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 279 没钱说话不硬气

279 没钱说话不硬气

书名: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作者:唐居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3:08:41

不知不觉,曹志强睁开了眼睛。

当发现自己还躺在那张大席梦思床上,并且窗帘整个拉上,导致室内光线十分昏暗后,曹志强皱了皱眉,然后迅速起床拉开窗帘。

拉开窗帘看了看天色,发现太阳已经开始偏西,妥妥的已经过了中午的样子。

愣了愣后,曹志强又把自己的把手表拿过来。

一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五十三分了。

“不会吧?”一看都快下午四点了,曹志强再次一呆,“这,这,我睡了这么久么?怎么没人叫我?”

想到这里,曹志强连忙穿好外套,又穿上鞋,走出房间,然后径直来到陈家邦夫妻的房间。

敲了敲门后,房间门很快被打开,正是陈家邦。

“志强?”看到曹志强的陈家邦微微一笑,“你醒了啊?”

曹志强点点头:“老陈,你怎么不叫我啊?”

“呵呵,进来吧。”陈家邦让开门。

等曹志强进去后,陈家邦一边冲茶一边道:

“中午的时候,你那两个妹妹过来找我们,然后你的小妹妹,哦,也就是我们准备收养的乔四美。

乔四美对我们说,你睡的很香,不忍心叫你起来,让我们别去打扰你,让你继续睡,然后让我们帮忙叫饭过来吃。

我一听这话,就同意了,然后叫了客房服务,让他们送了几分盒饭过来,大家一起凑合吃了一顿。

虽然是盒饭,但那质量真不错,里面居然有烧肉。

就是价格有点贵,一盒盒饭竟然要七块钱,简直坑人啊!”

曹志强笑道:“七块啊,这不算贵了,毕竟这是涉外酒店,还是全国第一高楼。”

“说的也是。”陈家邦点点头,“对了,你要是饿了,也可以打电话叫送餐服务,他们说是二十四小时提供饮食的。”

“这样啊。”曹志强摇摇头,“算了,晚上一起吃吧,我现在还不算饿。”

紧接着,曹志强看了看:“嫂子呢?”

陈家邦道:“哦,是这样,我媳妇在这闷的有点无聊,就带着俩孩子下去玩了,其实就是到处餐馆拍照,想留点照片,回去好显摆显摆。”

曹志强呵呵一笑:“这样啊,也好,难得来一次嘛,是该好好拍个照留个念。”

“还得多谢你的相机。”陈家邦笑着道,“对了,其实我早想问你了,你昨晚肯定没睡好吧?”

曹志强点点头:“是,最近一直忙着读,嗯,写,还有歌曲跟诗歌,经常熬夜,然后生物钟就变了,变的晚起晚睡了。”

“难怪。”陈家邦送上一杯刚冲好的热茶,“来,尝尝吧,这里的茶叶,是碧螺春,我尝过了,味道还行,是好茶。”

“谢了,陈哥。”

曹志强笑了笑,端起一杯热茶,先吹了吹,这才轻轻抿了一口。

等曹志强喝过两口茶,这才放下茶杯道:“确实不错,挺爽口的。”

陈家邦笑了笑:“你啊你,别怪我说你,虽然年轻,但也别太拼了,注意点身体。年轻时候不注意,老了就一身病了。

老厂长可说了,你可是咱厂的希望,可不能倒下啊。”

“这话说的。”曹志强笑着摇摇头,“李厂长太看得起我了。”

陈家邦道:“其实吧,我觉得这也是李厂长没办法的办法。”

说到这,陈家邦叹了口气:“小曹啊,你不知道,咱老厂长对红光机械厂的感情有多深,他可以说从小就在机械厂长大。

风风雨雨几十年,从小工一直干到厂长。

这种感情,一般人是理解不了的。

某种意义上说,红光机械厂,就是李厂长的家,更是李厂长的亲儿子啊。、

可结果呢,辛辛苦苦几十年,眼睁睁看着这个厂越来越凋零,最后还要被拆分整改。

一旦真的被拆分整改,这个厂就真的死了。

但凡李厂长有点办法,也不会把一切希望放在你身上。

实在是李厂长试过各种办法,但都没啥气色。

反倒是你,突然横插一缸子,让李厂长看到了一定点的希望。

要不是咱们厂内忧外患,面临巨大危机,正常来说,你是根本没希望当厂长的,李厂长也不可能全力以赴的支持你。

所以,你身上的担子很重啊!”

