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 383 薄利多销,让盗版无利可图

383 薄利多销,让盗版无利可图

书名: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作者:唐居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3:08:41

其实《怒放的生命》这张音乐专辑,曹志强早就制作好了,并且依旧提前自掏腰包,灌录了大量的唱片。

由于李有福已经联系了多家国内的磁带厂,增加了很多磁带生产厂家,加上之前那批退回北平磁带厂回炉重灌的磁带,导致《怒放的生命》这张音乐专辑囤货很多。

有多少呢?

这么说吧,到曹志强正式参加高考的时间为止,也就是七月十五日这天,曹志强已经以华夏音像公司的名义,囤积了足足一百五十多万盒录音磁带,绝对堪称是史无前例。

为什么说史无前例呢?

这是因为在这之前,国内发行录音磁带的时候,还没有在唱片没上市的时候,就提前囤积过百万张磁带的先例,最多屯个十万就不错了。

一般情况下,国内唱片公司都是先囤个两三万的磁带,等上市后再根据欢迎程度选择加不加录,这样的话最稳妥,资金压力也最小。

曹志强这种新唱片还没上市,就提起囤积过百万张唱片的情况,以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大腕歌星也没有这种待遇。

比如李谷依老师,她这时期算是国内最火的内陆歌星,她要出唱片,也没提前囤百万张唱片的情况。

国内其他的唱片公司,之所以没有在新唱片上市之前,就提前囤百万唱片的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做。

