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 227 值得么?就为了一个编制?

227 值得么?就为了一个编制?

书名: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作者:唐居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3:08:41

有张前进带路,又有曾科长亲自带队,有心算无心之下,很快就把主谋李有福抓捕回来。

让曹志强诧异的是,李有福居然不是他想象中那个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反而是一个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很斯文的年轻小伙子, 看样子比自己也大不了几岁。

对方穿的衣服是普通蓝色人民服,发型是个普通三七分,没有爆炸头,没有喇叭裤,一点花里胡哨的地方都没有。

只看外貌,还以为对方是一个普通上班的普通工人或者干部,而不是一个二道贩子。

不过这也没啥,谁也没规定,一個二道贩子就必须是喇叭裤加爆炸头,那都是刻板印象。

事实上,李有福除了年龄这点让曹志强诧异外,他的打扮方面,反而觉得很正常。

毕竟李有福已经不是一个低级的摆摊青年了,人家现在是批发商,针对的客户是其他摆摊青年,早就不用亲自摆摊零售了。

因此,他这种低调装扮,才更符合批发商的气质。

因为他根本不需要靠奇装异俗来凸显个性,顺便吸引客户了。

更何况,李有福批发的商品,主要是图书音像制品,也算跟文化沾边,不是卖牛仔裤那些玩意儿,所以当然要打扮的有文化点, 这才更应景嘛。

对了,跟李有福一起被带回来的,还有沈振华跟那个库管主任。

根据曾科长的说法,抓捕李有福的时候,沈振华跟那个姓孙的库管主任,都在跟那个李有福坐在一起喝茶,而发现曾科长带人抓他们的时候,还都吃了一惊,连问怎么回事儿。

而在知道事情的真相,也就是李有福偷偷改了提货单数据,由四千变四万之后,沈振华跟那个孙主任也都是先吃惊,后愤怒,看样子是真的被蒙在鼓里,原先并不知情。

只此一件事,就能判断张前进之前说的话,应该是对的。

不管怎么样,李有福被抓住之后,这就算是人赃并获。

此后这些人的命运,该重判还是轻罚, 其实都拿捏在保卫科的手里。

当然了,保卫科虽然看似是由曾科长说了算, 但如果一切走程序, 这件事一定要继续上报给厂长跟书记才行。

就是说,李厂长跟董书记,才有最终决策权跟处置权。

然而,曾科长出于交好曹志强,以及信任曹志强的目的,没有立刻上报,而是决定先听听曹志强的意见再说。

曹志强别看年龄小,但却是厂长跟书记的红人,这件事别人不清楚,曾科长怎么会不清楚?

要知道,光李厂长,就好几次直接打电话给曾科长,让他们保卫科给曹志强帮忙了。

不说别的,就说昨天吧,就是李厂长直接打电话给曾科长,让曾科长派人派车,去印刷所的仓库拉货,然后运去王府井的新华书店补货。

并且保卫科的人开车运货过去后,还全权听命于在现场的曹志强指挥,没有拉去新华书店仓库,而是就在新华书店门口,当街售书。

只此一件事,就能看出曹志强在李厂长心目中的分量。

至于之前开业典礼的时候,李厂长让保卫科的人持枪执勤维护秩序,甚至拉来高射炮当礼炮的事儿,就更不用提了。

也正因为这两件事,才让曾科长对年纪轻轻的曹志强刮目相看。

因此,虽然曾科长年龄比曹志强大,资历比曹志强高,但要论后台,他是真心比不过曹志强。

更何况,曹志强不光后台硬,而且还有钱,关键也会做人,那曾科长当然乐意跟曹志强交往,乐的给他一个面子。

而且曾科长有种预感,在这件事中,如果先交给曹志强处理,他能得到的好处可能会更多。

“曾科长。”曹志强笑着对曾科长道,“能不能让我先单独跟这个李有福谈一谈。”

“这个么……”曾科长皱了皱眉,扭头看了看“这小子一看就不是善茬,你单独对他,万一出点事儿,那可咋办?”

