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 第541章 微笑服务与绩效考核

第541章 微笑服务与绩效考核

书名: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作者:唐居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5-21 22:04:48

安排娄晓娥去食为天考察的事情并不复杂,只需要跟曹佳佳打个招呼就行。

曹佳佳一开始还不乐意,哪怕听说娄晓娥过来考察是要投资,也不乐意。

如今的曹佳佳也算有些见识了,也知道投资是好事儿,尤其是香港人的投资,更是大好事儿。

但是曹佳佳认为,食为天就这一家店铺,现在已经经营的很不错,再投资也投不出花来。

在曹佳佳看来,继续投资,无非就是在装修上下功夫,可如果重新装修,就要停业好几天,那可都是钱啊。

就算装修的再好,饭菜也不能贵破天去,而餐馆就那么大,客流量就那么多,加上现在生意又这么好,根本没必要再折腾。

从某种角度来看,曹佳佳的观点也没错,所以曹志强只能私下跟她说,以后还要开好多好多家分店,然后组成一个有好多分店的连锁餐饮集团,然后让曹佳佳当这个连锁餐饮集团的经理。

为此,曹志强还简单的跟她讲了一下,什么是餐饮连锁店,也就是好多家分店都是统一招牌,统一装修,统一服装,统一饭菜之类。

曹佳佳虽然还没见过真正的餐饮连锁店,但她会想。

只要把餐饮连锁店,想成复制好几家食为天,然后都归她管,这就能理解了。

再一想,一家饭店的客容量有上限,等于收入有上限,但如果好几家饭店加在一起,那收入也等于是跟着加倍。

想到能成为可以管理好多家饭店的总经理,曹佳佳总算是同意让娄晓娥进来随便看,包括看账目。

但其实,曹志强自己知道,他是在忽悠自己的亲姐。

倒不是说曹志强没想过搞快餐连锁,而是食为天这种饭店,很难搞快餐连锁。

原因很简单,快餐连锁店模式,真正的讲究并不是统一招牌,统一装修以及统一服装这些表面功夫,而是饭菜标准化跟成本控制。

真正的快餐店,对厨师水平的要求不高,但对饭菜口味的标准化要求比较高。

就是说,对于连锁快餐店里的饭菜来讲,起码要做到不同饭店的饭菜口味差不多,口味不错,价格合适,而且还不需要太高档的厨师。

因此,真的要开快餐店,最合适的就是火锅跟麻辣烫这种模式。

食为天却有些不同。

食为天是一家传统的饭店,饭菜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高,食材比较高档,对厨师的手艺要求也比较高。

