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 352 于叔叔一身正气

352 于叔叔一身正气

书名: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作者:唐居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3:08:41

很快,曹志强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番。

对于得水这样的官场老油条,说辞跟于芳芳可不一样,至少没那么简明扼要,而是目的明确,事无巨细。

因为对于芳芳的说辞,只需把大概来意说明白,打发掉她的好奇心就行了。

但于得水不一样,对这样的官场老油条,你要不把事情都交代清楚,他是不会认真的。

曹志强的整个介绍过程中,于得水也是微皱着眉头一言不发,明显是在仔细听,这跟于芳芳之前毫不在意的听也完全不一样。

先不管于得水是不是真的认真听进去了,起码人家的态度十分端正,表现出一副我很认真听你讲的态度,不像于芳芳表现的那么儿戏。

“嗯,事情的大概就是这样。”说完来意的曹志强道,“您看能帮帮忙么?哪怕找个门路递个话也成,咱该找谁找谁,该送礼送礼,绝不含湖,也决不让您为难。”

听完曹志强的话,于得水点了点头,一脸微笑道:“你的来意我明白了。

说白了,就是有两个面临毕业,正在进行实习的大学生,私下去了你的出版社找到你,想私下求职,求你能帮忙给她俩办理实习调动,调去你单位工作,而你很想留下这两个大学生,是这样吧?”

“对!”曹志强笑着点点头,“于叔叔,您看这事儿能办成么?”

于得水再次微微一笑:“小曹啊,你先别急,我先缓一缓。”

说完,于得水就靠在沙发背上,闭上眼睛,开始了自己的长考。

至于曹志强,则只好静静的坐在一边,等待于得水的思考。

嗯,本来曹志强是想只办徐静理一个人的实习调动的,但后来一想,反正也是求人,干脆连项东方的事情一起办了。

虽然项东方自己应该有办法给自己办实习调动,但她的办法无非就是重新跟家里人搭上线,这显然有些违背项东方的初衷。

因此,曹志强决定干脆就把项东方跟徐静理的事情一起办。

这样做的话,一来可以让项东方对他产生更多好感,不用委曲求全的求家里人,二来嘛,自己对外可以假装不知道项东方的身份,以后项东方的家里人肯定对自己也有好感。

反正吧,项东方虽然对他说,她一直都不靠家里人,也一直不回去,想要用冷处理的方式跟家里人切割,但以那位项部长的能量,京城到南京这点距离算什么?

十有**,项东方在京城的情况,那位项部长都很清楚,只是那位项部长未必知道项东方的真实想法,反而觉得他的那位大女儿呢,为人低调不张扬,说不定心里更乐呢。

这并非不可能。

曹志强在前世曾经看过不少文章,发现在网上呢,很少有真正的高干大员子弟到处张扬的。

甚至是,他还听说,那些真正的**,很多都是隐姓埋名的求学,求学期间除了极少数人,一般的老师同学根本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一直到那些**工作了,也是十分低调,大部分人依旧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只知道那个人为人谦和,升官特快,等人家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具体身份才会因为藏不住而扩散开来。

再者说,连郝淑雯都能找人打听出项东方的真实身份,京城那么多牛鬼蛇神,曹志强可不信项东方的身份对某些人来说是秘密。

就算是,那位身在南京的项部长,也不可能真的不管自己的大闺女了。

所以答桉只有一个,那就是项部长其实一直在默默的关心项东方,只是项东方不求他,他自然也不想过多插手,这要么是关爱,要么是考验,但不管怎么样,要说项部长完全放弃,这绝不可能。

毕竟项东方又不是跟家里决裂后出逃的,人家是正经的考上大学,正经的来这里上大学,又正经的低调生活,只是上大学期间从没回过一次家而已。

这种情况对普通人来说当然很不合理,但对一些高官来讲,可能这种以学业为重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优秀品质。

反正以曹志强的想法,项东方的亲爹,大概率是借此磨炼项东方,等项东方真正毕业,彻底进入正式工作了,再想法子出手帮忙。

什么,大学辅导员不是工作?

