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我能看见状态栏 > 第三十五章 惊恐

第三十五章 惊恐

书名:我能看见状态栏 作者:罗三观.CS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2 14:57:26

不出孙立恩所料,单日新增一万三千多名确诊者的消息还是在医生群体中间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孙立恩在群里反复解释了好多次,仍然有刚刚睡醒然后看见新闻的医疗队员冲进群里,甩出一个链接后问道,“要不要现在赶紧去医院待命?这一万多个新增,分散到五批定点医院里,每个医院都得接收好几百人呐!”

按照湘北省的计划和安排,云鹤市目前一共征用了五批定点医院。一共有五十一家医疗机构被启动进行患者收治。其中甚至包括能只提供70张床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一家隶属国企的,仅能提供20张床位的厂属医院。

云鹤上下几乎所有的医疗资源都被投入到了对抗疫情的战争中。如果真的突然再冒出来一万多例新增感染者,那这场仗就真的要打不下去了。

医疗队的医生们几乎各个都急得要死。但没有一个人说泄气话,没有一个人明里暗里询问孙立恩他们作为第一批医疗队,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回宁远修整。所有人都在积极请战,并且拍着胸脯表示去他的排班表,只要有需要,他们随时可以在值班岗位上干到最后一刻。

这是无所畏惧且令人感动的态度,不过孙立恩仍然觉着有点……无奈。这帮人咋不知道点进去仔细看一看,然后再警觉其实是自己会错意了呢?

不光是同事们这样,孙立恩今天已经连着接到好几个这样的电话了。除了王科长打电话来准备安抚一下孙立恩的小心脏以外,其他都是亲戚和以前的同学打来求证的。

在群里复读机一样的重复了好多遍之后,孙立恩终于憋不住了。他穿好衣服,挨个敲开了还在房间里的队员房门,然后要求大家到餐厅去开个短会。在餐厅上,孙立恩朝着同事们再次语重心长道,“同志们呐,新闻不能只看标题!”

向着队员们痛陈了足足两分半钟标题党的危害之后,孙立恩喘了两口气再次强调道,“这一次的新增,主要是针对以前的临床确诊病例转归核酸确诊。实际上的新增和之前的进展差不多,可能还要稍微少一点。”

不光是医疗队的医生们在听孙立恩讲话,餐厅里的不少服务员都在竖起耳朵仔细听讲。作为云鹤人,他们比医疗队的医生们更加关心自己家乡的情况。

“同志们,一万多新增不是坏消息,这甚至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好消息——这证明整个云鹤的医疗系统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检测能力。以后的检测速度会越来越快,在医疗系统管控之外的患者数量也会越来越少。这次的新增就是冲锋号,我们这场遭遇战、阻击战、阵地战,已经进展到了歼灭战的阶段了!”孙立恩努力给大家打着气,“坚持就是胜利,我们一定能赢!”

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然后大家私下散去,开始吃早饭。孙立恩的讲话倒是挺令人鼓舞,但今天早上的热干面和三鲜豆皮才叫诱人——医疗队到了云鹤这么长时间,这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两种云鹤人“过早”的经典代表。酒店方面为了给大家提供这些美食,特意把江汉路上两家特别有名的小店师傅请到了酒店来——就为了给这些医生们尝尝正宗的云鹤味道。

其他医生们都去赶着大饱口福,孙立恩则和张智甫又沟通了一下。在确定了自己的判断无误后,他才稍微松了口气。

如果真的一口气多出一万确诊……那简直不敢想象整个云鹤的情况会恶劣到什么地步。

云鹤所有的小区已经从三天前开始进行了严格封闭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被压缩到了最小地步。封闭区域因特殊需求要出门的,需要凭有效证件和凭证才能获得放行。未取得批准的人员一律不得离开小区。所有需要购买的物资都由社区工作人员统一配发……这是孙立恩所能想象到的最严格的管控措施了。

“孙主任……”孙立恩坐在餐桌前啃着面包,那个完成了三鲜豆皮制作的师傅操着一口浓重的云鹤口音凑了过来,他手里端着一碟豆皮,把豆皮放在孙立恩面前之后,老师傅有些不好意思的用双手在自己身上擦了擦并不存在的油渍,然后低声问道,“这一次多了这么些生病的人……真的不要紧吗?”