“能有什么事儿啊。”曹志强笑呵呵的道,“他双手戴着手铐,而且斯斯文文的,长得还没我高,应该也不是能打的货。”

“那也不能小看。”曾科长摇摇头,“很多看起来斯文的人,凶起来比谁都狠。所以越是这种看起来斯文的家伙,越是要注意。”

曹志强一愣,然后苦笑:“就不能通融一下?我真的想先单独跟他谈谈。”

曾科长想了想:“这样吧,我把他双脚绑起来,这样应该就没问题了。”

曹志强张了张嘴,本想说不用,但看到曾科长已经拿起绳子行动起来,也就不再说话了。

开玩笑,曾科长又不是他的下属,能做到这点已经很不错了,再对人家要求过多,就有些不识抬举了。

再者说,曾科长说的对。

别看李有福长得很斯文,但这年头,斯文人未必真斯文,很可能是一层伪装,内里是穷凶极恶之徒。

这种人一旦陷入不利局面,很可能真的会铤而走险的对自己不利,哪怕对方戴着手铐。

所以,小心一点,多个保险是对的。

很快,曾科长就把李有福的双脚都牢牢的绑在椅子上,双手还重新反手铐起来。

这样一来,不但能最大限度保证曹志强的安全,而且能让对方有一种羞耻感,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

等做完这些,曾科长还交给曹志强一根电棍,又黑又重粗又长那种。

简单教曹志强如何使用电棍后,曾科长又交代,如果对方不老实,直接拿电棍捅对方的肚子跟手脚,绝对可以让对方很“舒服”。

但最好不要直接捅对方头跟脖子,那样容易出事。

还有,他就在门外守着,真要有事儿,大声吆喝一声就行。

千叮咛万嘱咐之后,曾科长才瞪了一眼一脸平静的李有福,又吓唬了对方几句,让对方老实点,这才慢悠悠的离开了审讯室,只单独留下曹志强跟李有福。

曾科长刚走,曹志强就干脆一手提着一把椅子,来到了李有福跟前,然后把椅子放在李有福跟前,这才慢慢坐上去。

至此,曹志强跟李有福之间,就只有一步之遥,双方如果说话,哪怕很小声也能听的很清楚。

由于李有福的双手反铐在椅子背后,双脚也都牢牢的绑在椅子腿上,所以李有福除非吐痰,否则压根对曹志强造不成任何伤害。

不过看李有福一脸平静的样子,曹志强就知道,对方是个聪明人,应该不至于做出吐痰这种激怒自己的举动。

盯着看了李有福一会儿后,曹志强忽然笑了:“李有福,这名字没错吧?”

李有福默默的点点头,表示没错。

然后曹志强继续笑:“来到这里后,为何一言不发?怎么,不会是看港片看多了,以为保持沉默,我们就拿你没办法了?”

李有福沉默了一下,然后缓缓开口:“那倒没有,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愿赌服输,既然被你们抓住了,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呦呵。”曹志强笑道,“你这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彻底躺平了,是吧?”

李有福干脆闭上了眼睛,继续保持沉默起来,似乎已经懒得多话了。

看到他这么一副完全放弃的样子,曹志强好笑的摇摇头。

忽然,曹志强眼珠一转,干脆一板脸,怒喝一声道:“李有福!别跟我耍花样!

我们的政策你是知道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所以,立刻把你的犯罪过程,老老实实的交代出来!

有一点隐瞒,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别想着蒙混过关!

我们既然能带着张前进去抓你,想必你也能明白点什么。

要是你说的跟张前进说的内容不相符,那可别怪我们对你用手段!”

说到这,曹志强还故意按响了电棒,发出了一阵滋啦滋啦的声音。

这时候,李有福才迅速睁开眼睛,一脸忌惮的看了看曹志强手里的电棒,脸上再也没有了之前的从容不迫,反而略有焦急的道:“别,别乱来,我说,我什么都说。”

一看他这个样子,曹志强才明白过来,原来之前他是假装淡定,其实心里也是慌得一批。

怪不得曾科长临走之前,要给自己一根电棒,看来是早看出对方色厉内荏装淡定了。

果然,专业人士就是专业人士,光这看人的眼光,就让伱不得不服啊。

看到李有福破防了,不装了,曹志强再次板着脸道:“那还不说?”

“说,说。”李有福点点头,“我,我说什么?”

“就说你的犯案过程。”曹志强道,“从头说起!”

“啊,好。”李有福再次点头,“我说,我都说。”

紧接着,李有福就深吸口气,然后开始陈述了起来。

一直说了半个多小时,李有福才把自己的事情全部交代完毕。

李有福的交代,跟张前进说的内容差不多,只是细节方面略有出入。

这么一对照,看来这个李有福,确实只是想先偷偷多拿货,然后先卖货后给钱,并不是想黑了这批货就跑,干一锤子买卖。

不过在李有福的说法里,他这么做的主要目的,还不是为了多赚钱,而是想把沈振华拉下水,进而通过沈振华,接触沈振华背后的领导,然后直接跟那位领导做一个细水长流的买卖。

这个所谓细水长流的买卖,可不光是卖书这一项,他其实是盯上了红光出版社,想跟红光出版社合作。

按照李有福的说法,他其实早就知道沈振华是红光出版社的人,也知道这个决定是出版社内部高层的决定。

从这点看,李有福就比张前进精明的多,因为张前进充其量只是个跑腿的傀儡,跟沈振华的接触其实很少,所以并不清楚沈振华的真实身份。

可李有福不一样,他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早就怀疑起沈振华的身份,觉得对方不可能只是一个新华书店的后勤人员。

