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没钱赛什么车? > 122 实至名归的冠军!(9K)

122 实至名归的冠军!(9K)

书名:没钱赛什么车?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0 23:54:50

“FUCK,迪克森在干什么?”

见到这一幕的ART车队领队,当场就在P房内暴跳如雷。

比赛重启阶段挡车的效果是最好的时刻,把握住时机的话让前车维尔涅拉开一秒差距都很正常,迪克森却放任“敌人”过去朝队友进攻,他真的是疯了吗!

“迪克森,执行车队指令!”

“听到回复,执行车队指令!”

比赛工程师不断向迪克森进行TR呼叫,可是后者就如同没有听到一样,组合弯中没有丝毫的退让,眼睁睁看着陈向北的13号赛车飞驰而过。

同时迪克森爆发出来的“凶悍”模样,直接把维尔涅都给震撼住了,选择了避其锋芒让出行车线。

因为维尔涅心中有种预感,强势对抗迪克森一定不会退让,将出现ART车队双车退赛的场面!

毕竟迪克斯轮胎损耗的程度,同车队的维尔涅最为清楚,他还知道对方现在相当于是个光脚的,领队才会毫不犹豫抛弃下达阻挡陈向北的指令。

可问题是剑有双刃,能用来伤人,自然还能用来“伤己”。

相对于迪克森,维尔涅现在同样是个穿鞋的!

维尔涅的退让,导致迪克森超车成功来到P4位置。

本来观众就震惊于陈向北一穿二,现在更有点看不懂场上局势了。

迪克森的轮胎磨损程度,注定跑不完全程得进站换胎,超越队友可以说毫无意义,相反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操作。

难道说ART车队真的出现内斗了?

“磊哥,6号赛车没有选择妥协,他还是鼓起勇气抗争了。”

盯着转播画面的阿勇,轻声对身旁赵磊说出了这句话。

相比较围场内很多人的意外跟惊讶,反倒超梦车队P房内两名年轻的维修技师,深刻感受到了迪克森的心理变化。

二号车手也有着自己的不甘心!

确实就如同阿勇说的那样,迪克森的“抗命”举动不仅仅是抗争,更多是为了证明自己。

卡丁车阶段的成绩不能代表一切,没有车队指令的公平竞争,我同样可以超你维尔涅!

赛道演播厅的嘉宾麦克,反应过来用着夸张语气说道:“哦豁,ART车队两名车手之间的斗争,让我想到了07赛季迈凯轮车队阿隆索跟汉密尔顿之间的内斗。”

“恐怕维尔涅之前脑海里面的想法,就如同阿隆索07年那样,认为迪克森会老老实实辅佐自己夺冠吧。”

麦克说出了两年前迈凯轮车队著名的“内讧门”事件,那时候的“头哥”阿隆索可谓春风得意。

他是粉碎舒马赫“八冠王”美梦的屠龙少年,连拿05、06两届F1世界总冠军头衔。极其高调的从雷诺转会到迈凯轮车队,想着达成自己三冠王的伟业。

刚入队的时候,阿隆索还想得到舒马赫在法拉利车队待遇,迈凯轮安排一个类似巴里切罗那样,实力不错又听从指令,专心辅佐他夺冠的二号车手。

只可惜车队安排的这个二号车手,却是个F1历史级的天才少年,兼迈凯轮太子身份的汉密尔顿!

头哥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小黑子”真是一点都不讲武德,丝毫不顾及自己老前辈的颜面。

从澳大利亚揭幕站开始,双方就互相超车各凭本事,比分交替领先到了美国印第安纳站。

这一刻矛盾彻底的公开化,演变成为了队友之间撕破脸皮的终极内斗!

维尔涅跟迪克森的实力,肯定达不到阿隆索跟汉密尔顿的高度。不过他们现在的心态跟弯道内斗场面,却跟两年前的迈凯轮车队一模一样。

恐怕维尔涅完全懵了,眼睁睁看着队友变成了最大的对手!

