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 192 我的地盘我做主!

192 我的地盘我做主!

书名: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作者:唐居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3:08:41

由于曹志强的装醉,所以后面的环节他也就没有参加,比如抽奖节目之类的。

等曲终人散,大家都满意的离开之后,曹志强就偷偷让人找来余德利,让他悄悄通知下去,开业典礼结束后,大家下午不用上班了,放半天假,明天一早再来上班。

当然,必须是把现场收拾好才能放假。

因为曹志强觉得,开业典礼搞的这么大,玩的这么嗨,人心都野了,下午再让人工作,工作效率肯定很差,干脆放假得了。

这样一来,自己也清闲了。

然后,等第二天上午九点多,曹志强抵达出版社办公大楼的时候,发现人早都到齐了。

不光余德利跟他找的那六个新人都到了,包括周怀恩社长以及其他五名原红光杂志部的老员工,也全都在。

换言之,大家就都在等曹志强这个总经理一个人了。

这让曹志强略有些尴尬,不过让他早上七点就上班,他实在做不到。

似乎看出曹志强的尴尬,周怀恩社长突然第一个道:“其实吧,曹总经理日理万机,每天为出版社的事情劳心劳力,加上昨天为了应付领导,直接喝醉当场。

这身体有些不适,今天晚来一点,也情有可原,你们说是不是啊?”

社长都这么说了,大家还能怎么说,自然都说对。

对此,曹志强只能是笑着对大家点点头,表示抱歉。

接下来,曹志强当众宣布,既然人员都到齐,就去会议室开会吧。

就这样,出版社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员大会,就正式开始了。

会议刚开始,曹志强立刻就提了个新规矩,要求以后大家上班啊,都定在上午九点钟,下班时间定在下午五点,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两点是午休时间。

此所谓朝九晚五。

另外,周六周日可以休息。

此所谓双休日。

本来曹志强觉得吧,这个提议肯定大家都欢迎,谁知道却迎来一片反对。

很多人都觉得这太宽松了,没这样做的,容易造成心思懈怠,工作效率下降。

这倒是让曹志强愣了愣,真没想到这年代的人如此淳朴,身为韭菜,却处处为资本家着想。

曹志强能怎么办?

他虽然是出钱的老板,但也不能对抗民意啊。

最后讨论来讨论去,干脆取了个折中方案。

新方案是,早上八点半上班,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一点半午休,下午五点半下班。

双休日取消,依旧随大流,每周只星期天休息一天。

不过周六呢,单位不会安排重要工作,大家可以适当放松。

另外,这个规矩只是约束总经理以下的员工,也就是包括余德利在内的那七名新人。

曹志强这个总经理,以及那六个原先红光杂志部派过来的老员工,都不在这个上班时间的约束范围内,他们的上班时间是随意。

这个方案通过后,就下下一个议题,也是最重要的议题——搞项目!

没错,出版社是开业了,但这只是个空壳子,还没有任何来钱的实际项目。

这就好比一个空壳公司,顶着一个公司名,却没有任何实体一样。

如果是事业单位性质的正规出版社还好,有没有项目都照常发钱,毕竟有财政拨款嘛。

所以那种出版社,大家可以慢慢摸鱼,出版社成立大半年都没来钱项目,再正常不过。

但曹志强这个红光出版社,是承包经营制,属于纯粹的自负盈亏。

要是跟其他出版社那样慢腾腾的不着急,那恐怕很快就要发不出薪水了。

好在呢,对于这个事情,曹志强早有预案。

毕竟所谓的来钱项目,就是内容,而内容方面,曹志强早就有了。

曹志强之所以处心积虑的成立出版社,就是为了先把发行渠道弄好。

有了自己的发行渠道,做内容就是小意思了。

“关于项目问题,大家先不要着急。”曹志强笑着道,“实际上,早在建立这个出版社之前,我就考虑好了几个项目。”

