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三十四章 神秘来客

第六百三十四章 神秘来客

书名:走进不科学 作者:新手钓鱼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9-16 05:14:23

“......”

办公室内。

看着一脸期待之色的李觉,徐云的表情不变(毕竟毁容了),脑海中则飞快的盘算了起来。

说句实在话。

虽然直到此时才明白李觉今天找自己过来的用意,但徐云的内心并没有多少明显的惊讶。

毕竟......

早在把算盘打到那架串列式静电加速器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预料到会有这一天了。

提及粒子加速器\/超级计算机,就必然要涉及能耗。

这种认知在后世甚至可以说有点烂大街,哪怕是许多对于粒子几乎没多少了解的文科生都拥有这种观念。

因此从很早之前开始,徐云就已经在为这些事做准备了。

虽然李觉开口的时间比他预期的还要早上一个多月,但整体影响并不算大。

过了大概小半分钟。

感觉到时机差不多了,徐云便摸了摸下巴,对李觉说道:

“厂长,不瞒您说,电力的问题我之前也考虑过。”

“如今咱们基地的电力情况很清晰,属于标准的供电结构简单、但用电结构复杂的情况。”

“所以想要平衡基地电耗,单纯采用调峰的方案恐怕是不行的。”

听闻此言。

李觉赞同的点了点头。

徐云所说的供电结构就是基地电力的三大来源,也就是基地自营的火电厂,以及鄯州水力发电厂和桥头...即古城火力发电厂的输电。

用电结构则是指基地需要使用电力的诸多项目,大大小小的加在一起恐怕能列个三四十项出来,甚至可能更多。

因此想要解决电力问题,单纯的节流是不行的,必须要【开源】。

随后李觉看了眼徐云,说道:

“小韩,你说得对,单纯的调峰或许能应付个一两天,但想要让基地完全正常运行,肯定得想想其他的办法。”

“可问题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啊。”

说罢李觉长吸一口气,双手负在了身后,详细介绍起了一些数据:

“小韩,目前咱们基地自营火葬场的发电量是1500千瓦,古城发电厂总装机容量1278千瓦,水电站那边的汽轮发电机组是675千瓦。”

“其中古城发电厂的供电比例是38%,也就是480多千瓦,水电站是28%,接近200的样子。”

“三方加在一起的发电规格大概是2200千瓦左右,日供电十几个小时,总供电量大概能达到千瓦时。”

“而根据我们初步计算,一旦几个项目开始运行,基地的日耗电最少都要翻个十倍,也就是日耗26万千瓦时以上。”

徐云眨了眨眼,假意装作不解的道:

“厂长,既然如此....能不能考虑从外地——比如说首都调一些机组过来?”

“或者再请组织出面下个批示,提高提高桥头发电厂和水电厂那边的供电比例?”

“很难。”

李觉闻言立刻摇了摇头,说道:

“西海省目前有用电需求的友方单位有很多,38%的分配比例已经让很多其他单位的同志有意见了——毕竟咱们在明面上只是西海矿区而已。”

“如果强行提高供电比例....一来容易露馅,二来即便古城那边所有的电力都分配给基地,那些电量依旧不够我们的要求。”

“至于首都方面的机组....小韩,你恐怕不了解情况,如今国内哪还有空余的机组哦.....”

李觉的这番反应有部分在演戏,但更多的却都是实情。

这年头的西海省算是一个标准的工业省份,用古代的话来说就是屯田挖矿的地方,省内的工业单位真的是一抓一大把。

而221基地明面上只是个西海省第一机械厂加西海矿区,电力的配给组织上也要考虑其他单位的情绪,如果无脑供电傻子都知道基地有问题。

而调配机组.....

如今国内的发电机组主要由哈尔滨汽轮厂和魔都电机厂制造,如今排队都排到三年后了.....

即便是组织上让221基地先行插队,按照目前的生产效率,算上调试之类的耗时最少需要小半年呢。

更别说如今魔都电机厂正在全力生产一套出口到波斯的外贸商单,这可是如今兔子们为数不多的工业出口订单,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出发都不可能就此中断。

所以想要找“外援”的可能性,其实无限趋近于零。

徐云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他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只是为了方便接下来带节奏罢了:

“既然如此....那么厂长,咱们只能从发电类型上想办法了。”

李觉顿时一怔,下意识道:

“发电类型?这什么意思?”

徐云朝他微微点了点头,竖起了三根手指头,解释道:

“厂长,目前咱们常见的发电类型主要是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两种,还有一种不太常见的......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

李觉接过了徐云的话,大拇指摸了摸下巴,自以为猜到了徐云的想法:

“哦,就是那种呼啦呼啦的风车是吧?——怎么,小韩,你想要搞风力发电?”