“想要队友安心担任‘僚机’的条件只有一个,那便是实力足以碾压到双方无法竞争的程度,很明显维尔涅做不到这一点。”

詹姆士配合解说了一句,其实车队内斗的场景并不是少见,特别是F1这种顶级赛事里面,想要找到一名合格的二号车手很难。

二号车手不够厉害,那就会出现后世红牛车队的场景,维斯塔潘前排单打独斗,一己之力单挑多名竞争对手,队友则不知道落后多少卵用没有。

相反二号车手要是足够厉害,那老子凭什么要当小弟?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夺冠第一步,先拿一号车手祭天,阿隆索就是这样被迫出走迈凯轮车队。

“不过这倒让我想起昨天的排位赛,超梦车手小林崇智拉尾流的场景,看来车手北的实力征服了自己的队友。”

詹姆士补充的这句话,瞬间让赛道上很多人记忆浮现。

确实这种没有车队指令胁迫,主动去拉尾流跑出打破赛道记录的杆位圈速,放在方程式赛车里面极其少见。

“这么看来,车手北还是厉害啊。”

“废话,小林崇智都说出对自己而言是一种荣誉,肯定心服口服。”

“北的表现,真是打破了我对于中国车手的认知。”

解说跟观众们讨论着车队内斗的事情,陈向北却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前车科斯塔身上。

相比较籍籍无名的迪克森,以及不擅长单圈跟缠斗维尔涅,科斯塔的单圈速度完全可以比肩马格努森,算是这一届雷诺欧洲杯最强的几名车手之一。

上一站科斯塔就打算入弯强吃陈向北,却被中国小子利用了这种心理,引发了他跟马格努森之间的缠斗,最终被保胎战术的维尔涅捡漏,连领奖台都没有登上去。

这一站科斯塔已经下定决心,他不会面对同一个人连输两次!

两辆赛车就这么一前一后飞驰,科斯塔防守细节做到非常完美,死死的守住超车走线,不给陈向北任何机会。

望着后视镜里面13号赛车几次试图进攻未果,科斯塔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嘲弄。

两站赛事间隔的这段时间里面,他几乎把陈向北的比赛录像看了几十遍,还跟车队工程师制作出来过弯轨迹线,就为了做到对中国车手驾驶风格的全面掌控。

要知道这一届的雷诺欧洲杯,除了陈向北这个中国车手之外,哪怕小林崇智这样的日本车手都有过欧洲赛事经历,能查到他们之前的比赛录像跟数据资料。

唯有陈向北,各方面履历都是空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不仅仅只有中国人,欧洲人同样能理解。

科斯塔就认为自己吃了不了解陈向北的亏,否则雷诺首站赛事就不会被“戏耍”。

通过这几天的深入分析,他发现中国小子驾驶风格,偏向于转向过度跑法,搭配入弯前极致的晚刹车抢线超车。

要知道高速入弯很容易推头,也就是书面语的转向不足。陈向北必须让转向变得更加灵敏一些,才能弥补极致晚刹车带来的缺陷,否则很容易转不过弯直挺挺的冲出赛道。

但是转向过度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完美,因为弯道大幅度转向很容易甩尾,需要车手对赛车尾部的移动极其敏感,找寻到失控甩尾前一刻的平衡临界点!

如果把控不住这个临界点,那么转向过度很容易spin(打滑转圈)。

后世红牛车队的维斯塔潘,就偏向于转向过度的跑法,只是长久下来让外界跟车队都产生了误区。

那便是认为维斯塔潘的风格就是如此,导致研发方向变本加厉,造出来一辆极其难以驾驭的赛车。

事实上维斯塔潘仅是驾驶风格偏向于转向过度,并不是意味着他很喜欢这种操控。

相反炮塔真正厉害的点,在于他对轮胎抓地力的理解,总是能很好控制赛车尾部,避免甩尾跟后轮打滑的情况出现!

这种极致的车感跟天赋,并不是每一名车手都有,至少维斯塔潘的队友没有。于是乎就出现了红牛车队二号车手走马观花,无数人进进出出被打击的道心破碎……

现在的陈向北,自然达不到维斯塔潘的操控水平。

驾驶着转向过度的赛车,科斯塔发现中国小子,无法完美的处理赛车尾部滑动,经常会出现弯道中的修正。

这种修正从转播镜头里面很难看出来,只有车手第一视角的比赛录像才能发现蛛丝马迹,陈向北会时不时在某些弯道反打方向盘。

科斯塔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赛道狭窄不好超车的特性,死死挡住陈向北那些发挥完美弯道的超车线,然后在中国小子需要修正的弯道全力高速切线过弯,想办法拉开两辆车的距离。

毕竟没有任何一名车手,能做到整条赛道每个弯道的完美。

压制对手的长处,利用对手的短板,这就是科斯塔的比赛策略!