所以在吃饭期间,李有福就已经弄清楚了沈振华的真实身份,知道他是红光出版社的人。

至于为何大家都在一起吃饭,李有福知道沈振华的身份,张前进却不知道,这也正常,因为座位不同。

当时吃饭的时候,李有福是请客的主人,坐主位,沈振华是主宾,就在李有福身边,而张前进则远在对面,是端茶倒水的副陪,根本没法与沈振华以及库管孙主任说悄悄话。

而一些敏感内容,肯定不能大声说,只能彼此交头接耳小声说,所以李有福就是通过在酒席上与沈振华的交头接耳,知道了对方的真实身份。

至于副陪张前进,则一直都不知道这个。

也正是知道了沈振华的真实身份,李有福才有了跟红光出版社进一步合作的想法。

不过李有福人微言轻,又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害怕直接找出版社接触,人家不理会他。

所以李有福就想出这么个主意。

没错,按照李有福的说法,其实这次偷偷改提货单数字的法子,灵感出自雍正皇帝继位的传说,也就是那个“传位十四阿哥”变“传位于四阿哥”的传说。

李有福并不是真的想通过这种法子,从仓库里偷出四万套书,赚那一锤子买卖的四十万。

开玩笑,这属于明显的盗窃罪跟诈骗罪,他们要真这么做了,除非立刻远走高飞,否则就没法安生。

而他李有福也好,张前进也罢,都在京城有家有业,怎么可能就为了四十万跑路?

当然了,四十万确实不是小数目,为了四十万跑路,也不是不可以,但那是价值四十万的书,不是钱,还得先卖出去才行。

也就是说,李有福如果真的盗窃价值四十万的书出来,那就是违法犯罪,要被警察通缉追捕,这太不值得了。

所以李有福的本意,是通过这件事,来拖沈振华下水,进而顺藤摸瓜,接触到沈振华的上线,也就是红光出版社的人。

李有福还要借此显示自己的本事,并且警告沈振华的上线领导,告诉他们偷偷卖书不好做,最好找可靠的人合作。

那么,李有福为何要处心积虑跟红光出版社的高层接触上呢?

因为李有福不甘心就只是当个批发商,他还想做大做强。

在李有福看来,在当今这个武侠禁令时期,这个红光出版社竟然敢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卖诗集送武侠的名义卖书,那就说明这个出版社也不是那么正经。

但偏偏这家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却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新华书店,这就说明这家出版社至少背景是足够的。

而且《江湖行》那套书,李有福早就看过,除了对里面的诗歌本身赞不绝口外,对于赠送的《破碎虚空》更是拍案叫绝。

还有就是,这套书的质量,那更是没得挑,印刷质量堪称完美,这说明为这家出版社服务的印刷厂,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印刷厂。

所以啊,李有福的真正目的,是想跟红光出版社搭上线,然后由李有福提供港台的畅销武侠,让红光出版社去出版印刷。

红光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质量这么好,想必出版的武侠肯定比市面上其他版本的要好。

到时候,就算有武侠禁令,不能走正规的新华书店销售,但可以走书摊销售啊。

李有福前段时间去南方进货的时候,认识了几个外地的批发商,好多都是北方各大城市的书商。

所以李有福就想,他要进武侠,还得去南方大老远的进,路途遥远,成本高昂,危险性还比较大,万一路上被查封,那可就损失大了。

既然如此,倒不如在北方当地找个出版社,直接在当地出版港台武侠,然后就近售卖。

这样一来,成本跟消耗可以压的更低,利润可以更高,何乐而不为。

只是京城不比别处,管控很严,一般的出版社都不敢顶风作案,不敢违背那个通知,也就是武侠禁令。

就算有这种不怕事儿的出版社,也不是他一个二道贩子个体户能合作的。

别看李有福现在有不少钱,早就是万元户了,可那只是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羡慕一下,对于一些正规单位来讲,依旧是上不得台面的人物,不会跟他们合作。

所以李有福就想到拉人下水这一招。

通过这一个修改提货单数字的操作,李有福既显示了自己的手腕,又拿到了对方的把柄,然后就可以通过这个契机,与红光出版社的高层接触,并进行深入的合作。

在李有福看来,红光出版社能挂羊头卖狗肉,明着卖诗集,实际卖武侠,那就说明底线很低,就是冲着赚钱去的。

既然是为了赚钱,那出谁的不是出啊。

今后,红光出版社负责印刷出书,而他李有福则负责销货,双方一起合作,一起赚钱,何乐而不为?