虽然这里的大部分普通菜呢,都是何雨柱的徒弟做的,而且大部分饭菜都用了曹志强提供秘方调味料,但有些高端菜,还是需要何雨柱亲自下手的。

也就是说,食为天骨子里是一家中高档的餐馆。

别的不说,就说何雨柱也会谭家菜,这就是一绝。

而且何雨柱做的谭家菜,手艺不比北平饭店七楼的谭家菜差。

只不过何雨柱在食为天一般不做那种何式谭家菜,更多是做高档川菜。

而像这种很吃厨师厨艺的饭馆,是不可能大批量的搞快餐店模式的。

话虽如此,可食为天再好,受限于条件跟历史,单纯论菜式,也没法真正跟北平饭店七楼的谭家菜比,因为缺少了人家的历史跟文化的厚重。

也就是说,同样做谭家菜,何雨柱做的菜可能在色香味方面都不差北平饭店七楼的师傅,但因为缺乏人家的历史跟文化,终归还是差点事儿。

另外,食为天的装修基调在那摆着,价格也在那摆着,注定了只能走中层路线,或者说主打中产消费为主。

这样的饭店,哪怕再赚钱,利润上限也是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样是明确的。

利润上限且不提,这个跟客流量有关。

至于发展方向,其实只能走升级成高端饭店这一条路。

因为食为天是传统的吃厨师手艺的饭店,至少目前来说,很难走分店处处有的模式。

在曹志强的未来规划中,他如果想在餐饮业方面插手,注定要干快餐店连锁模式。

这是因为曹志强有系统提供的饭菜秘方,而且有详细的制作方法。

在之前签到的《中华料理之馋死你三千》中,提供了三千种中餐饭菜的制作方法,这也罢了,关键每一种菜式的做法都非常科学,不但有具体的温度跟时间,连配料都精确到毫克。

换言之,《中华料理之馋死你三千》,根本就不是传统的中餐制作方法,更像是实验室模式,或者说是工业化食品加工厂模式。

只要把里面的菜式做法用流水线的工厂模式制作出来,口味都差不多。

就算不具体搞那些菜式,里面有很多辅料跟调料的制作方法本身,就足够噱头了。

比如其中一款拉面酱,完全可以大工业生产,然后只卖这款酱料。

还有其中一看麻辣烫的汤汁配方,一样可以工业化生产。

只不过这本食谱的菜式制作方法,更像是实验室制作方法,想要转变成工业化生产,还需要深入研究跟摸索,类似把实验室产品变成工业化成品那样。

曹志强暂时没时间搞这个,所以只是弄了一点皮毛,搞了一点比较容易弄的酱料跟卤料,在食为天制作了一些比较容易的快餐食品。

比如食为天的茶叶蛋,因为用了曹志强提供的配方,味道独特,现在是最火的明星产品之一。

还有食为天的各种卤味豆腐制品,都是因为用了曹志强的秘方才卖的那么火。

食为天的外卖窗口之所以越来越火,除了食为天声名在外,价格比较公道外,主要还是因为这里的茶叶蛋跟卤味豆制品的味道比较特殊,能拉住回头客。

但实际上,曹志强早就发现了,那些外卖食品,完全可以独立出来搞的,现在跟食为天合并在一起,其实反而降低了食为天的档次。

毕竟茶叶蛋跟卤味豆制品的味道再好,终究还是上不得台面。

只是曹志强暂时的重心不在食为天上,所以才放任食为天饭店继续野蛮生长。

不过嘛,这不等于曹志强看不上食品行业,相反,他其实相当重视这个产业。

前面说了,曹志强开食为天的目的,赚钱是其次,主要还是想把这里搞成一个餐饮培训基地。

除了培训厨师外,还要培训服务员,所以食为天的厨师跟服务员数量,是普通饭店的十几倍。

现在的国内,还没有一家真正的厨艺培训学校,也没有一家真正的服务员培训学校,连相关专业都没有。

这些问题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曹志强提供的调理配方不能轻易泄露,所以才需要可靠的自己人。

所以,曹志强当初才开了个食为天,赚钱是其次,关键是让厨师跟服务员有一个现实的实习场所。

为此,食为天的厨师学徒也好,服务员也罢,基本都是红光机械厂里出去的年轻工人,等于这些人都是以正式工人的身份,来这里当厨师学徒跟服务员。

一旦等食为天的这帮厨师学徒跟服务员都稍微学出点样子来,曹志强手里的资金也足够,他就会绕开食为天这个招牌,开一堆连锁快餐店。

连开什么快餐他都想好了,先期就开两种,一种是以麻辣烫为主的中式快餐店,另外一种就是川味火锅店。

其中麻辣烫属于低端连锁店,火锅店则偏向中档。

除了麻辣烫跟火锅店外,他还要搞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各种人工食品,比如方便面,果冻布丁,等等等等。