因为此时的国内唱片公司都是国企,出唱片的手续特别繁琐,尤其是涉及到钱的事情,都比较斤斤计较,需要层层审批。

华夏音像公司却不一样,这家公司名义上是国企控股的合资公司,也算是国企,但其实更像个皮包公司,或者准确点说,就是曹志强的一言堂。

所以曹志强想要做啥,只要他乐意,并且他自己乐意掏钱,那就不成问题。

说句不好听的,华夏音像公司,不过是曹志强手里的一个工具,名义上是国企,其实跟曹志强的个人公司也没啥差别了。

当然,曹志强之所以肯自掏腰包,花大价钱提前囤积这么多唱片,还是因为他对自己这张个人专辑信心十足。

这个信心,并不仅仅体现在对作品本身的信心上,也包括曹志强对当今国内音乐市场的了解上。

在这之前,曹志强并没有仔细调查过国内的唱片市场,总是想当然的以为,自己的好歌一拿出来,肯定震惊一片。

所以当初为了利益最大化,他选择了出单曲磁带,而那首单曲磁带,毫无疑问就是《红旗飘飘》了。

不仅如此,他还别出心裁的跟央视合作,搞了个广而告之的新栏目,且新栏目的第一个节目,就是《红旗飘飘》的MTV,以此来宣传自己的歌。

毫无疑问,单纯就《红旗飘飘》这首歌来讲,确实是出名了,大江南北都在传唱这首歌,甚至很多小学都开始教小学生唱这首歌了。

然而,红旗飘飘的单曲磁带,销量却不尽如人意,或者说,是没达到曹志强的期待。

后来经过一番调查才发现,磁带销量不佳,主要是忽略了时代因素。

因为在这个时期,国内最流行的其实是卡带式录音机,真正的唱片机虽然出现更早,但由于昂贵的价格以及黑胶唱片本身太贵,录入歌曲太少等缘故,在国内并不流行,数量并不多。

而一般所谓的单曲,指的多是那种黑胶唱片,毕竟黑胶唱片储存量有限,一般一张唱片也就能录两首歌,也就是正反面。

新的密纹唱片虽然能录更多歌曲,但价格就贵的离谱了。

市面上如今一张密纹唱片要十五元左右,这一般家庭谁受得了。

因此,价格便宜的磁带唱片,就是国内最流行的唱片形式,没有之一。

然而,普通录音磁带的存储量都很大,一般都能存储十首歌以上。

所以如果用磁带式唱片出单曲,那除非你价格定的很低,跟空白磁带差不多,否则一般老百姓是不会买的,因为觉得这太坑。

曹志强当初给他首张单曲磁带的定价,是六元钱一盒,这价格已经超出大部分老百姓的心理预期。

加上磁带容易翻录盗版,所以大家宁可去买那些便宜的翻版货,反正听起来也没啥大差别。

国内录音机虽然不能翻录,但进口的双卡录音机,却可以轻松翻录。

因此这个时期,很多个体户早就开始干起了翻录流行歌曲磁带的行当。

个体户用双卡录音机翻录,虽然不如磁带厂直接灌录更快,质量跟数量都没法比,但你架不住干这个的个体户够多啊。

只要有人能有一台可以翻录磁带的双卡录音机,再搞点空白磁带,然后买一盘《红旗飘飘》的正版磁带,就可以自己搞一个小作坊来翻录。

翻录的磁带是合集,不光有《红旗飘飘》,还可以有港台流行歌曲,一盘磁带十几首歌,价格还只卖四元钱,跟一盘进口松下磁带的价格一样。

如此一来,大家当然乐意去买盗版的,价格便宜,听起来一样,还能多听十多首流行歌,多划算啊。

此时的国内老百姓普遍不富裕,大家虽然都有娱乐需求,但这也得量力而为。

说白了,就是国内老百姓此时对价格太过敏感,对性价比要求很高,这一点,可以看看二十一世纪初的印度。

别看六元钱只比四元钱多了两元,但这个时代的两元钱可是相当值钱的。

再加上你六元钱一盒的录音带,还只有一首歌,约等于是一盘空白磁带,那除非特别喜欢,还不差钱的,比如能报销的单位之类,否则普通老百姓,谁乐意当冤大头啊。

因此,在没经过详细调查之前,曹志强的第一首单曲,算是不败而败。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曹志强的第一首单曲并没有失败,反而是大成功。

毕竟《红旗飘飘》这首歌如今已经是国内妥妥的流行歌曲,好多人都听过。

并且《红旗飘飘》的正版单曲磁带,销量也早早过了三万,包括黑胶唱片的销量也早早过了万,跟其他唱片相比,成绩很不错了。

所谓的失败,只是曹志强自己认为的而已,因为这个成绩在外人看来不错,在他自己看来,这就是失败。

所以说,后来曹志强痛定思痛,在总结了经验教训后,改变了原先继续出单曲,也就是《血染的风采》的计划,反而重新录制了一张更符合这个时代的专辑——《怒放的生命》!

《怒放的生命》是摇滚风,无论曲风还是歌词,都跟这个时代非常符合,而且绝对可以打动人心。

放在这个时代,这张专辑绝对可以说是核爆级别。

与此同时,曹志强还把这张专辑的定价定的很人性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统一售价2.8元。

也就是说,一张《怒放的生命》,总共十二首歌(饱含《红旗飘飘》),诚意满满,分量十足,价格却只要两块八一盘。

这个价格,让很多盗版小贩直接干不下去了。

要知道,如今市面上的空白磁带,国产空白磁带的价格,批发价都在2.5元到3元之间,零售价在3元到3.5元之间,而进口磁带一般都在4元以上。

曹志强直接把专辑的零售价格定在了2.8元一盘,这几乎就断了所有盗版小贩的盗版之路。

因为盗版无利可图,赚不了钱啊。

你想,盗版小贩买一盘国产空白磁带,最少要2.5元一盘,这还是大批量购买的批发价,小批量绝对买不到。

就算最低2.5元一盘,其中加上各种折腾,哪怕不算人工呢,可你包装费总得要吧?

一盘磁带的包装费,附加成本至少在三毛以上,而且绝对不可能比正规厂家的精美。

人家正规磁带厂,可以大批量的包装,数量多了,价格自然可以压低。

你个小摊贩少量的搞,包装成本怎么可能比磁带厂的低?

要降低成本,只能压缩质量了,可再压缩质量,成本也不可能低于三毛钱,一般都是五毛钱左右。

这就好比你买汽车整车很便宜,但如果买一模一样的汽车配件自己装,价格要远远高过汽车整车一样。

但你对外卖盗版磁带,总不能比2.8元的正版货贵吧?

要是盗版货跟正版货价格一样,大家干嘛买盗版货?

因此,2.8元的零售价,直接就让此时的盗版书欲哭无泪,跟我无从盗版,因为不划算。

除非是个人买空白磁带,不要包装,直接硬录。

可空白磁带也不便宜,按照零售价买的话,国产空白磁带不可能低于三元一盘,那还不如去买正版货呢。

那么,2.8元的定价,曹志强有赚头吗?