“不要紧的。”孙立恩看了一眼这位老师傅,然后笑着安慰道,“这是好事儿——确诊了我们才好给人家治病呀。”

“我听人说,这个病得了之后人会瘸。”老师傅的紧张感并没有消失多少,他有些不安的感慨道,“我要是万一得了这个病,还不如死了痛快。本来就没几年活头,还要瘸着条腿……”

“您这是听别人谣传了。”涉及到医疗问题,孙立恩顿时严肃了起来,“以前治疗**的时候,因为使用激素过度之后几年可能会有股骨头坏死这个问题。现在情况不一样啦,我们医疗队在云鹤治了好多人,可从来没见过有人腿会瘸的!”

老师傅点了点头,然后又试探性问道,“那……我们什么时候能打赢呀?”

“我也不是神仙,这事儿我确实是说不好。”孙立恩无奈道,“不过,这个日子肯定不会太远。我估计……一两个月,最多一两个月,咱们就一定能把这个病毒给他消灭掉!”

孙立恩所提出的一两个月可不是什么信口胡说,他说这个话是有依据的。

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最长可能在14天左右。而在感染后大约4~6天后,患者的咽拭子就能被检测出核酸阳性。

而且和当年**不同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并不需要发热,就可以开始向外排出**病毒。孙立恩在方舱医院里见到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活蹦乱跳的那种——放在急诊室里,这些患者恐怕都会被当做患者家属而不是患者本人。他们大多没有或者仅有低热,没有肺炎表现,但同样具有传染性。

从两天前开始,云鹤所有小区开始进入封闭式管理阶段。人员的流动性被压缩到了极限。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十四天左右,整个云鹤将迎来第一次“大考”。毫无疑问,这十四天里新增患者人数还有可能会继续上升,但重点在于封闭管理七天和十四天之后,患者的新增数量会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拐点。

而且孙立恩还从新闻的字里行间中看到了现在和以前的巨大区别。这个区别更多是体现在信心和决心方面的——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承认问题。只有承认问题巨大,我们才能针对这个巨大的问题展开更有目标性的方案。

·

·

·

张智甫教授有些紧张的又检查了一边自己的发言稿,他今天晚上被邀请到湘北省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回答问题。而省上的同志们也特意嘱咐张教授,可以在会议上提一提康复者血浆的事儿。

云鹤本地的血站在努力动员康复者捐献血浆,但目前动员的进展效果不是太好。不少患者本身就不太愿意再到医院这样的地方来,而且新型冠状病毒康复之后,很多人仍然感觉身体有些不适,所以捐献血浆的意愿就更弱一些。

十九个省事对口支援湘北十六个地级市的医疗队伍已经全部安排到位,云鹤市外的疫情出现了明显好转。但云鹤作为主战场,医护人员承担的压力仍然很大。

瑞德西韦的双盲对比实验正在云鹤市传染病院积极进行。在数据揭盲之前,张智甫也不知道这种莫名其妙就被美国人认为可能有效的药物究竟有没有用。

孙立恩治疗组所提出的三联疗法虽然效果还不错,但其本质上仍然属于支持疗法,张智甫深知要对抗病毒,光靠支持疗法肯定是不行的——这相当于用医疗资源和病毒硬耗,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就把自己先耗死。

云鹤大学人民医院最近正在进行另一种临床试验,而实验的主要药物则是羟氯喹。张智甫对于羟氯喹不是很熟悉,不过听云鹤大学的同事们说,这种药物的实验性治疗效果还挺不错的。具体数据仍然有待统计,但这至少是条路子。

想到这里,张智甫停下了手里整理稿子的动作。他决定给孙立恩打个电话咨询一下——相比起其他医生,孙立恩这小子思维活泛,而且对搞实验性疗法还有些经验心得。或许他能给出一点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喂?孙主任啊?我有个事儿想咨询你一下。”张智甫拨通了孙立恩的电话,然后问道,“云鹤大学人民医院正在搞一个实验性疗法,用的是羟氯喹加基础治疗。我在云鹤大学人民医院的朋友说这个疗法目前表现的效果还不错,你看咱们要不要也跟进一下?”

