃下达阻挡陈向北的指令。
可问题是剑有双刃,能用来伤人,自然还能用来“伤己”。
相对于迪克森,维尔涅现在同样是个穿鞋的!
维尔涅的退让,导致迪克森超车成功来到P4位置。
本来观众就震惊于陈向北一穿二,现在更有点看不懂场上局势了。
迪克森的轮胎磨损程度,注定跑不完全程得进站换胎,超越队友可以说毫无意义,相反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操作。
难道说ART车队真的出现内斗了?
“磊哥,6号赛车没有选择妥协,他还是鼓起勇气抗争了。”
盯着转播画面的阿勇,轻声对身旁赵磊说出了这句话。
相比较围场内很多人的意外跟惊讶,反倒超梦车队P房内两名年轻的维修技师,深刻感受到了迪克森的心理变化。
二号车手也有着自己的不甘心!
确实就如同阿勇说的那样,迪克森的“抗命”举动不仅仅是抗争,更多是为了证明自己。
卡丁车阶段的成绩不能代表一切,没有车队指令的公平竞争,我同样可以超你维尔涅!
赛道演播厅的嘉宾麦克,反应过来用着夸张语气说道:“哦豁,ART车队两名车手之间的斗争,让我想到了07赛季迈凯轮车队阿隆索跟汉密尔顿之间的内斗。”
“恐怕维尔涅之前脑海里面的想法,就如同阿隆索07年那样,认为迪克森会老老实实辅佐自己夺冠吧。”
麦克说出了两年前迈凯轮车队著名的“内讧门”事件,那时候的“头哥”阿隆索可谓春风得意。
他是粉碎舒马赫“八冠王”美梦的屠龙少年,连拿05、06两届F1世界总冠军头衔。极其高调的从雷诺转会到迈凯轮车队,想着达成自己三冠王的伟业。
刚入队的时候,阿隆索还想得到舒马赫在法拉利车队待遇,迈凯轮安排一个类似巴里切罗那样,实力不错又听从指令,专心辅佐他夺冠的二号车手。
只可惜车队安排的这个二号车手,却是个F1历史级的天才少年,兼迈凯轮太子身份的汉密尔顿!
头哥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小黑子”真是一点都不讲武德,丝毫不顾及自己老前辈的颜面。
从澳大利亚揭幕站开始,双方就互相超车各凭本事,比分交替领先到了美国印第安纳站。
这一刻矛盾彻底的公开化,演变成为了队友之间撕破脸皮的终极内斗!
维尔涅跟迪克森的实力,肯定达不到阿隆索跟汉密尔顿的高度。不过他们现在的心态跟弯道内斗场面,却跟两年前的迈凯轮车队一模一样。
恐怕维尔涅完全懵了,眼睁睁看着队友变成了最大的对手!
“想要队友安心担任‘僚机’的条件只有一个,那便是实力足以碾压到双方无法竞争的程度,很明显维尔涅做不到这一点。”
詹姆士配合解说了一句,其实车队内斗的场景并不是少见,特别是F1这种顶级赛事里面,想要找到一名合格的二号车手很难。
二号车手不够厉害,那就会出现后世红牛车队的场景,维斯塔潘前排单打独斗,一己之力单挑多名竞争对手,队友则不知道落后多少卵用没有。
相反二号车手要是足够厉害,那老子凭什么要当小弟?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夺冠第一步,先拿一号车手祭天,阿隆索就是这样被迫出走迈凯轮车队。
“不过这倒让我想起昨天的排位赛,超梦车手小林崇智拉尾流的场景,看来车手北的实力征服了自己的队友。”
詹姆士补充的这句话,瞬间让赛道上很多人记忆浮现。
确实这种没有车队指令胁迫,主动去拉尾流跑出打破赛道记录的杆位圈速,放在方程式赛车里面极其少见。
“这么看来,车手北还是厉害啊。”
“废话,小林崇智都说出对自己而言是一种荣誉,肯定心服口服。”
“北的表现,真是打破了我对于中国车手的认知。”
解说跟观众们讨论着车队内斗的事情,陈向北却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前车科斯塔身上。
相比较籍籍无名的迪克森,以及不擅长单圈跟缠斗维尔涅,科斯塔的单圈速度完全可以比肩马格努森,算是这一届雷诺欧洲杯最强的几名车手之一。
上一站科斯塔就打算入弯强吃陈向北,却被中国小子利用了这种心理,引发了他跟马格努森之间的缠斗,最终被保胎战术的维尔涅捡漏,连领奖台都没有登上去。
这一站科斯塔已经下定决心,他不会面对同一个人连输两次!