熟料徐云却摆了摆手,言简意赅的蹦出两个字:

“不搞。”

开什么玩笑。

诚然。

风力发电确实是目前最清洁的能源之一,但这玩意儿的性价比却并不算高。

一台风力发电机的建造成本在后世普遍接近千万,每小时发电量大概也就2000Kw左右。

如果再考虑到前期建设风电场的费用、以及后期的运维成本....

哪怕是在西海这种高原地带,对于现如今的兔子们来说都是一笔需要卖血的支出。

后世国内的风力发电基本上都是靠上网电价补贴活着,十年能收回成本都算不错的了。

这玩意儿比较适合缺煤的地方...比如说欧洲那边使用,眼下这个时代如果真要搞风力发电,还不如把这成本拿去扩容发电机组的生产线呢。

随后徐云沉默了几秒钟,说道:

“厂长,我的意思是除了这三种发电方式之外,咱们还可以再用上一种全新的手段。”

“例如您听说过......光伏发电吗?”

“广福发电?”

李觉的眼中立马浮现出了一缕没被知识污染过的清澈:

“广福发电,这是啥玩意儿?”

“莫非是让广东人追在福建人身后玩命儿啃,然后福建人跟仓鼠跑圈似的通过跑步带来发电?”

徐云用一种惊为天人的目光看了李觉几秒钟:

“?????”

大佬,你这脑洞不去写小说真是可惜了.....

接着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吐槽**暂时抛到了一旁,说道:

“厂长,我说的是光伏发电,光线的光,降伏的伏。”

“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将光能转换成电能进行输电用电的方式,也就是.....咱们头顶上的太阳能。”

在徐云穿越来的2023年。

如果把电力领域看成是一个家庭,那么火电与水电则无疑是当之无愧的大哥和大姐。

核电则是二哥,风电算是最末的小妹。

而在二哥与小妹之间还有一个小弟,那就是光电。

大到沙漠太阳能矩阵,小到儿童玩具,朴实如民居屋顶,高端发展到航天器,这个小弟都能玩的转。

光伏发电的原理要归结于原子能带结构,涉及到价带和导带的概念。

所谓价带,指的是离原子核比较近的区域。

这里的电子都被紧紧吸住,无法轻易逃离。

导带则是远离原子核的区域,这里的电子不受监管,比较自由。

如果有外加电场让这些电子跑起来,那材料就导电了。

除了这两个区域,在价带上面、导带下面还有一个区域。

这个区域不允许电子存在,也就是禁带。

所以在自热界,一般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

一种禁带很窄,或者干脆没有禁带。

在室温下,它的价带外层电子可以轻易跃迁到导带上。

这就是导体。

相反如果材料的禁带很宽,一般大于三电子伏特,在室温下电子老老实实地待在价带上,那它就不能导电。

这就是绝缘体。

而在价带和导带之间、能隙小于3eV的材料,就是半导体。

这些电子会形成一个叫做pN结的东西,两端显不同的电性,进而形成一个从N指向p的电场。

这个电场是自发形成的,因此也叫作导体的自建电场。

至于光伏效应的作用呢,就是让那些已经成对的价带电子再次受到“诱惑”。

也就是价带电子吸收了光的能量,能量变高,跃迁到了导带上。

脱离了电子的空穴受到自建电场的影响会被扔到两边去,形成一个从p指向N的电场。

这就是光生电场,方向与自建电场相反。

此时只要外接一个回路,由于电势差的存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了。

非常简单,也非常好理解。

当然了。

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两个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子集和集合:

太阳能光发电以内包括了光伏发电、光化学发电、光感应发电和光生物发电等很多种类,较真起来连称谓都要有所区分。

不过....那属于2023年的情况。

眼下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的缘故,徐云肯定没法拿出标准的光伏技术,必然要进行一些魔改。

就像很多人觉得3080贵所以上4070ti一样,属于性能上的优化。

因此光伏发电也好太阳能发电也罢,在副本内是没必要太过较真的。

“用太阳能发电啊.....”

李觉抬头看了眼办公室的窗户,此时恰好有一道阳光直直的照射到了窗沿附近的一株盆栽上。

光有能量。

实话实说,这个道理李觉自然是懂的——而且还不是进基地后懂的,他早在读书的那会儿就知道了。

不过将这股能量转换成电能.....这个想法他就从未想过也从未听过了。

他倒是记得老郭曾经说过什么水利核电站,那玩意儿的能量也很高,但显然和太阳能不是一个东西。

其实李觉不知道的是。

现代社会正式将光伏现象运用到现实技术的时期其实很迟,迟到了去年最原始的光伏电池才第一次并网运行。

再过两年,霓虹人才会突破242w的光伏电池.....

至于这项技术真正开始被视作“生活能源”,更要晚到80年代末呢。

随后李觉又想到了什么,将目光从窗台收回,重新看向了徐云:

“小韩,你说的这项光伏技术.....落实起来复杂吗?”