那当然,因为这时期的大学辅导员,真的就是合同工,根本就没有正式编制,不算正式工作,至少在那些高官眼里是这样。

高校辅导员有编制,具有教师身份,那是后来改革后的事情了。

但在八十年代初,大学辅导员只是对学生进行辅导工作,算是大学生的“政治领路人”。

这时期的大学辅导员,大部分是大学教师兼职,也有一部分是优秀大学生担任。

尤其是那些大学毕业,又考上研究生,继续在学校读研的优秀学生,这时期一般都会担任一个辅导员的职务,这样就可以勉强算学校教职员工,可以住教职工宿舍了。

可不管怎么样,项东方现在的情况,跟还没毕业的学生没两样,那位项部长选择不干涉大女儿的求学之路,再正常不过。

所以,曹志强帮项东方,不光能让项东方对自己更加信任,也能入那位项部长的发言,何乐而不为。

只是项东方的具体情况,曹志强就不需要告诉于得水了,跟于得水的说辞,就只是把项东方当成一个普通的外地优秀学生。

过了一会儿,于得水重新睁开眼睛,坐直身体,看着曹志强道:

“小曹啊,都是自家人,我也不跟你来虚的。

你这个事儿啊,其实是很困难的。

他是这样,现在的大学生分配,虽然都是政府包分配,但学校的自主权也很大。

如果那两个学生的学校书记肯点头,那就一切都没问题。

本来呢,你要是别的学校就罢了,但北师范嘛,一来是教育部直属的学校,二来那学校在xc区,跟我这个区不是一个辖区,我,我实在没法插手啊。”

一听这话,曹志强就知道,对方有办法,要不然就不会这么说,直接干脆拒绝得了。

之所以肯这么说,就说明事儿能办,但你得拿好处。

“明白了。”曹志强微笑道,“于叔叔,也不是让您直接插手,但您跟xc区的官员总能有点交情吧?如果您……”

“不不不!”于得水摇摇手,打断了曹志强的话,“说笑了,我只是个小小的秘书,本区的人都不一定认全,更别说xc区的同志了,要想跟xc区的有关人员攀交情,我们区长还凑合。”

曹志强眨眨眼:“了然,了然。

那要不这样,您说该怎么办,那就怎么办。

只要能让那两个大学生留在我单位,您说个数,我绝不含湖。”

“哎呀,你误会了。”于得水再次摇摇手,“都说了,这不是钱的问题。”

“没错,是关系的问题。”曹志强笑道。

“可这走关系,不也得花钱嘛。

只不过这里面的门道呢,我实在不太懂,当然就得求您来指条明路了。

您放心,该怎么花钱,花多少钱,您说个数儿,我来出。

当然,您的那一份另外再算。

说白了,我这是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儿。

您充其量,就是中间帮忙牵个线,帮我认识几个领导而已,不牵扯任何问题。

至于这些礼物,那根本不是送给您的,是我送给我干姐的,跟您完全没关系。

反正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您都不会有事儿!”

“这话说的,有点意思。”于得水呵呵一笑,端起茶碗抿了口茶,“小曹啊,我真不是那个意思,你懂么?”

“我懂,我当然知道您不是那个意思。”曹志强笑了笑。

紧接着,曹志强眯了眯眼:“不过啊于叔,其实吧,我也不是非得要那两个大学生,可您不觉得这是个机会么?”

“机会,什么机会?”于得水一皱眉。

“升官发财,拓展人脉的机会啊!”曹志强微微一笑。

于得水看了一眼曹志强,放下茶碗:“什么意思?”

曹志强故意回头看了看房门,这才压低声音道:

“于叔叔,我听说,您在竞争办公室主任。

这可是个好位子啊,一旦上去了,那可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但是呢,我还听说,想竞争这个位子的不止您一个,您的优势也不是特别大。

所以啊,干脆这样,您这次就借着我这个事儿,找找你们的区长,让您区长亲自出面帮我的忙。

这关系嘛,不就是你求我,我求你,你来找我,我来找你,多多走动,互相帮忙,才能越来越亲。

甚至是,您还可以借这件事呢,把区书记也捎带上。

区长不保险,但区书记出马,铁定能请动xc区的相关领导,进而再请动北师范的书记。

到时候啊,大家借机坐在一起,吃个饭,喝个酒,联络联络感情,不但能办了我的事儿,还能办了您的事儿啊。

对我来说,我花钱组局,不光能留下两个大学生,而且能借机认识一群领导,这本身就是好处。

而您呢,借此机会也可以跟一群领导攀上交情,入了领导的法眼。

到时候,您在书记跟区长那里都有分量了,也有交情了,那这办公室主任,还能给谁?”

“哦?”于得水眼睛一亮,可很快就皱起眉,“原来你是打着这个主意啊。”

“那是。”曹志强呵呵一笑,“实不相瞒,如果只是为了找俩大学生过来,我还不至于找您这么麻烦。

说真的,我那出版社啊,您想必也清楚,是红光机械厂的下属单位。

虽然我们那个出版社呢,因为新建不久,暂时还没有接收大学生的资格跟名额。

但我们红光机械厂却不同,我们厂是冶金系直属企业,还是京城企业,每年本来就有一批接收大学生的名额。

所以啊,如果我真想要大学生,直接找我们厂长或者书记,然后跟相关学校打个招呼,分配的时候给我们机械厂多分几个中文专业的,那也不是不行。

马上又要到毕业季了,如果大学生来了我们红光机械厂,内部工作怎么调动,还不是我们厂说了算?