两辆赛车就这么一前一后飞驰,科斯塔防守细节做到非常完美,死死的守住超车走线,不给陈向北任何机会。
望着后视镜里面13号赛车几次试图进攻未果,科斯塔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嘲弄。
两站赛事间隔的这段时间里面,他几乎把陈向北的比赛录像看了几十遍,还跟车队工程师制作出来过弯轨迹线,就为了做到对中国车手驾驶风格的全面掌控。
要知道这一届的雷诺欧洲杯,除了陈向北这个中国车手之外,哪怕小林崇智这样的日本车手都有过欧洲赛事经历,能查到他们之前的比赛录像跟数据资料。
唯有陈向北,各方面履历都是空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不仅仅只有中国人,欧洲人同样能理解。
科斯塔就认为自己吃了不了解陈向北的亏,否则雷诺首站赛事就不会被“戏耍”。
通过这几天的深入分析,他发现中国小子驾驶风格,偏向于转向过度跑法,搭配入弯前极致的晚刹车抢线超车。
要知道高速入弯很容易推头,也就是书面语的转向不足。陈向北必须让转向变得更加灵敏一些,才能弥补极致晚刹车带来的缺陷,否则很容易转不过弯直挺挺的冲出赛道。
但是转向过度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完美,因为弯道大幅度转向很容易甩尾,需要车手对赛车尾部的移动极其敏感,找寻到失控甩尾前一刻的平衡临界点!
如果把控不住这个临界点,那么转向过度很容易spin(打滑转圈)。
后世红牛车队的维斯塔潘,就偏向于转向过度的跑法,只是长久下来让外界跟车队都产生了误区。
那便是认为维斯塔潘的风格就是如此,导致研发方向变本加厉,造出来一辆极其难以驾驭的赛车。
事实上维斯塔潘仅是驾驶风格偏向于转向过度,并不是意味着他很喜欢这种操控。
相反炮塔真正厉害的点,在于他对轮胎抓地力的理解,总是能很好控制赛车尾部,避免甩尾跟后轮打滑的情况出现!
这种极致的车感跟天赋,并不是每一名车手都有,至少维斯塔潘的队友没有。于是乎就出现了红牛车队二号车手走马观花,无数人进进出出被打击的道心破碎……
现在的陈向北,自然达不到维斯塔潘的操控水平。
驾驶着转向过度的赛车,科斯塔发现中国小子,无法完美的处理赛车尾部滑动,经常会出现弯道中的修正。
这种修正从转播镜头里面很难看出来,只有车手第一视角的比赛录像才能发现蛛丝马迹,陈向北会时不时在某些弯道反打方向盘。
科斯塔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赛道狭窄不好超车的特性,死死挡住陈向北那些发挥完美弯道的超车线,然后在中国小子需要修正的弯道全力高速切线过弯,想办法拉开两辆车的距离。
毕竟没有任何一名车手,能做到整条赛道每个弯道的完美。
压制对手的长处,利用对手的短板,这就是科斯塔的比赛策略!
“奥德托领队,马诺车队的科斯塔很了解向北君,他现在的跑法非常针对。”
泽野弘树脸上浮现出一缕凝重神情,他已经看出来科斯塔肯定做过很多功课,每一个弯道的走线跟速度变化,完全是根据陈向北的驾驶风格调整。
再加上多宁顿公园赛道难以超车的特性,陈向北短时间内想要找到突破点并不容易。
并且斯科特的阻挡,让头车马格努森越跑越远,短短几圈就把圈速差距拉开到了一秒之多!
按照这个程度下去,就算超越了斯科特,陈向北想要追上马格努森夺取冠军也很难。
虽然在泽野弘树的目标里面,陈向北P6起步能拿到亚军,就已经算得上很不错的成绩。但是这个中国小子,往往会在比赛工程中,不知不觉放大对他的期望。
现在的泽野弘树,只想看到陈向北站在最高领奖台!
