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 > 第125章 杨连城的见闻1

第125章 杨连城的见闻1

书名: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 作者:龙虎道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22:33:31

对于赵氏来说,她每天的工作可也是不轻松地,因为她需要打理整个镇北王府,还需要帮忙照顾张辰下面文武大臣的家眷什么的,所以每天的时间也是比较忙的。

当然了,这样做也是有一个好处的,那就是赵氏对各个大臣的家眷情况很了解,很熟悉,所以给自家儿子选妃的事情,自然也就落在了她的身上。

.........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8个月以前,张辰占领了黄河以北七州之地,兵部尚书杨连城告老还乡后,他当天就带着自己的女儿杨曼君还有仆人以及一些护卫就离开了京城,直接前往北疆地区。

他一直在朝堂之上听说镇北王张辰如何地治理地方,如何的改革,可是具体成效怎样他是不清楚的,如今这黄河以北几个州刚被镇北军占领几个月,正好是查看效果的时候。

此刻杨连城的车队刚进入到镇北军的地盘就被拦下了,在办理了相关的手续之后,他们才被放行。

这些手续就是为了方便接收来自大秦王朝那边的逃难的难民而设置的,杨连城等人直接乘坐马车,一看就不像是难民。

而且从仆人还有护卫来看,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有身份的人。

镇北军的士兵也没有难为他们,随着杨连城等一行人进入镇北军的控制区开始,他们的北疆之旅也正式开始。

当他走在洛州的街道上之后,发现整个洛州基本上看不到一点战争的痕迹,而且这洛州城反而比之前大秦治下的时候更加繁华。

除了时不时的能看到身穿黑色甲胄的镇北军巡逻外,根本看不到一点紧张的痕迹。

贩夫走卒都各司其职,商人做买卖也是诚信度很高,在入城的时候只要出示了通关文凭就行,也不需要缴纳什么进城费什么的苛捐杂税。

他带着自己的女儿来到洛州的时候张辰正在推行商税呢,此刻正好看到了税务司的人开始对一些商人进行查账,查账完毕之后直接开始进行计算, 然后收缴商税。

而让杨连城奇怪的是这些商人交税时不仅没有抗拒,反而很高兴。

等税务所收税完毕之后,杨连城直接走进店铺之内询问掌柜的,“掌柜的,这镇北王收商税你怎么还挺高兴呢?”

掌柜的一看杨连城这一身穿着就知道这人的身份不一般,他直接开口道,“商税这个东西说实话,一开始推行统一账本和征收商税的时候我们确实不怎么习惯,也不欢迎。”

“但是经过两三个月的商税之后,我们发现这商税收的还真不错,因为我们除了缴纳了需要交的商税之外, 不会再有其他的苛捐杂税什么的了。”

“出入城门和在镇北军的控制区内,只要缴纳了一次商税之后,再去其他的关卡城市什么的,只需要出具纳税证明,验证通过后就不会再有苛捐杂税什么的。”

“同时镇北军收了商税也是真的办事的,原本有一些地痞流氓什么的想收取保护费,结果镇北军发现了这个事情之后,直接马上展开了严打行动,那些所有涉黑的势力都被一网打尽,地痞流氓基本上被杀的杀,判刑的判刑。”

“可以说商税的征收是一个大好事,虽然交纳的钱不算少,但是整个经商的环境也是真的好了很多,而且没有什么杂七杂八的部门来捣乱。也不会有什么不明的势力来威胁让我们上供什么的。”

“其实在过去,我们经商都是需要缴纳各种苛捐杂税以及什么各种保护费什么的,加一起的话,交的钱远比现在这商税多很多的。这么一对比,发现这商税是真的不错。而且镇北王收商税也不是为了个人享乐,反而是把钱大笔都花在了修缮城池,打扫城区的卫生。”

“以及修缮官道还有改善各种农田设施等等方面,他在个人享乐方面还真的没怎么花钱,镇北王还真是有明君之相啊,他要是能做皇帝就好了。”

这掌柜的还真敢说,杨连城听得有些很意外,没想到自己的这个便宜女婿居然在民间声望还挺高。

“掌柜的,你们这些平民百姓感觉镇北王的治下如何啊?”杨连城的女儿杨曼君问道。

掌柜的看了这个带着面纱的女子一眼,开口道,“这位小姐,这镇北王张辰虽然起兵造反,可是他麾下的镇北军军纪严明。我就说一件事吧。”

“当初丞相杨忠国带领35万大军讨伐镇北军的时候,这杨忠国的大军虽然也有军纪约束,但是这沿途一道坏事可没少做。虽然没做出什么屠城这类的事情,但是抢掠财物这种事可多如牛毛啊。”

“镇北军击败他们之后,占领了黄河以北的七州之地,大军进城的时候我们其实是挺害怕的,但是这张辰是真的约束军纪,直接出榜安民。而且镇北军是真的秋毫无犯的,大军军纪很严,没有对百姓做出任何恶事。”

“有这样的军队在手,日后这天下必然是镇北王张辰的了。小老儿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见过的军队数不胜数,这镇北军绝对算是我见过的最骁勇善战,最仁义的军队。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只能叫仁义之师,威武之师。”

“从百姓的角度来说,这位王爷也绝对算是有史以来 对民间疾苦最关心的帝王了,虽然他没有称帝,但是民间百姓都希望他称帝,因为在他控制的区域之内,目前为止没有征发过一次徭役,除了该缴纳的赋税之外,没有多征收一文钱的赋税。”

“民间种田的百姓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同时北疆粮庄还是实行了粮食保护价的制度,防止贵贱伤农,执行土地官有政策,打击土地兼并,同时还杀了一大批贪官污吏。这样的王爷谁能不拥护啊?”

“可以说在大秦立国20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一个大秦皇帝能做到这种程度,能对老百姓这么好。”

“百姓日子过得好,我们商人的日子自然也会过得更好一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