但想要搞这一切,前提得有钱。

曹志强现在手头是赚了不少钱,但想要大搞餐饮业跟食品加工业,那点钱只是杯水车薪。

原本呢,曹志强确实很眼馋娄晓娥的资金,但现在嘛,他已经对娄晓娥的资金不怎么看在眼里了,他更在乎的是娄晓娥的身份跟渠道。

开玩笑,国家还欠他二十亿美金呢,哪怕不是一次性付清,慢慢给,也足够曹志强折腾了。

只不过呢,这笔钱曹志强肯定不能直接拿来用,他得先在海外离岸银行搞个不记名账户,然后再搞个离岸公司,最后以离岸公司投资的名义,把资金投进来。

以国内目前的力量,根本查不到海外离岸公司的情况,所以这个方案是比较稳妥的。

至于娄晓娥,曹志强是想用食为天的股份,换取娄晓娥的一部分美金或者港币,再加上娄晓娥在香港的扶持,让他可以用投资者的身份去香港开公司创业。

只要曹志强在香港有个通过娄晓娥帮忙搞出来的明面公司,他就可以借此玩很多花活儿。

别的不提,他就可以很轻松的把国家给他的外汇,通过投资的模式投入到自己在香港的公司上,然后再转投国内,这样一倒腾,就会更加安全。

此外,如果曹志强在香江开一个贸易公司,他还可以借助贸易公司的皮,更好的给国内运敏感物资。

总之,跟娄晓娥合作,前景十分广阔,而且不会引人怀疑。

相对来说,一个食为天,给娄晓娥也没关系。

毕竟曹志强真正看重的不是食为天这个饭店,而是里面的人。

不过这些事情,就不能跟曹佳佳说了,所以只能用连锁店的名头忽悠她。

其实就算忽悠不住也没关系,毕竟曹佳佳只是食为天的经理,不是老板。

食为天真正的老板是曹志强,他如果作出决定,别人是没法阻拦的。

只是曹佳佳身份特殊,才需要跟她解释一二。

然而,通过这件事,曹志强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曹佳佳的亲人属性。

曹志强忽然发现,任人唯亲这种行为,对他来说其实不算好事儿。

哪怕曹佳佳已经算比较通情达理的了,但在很多事情上,她的看法跟自己依旧无法同步。

如果今后每做一件事,都要像现在这样,各种解释跟忽悠,那真的是烦也烦死了。

所以曹志强暗中决定,以后最多让曹佳佳负责一个店,其他的,不会让曹佳佳一家插手。

就算以后他要搞快餐店,总经理的人选也不能选曹佳佳,毕竟她不懂这方面的管理。

反倒是娄晓娥,可以给自己提供这方面的人才。

香港毕竟是亚洲四小龙,至少在服务业方面,目前是走在国内前面的。

别的不说,就说目前曹志强长住的建国饭店吧,里面的管理人员基本都是香港派过去的。

也正因为有了香港派过去的管理人员,建国饭店的服务水平才冠绝京城。

至于中式快餐店,国内虽然还没有,但香港早就不陌生了。

在此时的香江,别说麦当劳跟肯德基这些洋快餐了,就连中式快餐,也已经遍地都是。

可以这么说,在餐饮业,香江一个地方,其实对大陆是呈现碾压态势的,哪怕是京城的餐饮业,跟香江的餐饮业也是差一个段位的。

别看京城还有什么谭家菜的玩意儿,可也就是指望几个厨师罢了,真正论科学管理,跟香港实在是差的太远。

所以,如果曹志强真的要在国内搞快餐连锁,恐怕还真得找娄晓娥要相关的管理人才。

另外,娄晓娥本身就是个优秀的管理者。

而且娄晓娥做事公私分明,只要不跟她有过多私人感情关系,在商言商的话,是个很不错的合作伙伴。

这样一看,跟娄晓娥打好关系,确实利大于弊。

说服了曹佳佳,曹志强又去找了正在看账目的娄晓娥,询问她对食为天的初步观感。

“初步观感啊。”娄晓娥合上账本,若有所思的道,“虽然我现在只是看了个皮毛,不过就我感觉,这里的卫生条件不错,装修也还行,饭菜口味也不错。

不过这些还不是我印象最深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你们这里的服务员更加有礼貌,对谁都面带微笑。

对客人面带微笑这点,在香港不是问题,很正常,但在内地,我还真不多见。

你能让这里的服务员在面对客人的时候都面带微笑,这本身就很厉害了。”

“娄阿姨厉害!”曹志强笑着竖起大拇指,“一眼就看到点儿上了,这是我们这里的基本服务宗旨,我为其名曰微笑服务。”

“微笑服务?”娄晓娥一愣。

曹志强笑道:“实不相瞒,这里的大部分饭店,基本都是国营,要不就是个人承包,或者个体户餐厅,所以就餐环境跟服务质量吗,也就那样。

别的不说,就说服务员吧,很少有服务员能整天面带微笑的服务客人的。

所以我就特别要求这里的服务员,不管自己的心情如何,不管客人如何,面对客人的时候都要面带微笑。

我把这种服务,称之为微笑服务,用这种方法来让客人感觉宾至如归。

虽然只是一个小方法,但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

“原来如此。”娄晓娥点点头,“但那些人怎么肯听你的呢?怎么肯接受微笑服务的?”

“因为这里的厨师学徒也罢,服务生也好,他们都是红光机械厂的实习工。”曹志强微微一笑。

“而我跟厂里的李厂长关系很好,厂长也都听我的,当初调这些人过来工作,也是有协议的。

按照协议,我的决定,基本可以决定这些人是否可以转正,是否可以留在工厂。

此外,除了这一点外,关键还是我这里的奖惩制度比较特殊。

来这里工作的人,有两块儿收入,一个是基本工资,另外一个是绩效奖金。

基本工资大家都一样,都是十五元,但绩效奖金就不一样了。

绩效奖金不是固定的,是要按照他们的日常表现来定的,表现不好就要扣奖金。

绩效奖金最高是基本工资的五倍,要想全拿,就必须表现出色,一点不被扣罚才行,而微笑服务,是绩效考核的重中之重。

为此,我们还做了个专门的绩效考核的小册子,里面比较详细的记录了各种考核跟扣罚标准。

因此,他们如果不想丢掉工厂的铁饭碗,不想丢掉这里的高额奖金,就必须按我的规矩来。”

娄晓娥愣了愣:“竟然如此?”

“就是如此。”曹志强点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