“奥德托领队,马诺车队的科斯塔很了解向北君,他现在的跑法非常针对。”

泽野弘树脸上浮现出一缕凝重神情,他已经看出来科斯塔肯定做过很多功课,每一个弯道的走线跟速度变化,完全是根据陈向北的驾驶风格调整。

再加上多宁顿公园赛道难以超车的特性,陈向北短时间内想要找到突破点并不容易。

并且斯科特的阻挡,让头车马格努森越跑越远,短短几圈就把圈速差距拉开到了一秒之多!

按照这个程度下去,就算超越了斯科特,陈向北想要追上马格努森夺取冠军也很难。

虽然在泽野弘树的目标里面,陈向北P6起步能拿到亚军,就已经算得上很不错的成绩。但是这个中国小子,往往会在比赛工程中,不知不觉放大对他的期望。

现在的泽野弘树,只想看到陈向北站在最高领奖台!

“嗯,说的没错,马诺车队研究过北。”

“既然如此,你现在跟水谷分析科斯塔,找寻漏洞提供给北超车。”

什么?

听到奥德托的回应,泽野弘树愣了一下。

自己是比赛工程师,又不是什么神仙,这个时代的转播画质很一般,必须得拷贝录像进行放大跟慢放,才能达到数据分析的要求标准。

现在短短时间内,怎么找寻到科斯塔的技术漏洞?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陈向北拿到首站冠军跟连杆之后,产生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效果。

其他车队的车手,只需要把他列为对手研究就好。

相反陈向北跟车队,却无法同时研究场上十九名对手。

他这一站的训练目标,完全放在了多宁顿公园这条赛道上面。

毕竟无法针对所有人,那就只能针对赛道。

“看着我干嘛,我又没什么好办法。”

“抓紧时间行动,不然北这个小子就真追不上马格努森了。”

奥德托双手一摊,把问题彻底甩给了泽野弘树。

他身为领队,更擅长处理战略决策方面,数据分析这种战术上的细致问题,还是别为难自己这个老头子了。

面对奥德托如此“坦诚”的说辞,泽野弘树脸上流露出陈向北赛前同款哭笑不得的表情。

领队这一站赛事完全充当甩手掌柜,唯一给出的赛道策略便是让陈向北去超车。

至于怎么超,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是,领队。”

日本人在服从性这点上面没得说,哪怕觉得难度极大,泽野弘树依旧没有多说一句话,来到控制台跟水谷翔找寻科斯塔的操控漏洞。

“赛道上局势现在呈现两种极端,后排车手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混战,几乎每一圈都有位置升降变化。”

“相反前排车手在北前期疯狂的四圈连超三车之后,就陷入了一种僵持状态之中,眼看着比赛圈数已经过半,中国小子依旧跟在科斯塔的后面寻找机会。”

“唯一的变化,便是排名第四迪克森轮胎支撑不住进站换胎,同队车队维尔涅上升一位来到了北的车后。”

“按照维尔涅长距离的优异表现,如果车手北做不到快速超越科斯塔,那么他就得迎接前后夹击的挑战!”

詹姆士解说着赛道上的局势变化,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这种前排僵持的局势,才是多宁顿公园赛道比赛常见的景象。

毕竟同样动力的统规赛车完全靠尾流抽头超车,一旦赛道宽度过于狭窄没有足够空间,短暂的“弹弓效应”消失之后,哪怕把油门踩进发动机都超不过对手。

“詹姆士,车手北已经跟在科斯塔后面接近十圈,想必这就是他速度跟实力的极限,并没有展现出什么越级的车技表现。”

麦克说这段话的时候,脸上带着些许玩味笑容。

在他看来詹姆士之前的言语,有些过于偏向中国车手。

确实客观来说,陈向北起步阶段四圈超三车很亮眼,却当不起什么越级车手的评价!

真当欧洲天才少年无人?

科斯塔现在就已经展现出自己的实力,足足十圈陈向北都超不过去!

麦克的这句解说,瞬间就引起了场内观众的共鸣。

前面陈向北秀了半场,秉持着不打逆风局的心态,很多白人观众憋了许久。

如今陈向北被科斯塔给死死挡住,看来不过如此。

“科斯塔加油,不要给车手北任何机会。”

“中国车手就是运气好罢了,碰到了ART车队的内斗。”

“前面超了几个位置吹的震天响,真以为自己赛道开出来上帝之圈?”

“我把话放在这里,北超不过科斯塔,否则我就在赛道裸奔!”

看台观众的火药味瞬间起来了,甚至于还有极个别站起身来,朝着中国观众的位置进行挑衅。

刚才这群中国佬不是狂的厉害,现在怎么不吹嘘了?

