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 第586章 只有大国崛起,才有小民尊严啊!

“非要回去吗?就不能继续留在日本吗?”

面对小泉今日子的追问,正在吃事后饭的曹志强摇摇头道:“这个,我也想,可真不行啊今日子。

我来日本有段日子了,现在这边的项目谈的差不多了,国内公司急着招我回去,我身为这次商务洽谈的领导,不回去不合适。

而且我来日本这里是用的公派商务签证,目前也快到期了,必须得回一次国,这样才能找我的工作单位续签一下签证啊。

要不然,真等签证到期,我就得被迫回国,那样一来,说不定就得罪了我国内的工作单位,到时候不给续签,那我以后就来不了了。

还有,今日子,先放开我,我得赶紧回去,秘书还等着我呢,好多事儿忙。

要不是为了你,我现在本来是不该出来的,万一被人知道我出来是跟你那什么,会违反规定的!”

一听曹志强这么说,小泉今日子这才不情不愿的从后面放开曹志强,然后皱眉道:“你们国内的公司怎么这么严啊,你就不能离开你们公司,选择留在日本吗?”

“难啊。”曹志强一边放下筷子一边唉声叹气。

“今日子,我要是离开我们公司,我连来日本的签证都拿不到,毕竟我在这里没日本亲戚,私下是不能申请来日的,目前只有公派商务性质的出国。

至于留在日本,那就更难了。

你们日本的签证有多难申请,你可以打听打听,要不是我有商务签证,我根本就来不了日本,至少正规途径来不了。

你也不想我没法正常入境,跟你没法在日本见面吧?”

一听曹志强这么说,小泉今日子皱眉道:“可你现在不是唱歌很火么?你签约的那什么爱音事务所,就不能帮帮你吗?”

已经拿纸巾擦过嘴的曹志强,继续唉声叹气道:

“哎呀,今日子啊,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尤其是外国人申请签证,哪有那么容易。

我所签约的那家事务所是在帮我申请工作签证,但这种事情很麻烦,没那么容易通过的。

哪怕我‘森中青泉’的艺名现在很火,可也就是在业界,对那些日本的公务员来讲,屁都不是,他们才不在乎我是谁。”

一听曹志强这么说,小泉今日子不吭声了,闷闷不乐的吃起了米饭。

看到小泉今日子不再问东问西,曹志强心中暗喜,表面却一阵严肃,只是稍微加快了一点吃饭的速度。

小泉今日子工作繁忙,时间有限,所以一旦见面,都是话不多说各种折腾,折腾完再聊天吃饭。

这让曹志强很纠结,一方面在理智上告戒自己,要少跟小泉今日子见面。

可一方面在心底深处,又希望跟小泉今日子见面。

毕竟到目前为止,曹志强遇到的所有女人当中,小泉今日子是最能放得开的,也是最主动的,这让曹志强有一种特别新奇的体验。

好在曹志强现在要回国了,可以暂时强行脱离跟小泉今日子的接触,不用再纠结这个问题了。

当然,这不是曹志强被迫回国,国内也没有什么人要他必须现在回来,这只是曹志强的托词跟借口。

这个托词跟借口,也不是假的,原因就在于跟太阳诱电的谈判进行的很顺利,甚至超出预期。

原本曹志强的计划,是直接通过自己在开曼群岛的离岸公司,在日本这里买一个日本本土的皮包公司,再通过这个皮包公司与太阳诱电接触,购买太阳诱电的生产线跟设备。

这个计划一开始进行的很顺利,毕竟日本此时经济活跃,国内的各种小型投资公司有的是,想要通过离岸公司匿名购买一个日本的投资公司很简单。

结果,曹志强让自己新买的这个日本“大东投资公司”派人去跟太阳诱电接触的时候,太阳诱电反倒提出了一个新方案。

那就是由太阳诱电出设备,“大东投资公司”出钱,曹志强这边的华夏音像公司出地皮、厂房跟工人,三方一起组建一个合资公司,在中国大陆生产录音磁带。

毫无疑问,这个方案对太阳诱电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也是最有利的。

因为这样一来,太阳诱电既能把自己陈旧的生产线跟设备卖出去,还不用多花钱,就能趁机介入中国的大陆市场。

到时候,如果大陆市场能做,太阳诱电就会加大投入力度,继续以此为契机,扩大在大陆的投资跟生产规模。

如果大陆市场不友善,赚不到钱,那太阳诱电也不吃亏。

毕竟他们只是出生产线跟设备,外加几个进行技术指导的技术人员跟管理人员,并没有投入大量资金。

反过来说,这对曹志强或者说对“大东投资公司”来讲,也很有利。

因为按照曹志强原本的计划,是利用日本“大东投资公司”的名义,先跟太阳诱电购买生产线跟设备,以及相关培训服务,然后再用这些生产线跟设备当筹码,于曹志强在国内的华夏音像公司合作,成立一个生产磁带的合资公司。

也就是说,按照曹志强原本的计划,太阳诱电只是卖设备,具体运营方是“大东投资公司”跟曹志强的华夏音像公司。

期间购买设备的钱,购买培训的钱,以及组织运输质量的钱,都由“大东投资公司”来操作。

只要想一想,就知道等“大东投资公司”把这些设备运去中国,那得花多大的价钱。

现在好了,太阳诱电有了借此深入大陆的想法,所以乐意主动降低生产线的售价,并免费提供人员指导服务,甚至乐意帮忙联络船运公司。

这样一来,总体上来看,太阳诱电的这个新计划,可以让“大东投资公司”比原计划少花百分之十的资金,而且新的合资企业,可以得到太阳诱电更多的支持,比如原材料价格也可以降一降。

