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走进不科学 > 第78章 当时就吟了两句诗.....

第78章 当时就吟了两句诗.....

书名:走进不科学 作者:新手钓鱼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2-20 09:15:21

“小徐,你准备成立一家公司吗?”

办公室里。

听到田良伟的这番话,徐云下意识便是一愣。

不过很快,他便坦然的点了点头:

“没错。”

徐云的回答在田良伟的预料之中,毕竟五代吡虫啉的商业价值摆在那边,哪怕是星际玩家都能看到它的前景。

随后田良伟想了想,示意徐云坐下,说道:

“那么小徐,你对公司的筹备有什么想法吗?”

徐云闻言没有说话,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就这样看向自己的老师。

过了几秒钟。

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徐云一边笑一边给田良伟倒了杯茶,说道:

“老师,您别忘了,科大手里还有第五代吡虫啉30%的专利权呢。

学校不会放弃我,我也离不开咱们学校。

所以您也别试探我了,直接说学校有什么打算呗?”

作为两世接近20年的科大人,徐云对于科大的感情自然不必多说。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哪怕他后来离职下海,关系依旧选择挂在了科大,逢年过节也会回校去看看老师和同学。

同时从理性角度出发,科大也无疑是个极佳的合作伙伴。

徐云现在的情况是有技术,但却缺乏资金。

当然了。

这里的资金指的是大钱。

比如他的支付宝里倒是有这些年攒下来的六万多块钱,但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六万块钱基本上翻不了多少风浪。

因此他唯一的选择,就只有去找机构合作这一条路。

无非是官方还是民间、甚至境外机构,再或者就是一些吸血鬼似的风投或者私募基金。

在这所有可选的对象中,科大几乎在各方面都要优于其他对象。

首先科大背靠的是科院,校内有众多顶尖的院士级人才坐镇,

无论是地位还是背景来说,都堪称是本土的一尊巨无霸。

其次则是科大在企业投资和管理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名下有多个直属的投资机构,商业版图幅员辽阔。

当然了。

高校搞产业不止是科大一家在做,国内外几乎所有院校目前都在走这条路。

比如赫赫有名的哈佛,甚至成立了一个校友投资基金,直接用于购买私募债券。

斯坦福大学则成立了多家风投机构,一年投资的项目多达三百多个。

这些年已经覆盖到了偷国,估计再过一段便会触及本土。

可以这样说,如今的高校早就不是很多人印象中那种只做学术的地方了。

毕竟只搞学术很多人是恰不起饭的,未来高校的定位就是一个成熟化的产学研模块,这是一种必然的大势。

例如水木目前便是14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名下的000938、002049市值都在600个亿以上。

科大代表的则是,市值也有两百多个亿。

这种成熟的企业管理体系,对于现今的徐云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助力——你可以让他去搞科研,也可以让他肝论文,但谈到企业管理,徐云就完全是个半吊子了。

最近的例子,就是几个小时前森下制药的试探。

森下制药做法恶心吗?

答案是显然的。

但从商业角度来说,确实是个令徐云都佩服的操作。

而这种操作的背后,必然有着深谙此道的高人在进行指点。

这种级别的高人你让徐云去找,也许通过校友圈碰巧能撞上一两个,但想要组织出一个完善的公司运行体系,这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这种烦恼交给其他人呢?

而另一方面,科大显然也不愿意徐云去找外人合作——这就跟夫前侵犯似的,明明是自己的东西,凭啥要给人分一杯羹?

双方有关联诉求,有感情基础。

那么合作自然是一件双赢之举了。

随后田良伟打了个电话,与不知道谁沟通了几分钟。

半小时后。

一位三十多岁、身穿西装的小胡子中年人来到了办公室。

王清尘则带着常礼成告辞离开。

“小徐啊,给你介绍一下。”

田良伟将中年人迎进办公室,介绍道:

“这位是科大投资方面的总负责人,科大新创基金的秘书长郑祖先生。”

徐云客气的与郑祖一握手:

“郑秘书长好。”

作为在科大待了多年的老鸟,徐云自然听闻过郑祖的名号。

一般来说。

一项基金的总负责人往往都是理事长,秘书长则是专职的辅助核心。

不过高校基金却不一样,高校创投基金的理事长一般由校董兼任,起到类似名片的作用,实际上的负责人由秘书长进行担任。

俗话说花花轿子人人抬,徐云如此客气,郑祖自然也显得很热情:

“你好你好,早就听闻徐神大名了,今日一见,果真是少年奇气称才华,登岱还浮八月槎呐。”

开口就是两句诗,这位秘书长看来也是个老文青了。

商业互吹完毕,田良伟先是通知内线将自己的办公室状态设为暂不接客,随后将徐云和郑祖引到了茶几上,起了个话头:

“小徐,老郑,既然咱们双方都有意向,那么咱们就干脆一点,先把框架给定下来吧,两位意向如何?”

徐云闻言,下意识与郑祖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道:

“我没问题。”

“很好。”

田良伟点点头,对郑祖道:

“郑先生,那接下来就由你来介绍介绍吧。”

郑祖身子微微一侧,将左手手肘放到了沙发扶手上,右手则号脉似的搭到了左手手腕:

“徐博士,田院士,想必二位都知道,成立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股权分配问题。

一般来说呢,公司初创时的股份都是按照投资金额划分的。

比如注册资本划定一百万,A出三十万就占30%,b出十万占10%。

不过小徐你情况比较特殊,所以基金这边的意见是让你通过技术入股。”

徐云静静听完郑祖的介绍,微微颔首,示意自己没有问题。

技术入股,也叫技术合伙人。

在现实生活中,这类合作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可能前期被重视,后期被一脚踢开。

不过徐云倒是不担心这个情况——那些被踢开的技术合伙人所谓的“技术入股”,其实大多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

真正的知识产权是受《公司法》第二十七条保护的正式权益,尤其是对科大新创基金这种高校孵化基金来说,法律框架的约束性要更高一些。

此外科大旗下的公司虽然也曾经出现过一些纠纷,但这主要是框架内的意见不合。

比如人事任命啊、研发资金分配等等,从未有认因为技术入股而被逆规则的踢出局。

随后徐云想了想,说道:

“郑秘书长,技术入股没问题,但我也有一个诉求。”

郑祖和田良伟对视一眼:

“你说。”

“我们准备建立的公司的首发产品肯定是第五代吡虫啉,对吧?”

“当然。”

“那么如果我今后继续突破了其他一些技术的固有壁垒,那么这部分收益该怎么分配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