“嗯,说的没错,马诺车队研究过北。”
“既然如此,你现在跟水谷分析科斯塔,找寻漏洞提供给北超车。”
什么?
听到奥德托的回应,泽野弘树愣了一下。
自己是比赛工程师,又不是什么神仙,这个时代的转播画质很一般,必须得拷贝录像进行放大跟慢放,才能达到数据分析的要求标准。
现在短短时间内,怎么找寻到科斯塔的技术漏洞?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陈向北拿到首站冠军跟连杆之后,产生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效果。
其他车队的车手,只需要把他列为对手研究就好。
相反陈向北跟车队,却无法同时研究场上十九名对手。
他这一站的训练目标,完全放在了多宁顿公园这条赛道上面。
毕竟无法针对所有人,那就只能针对赛道。
“看着我干嘛,我又没什么好办法。”
“抓紧时间行动,不然北这个小子就真追不上马格努森了。”
奥德托双手一摊,把问题彻底甩给了泽野弘树。
他身为领队,更擅长处理战略决策方面,数据分析这种战术上的细致问题,还是别为难自己这个老头子了。
面对奥德托如此“坦诚”的说辞,泽野弘树脸上流露出陈向北赛前同款哭笑不得的表情。
领队这一站赛事完全充当甩手掌柜,唯一给出的赛道策略便是让陈向北去超车。
至于怎么超,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是,领队。”
日本人在服从性这点上面没得说,哪怕觉得难度极大,泽野弘树依旧没有多说一句话,来到控制台跟水谷翔找寻科斯塔的操控漏洞。
“赛道上局势现在呈现两种极端,后排车手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混战,几乎每一圈都有位置升降变化。”
“相反前排车手在北前期疯狂的四圈连超三车之后,就陷入了一种僵持状态之中,眼看着比赛圈数已经过半,中国小子依旧跟在科斯塔的后面寻找机会。”
“唯一的变化,便是排名第四迪克森轮胎支撑不住进站换胎,同队车队维尔涅上升一位来到了北的车后。”
“按照维尔涅长距离的优异表现,如果车手北做不到快速超越科斯塔,那么他就得迎接前后夹击的挑战!”
詹姆士解说着赛道上的局势变化,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这种前排僵持的局势,才是多宁顿公园赛道比赛常见的景象。
毕竟同样动力的统规赛车完全靠尾流抽头超车,一旦赛道宽度过于狭窄没有足够空间,短暂的“弹弓效应”消失之后,哪怕把油门踩进发动机都超不过对手。
“詹姆士,车手北已经跟在科斯塔后面接近十圈,想必这就是他速度跟实力的极限,并没有展现出什么越级的车技表现。”
麦克说这段话的时候,脸上带着些许玩味笑容。
在他看来詹姆士之前的言语,有些过于偏向中国车手。
确实客观来说,陈向北起步阶段四圈超三车很亮眼,却当不起什么越级车手的评价!
真当欧洲天才少年无人?
科斯塔现在就已经展现出自己的实力,足足十圈陈向北都超不过去!
麦克的这句解说,瞬间就引起了场内观众的共鸣。
前面陈向北秀了半场,秉持着不打逆风局的心态,很多白人观众憋了许久。
如今陈向北被科斯塔给死死挡住,看来不过如此。
“科斯塔加油,不要给车手北任何机会。”
“中国车手就是运气好罢了,碰到了ART车队的内斗。”
“前面超了几个位置吹的震天响,真以为自己赛道开出来上帝之圈?”
“我把话放在这里,北超不过科斯塔,否则我就在赛道裸奔!”
看台观众的火药味瞬间起来了,甚至于还有极个别站起身来,朝着中国观众的位置进行挑衅。
刚才这群中国佬不是狂的厉害,现在怎么不吹嘘了?
“科斯塔,你表现的非常不错,观众们都在为你欢呼,继续防住北!”
马诺车队的比赛工程师,非常合时宜的把观众反馈传达给科斯塔,希望能给车手带来鼓励。
“收到!”
听到车队的TR,科斯塔语气有些兴奋。
要知道在卡丁车以及F4级别赛事之中,他并不是什么人气车手,观众们的目光往往在马格努森这种F1“世家子弟”,以及表现跟成绩优异的维尔涅身上。
现场自己成为了全场的焦点,这让科斯塔热血沸腾!