徐云摇了摇头,解释道:

“厂长,如果您指的是完整版的光伏发电,那生产起来肯定需要耗时耗力。”

“但如果只是做一个够支撑基地使用的丐版供电模组.....难度倒不算大。”

“我记得国内魔都那边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胶体铅酸蓄电池技术,然后烧灼氧化亚铜,再用扩散炉来掺杂就行了......”

太阳能发电的关键环节有很多,但其中最核心的无疑是太阳能板的制作。

而作为一名dIY党,徐云对此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

首先需要准备好一块铜片,用砂纸将所有的硫化物或表面腐蚀打磨干净,然后将它放到电炉上进行烧灼。

随着铜片的加热,铜片上会出现很多种颜色的氧化层,最终被一层黑色的氧化铜取代。

接着冷却铜片,由于收缩率的问题氧化铜会自动脱落,剩下的便是氧化亚铜了。

再然后找到硅片衬底(dIY圈一般都用玻璃),在硅片上做个pn结,找一台pEcVd设定1\/4波长来镀件反射膜,再用一台丝网刷机刷浆就能搞定。

后世刷浆一般用杜邦或者三星的浆料,不过对于李觉...或者说基地而言,只要自己搞铝浆就可以了。

按照徐云的计算。

十万千瓦的太阳能板大概需要10吨左右的铝浆,对于兔子们来说负担并不算特别大。

如果一切顺利。

大概一个半月基地就能生产出这些太阳能板成品,至于逆变器这块就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事儿了。

毕竟这年头兔子们的学部委员可是大佬云集,一个配套的逆变器要是搞不出来.....可以直接写辞职报告了。

同时魔都那边生产的胶体铅酸蓄电池可以用来储存电能,这年头胶体铅酸蓄电池的质量徐云不太了解,但这玩意儿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属于一项很早就已经成型的技术。

后世一组胶体铅酸蓄电池大概可以负担深充深放电500次左右,如今哪怕按50%的次数来算,那也够撑个两百多天呢。

当然了。

具体的方案还需要徐云回去归纳成书面形式,眼下他和李觉主要是初步交谈了一番意向罢了——毕竟李觉在技术上是个纯小白......

不过李觉虽然不懂深层次的理论,但他却懂驴呀。

因此在徐云介绍完光伏发电的相关概念后,李觉的眼中已经充满了小星星:

“小韩,这样,回去你辛苦辛苦,尽快把这个光伏发电的技术汇总成文件。”

“两....不,三天内吧,三天内把文件交上来,有问题吗?”

徐云对此自无异议:

“没问题,我回去就开始准备。”

李觉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徐云抬眼看了看李觉,试探着问道:

“厂长,那如果没其他事儿的话....我就先走了?”

“等等!”

结果就在徐云准备告辞之际,李觉却突然制止住了他:

“小韩,还有一件事。”

徐云顿时一怔:

“还有事儿?”

看着有些疑惑的徐云,李觉的表情忽然变得有些微妙了起来:

“小韩,其实这件事才是今天找你来的主要目的....有一个首都来的作家想见见你。”

“首都来的作家?”

徐云脸上的表情愈发的疑惑了:

“谁啊?”

作家?

这年头国内的作家说多也多,说少也少,如果再加上有资格来到221基地这个条件,那可选项就更窄了。

莫非是翦伯赞?

或者老舍?

要不就是迟子建?

不过他对面的李觉却没有揭秘的想法,而是伸手指了指隔壁:

“那位作家在隔壁,伱去见了就知道了。”

徐云想了想,也是,一个作家而已,没啥好在意的。

估摸着是首都那边想给自己留些任务传记,所以派了一位类似记者的作家过来和自己聊聊天做个采访?

随后在李觉亲自引导下,徐云的轮椅来到了办公室隔壁的一间屋子前。

接着李觉便停下了脚步:

“好了,小韩,我就不进去了,你自个儿去见那位同志吧。”

徐云点了点头:

“行。”

待李觉离开后。

徐云上前敲了敲门,发现房门是虚掩着的。

于是他便将门一推,双手推着轮椅的左右轮进入了屋内。

这间屋子是李觉平时接待客人的会客室,内部除了木桌之外还有一套简易沙发,以及一把小躺椅。

只见此时此刻,躺椅上正半躺着个人,看起来像是在休息。

在听到屋门的动静后此人便也睁开了眼,从躺椅上坐了起来,朝徐云露出了一道和煦的笑容:

“韩立同志....我们终于见面了。”

而在见到对方容貌的刹那,徐云的呼吸...不,应该说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出现了刹那的停滞!

........

三个小时后。

徐云有些恍惚的离开了这间屋子,表情看上去跟被玩坏了似的。

但在徐云的眼中,却赫然可以见到.....

一抹炽热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