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苦境:我在德风古道那些年 > 第五十七章:所谓,道越辩越明

校场上,一群人三三两两席地而坐,正互相进行着交流,甚至还能听到一些比较深入的话题。

“天下止武?兄台你这个想法非常危险啊。”

一袭青衫的君凤卿,看着对面之人,语气有些莫名的意味。

在场之人,基本上都可以确定是他们这一脉的核心,当然还有一些不在场,被叫去帮忙的,比如仙墨因果和凝渊他们,在场的基本上都是忙完的。

一脉核心,或文或武,擅长各有不同,往后都会受到资源与教育上的倾斜,肩负相应的责任。

就是辈分排起来会有些乱,君凤卿即便已经确定了会是一笔春秋的继承人,也不会以身份压人。

而坐在他面前的这位,目前虽无师承,主事师兄却对其很看重,一看就是难得的人才。

考虑到自己将来接手一笔春秋后,便不能像现在这样长时间待在天都,于是,他生出了把人拐回天都当首辅的想法。

然后,两人这几天里,先简单认识了一番,稍微熟识之后,便能谈一些相对深入的话题。

但对方提出的这个天下止武,给他整不会了。

寂寞侯询问道:“兄台有不同的看法?”

关于他从前的理念,纵横子与蔺重阳给他的答案有些偏差,而君凤卿来自西武林,根据纵横子送他的那些随笔,寂寞侯觉得,或许对方会给他一个全新的答案。

正所谓,道不辩不明,他想更细化的知晓,自己究竟错在哪些地方。

“四个字,堵不如疏。”君凤卿回道。

仅是这短短四个字,便让寂寞侯看到了一些东西:“愿闻其详。”

“禁武,只会越禁越多,江湖人滥用武力的根本原因,并不在武力本身,而是思想。

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率先想到的解决方式便是武力,便是杀人。”

君凤卿侃侃而谈,似是他曾亲身经历过一般:

“退一步讲,苦境这地方这么大,只禁一个地方的武不仅没有正面作用,还会带来灾祸。

就以我生活的西武林举例,想要禁武,最少得先灭掉与西武林接壤的魔界,然后把那些盘踞在西武林的佛门组织破山伐庙,先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基础环境,才能去考虑要不要禁武。

很显然,你我都明白,这种事是做不到的。”

寂寞侯颔首道:“那兄台所言的疏,又是如何疏?”

“这个简单,将武学大众化,普及化,然后进行统一管理,并辅以相应的思想教育,武学并不一定只能用来与人打架。”

其中的部分话语,寂寞侯曾听纵横子与蔺重阳提到过,那一对师徒都对思想教育非常重视,而面前之人亦然。

此时,只闻君凤卿继续道:“我这边举一个例子,西武林那边在早些年的时候,有一些部族,他们的族长甚至是先天人,兄台你认为他们平日中如何生存?”

“劫掠?”寂寞侯试探道。

“差不多,一方面迁移寻找绿洲,一方面劫掠其他更弱小的部族。”

君凤卿撇了撇嘴,语气中充斥着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就类似的事情,在天都建立之后他们可没少见到过:

“以先天人之能为,其实,只要静下心来找到水脉,然后以那足以移山填海的能为,向下挖个数十甚至数百丈,自然而然便能找到水源,并以水源改造一定范围内的环境。

届时,不管是种植还是放牧,都能养活一族上下。”

相应的,寂寞侯亦从纵横子的随笔中,看到过那个名为战云界的所在,虽然与君凤卿所言之情况不同,但事情的本质并无差别。

“但是没有人想到这一点。”他说道。

“没错,几乎没有人想到这一点。”

君凤卿亦是轻叹,随后,便将话题进行了一些引申:

“这还只是比较基础的,像高端一些,比如地下水渠,功体适合的武者修建起来并不困难,毕竟武者连那精妙的武学,都能够修成。”

在这些年里,相关的改革天都可没少做,只能说一句无奇不有。

“这便是将武力变成生产工具吗?”经过三方面的印证之后,寂寞侯对书中的一些名词,便有了直观的了解。

“一部分吧,最常见的就是中原的城池,因为有阵法加持,能够将动荡隔绝,稍加拓展,便能定住附近的水脉与地脉,这样就算有先天人交手,也不会影响到附近百姓的日常生活。

像这种利民的基层制度,西武林那边近些年来也在推广,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极大程度上减少了魔祸对普通百姓造成的影响。

再细化的话,还有像开垦荒地,开山拓路。

先天人的效率要远胜普通人,尤其是开山,普通人可能要数十年甚至更久,先天人只需一招。

开垦荒地,由先天人做完初期工作,再由百姓去进行精耕细作,若是愿意,还能专门同其他地方引来水源,或者干脆原地开一口水井。

甚至,像旱灾,洪涝,蝗灾等自然灾害,若有先天人参与治理,便能极大的降低危害。

在基础建设完备的前提下,一处所在有一名先天人坐镇,基本上可以保证年年风调雨顺。”

对于具体要如何去做,君凤卿显然就是真正的实践派,亲身参与与体会后,才拥有发言权。

“这便是将武者融入生产关系的实例。”君凤卿的话语,让寂寞侯得以将书中所见,进一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他开口道:“兄台应当非是普通人。”

虽然在场众人就没个简单的,但与现实结合之后仍有这般流利的谈吐,其人之经历可见一斑。

“我就一普通儒生,如今在天都历练,兄台将来若是有兴趣可以前来一观,我必扫榻相迎。”

君凤卿十分谦逊,他在儒门又没一官半职,自然只能归入普通儒生的行列中:

“至于天下止武,只能说,不太现实,与其想着去止,不如干脆把它给规范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对上层建筑的要求很高,但,好歹有希望做到不是吗?

如今的我们,不就是正走在这条路上。”

“兄台过谦了,不过,兄台可否与我讲一下如今的天都?”

“那可就有得说了,承蒙兄台看得起,我讲一下也无妨,便先从天都的建立者,那位传闻中的武君罗喉讲起吧,详情听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