当然有。

曹志强拿货价格便宜啊。

他之前的拿货价,就是1.3元一盘磁带,这是连包装的价格,单纯磁带只是八毛钱。

现在他因为要的量更大,加上提前给现金,实际上拿货价可以更便宜,就算不同厂家的价格不一样,平均下来的话,成本也是1.2元一盘磁带,这同样是连包装一起算了。

按照定价2.8元一盘算,一盘磁带一旦卖出去,毛利就是1.6元,也就是一块六。

当然了,实际上不能这么算。

因为录音磁带的销售,是分成模式。

目前,曹志强大体有两条销售渠道。

一条是正规的发行渠道,也就是走新华书店、供销社、百货商场的渠道。

这条渠道呢,基本都是要把定价的一半分给这些发行商,也就是1.4元一盘。

如此一算,通过正规的发行渠道,新华书店这些单位,每卖出去一盘磁带,华夏音像公司只能收到1.4元的货款。

减去1.2元的成本,理论上讲,华夏音像公司在每一盘磁带上面,只能赚到0.2元,也就是两毛钱。

别嫌少,这其实已经很不错了,谁让曹志强搞的定价太低呢。

可没办法,不搞这么低的定价,他没法防止遍布全国各地的盗版大军啊。

而且薄利才能多销,尤其这还是曹志强的第一张专辑,关键是打响名气。

只要名气有了,以后再把价格定高一点,自然不成问题。

更何况,曹志强不止正规渠道这一条发行渠道,他还有一条自己的发行渠道。

这条自己的发行渠道严格来说分两种,也就是红光出版社的销售部,以及红光百货公司。

红光百货公司,其实就是目前正在京城搞试点的连锁便利亭。

由于目前便利亭的数量还不够多,到现在为止,满打满算才十二个正式营业的便利亭。

新的便利亭虽然已经造了不少,但在政府全面认可之前,还没法全面扩张,只能先经营好那十二个试点便利亭。

但不管怎么样,十二个试点,就等于十二个销售点,单纯对京城一个城市来讲,销售量还是很客观的,未必就比新华书店差。

毕竟新华书店数量有限,不如便利亭灵活。

别的不说,新华书店的货品价格是死的,不能讨价还价,但便利亭可以啊。

尤其是,便利亭项目也可以说是曹志强自家的项目,那在自家便利亭里,卖自家经理的歌曲专辑,自然可以讨价还价。

便利亭的销售模式是代卖制度,也是先卖货后给钱。

区别就是,便利亭里售卖的《怒放的生命》专辑,代卖的铺货价是2.5元。

也就是说,便利亭里售卖的《怒放的生命》音乐专辑,每卖出去一盘,只需要上缴2.5元给总部,剩下的三毛钱,就算是便利亭销售员自己的冗余。

这样一来,销售员可以原价2.8元一盘卖,自己赚那三毛钱,也可以略微便宜一点***如2.7元一盘,多少有两个上下浮动的余地。

2.5元上缴总部后,留下0.3元给红光百货公司,剩下的2.2元钱,都打给华夏音像公司。

如此一来,在便利亭每销售一盘《怒放的生命》,华夏音像公司可以获得2.2元钱的回款,减去1.2元的成本,毛利是1元,也就是一块钱。

当然,便利店这是小意思,真正赚钱的是另外一条,也就是红光出版社的销售部。

红光出版社的销售部,是李有福在管,其实就是一些收编的个体户。

说收编也不完全对,应该说,是一个合作关系。

李有福跟个体的个体户批发头头攀上了交情,然后红光出版社这边发什么货,他们都可以用优惠价拿货。

比如《怒放的生命》正版货,那些隶属于红光出版社销售部所管辖的下级经销商,或者叫加盟个体户们,都可以用2.3元的价格拿货。

这些加盟个体户以2.3元一盘的价格拿到货后,哪怕以2.8元的定价销售,也能有五毛钱的利润,这个利润已经相当可观了。

更不用说,一些稍微远点的加盟个体户,只要一次性购买一万盘磁带以上,就可以让红光机械厂的运输队帮忙配送,配送费很便宜,只需要交个运输成本价就行。

别小看这个,这时期运输是很麻烦的,有很多关卡,而红光机械厂是国企,是可以免检的,这能少了多少麻烦啊。

红光出版社拿到2.3元每盘的回款后,0.3元留给红光出版社,剩下的2元钱,则直接华夏音像公司。

2元钱减去1.2元的成本,就是0.8元钱。

也就是说,红光出版社销售部这条加盟个体户的渠道,每卖出一盘磁带,毛利是八毛钱。

虽然八毛钱要少过便利亭的一块钱,但架不住数量多啊。

而且这些加盟个体户进货,是提前打款过来,单纯就利润来讲,远比给新华书店这些正规销售渠道多多了。

所以真正的问题就是,《怒放的生命》到底能够多火,销量到底有多高。

毕竟说一千道一万,曹志强这次的销售策略,就是一个简单的薄利多销。

如果销量不好,那什么都是白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