顺势科斯塔还透过后视镜,看了一眼跟在后面的陈向北13号赛车。
自己这次已经彻底的看穿了中国小子,他无论如何都超不过去!
就在科斯塔信心满满的时候,陈向北同样收到了来自于车队的TR。
“向北君,科斯塔在T9施瓦茨弯(Schwantz),出现了走线不精准的问题。”
“如果你准备超车的话,我建议你把超车地点放在T9施瓦茨弯,抓住他的走线失误!”
泽野弘树可能有着老一辈日本车手相对保守的缺点,但这仅仅是职业环境或者说历程造成的缺陷,并不是他业务能力上面的不足。
相反泽野弘树还有着老一辈日本车手,基本功极其扎实的优点。
他跟水谷翔配合,居然靠着不算清晰的转播画质,硬生生找到了科斯塔的驾驶失误地方。
没有人可以完美掌控整条赛道,既然陈向北在某些弯道有着过多修正的瑕疵,那么科斯塔同样拥有着走线不精准的问题。
T9施瓦茨弯,就是陈向北的超车点!
“泽野,你说的走线不精准,是指科斯塔过弯推头吗?”
“向北君,你知道?”
TR里面泽野弘树无比惊讶的反问一句,他完全没想到陈向北早就已经看出来破绽。
“嗯。”
陈向北轻声回应一句,相比较泽野弘树通过录像观察,自己就跟在科斯塔后面跑了十圈,自然把对方走线给尽收眼底。
科斯塔偏向于转向不足的跑法,算是这个时代的主流风格。
阿隆索、汉密尔顿皆是如此。
正常情况下风格没有优劣之分,可是在不同弯道特性面前,有些时候就会暴露出不足。
比如说多宁顿公园赛道T8、T9这个组合弯,连续的高速右—左—右—左的转向,让赛车重心快速转移,需要车手在两弯快速调整方向盘角度,保持车身的整体平衡。
转向不足风格跑大开大合的弯道,面对方程式赛车一比一的转向比,往往需要快速扭转方向盘超过一百度,双手处于一种极其别扭跟不舒适的关节角度。
然后紧接着又要反打过来超过一百度,差不多把方向盘左右加起来抡了个圆圈,没有顶级的实力很难做到完全的极致精准。
毫无疑问,科斯塔达不到这种实力。
陈向北跟在后面几圈,早就发现了科斯塔的走线失误,只不过他没有贸然发动进攻。
前面迪克森的强硬防守,让陈向北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现在“仇恨值”很大。
如果没有绝对稳妥的时机,强硬超车大概率会引发相撞事故。特别科斯塔上一站还被自己给耍了,新仇旧恨加在一起,这小子只要反应过来宁愿撞车退赛,恐怕都不会眼睁睁看着超车。
既然如此,陈向北没有打草惊蛇,通过一圈圈的跟车让对手逐渐放松,认为自己超不过去。
“泽野,我现在距离马格努森多远?”
“2.41秒。”
“是时候了。”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十圈,陈向北想要追上马格努森,意味着每圈要比对手快0.241秒。
再加上超车需要时间,陈向北至少每圈要快0.3秒才能稳操胜券。
那这一圈,就是陈向北超越科斯塔的时候!
望着眼前的T8弯道,陈向北这时候一脚油门下全力加速,直接就咬住了科斯塔的车尾,此刻两个人的车距已经可以用厘米来计算。
科斯塔感受到身后由远及近的发动机轰鸣声,后视镜里面甚至只能看到陈向北的半个车身,不过他却没有过多的慌张。
原因在于这套操作,陈向北之前玩过几次,已经给他产生了一种“狼来了”的错觉。
接下来画面也确实如科斯塔预料的那样,陈向北跟着进入T8弯道并没有动手。
但是随着出弯进入T9施瓦茨弯,科斯塔反倒方向盘转向,由于被陈向北追击让他弯道速度偏快,赛车很明显的出现了推头转向不足的现象。
就在这一瞬间,导播画面里陈向北的13号赛车,如同鬼魅一般出现在了科斯塔的侧面,然后凭借着更精准的转向走线,快速的越过对手整个车身,无比顺利跟精准的完成超车。
整个过程之中,科斯塔只能眼睁睁看着陈向北从身旁过去,哪怕他想要强打方向盘变道,抱着两车相撞的冲动去阻挡都无济于事。
推头带来的转向不足,让他根本就做不出任何动作!