“科斯塔,你表现的非常不错,观众们都在为你欢呼,继续防住北!”

马诺车队的比赛工程师,非常合时宜的把观众反馈传达给科斯塔,希望能给车手带来鼓励。

“收到!”

听到车队的TR,科斯塔语气有些兴奋。

要知道在卡丁车以及F4级别赛事之中,他并不是什么人气车手,观众们的目光往往在马格努森这种F1“世家子弟”,以及表现跟成绩优异的维尔涅身上。

现场自己成为了全场的焦点,这让科斯塔热血沸腾!

顺势科斯塔还透过后视镜,看了一眼跟在后面的陈向北13号赛车。

自己这次已经彻底的看穿了中国小子,他无论如何都超不过去!

就在科斯塔信心满满的时候,陈向北同样收到了来自于车队的TR。

“向北君,科斯塔在T9施瓦茨弯(Schwantz),出现了走线不精准的问题。”

“如果你准备超车的话,我建议你把超车地点放在T9施瓦茨弯,抓住他的走线失误!”

泽野弘树可能有着老一辈日本车手相对保守的缺点,但这仅仅是职业环境或者说历程造成的缺陷,并不是他业务能力上面的不足。

相反泽野弘树还有着老一辈日本车手,基本功极其扎实的优点。

他跟水谷翔配合,居然靠着不算清晰的转播画质,硬生生找到了科斯塔的驾驶失误地方。

没有人可以完美掌控整条赛道,既然陈向北在某些弯道有着过多修正的瑕疵,那么科斯塔同样拥有着走线不精准的问题。

T9施瓦茨弯,就是陈向北的超车点!

“泽野,你说的走线不精准,是指科斯塔过弯推头吗?”

“向北君,你知道?”

TR里面泽野弘树无比惊讶的反问一句,他完全没想到陈向北早就已经看出来破绽。

“嗯。”

陈向北轻声回应一句,相比较泽野弘树通过录像观察,自己就跟在科斯塔后面跑了十圈,自然把对方走线给尽收眼底。

科斯塔偏向于转向不足的跑法,算是这个时代的主流风格。

阿隆索、汉密尔顿皆是如此。

正常情况下风格没有优劣之分,可是在不同弯道特性面前,有些时候就会暴露出不足。

比如说多宁顿公园赛道T8、T9这个组合弯,连续的高速右—左—右—左的转向,让赛车重心快速转移,需要车手在两弯快速调整方向盘角度,保持车身的整体平衡。

转向不足风格跑大开大合的弯道,面对方程式赛车一比一的转向比,往往需要快速扭转方向盘超过一百度,双手处于一种极其别扭跟不舒适的关节角度。

然后紧接着又要反打过来超过一百度,差不多把方向盘左右加起来抡了个圆圈,没有顶级的实力很难做到完全的极致精准。

毫无疑问,科斯塔达不到这种实力。

陈向北跟在后面几圈,早就发现了科斯塔的走线失误,只不过他没有贸然发动进攻。

前面迪克森的强硬防守,让陈向北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现在“仇恨值”很大。

如果没有绝对稳妥的时机,强硬超车大概率会引发相撞事故。特别科斯塔上一站还被自己给耍了,新仇旧恨加在一起,这小子只要反应过来宁愿撞车退赛,恐怕都不会眼睁睁看着超车。

既然如此,陈向北没有打草惊蛇,通过一圈圈的跟车让对手逐渐放松,认为自己超不过去。

“泽野,我现在距离马格努森多远?”

“2.41秒。”

“是时候了。”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十圈,陈向北想要追上马格努森,意味着每圈要比对手快0.241秒。

再加上超车需要时间,陈向北至少每圈要快0.3秒才能稳操胜券。

那这一圈,就是陈向北超越科斯塔的时候!

望着眼前的T8弯道,陈向北这时候一脚油门下全力加速,直接就咬住了科斯塔的车尾,此刻两个人的车距已经可以用厘米来计算。

科斯塔感受到身后由远及近的发动机轰鸣声,后视镜里面甚至只能看到陈向北的半个车身,不过他却没有过多的慌张。

原因在于这套操作,陈向北之前玩过几次,已经给他产生了一种“狼来了”的错觉。

接下来画面也确实如科斯塔预料的那样,陈向北跟着进入T8弯道并没有动手。

但是随着出弯进入T9施瓦茨弯,科斯塔反倒方向盘转向,由于被陈向北追击让他弯道速度偏快,赛车很明显的出现了推头转向不足的现象。

就在这一瞬间,导播画面里陈向北的13号赛车,如同鬼魅一般出现在了科斯塔的侧面,然后凭借着更精准的转向走线,快速的越过对手整个车身,无比顺利跟精准的完成超车。

整个过程之中,科斯塔只能眼睁睁看着陈向北从身旁过去,哪怕他想要强打方向盘变道,抱着两车相撞的冲动去阻挡都无济于事。

推头带来的转向不足,让他根本就做不出任何动作!