··

·

·

孙立恩猛地从桌子后面站了起来,豆浆直接被他的动作带的翻倒在了桌面上。微黄的豆浆迅速在整张桌子上蔓延着,孙立恩的裤子上也被豆浆打湿了一片。但他完全没有在乎,只是拿着电话大声且迅速的问道,“你确定吗?是羟氯喹?什么时候开始的实验?”

电话里的张智甫被吓了一跳,孙立恩的激烈反应让他感觉有点不太对劲,“额……应该,应该是羟氯喹。实验是从4号开始的。”

“不要应该,赶紧确认一下。”孙立恩这下是真的急了。他着急上火的原因很简单,当时去会诊的时候,他给刘连志院长的用药建议可是在白芍总苷和磷酸羟氯喹里选择了白芍总苷的。

按照孙立恩一开始的预计,白芍总苷和磷酸羟氯喹中很可能只有一种药物有效——否则张敏的疾病进展也不会仅仅只是缓慢而已——也就是说,二选一他就有50%的机会挑错药物。

现在张智甫回馈说,云鹤大学人民医院已经在就羟氯喹进行实验性治疗,而且治疗效果还可以……那就意味着,他很可能当时二选一的时候选错了药物。

刘连志院长的病情很重了,他急需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而孙立恩现在听说自己可能选错了药,肾上腺素突然开始大量分泌到了他的血管里。他的双手和双腿都开始颤抖了起来。

“是……是羟氯喹。”张智甫重新看了一遍自己手机上的微信然后说道,“你需要再确认一下么?我把那边的电话给你。”

“好,你先发给我吧。”孙立恩毫不客气的说道,他用肩膀夹着手机,顺手抄起自己放在椅背上的夹克就往门外跑去,“我这里有急事先挂了,你赶紧把电话给我发过来。”

冲到了门口,孙立恩才发现自己还没联系和自己对口的那位志愿者司机。他着急的转了两圈,决定赶紧先把消息传给宋文再说。

“给刘连志院长的白芍总苷赶紧停下来。”电话刚一接通,孙立恩就急着连声说道,“之前二选一出问题了,起效的应该是羟氯喹!”

“你怎么知道的?”宋文在电话那头非常沉稳的问道,“白芍总苷的体外活性试验结果出来了?”

“沈夕还没给我打电话。”孙立恩否认并且急道,“4号的时候,云鹤大学人民医院就开始搞临床试验了——他们用的是羟氯喹,而且说效果还不错!”

“知道了,我现在就让他们停药。”宋文的声音也急了起来,“你尽快过来一趟,看看方案要不要再调整。”

挂了电话,孙立恩开始疯狂的在微信上寻找着经常接自己的那位志愿者司机,但人在着急的时候总是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小失误——孙立恩划了半天,仍然没有找到那个司机的微信。

一个穿着医疗队统一制服,而且还站在酒店门口焦急点着手机的人,在这种时候这种地方总是最显眼的那个。过了大概十几秒,就有个带着口罩的人走过来向孙立恩搭话道,“医生,你是在找车么?”

孙立恩抬头一看,这位师傅穿着快递小哥的制服,脸上有深深的黑眼圈,看起来好像很疲劳的样子。

“额,是的。”孙立恩点了点头,他现在可顾不上其他的了——时间紧迫,他必须马上赶到同德医学院的高新院区才行。“师傅您能送我一段么?我去高新区那边。”

“高新区啊?”这位快递师傅皱了一下眉头,然后很快点头道,“没问题,我送你过去。”他转头就往前走,并且还示意孙立恩赶紧跟上,“我开车送你过去,大概半个小时能到。不过我之后还有货要送,医生您回来的时候可能得再想想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