“NICE!”
“向北君干的漂亮!”
“北哥NB!”
超梦车队P旁内直接沸腾了起来,陈向北真就做到了“言出法随”。
说在T9施瓦茨弯超越,就真的做到了超车!
更为恐怖的一点在于,只有超梦车队策略组,才知道陈向北早就把科斯塔给算计死了,对手从始至终的阻挡都只是黄粱一梦。
这种敏锐的观察力,以及跟车十圈的隐忍,完全超乎了新人车手的心态极限!
以至于让科斯塔本人,望着出现在自己前面的陈向北,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明明阻挡的很完美,全程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怎么就这么轻松的超车了呢?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GOOD!”
詹姆士大喊了一句,同时把目光望向麦克。
事实证明,车手北就是拥有越级的实力表现!
“观众们,中国车手北在距离比赛还剩下十圈结束的时候,完成了对P2车手科斯塔的超越,他的前面仅剩下了领跑的马格努森。”
“说实话,刚才那一幕让我没反应过来,都不知道北如何做到对科斯塔的轻松超车,简直就就如同闲庭信步一般简单丝滑。”
“要知道科斯塔来自于老牌车队马诺,他还拿到过英国卡丁车锦标赛的冠军,这条赛道的熟悉程度远超中国车手北。”
“科斯塔没能挡住北,剩下十圈占据绝对优势的马格努森,能坐稳自己的冠军宝座吗?”
没有人知道这个答案,可是得到车队TR告知的马格努森,内心里面却萌生出不详的预感!
他都不知道自己为何会产生这种感觉,领先两秒多拥有着绝对优势,陈向北别说是产生威胁,恐怕就连能不能追上来看车尾灯都是一个问题。
有什么好不详的?
理论上陈向北追上去夺冠的希望很渺茫,可是他的表现却已经赢得了现场中国观众的认可。
罚退五位从P6追到了P2,并且很明显“赛道公敌”的身份受到特别关照,依旧不屈不饶的超越了一名名对手,陈向北已经做到足够好了。
“陈向北,加油,你没有给中国车手丢脸!”
“北,肆意飞驰吧,你已经做到了极致。”
“无论是否成为冠军,我都为你感到骄傲!”
无数加油呐喊声响起,相比较常规期望车手夺冠的呼声,哪怕陈向北现在仅仅排在P2的位置,现场的华人华侨观众就已经无比满足。
陈向北已经创造了太多超乎预料的奇迹,他相当于在中国方程式赛车这块贫瘠的沙漠地,诞生出来的一株野草,正在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肆意生长。
野草,你不能奢望它瞬间长成参天大树。
他已经表现的足够好了!
赛道中国观众的满足,陈向北不知道。
哪怕就是知道了,他也不会就此止步!
没有了前车科斯塔的阻挡,陈向北提升圈速快的惊人,距离比赛结束还剩下五圈的时候,他刷紫跑出来了1分09秒155的正赛最快单圈,接近于多宁顿公园赛道的正赛记录。
要知道这不是在比赛后期阶段,特意进站换上新胎刷出来的最快圈速。
目前的轮胎损耗情况下,能跑出接近赛道记录圈速,真的已经非常惊人!
“泽野,我距离马格努森还有多远?”
“1.09秒。”
回答这个数字的时候,泽野弘树感觉自己声音都有些颤抖。
他真的没有想过,陈向北有机会追上马格努森。
更没有想过,这个中国小子还打算拼冠军!
赛车一圈圈的飞驰,望着大荧幕上不断拉近的车距,现场观众们反倒安静了下来。
每个人都死死盯着赛道上最前方的两辆赛车,想看看陈向北能不能最终追上马格努森,并且对冠军席位发起冲击。
与此同时跑在最前面的马格努森,听着车队不断汇报的两车差距,他真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明明最后几圈自己也在推进,为什么双方车距还是快速拉近,难道说车手北的轮胎特别耐磨一些吗?