曹志强微微一笑:“放心吧,我既然敢夸那个口,敢接这个担子,自然有一定信心。别的不说,带咱们厂走出困境,避免被强行拆分,那我还是有点把握的。”

的确,虽然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讲,他们觉得要保住一个八千多人的国企大厂很难,但这对于他这种带外挂的重生者来讲,根本不是难事。

实际上,就算没有系统外挂,只凭着曹志强的重生者优势,要带一个国企工厂走出困境,也并非难事。

说白了,还是这时期的国企管理者大多数都因循守旧,改革的步子不敢迈太大。

你就说红光机械厂吧,光那些三产,整合改造一下的话,也能发挥出很大的赚钱能力。

此外,红光机械厂在各地都有兄弟单位,哪怕是做物流,搞贸易,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当然了,做贸易也没那么容易,主要是卡的太严。

毕竟红光机械厂从根本上讲还是个工厂,且主要以提供军品零件为主。

这些军品零件的市场很小,并不是自行车那种普世工业品,一旦买房不要,立刻就是灾难。

就算不说军品零件,只是制作普通工业品,现在也一样不能随便去外地卖。

因为现在的工业生产企业,还没实行双轨制,依旧是计划制,也就是上面定计划,下面按照计划生产并流通,所以多生产了也没用,不能卖去市场换钱。

目前能实行双轨制的企业,只是采矿企业,比如原油跟煤炭之类的,目前已经实行生产资料双轨制,也就是做够计划的,剩余部分可以按照市场价对外出售,但像机械厂钢铁厂这种生产型企业,还没开始这种双轨制。

可别人不知道,曹志强自己却很清楚,到了一九八四年,也就是明年,各大生产型工厂就开始推行生产资料双轨制,可以用计划外的超产部分,以高过定价百分之二十的价格出售。

等到一九八五年,那个不得高于百分之二十的规定也取消了,超产部分完全按照市场价来出售。

红光机械厂再怎么落魄萧条,那些大型机械设备还在,生产图纸跟技术储备还在。

哪怕一些高级技工严重流失,但五级钳工四级锻工之类的中级技工还是有不少的,单纯这一点,就已经完胜国内大多数工厂了。

要知道,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地方工厂,能有个四级钳工就不错了,那得当最高技术员来对待。

可在京城国企,五级钳工只能算国企工厂的入门标准。

从这个角度看,红光机械厂,其实就卡在国企入门标准上。

换言之,其实红光机械厂属于有些滑坡,但还没烂到根的地步,属于烂船还有三斤钉的标准。

只要坚持下去,坚持到明年,等生产资料双轨制的改革正式开启,光靠卖钢筋钢板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还有东直门外的红星轧钢厂,也就是傻柱呆的那个工厂,现在也属于被整改的对象。

如无例外,红星轧钢厂也也会在今年,也就是1983年被拆分整改,其中生产部分归首钢,其他像医院、电影院、学校等三产归地方政府。

这也难怪傻柱最近那么急着开饭店了,实在是这个时候的红星轧钢厂,确实是人心惶惶。

但实际上呢,只要被首钢收购,像傻柱这样的人,是不会被辞退的,应该还会留下来,关系直接转去首钢。

原剧情中,傻柱就是留下来了,八四年之后还在当食堂主任,只不过那时候就属于首钢分厂的食堂主任了。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红星轧钢厂也好,红光机械厂也罢,其实是被坑了,坑他们的人,就是冶金部加政府等高级领导。

原因很简单,像红星轧钢厂也好,红光机械厂也罢,只要能活过1984年,活到价格双轨制出台,他们立刻就能起死回生,靠着超产部分的市场价,赚的盆满钵满。

别的不说,就说普通的螺纹钢,从现在往后推十五年,那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得有批文才能弄到。

而红星轧钢厂也好,红光机械厂也罢,都是能生产螺纹钢的,也都是能生产建材钢筋跟钢板的。

也就是说,只要开始推行生产企业双轨制,红光机械厂跟红星轧钢厂,都能瞬间暴富。

可偏偏在这个政策出台之前,先搞一个什么并购整改,要拆分红星轧钢厂以及红光机械厂这些常年亏损企业,而且整改政策还正好就是今年,也就是双轨制的前一年。

这里面要没点猫腻,打死曹志强都不信。

要知道,双轨制这种制度,不可能脑袋一拍就定下来,肯定之前要开很多会,调很多研,讨很多论。

下面的干部或许不知道,但高级的领导,肯定是知道生产企业双轨制的大概时间的。

知道大概时间了,却提前对京城的一些大国企进行整改,这不是妥妥的坑厂么?

