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我能看见状态栏 > 第四百五十六章 选择(阑尾炎治疗第四天求订阅)

“我没有其他问题了。”在答辩会上,孙立恩在得到评审专家的结束语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你的答辩论文从细胞蛋白层面上,为我们揭示了顽固性细胞毒性脑水肿的一个发生原因,并且系统性的提出了行之有效且可以操作的治疗方案。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重要应用价值……”

台下提问的评审专家是从首都飞过来的一位神经内科教授。孙立恩总觉着这位专家大概率和宋院长或者刘堂春是熟人——要么就是老刘同志用“挖光你的实验室”威胁过他。总之,这位教授的表扬在孙立恩听来,好像有些过了。

不过,其他的专家们看起来似乎也很赞同的样子。甚至在这位专家提出“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时候,大家也是一脸淡定正常,然后集体鼓掌以示认可。

结束了答辩之后,孙立恩特意找到了特意来旁听答辩的沈夕问道,“我这个论文……真的有这么重要?”

“哥,你这篇论文发在CELL上了。”沈夕揉着太阳穴说道,“不重要的论文,能在这种刊上发么?要是能的话,我一天发十篇。”

沈夕现在的头衔是孙立恩的实验助理。而在学校配套的实验室到位之后,沈夕就会转身一变,成为孙立恩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科研,日常管理和人员管理。

换言之,大内总管。

孙立恩自己总觉着这样似乎有些对不起沈夕。毕竟他也就二十三岁,自从之前被那位大夏天要喝鸡汤的前女友踹了之后,沈夕就一直没有什么其他的生活上的进展。这个年纪,明明应该去找个好姑娘或者找个渣女,再体会一下甜蜜或者痛楚——这才叫青春嘛。

“谈什么恋爱。”结果,和沈夕稍微谈了谈这个话题之后,孙立恩就被沈夕给顶了回去。“找女朋友干啥?我能**文么?能升职称么?能当实验室主任么?我二十三岁,研究生二年级,已经当上实验室主任了。谈恋爱能给我这个待遇么?”虽然沈夕的语气比较稳定,可孙立恩却总是怀疑自己从中听到了几乎快凝结成实质的怨念。

“也不是每个姑娘,都能像你前任那么过分。”孙立恩叹了口气,然后劝说道,“其实像她那么……极品的女性,不仔细挑着找,一般人还真是遇不到。你就当是自己中大奖了呗?”

“有这种好运气,我不如多做做实验。”沈夕翻了个白眼,“这么万中无一的情况都能让我碰上,如果把这种运气放在科研上,说不定我也能发篇CELL呢!”

“我已经搞不明白你到底是不想谈恋爱,还是单纯就想发CELL了。”孙立恩无奈道,“反正呢,人在世上就活一次。只要自己开心,并且还能为整个社会做点什么贡献,那就很好了。不要太在意其他的。”

“我就比较在意学术成就。”沈夕非常认真的说道,“给我一篇30分以上的文章,我不介意继续单身下去。要是有人送我一篇60分的文章,让我换个性取向也不是不行。”

完蛋了,这孩子魔怔了。孙立恩迅速决定换个方向,“你最近见曹博士了没有?”

果然,长兄如父。曹鑫的这个操心性格虽然容易被人“反唇相讥”,但只要是个人,总会对这种关心感到亲切的——谁会记恨一个一心惦记着,希望你越来越好的人呢?

果然,一提到曹博士,沈夕脸上那副苦大仇深的表情马上就换了个样子,“见了啊,我昨天刚刚去过曹师兄家。他儿子已经会叫人了,那天口齿不清的管我叫哥哥来着。”

“那孩子管你叫哥哥?曹博士教的?”孙立恩问道。

“对呀。”沈夕点了点头,“以前我还不觉着,不过这次去过之后我突然发现……小朋友还是很可爱的嘛。”

那哪里是什么小朋友,那不是你的“同辈人”么?孙立恩努力憋着笑,真没看出来,曹博士居然是这么个蔫闷坏损,占人便宜的货色。

·

·

·

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从任何角度上来说,完成答辩并且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这都是不亚于“金榜题名”的重大喜事。

刘堂春今天亲自做东,请今天参与答辩的专家,以及孙立恩和沈夕一起去吃饭——沈夕的转专业目前进展顺利。按照预定计划,他会在宁远医学院里多读一年硕士,两年后子再直博。

刘堂春现在手里的学生其实就孙立恩一个。沈夕虽然要转过来,但手续还需要时间推进。虽然不像以前那些年能够带着一批学生浩浩荡荡出来吃饭,看上去“人丁兴旺”的样子。但这种事情也完全可以重质不重量。虽然是刘堂春做东,不过吃饭的地方却是孙立恩订的——抱拙庄今天做了一大桌以川湘菜为主,北方菜系为辅的菜式。

说起来这一点也有些奇特,宁远是个内陆城市,虽不临海但也离海不远。可这座城市的饮食口味却是天南地北什么都有。五味在这里融会贯通,大概也和城市居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地的有些关系。

而医学院的这帮老师们则大部分都嗜辣。具体原因尚且不明,但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医学院的教授们对辣味格外偏爱。哪怕是来自广东等传统上就不怎么能吃辣的省份,这些教授们仍然能够面不改色的大啖那些红彤彤的,感觉能直接让人嘴里喷火的菜肴。

“小孙以后有什么打算?”菜过五味后,桌上的各路专家们开始互相聊起了天。而那位来自首都医学院的专家朝着今天的主角孙立恩搭话道,“继续在宁远医学院工作?”

“对。”孙立恩点了点头,“我在宁远四院还有临床上的工作。”

“四院和宁远医学院这个平台,在本省内肯定是最好的了。”这位首都医学院来的教授一边啃着一块寸骨,一边说道,“不过,想要有更好的发展,还是得往其他资源丰富一点的省份去看看。我听老刘说了,你特别擅长罕见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对吧?”

“多少是有点心得。”孙立恩点了点头。

“那就更应该往首都或者沪市去看看。”这位教授认真道,“罕见病患者本身在所在地看过病之后,大部分都会选择去这些地方继续看病。这两个地方的病人数量很多,更有利于你的学习和研究吧?”

“其实,在本地也不错。”孙立恩摇了摇头说道,“也不是所有的罕见病家庭都会去首都,或者有能力支付去首都或者沪市看病的相关费用。在宁远看病的花销要小得多。虽然可能这个花销,在疾病诊疗的总体花费面前微不足道,但这毕竟能为他们省下不少开销——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