“NICE!”

“向北君干的漂亮!”

“北哥NB!”

超梦车队P旁内直接沸腾了起来,陈向北真就做到了“言出法随”。

说在T9施瓦茨弯超越,就真的做到了超车!

更为恐怖的一点在于,只有超梦车队策略组,才知道陈向北早就把科斯塔给算计死了,对手从始至终的阻挡都只是黄粱一梦。

这种敏锐的观察力,以及跟车十圈的隐忍,完全超乎了新人车手的心态极限!

以至于让科斯塔本人,望着出现在自己前面的陈向北,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明明阻挡的很完美,全程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怎么就这么轻松的超车了呢?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GOOD!”

詹姆士大喊了一句,同时把目光望向麦克。

事实证明,车手北就是拥有越级的实力表现!

“观众们,中国车手北在距离比赛还剩下十圈结束的时候,完成了对P2车手科斯塔的超越,他的前面仅剩下了领跑的马格努森。”

“说实话,刚才那一幕让我没反应过来,都不知道北如何做到对科斯塔的轻松超车,简直就就如同闲庭信步一般简单丝滑。”

“要知道科斯塔来自于老牌车队马诺,他还拿到过英国卡丁车锦标赛的冠军,这条赛道的熟悉程度远超中国车手北。”

“科斯塔没能挡住北,剩下十圈占据绝对优势的马格努森,能坐稳自己的冠军宝座吗?”

没有人知道这个答案,可是得到车队TR告知的马格努森,内心里面却萌生出不详的预感!

他都不知道自己为何会产生这种感觉,领先两秒多拥有着绝对优势,陈向北别说是产生威胁,恐怕就连能不能追上来看车尾灯都是一个问题。

有什么好不详的?

理论上陈向北追上去夺冠的希望很渺茫,可是他的表现却已经赢得了现场中国观众的认可。

罚退五位从P6追到了P2,并且很明显“赛道公敌”的身份受到特别关照,依旧不屈不饶的超越了一名名对手,陈向北已经做到足够好了。

“陈向北,加油,你没有给中国车手丢脸!”

“北,肆意飞驰吧,你已经做到了极致。”

“无论是否成为冠军,我都为你感到骄傲!”

无数加油呐喊声响起,相比较常规期望车手夺冠的呼声,哪怕陈向北现在仅仅排在P2的位置,现场的华人华侨观众就已经无比满足。

陈向北已经创造了太多超乎预料的奇迹,他相当于在中国方程式赛车这块贫瘠的沙漠地,诞生出来的一株野草,正在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肆意生长。

野草,你不能奢望它瞬间长成参天大树。

他已经表现的足够好了!

赛道中国观众的满足,陈向北不知道。

哪怕就是知道了,他也不会就此止步!

没有了前车科斯塔的阻挡,陈向北提升圈速快的惊人,距离比赛结束还剩下五圈的时候,他刷紫跑出来了1分09秒155的正赛最快单圈,接近于多宁顿公园赛道的正赛记录。

要知道这不是在比赛后期阶段,特意进站换上新胎刷出来的最快圈速。

目前的轮胎损耗情况下,能跑出接近赛道记录圈速,真的已经非常惊人!

“泽野,我距离马格努森还有多远?”

“1.09秒。”

回答这个数字的时候,泽野弘树感觉自己声音都有些颤抖。

他真的没有想过,陈向北有机会追上马格努森。

更没有想过,这个中国小子还打算拼冠军!

赛车一圈圈的飞驰,望着大荧幕上不断拉近的车距,现场观众们反倒安静了下来。

每个人都死死盯着赛道上最前方的两辆赛车,想看看陈向北能不能最终追上马格努森,并且对冠军席位发起冲击。

与此同时跑在最前面的马格努森,听着车队不断汇报的两车差距,他真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明明最后几圈自己也在推进,为什么双方车距还是快速拉近,难道说车手北的轮胎特别耐磨一些吗?