甚至是,李有福还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挂靠红光出版社,成为红光出版社的挂靠人员。

如此一来,李有福就不再是一个个体户,而是有正式单位的人员,还是出版社的人,走出去有面子不说,干什么也都方便了许多。

比如坐火车买火车票,就再也不用通过二道贩子,去买高价介绍信,再通过介绍信买票了,直接通过出版社就能开介绍信。

还有李有福的图书批发业务,如果能挂靠一家出版社,成为一家出版社的销售部门,以后搞图书批发,就再也不用偷偷摸摸了。

说一千道一万,李有福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抓住机会被诏安。

他李有福一个没学历没背景的个体户,怎么才能被人看重,然后让人诏安自己呢?

当然要像水泊梁山一样,先打出名气,或者先展现出自己的才华跟能力啊。

而这次的提货单该数字事件,或者说空手套白狼事件,就是李有福的生辰纲。

他就是想通过这起操作,引起有关人士的主意,并拿住对方的把柄,进而借此跟红光出版社搭上线,双方一起合作,最好是能挂靠这家出版社,混一个正式编制。

“也就是说,你处心积虑搞这么一出,初心只是想进入出版社,在里面混个编制?”

“是。”

看到李有福郑重回答的样子,曹志强哭笑不得的问:“值得么?就为了一个编制?”

“当然值得!”李有福一脸坚定的道。

曹志强摇摇头:“那你知不知道,你这事儿万一暴露,万一人家不收你,不接受你的胁迫,反而认定你是盗窃公家财产的贼,随时可以像现在这样,把你给抓起来啊!”

“要不是这次出了点意外,被你们及时发现的话,只要这批货运出去,造成既成事实,那你们也好,他们也罢,铁定不敢声张,铁定要接受我的条件。

否则的话,一旦让外界的人知道,一家堂堂的国字号出版社,竟然有人私下跟我这个个体户,大批量的低价倒卖图书,那倒霉的是那个出版社的人,不是我。

因为到那时候,我有那个沈振华亲笔签名的提货单在手,货又被我们运出去了,很多事儿就不好说了,你们根本掩盖不了。”

说到这,李有福叹口气:“不过现在说这些都没用了,既然货没运出去就被你们扣住了,还提前把我给抓了过来,连那张提货单也被你们掌握了,那我,我愿赌服输。”

“你倒是光棍。”曹志强微微一笑。

“富贵险中求,以前没机会就罢了,既然有了机会,当然要试一试啊。”李有福冷笑。

“可你这个险,也冒的太大了点吧?”曹志强摇摇头。

李有福也摇摇头,然后忽然自嘲道:“你不是我,你不懂。

你是有单位的人,处处都是一路畅通,但像我们这样没正式单位的人,到哪儿都像过街老鼠。

我们想做点小生意,警察要抓我们,文化局的人要抓我们,出版局的人要抓我们,就连广电的人,也要抓我们。

甚至就连街道办跟居委会,抓到我们也要罚款。

我们从南方运货过来,没有正式单位,不能做火车,只能坐汽车。

坐汽车还得晚上走,白天怕被警察拦路检查。

只要一被交警拦住,看到我们拉一车书,只要没有正式单位,那就铁定是扣下来。

如此一来,这一趟不光白干不说,还得交罚款,有时候甚至还得被拘留。

好不容易把货运过来,存货还得偷偷摸摸,生怕被人举报,生怕被人查抄。

有的地方还好,能偷摸的过去,但有的地方,你根本就过不去。

尤其是那些关键的国道收费站,你压根绕不过去。

怎么办呢,只能交钱买路啊。

可以这么说,干我们这一行,一半以上的成本,都是花在应付那些有关部门了,尤其是过路费,更是大头中的大头。

但是有一次,我发现有辆卡车,上面不光拉着书,还拉着一些违禁香烟。

结果那辆车过收费站的时候,人家司机只是出示了一本记者证,说这是某某杂志社的车,结果收费站的人压根就不敢查,甚至连钱都不收,就直接放行。

然后我一问才知道,像正规出版社的编辑,还有正规杂志社的记者,收费站都是不收费的,也一般不检查。

从那时候我就懂了,这年头要想做生意,那就得找个大单位挂靠。

可惜像我这种人,通过正常途径,怎么会有正规出版社或者杂志社看上,怎可能让我进去啊。

所以难得看到这次有出版社偷摸的在新华书店卖武侠,甚至还偷摸的找人私下卖书,我就想抓住这个机会,攀上这条线,进而借此进入这家出版社,哪怕挂靠也行。

我知道这么做风险很大,但不这么做,我就永远没机会了。

所以为了这次机会,铤而走险一次,又何足道哉?”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