而我们出版社呢,目前是机械厂最赚钱的一个下属单位,我要一开口,肯定把大学生给我乖乖送来。

因此,实际上讲,我那个出版社呢,并不是真的缺大学生。

然而,那俩大学生来我这毛遂自荐,让我看到了个机会,一个拓展人脉的机会。

我想过了,我不能一直靠机械厂帮忙,也得早点跳出舒适圈,尽快有点自己的人脉跟关系了。

毕竟您想必也听说了,最近像我们机械厂这种企业,都在搞内部整改,其实就是拆分合并。

实不相瞒,我们红光机械厂呢,也在改造计划之中,如果不能在今年内有起色,能做到自负盈亏,就要被拆分。

到时候,生产部分归首钢,其他三产部分归当地政府,都变成事业单位。

假设真有那么一天,我那个出版社啊,铁定要被当地政府接收,转变成事业单位。

一旦成了事业单位,但我这社长兼总经理的位子还能不能坐稳,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啊,我得未雨绸缪,先跟当地领导打好关系,这样万一我们厂被整改,出版社从国企身份变事业单位,我也好能顺利过渡不是?”

一听这话,于得水立刻一脸了然:“明白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小曹啊,还是你想得远啊!难怪短短时间就做到这种地步,厉害,厉害啊!”

曹志强笑了笑:“于叔说笑了,我这也是没办法啊。”

叹了口气后,曹志强才道:“我之前就纳闷,自己这么年轻,怎么这么容易就当了出版社社长,而且还没啥人反对。

后来才明白,之所以没人反对,是因为我们厂正在生死关头,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

跟您说实话,从这个月开始,政府给我们厂的财政补贴就减半了,到年底如果不能自负盈亏,就全部取消补贴。

到时候,没了政府补贴,工人发不出工资,那会出事的。

他们就是用这种方式,逼我们厂接受政府跟首钢的整改协议,把我们厂拆分,生产部分归首钢,三产部分归政府。

我们厂长也是没办法了,看到我能赚钱,这才给了我一个机会。

但我一个小小出版社,未必能撑得起整个厂,所以总要两手准备。

要是能撑过去,那当然最好。

可要撑不过去,我怎么也得给自己留条后路吧?

本来正发愁怎么做呢,正好有俩女大学生找我,我灵机一动,就想干脆借这个事儿为契机,从您这里找个突破口。

您跟区长关系很熟,而给大学生办实习调动这个事儿又不是特别难的事儿。

通过给大学生办理实习调动,您可以借这个机会,不断找人,互相串联。

我也可以借这个机会,认识很多领导,起码混个脸熟。

这样的话,以后再找他们办事儿,也就容易许多了,您说是吧?”

“不错!”于得水勐的一拍大腿,哈哈大笑,“小曹啊,说得好,说的太好了!”

紧接着,于得水又道:“实话说,本来你说的这个事儿,我不想插手的,不过既然你这么说,那就不同了,不过……”

“不过什么?”曹志强问。

于得水皱眉道:“不过这事儿要真要如你所说的办,花费可不少啊。”

“需要多少?”曹志强再次问。

“至少这个数!”于得水伸出三个手指头。

“三十万?”曹志强下意识出口。

“胡说!”于得水吓了一跳,“我说的是三万!”

“啊?”曹志强愣住了,“三万?”

“是啊,三万啊!”于得水叹口气,“这一个个的,哪个不得给个两三千?加起来啊,怎么也得三万块,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你,你有三万块吗?”

“这话说的。”曹志强呵呵一笑,“那必须有啊。”

略微一顿,曹志强道:“这样,我给您……三万五,三万是给别人的,五千是给您的辛苦费,期间的请客吃喝费用另算,全部我包,如何?”

于得水一皱眉:“真的,你真有这么多钱?不是骗我吧?”

曹志强道:“您看,我骗谁也不能骗您啊,您要不信,我现在……就回去拿钱过来,这总行了吧?”

“那倒也不用。”于得水笑了笑,“回头我先去通通风,有消息通知你,你只需要把钱准备好,到时候听我安排就行。”

“明白!”曹志强点点头,“我一定完全听于叔叔的吩咐!您说什么,就是什么,绝不含湖!”

82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