当然,站在高端角度来说,他们做这些也没错。

因为红星轧钢厂也好,红光机械厂也罢,都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距离京城市中心很近,基本都在三环里,二环外。

京城到了八十年代,已经开始有步骤的扩建了,其中在八十年代跟九十年代的开发过程中,三环是重中之重。

那么在三环内的那些企业,自然就属于被整改的对象。

比如红光机械厂,一旦被整改,空出的大片地皮就可以归属京城市政府,然后可以圈地盖楼,这成本可低多了。

相反,如果红光机械厂不接受整改,要来正规的收购土地,那代价就太大了。

然而,毕竟是资格很老的国企老厂,直接说裁撤不好听,也容易引起麻烦,所以才给个整改的机会,让你自负盈亏,政府不再拨款。

看似给你个求生的机会,其实只是给你个台阶下。

因为正常来说,只要双轨制的政策不出,红光机械厂这样的老大难,在没有政府拨款的情况下,一般都很难生存下去的。

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让广大工人逐步意识到饭碗问题,然后慢慢接受被整改的命运。

毕竟对于广大工人来讲,所谓的集体荣誉感,其实是敌不过自己的饭碗的。

可以这么说,那些拿出整改政策的领导,这是妥妥的阳谋,是算准了红光机械厂没了政府拨款活不下去,才故作大方,给了个一年的缓冲期。

也就是说,最迟到今年年底,如果红光机械厂无法自负盈亏,那就逃不过最后被拆分整改的命运。

到那个时候,上面要求你拆分整改,谁也说不出什么。

因为到时候,领导就会对你说,不是没给你们工厂机会啊,是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从这个角度看,红光机械厂确实被逼到绝路上了。

到目前为止,政府拨款其实还没断,但已经准备停一半了。

也就是说,如果曹志强不能尽快想办法赚到钱,从下个月,也就是五月份开始,红光机械厂的工人工资,就要集体减半了。

然后到十月份,就要彻底停止政府拨款。

到那个时候,红光机械厂还不能自负盈亏,自己解决内部的资金问题,尤其是干部职工的薪水问题,就必须接受上面的整改安排。

一旦如此,广大干部职工为了自己的饭碗,也只能接受工厂被拆分整改,或者叫被吞并这个结果。

因为被吞并,好歹干部职工还能有地方安排,要是那时候你还硬顶着上面的压力不整改……

没钱说话不硬气,你都没钱了,还怎么跟硬顶啊?

不说别的,光是机械厂内部的广大干部职工,就能为了能按时发工资,而把你个厂长给活吞了!

这也难怪李厂长会病急乱投医,直接把曹志强当救命稻草。

实在是李厂长现在也找不到别的救生圈了,难得出现个曹志强这种能人,那还不赶紧抓住啊。

“你真的有把握?”陈秘书忧心忡忡的道。

“说真的,那可是八千多口人,哪怕只有一半,算他四千人吧,那也不是个小数目啊。

我问过财务,初步算下来,如果从下个月开始,政府拨款减半,那么我们厂每个月的工资缺口就高达二十五万。

你真的能保证,每个月都赚到二十五万,然后全拿去补贴工资么?”

曹志强呵呵一笑:“我当什么呢,才二十五万,这有什么?

区区每月赚二十五万,你这是看不起谁呢?

别的不说,我光是那套《江湖行》,如今赚的就不止一个一百万了。”

“是,那套书是很赚钱,我知道。”陈家邦道,“但那些钱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你还得跟人分成,而且就算真能赚到一百万,也不一定回回都能出这种畅销书啊。

别忘了,你那套书,是挂羊头卖狗肉,名义卖诗集,其实是卖武侠。

现在可是有武侠禁令的,你这次能成,只是因为大家睁一眼闭一眼,这才让你钻了个空子。

以后你再想这么干,估计就不成了,起码新华书店是绝对不敢要你的货了。”

“所以啊。”曹志强道,“我不是自己开辟销售网络,搞自己的书屋连锁么?只要我们自己的销售网络建立起来,就算网络不如新华书店广,但胜在分成多,利润高啊。

只要把这个书屋连锁建立起了,以后就是坐等分钱了。

再者说,我近期也不打算搞武侠了,我打算出唱片。

武侠不让搞,流行歌曲总可以吧?”

“出唱片?流行歌曲?”陈秘书愣了愣,“你这,这能行吗?”

“怎么不行?”曹志强撇撇嘴,“我不光要出唱片,我还要出杂志呢。放心吧老陈,这才哪儿到哪儿啊,真正赚大钱的门路在后面。

以后你就知道,以后别说每个月二三十万,就算每个月赚他个二三百万,对我来说也是洒洒水啦。”

陈秘书皱了皱眉,刚要说话,房门忽然被打开,然后就看到陈夫人带着曹丽丽以及乔四美一起,大包小包的走进来。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