不过最吸引人的还不是这些。

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太阳诱电承诺,如果在大陆投产的生产线,所生产的录音磁带质量合格且成本低廉的话,太阳诱电承诺可以购买大陆工厂的录音磁带来日本销售。

换言之,太阳诱电等于做了一个承诺,那就是乐意让大陆当代工厂,回购大陆投产的磁带厂生产的录音磁带。

这可是妥妥的出口生意,是妥妥的赚外汇的行当。

当然,太阳诱电做出这么多让步,也不是没有条件。

条件就是,新的合资公司,太阳诱电一方要占据更多股份,并且拥有一定的管理权。

大东投资公司派出的投资专员跟“上面的大老板”一商量,最终决定同意这个新的合作计划。

新的计划是这样的。

由太阳诱电、大东投资公司以及华夏音像公司三方,组成一个合资公司,公司的名字暂定为“东阳公司”,取的事太阳诱电的阳字,跟大东公司的东字。

东阳公司的股权构成,是大东投资公司以资金入股,占据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

太阳诱电以技术跟设备入股,占据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是第二大股东。

华夏音像公司以地皮、厂房以及国内人脉之类的入股,占据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是最小的股东。

简单来说,就是大东公司出钱,太阳诱电出技术跟设备,华夏音像公司出地皮以及打通国内官方通道,联合在国内建厂生产。

具体管理方面,ceo,也就是总经理必须是华夏音像公司方面的人担任,但下面的副总经理等具体管理人员,可以让日方派人担任。

大东投资公司只是个小型投资公司,只有几个撑场面的财会人员跟投资人员,没有具体的管理人才,所以新公司的技术员也好,管理人员也罢,都由太阳诱电来负责调派。

这些太阳诱电外派的工作人员呢,身兼两家公司的身份,工资则由新公司发放。

总体上看,大东投资公司股份最多,权力最大,但这只是理论上。

实际上呢,真正具有企业管理权的,是股份最少的华夏音像公司,其次是太阳诱电,反倒是股份最多的大东投资公司,对企业所拥有的管理权最少,只是拥有分红权跟监督权。

其实这种模式很正常,原因就在于华夏音像公司是大陆本地企业,掌握着大陆本地的各种人脉跟销路,属于妥妥的地头蛇,所以拥有企业管理权是正常的。

而太阳诱电作为技术、设备以及原材料的提供方以及产品的回购方,属于过江龙,拥有仅次于华夏音像公司的权力,这也是正常的。

至于大东投资公司,其实也不亏。

因为大东投资公司的这种行径,本来就是在做风险投资,估计也没指望长期经营公司,或者长期占据股份。

更大的可能,是大东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把事业做大,等公司价值一高,股价一升,就选择把股份卖出去套现。

像这种玩法,欧美是最常见的了,日本也不少见。

别说现在了,就算后来,也到处是这种投资商。

后来的什么天使基金之类的玩意儿,其本质都是这种风险投资商。

甚至是,像大东公司这种投资商,恰恰是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最欢迎,也最喜欢的。

毕竟这种投资商是投资在企业创业初期,而创业初期也是最需要资金的,是真正的合则两利。

因此,其实太阳诱电公司本身,对这个大东投资公司也很有好感,也想着趁此机会跟大东公司好好合作,这样万一今后合作愉快了,有了合作经历,以后万一再有什么新项目,依旧可以找大东公司筹措资金。

没办法,现在到处都缺钱,太阳诱电也不例外,能多一个给钱的投资方,那也是好的。

所以说,太阳诱电是最乐见其成现在这种合作模式了。

因为前期风险都让大东投资公司跟华夏音像公司共同承担了,太阳诱电只是便宜卖点设备,再出几个人,就能轻松得到一家大陆公司的股份,并且得到一个可能的代工厂。

要知道,太阳诱电生产的录音磁带,那都是相当不错的,毕竟太阳诱电的双层磁带技术,比一般的铁磁带更先进,音色更好。

真正的问题在于这种铁铬双层带的成本太高,而这个成本呢,大部分其实是人工成本太高,其次是原材料成本。

大陆的人工成本很低,且有些原材料呢,比如铁粉铬粉,大陆应该也可以提供。

因此,如果能在大陆开辟一个生产线生产这种双层磁带,然后回购大陆生产的高质低价磁带,再贴上太阳诱电的牌来日本卖,相信就有足够的竞争力了。

说白了,就是太阳诱电看上了大陆人工成本低,且原材料成本低的好处,至于开辟大陆市场嘛,那是其次的目的了。

太阳诱电公司呢,是因为目前的体量太小,现在还无法跟索尼等大牌公司竞争欧美市场,加上现在有了一个没多大风险的好机会,这才谨慎的把目光投入到大陆。

总之,在1983年,世界上还没有几个国家跟专家,能真正高看中国一眼的。

毕竟中国此时是真的穷,也是真的虚弱,至少表现的是那样。

此时你要说中国在四十年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估计大家都会笑话你。

不过曹志强觉得,这一天早晚会出现,而且因为有他以及系统的缘故,可能这一天还会更早的到来。

因为说一千道一万,所谓的国家崛起,说白了就是产业争夺。

目前日本占据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层产业,比如汽车造船半导体之类的,所以他们可以很发达。

要是中国能更早的利用现在这个特殊时期,早早得到这些产业红利,那毫无疑问,中国的崛起速度将会更快更猛。

这,才是曹志强最喜闻乐见的。

只有大国崛起,才有小民尊严啊!

现在,国家崛起的加速之路,就由我来起头。

只要想一想国家崛起的背后推手有我一个,就不枉我穿越一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