其实不是陈向北的轮胎耐磨,而是他跟在科斯塔车后这么久,除了观察对方的走线失误之外,就是利用尾流进行保胎。

相反处在领先地位的马格努森,为了保证绝对的优势不断推进,就是不想给科斯塔吃到自己尾流,形成F1里面常见的“开火车”画面。

重油推进对轮胎的损耗,要远远大于现在陈向北的轻油推进,两者对比起来自然圈速差距巨大。

当比赛还剩下最后两圈的时候,陈向北终于来到了马格努森的车后,并且还顺利吃到了尾流。车速再一次获得提升,两车瞬间拉近相距不到5米!

准备好向我发起进攻了吗?

望着后视镜里面13号赛车,马格努森可谓是一脸的冷漠。领先了一整场,最后时刻被人给追上,换谁心里面都不爽。

陈向北同样面无表情,内心里面却充斥着战意。

接下来将跟未来真正F1车手,进行一场正面的攻防对决,很难不让人感到期待。

尾流效应带来的车速加成,注定陈向北的速度要比前车马格努森要快。他没有丝毫的迟疑,当即变道抽头利用“弹弓”效应发动攻势。

马格努森的反应很快,几乎第一时间就做出了防守边线,把陈向北给挡在车后。

对此陈向北早有预料,马格努森要这么好超越的话,那他在未来就不会成为F1车手。

但比赛仅剩下最后两圈,陈向北没有足够的时间跟马格努森进行攻防缠斗,他必须展现出自己绝对凌厉的攻势,彻底击碎对手的任何防守!

赛道上出现了极其精彩的一幕,陈向北在最后两圈不断发动进攻,马格努森的防守同样十分坚决迅速,两人展现出漂亮的攻防对抗。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格努森感觉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弯道陈向北好几次走交叉线的超车,要不是自己从小练习卡丁车赛道经验极其丰富,可能现在已经被对手给超车成功。

为了避免这种弯道并排交叉线的情况再度发生,马格努森直接在刹车区二次表现,采取“画龙”的方式不给陈向北超车时机!

FIA对于二次变道的规则完善,还得等到2011年修订,马格努森赛道画龙的操作虽然很恶心,但却只能算擦边不违规!

比赛只剩下最后一圈,望着迟迟超不过去的陈向北,很多人都已经把心脏给提到了嗓子眼,难道说真就无法完成逆袭的奇迹吗?

但就在这个时候,陈向北再一次利用弹弓效应加速,只不过相比较正常的超车要更偏左一些。马格努森见状,同样左打方向盘变线防守,陈向北却当机立断往右反打,迅速的变线让赛车都出现了烧胎迹象。

面对陈向北这种“欺骗”超车操作,马格努森不是什么菜鸟,想要骗过他根本不可能。

他随即右打方向盘变了过来,反正是不给陈向北任何的超车空间!

只不过这一次,陈向北不是想要超车,他是打算更快过弯。

陈向北右打方向盘,直接骑上了弯道路肩,右侧轮胎甚至开到了更外侧的砂石缓冲区,用着堪称“抄近道”的方式切弯。

轮胎卷起的砂石漫天飞舞,马格努森意识到情况不对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

陈向北的车头越过了他的后轮,然后是车身,再然后是前轮跟鼻翼。他只能用着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陈向北完成超车出现在自己的前方?

这算是超车成功了吗?

每个人脑海中都出现这样的疑问,陈向北“切西瓜”算不算违规,会不会跟之前判罚不当获利那样,轮胎出白线需要交换位置。

这里面唯有奥德托,脸上浮现出一抹深意笑意。

这小子真是把当年塞纳上帝之圈的录像看出精髓了,连赛道布局变更的情况下都知道这条走线方式。

当年这属于常规走线,路面铺设着沥青。只是随着赛道布局变化,这里部分成为了砂石缓冲区。陈向北轮胎确实出了白线,可他并不是四轮全部出去,意味着没有违规。

前面没有人去做“抄近道”举动,在于砂石对轮胎伤害很大。现在到了最后一圈,陈向北不用再考虑轮胎损耗问题,他可以尽情极端走线!

能走出这条切弯线,不仅仅是车技的展现,还代表着陈向北把多宁顿赛道给研究透了。

除了奥德托这种围场内呆了几十年的策略组,并且见证了94年F1大奖赛,恐怕在场大多数车队策略组成员,都不一定清楚这条冷门到极致的切完线。

做到了这个份上,哪怕对低级别方程式成绩没多大感觉的奥德托,都不得不承认陈向北的冠军无可争议。

实至名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