其实不是陈向北的轮胎耐磨,而是他跟在科斯塔车后这么久,除了观察对方的走线失误之外,就是利用尾流进行保胎。
相反处在领先地位的马格努森,为了保证绝对的优势不断推进,就是不想给科斯塔吃到自己尾流,形成F1里面常见的“开火车”画面。
重油推进对轮胎的损耗,要远远大于现在陈向北的轻油推进,两者对比起来自然圈速差距巨大。
当比赛还剩下最后两圈的时候,陈向北终于来到了马格努森的车后,并且还顺利吃到了尾流。车速再一次获得提升,两车瞬间拉近相距不到5米!
准备好向我发起进攻了吗?
望着后视镜里面13号赛车,马格努森可谓是一脸的冷漠。领先了一整场,最后时刻被人给追上,换谁心里面都不爽。
陈向北同样面无表情,内心里面却充斥着战意。
接下来将跟未来真正F1车手,进行一场正面的攻防对决,很难不让人感到期待。
尾流效应带来的车速加成,注定陈向北的速度要比前车马格努森要快。他没有丝毫的迟疑,当即变道抽头利用“弹弓”效应发动攻势。
马格努森的反应很快,几乎第一时间就做出了防守边线,把陈向北给挡在车后。
对此陈向北早有预料,马格努森要这么好超越的话,那他在未来就不会成为F1车手。
但比赛仅剩下最后两圈,陈向北没有足够的时间跟马格努森进行攻防缠斗,他必须展现出自己绝对凌厉的攻势,彻底击碎对手的任何防守!
赛道上出现了极其精彩的一幕,陈向北在最后两圈不断发动进攻,马格努森的防守同样十分坚决迅速,两人展现出漂亮的攻防对抗。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格努森感觉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弯道陈向北好几次走交叉线的超车,要不是自己从小练习卡丁车赛道经验极其丰富,可能现在已经被对手给超车成功。
为了避免这种弯道并排交叉线的情况再度发生,马格努森直接在刹车区二次表现,采取“画龙”的方式不给陈向北超车时机!
FIA对于二次变道的规则完善,还得等到2011年修订,马格努森赛道画龙的操作虽然很恶心,但却只能算擦边不违规!
比赛只剩下最后一圈,望着迟迟超不过去的陈向北,很多人都已经把心脏给提到了嗓子眼,难道说真就无法完成逆袭的奇迹吗?
但就在这个时候,陈向北再一次利用弹弓效应加速,只不过相比较正常的超车要更偏左一些。马格努森见状,同样左打方向盘变线防守,陈向北却当机立断往右反打,迅速的变线让赛车都出现了烧胎迹象。
面对陈向北这种“欺骗”超车操作,马格努森不是什么菜鸟,想要骗过他根本不可能。
他随即右打方向盘变了过来,反正是不给陈向北任何的超车空间!
只不过这一次,陈向北不是想要超车,他是打算更快过弯。
陈向北右打方向盘,直接骑上了弯道路肩,右侧轮胎甚至开到了更外侧的砂石缓冲区,用着堪称“抄近道”的方式切弯。
轮胎卷起的砂石漫天飞舞,马格努森意识到情况不对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
陈向北的车头越过了他的后轮,然后是车身,再然后是前轮跟鼻翼。他只能用着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陈向北完成超车出现在自己的前方?
这算是超车成功了吗?
每个人脑海中都出现这样的疑问,陈向北“切西瓜”算不算违规,会不会跟之前判罚不当获利那样,轮胎出白线需要交换位置。
这里面唯有奥德托,脸上浮现出一抹深意笑意。
这小子真是把当年塞纳上帝之圈的录像看出精髓了,连赛道布局变更的情况下都知道这条走线方式。
当年这属于常规走线,路面铺设着沥青。只是随着赛道布局变化,这里部分成为了砂石缓冲区。陈向北轮胎确实出了白线,可他并不是四轮全部出去,意味着没有违规。
前面没有人去做“抄近道”举动,在于砂石对轮胎伤害很大。现在到了最后一圈,陈向北不用再考虑轮胎损耗问题,他可以尽情极端走线!
能走出这条切弯线,不仅仅是车技的展现,还代表着陈向北把多宁顿赛道给研究透了。
除了奥德托这种围场内呆了几十年的策略组,并且见证了94年F1大奖赛,恐怕在场大多数车队策略组成员,都不一定清楚这条冷门到极致的切完线。
做到了这个份上,哪怕对低级别方程式成绩没多大感觉的奥德托,都不得不承认陈向北的冠军无可争议。
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