说到这,曹志强顿了顿,然后才把自己的项目方案说了出来。

原来,曹志强手头已经有了三个项目,分别代表“远中近”。

也就是远期项目,中期项目,近期项目。

第一个是近期项目,也就是大家立刻要去做的项目。

这个项目是出书,不过不是出诗集,而是出曹志强的那本《破碎虚空》。

《破碎虚空》这本书,曹志强早就写好了,只是曹志强一直秘而不宣,没有轻易的找人出版。

现在好了,有了自己的出版社,自己可以跟自己签约,各种优惠当然可以拉到满。

如此一来,不光自己能靠这本书发一笔财,出版社也能借此赚到一笔钱。

为此,曹志强早就调查过,并且做过一个预估。

假设这本的首发起印量是十万本,那么印刷总价不会超过三十万元,单本书的印刷成本不会超过三元钱,这还是要求高质量的印刷品。

如果单本书的定价是二十五元,那么这本书的分成是这样的。

首先是发行成本,一般在定价的百分之六十。

这部分,主要是把书先批量卖给新华书店发行所这种批发机构,他们此时要的分成一般叫折扣。

比如发行方要百分之六十就是六折,要百分之七十就是七折这样。

出版社越大,折扣力度就越大,比如人民出版社发的教材,折扣能到五折。

但小出版社,七折是正常的。

而曹志强有大领导做靠山,相信跟新华书店谈个六折批发价是没问题的。

当然了,要是出版社不把书卖给批发商,自己搞批发,自己搞零售,那也没问题,但这又是个成本,目前来说不合适,以后可以考虑。

除去了半分之六十的发行成本,一本定价25元的书,就只剩下10元利润了。

这部分利润再减去三元的成本,就只有七元钱的分成。

要是发行量能到十万册的话,就是七十万的收入。

七十万,三七分。

出版社拿三成,得二十一万。

我个人拿七成,得四十九万。

对出版社来讲,一本书赚二十一万的收入,真心不少了。

现在好多出版社,一年的毛收入有没有两万块都不好说。

别看八十年代是出版热,但市面上的图书种类跟数量也多,很多书根本卖不出去,不亏就不错了。

就好比后来的网络作者,光看头部那些大神赚钱了,可大部分还是底层吃全勤的扑街。

这年头的出版社也是一样,大部分都是扑街出版社,真正能出头的知名出版社,就那么几十个。

只有能卖出畅销书的出版社,才能真正赚到钱。

说白了,出版社这行当,想要赚钱,还得是内容取胜。

换言之,《破碎虚空》这本书一旦发行上市,只要定价25元一本的书,能卖出十万册,哪怕按照毛利三七分这么离谱的分成法,也够出版社吃好几年了。

至于这种分成法科学不科学,是不是有问题……

出版社是我的!

我的地盘我做主!

我说行就行,不行也行!

那个姓郑的光头佬,过两年都能搞一个只给自己服务的儿童杂志,上下通吃,凭什么我就不行?

至于《破碎虚空》会不会畅销,能不能卖出十万册?

呵呵,曹志强这是往少了说,实际情况只会更好。

毕竟这才是一九八三年啊!

此时国企改革才刚开始,印刷厂基本都是国营的,还没自负盈亏。

这也就造成一个现象,那就是国内的盗版还没像后来那么猖獗,就算有盗版,也只是小打小闹,盗版书在数量上,跟正版书根本没法比。

现在可不是互联网时代,看本盗版书那么容易。

但也正因为这样,大家的娱乐方式还很落后,国人对武侠的热情,却异常高涨,远超日后。

不客气的说,八十年代的武侠,要论吸引力,其实远没有九十年代甚至两千年后的武侠跟玄幻的。

无他,竞争力不同。

九十年代以后的武侠,竞争异常激烈。

能从那些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武侠,基本都可以被判定成仙草,根本就不愁销量。

所以,像《破碎虚空》这种经过广大人民群众测评过的仙草好书,发行十万册?

呵呵,格局小了!

要是按照曹志强的估计,这本书要真的发行出去,必须百万册起步!

只不过起印一百万册的话,成本起码两百万元,曹志强现在可拿不出这个钱。

所以他只能先起印个十万册,目的不是试水,是快速回笼资金。

要知道,这本的作者名,曹志强决定使用“强子”这个已经有些名气的笔名。

“强子”虽然是个诗人,可谁说诗人就不能写武侠?

恰恰相反,有了著名诗人的光环加持,相信这本武侠的逼格也会被拔高,出道即巅峰不至于,但出道就出名,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

名气有了,只要内容不错,销量肯定不成问题。

最起码,一开始的销量是没问题了,毕竟有知名诗人的名气加持啊。

换言之,如果是加了“强子”这个笔名,并且注明这就是诗人强子的新作的话。

那么《破碎虚空》这本书,就不再是新人新书的待遇,而是知名作者的新作,自带人气光环,出版的时候,可以加快发行速度。

发行速度快,就等于回钱快。

回钱快,自然就可以用这笔钱继续投资,去做更大的事业。

比如曹志强接下来要说的中期项目跟远期项目。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