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我能看见状态栏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孙立恩的推理(上)

第一百四十一章 孙立恩的推理(上)

书名:我能看见状态栏 作者:罗三观.CS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2 14:57:26

很多推理故事的答案在被揭开前总显得那么虚幻飘渺,可一旦叼着烟斗的侦探在壁炉和单人靠背沙发中娓娓道来,读者们往往会产生两种感觉——“这也行?”“……对哦!”

如果把罗尔斯的病情写成故事,那么看现在的读者们大概率仍然是一头雾水,“这个作者到底想说啥?”

孙立恩找到的两份原件,是证明他推论的基础证据。他的推理仍然有待于决定性证据的证明,但这两份血常规的原件则是他整个诊断的先决条件——如果这两份血常规不是用分析仪快速得出的结果,那孙立恩的大胆推测就只不过是个缥缈无根的幻影罢了。

“两个小时?”气势被压制住的彭将军皱了皱眉头,“孙医生,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判断出病情的话,我可以现在就让人准备转院的。”他以为孙立恩这是在自暴自弃。

孙立恩笑着摇了摇头,“我现在对他的病有些想法,要是等会检测的结果和我设想的不同,那我才算是没有能力。”他对彭将军道,“您要是有其他事情的话可以先走了,我去安排一下检查——新的检查结果两个小时内就能出来了。”

“所以……你明白了什么?”徐有容站在小会议室的门口,孙立恩刚一出门,就被徐副主任医师的埋伏吓了一跳。徐有容并没有因为孙立恩差点摔一跤的动作而开什么玩笑,她很认真的对孙立恩问道,“我和袁医生还有周策商量了很久,可我们还是搞不清楚,这个患者究竟有什么问题。”

孙立恩扶着墙慢慢爬了起来,他用意念拉回了已经从嘴里飘出去半截的灵魂,叹息道,“徐姐,人吓人是能吓死人的。”之前被那个半夜来找狗的贩毒女吓了个半死的感觉重新回到了孙立恩的身体里,不用照镜子,孙立恩也能猜到自己脑袋上现在肯定顶着一个“肾上腺素分泌过量”的状态。

“你这种突然出现的灵感才吓人。”徐有容似乎真的受到了打击——虽然外表上看不太出来。“我们三个,甚至还有瑞秋加在一起都没有一个靠谱的猜测方向,你就敢说自己能在两个小时里找出原因……”

孙立恩不得不出声纠正了一下徐有容的认知误区,“我的意思是,我的猜测是能在两个小时内证实的,如果超过两个小时没有被证实,那也不用留着人家继续白费时间——反正我是没有其他主意了。”

徐有容愣了一会,“所以你是打算孤注一掷,破罐子破摔?”

“前半截没错,后半截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孙立恩哭笑不得的纠正着徐有容的成语用法,“对于这个猜测,我还是挺有信心的。”

“到底是什么?”徐有容实在是忍不住了,“是肺炎导致的血管内溶血?”

“不,其实,你如果找帕斯卡尔博士商量,而不是找他们几个的话,说不定还有可能能商讨出答案。”孙立恩笑的很贱,很嘚瑟,“外国人总说不能在意肤色,不能在意种族。但他们总是矫枉过正——这个患者最大的特征就被这么忽略过去了,他是个黑人。”

“和种族有关系?”徐有容有些发愣,“可是种族学说……”

孙立恩哭笑不得的第三次打断了徐有容的发言,“我说的是客观上存在的生理差异,不是种族灭绝的区分依据。他是黑人,所以他的血红蛋白含量应该比我们高大概15%到30%。也因为他是生活在恶疟地区的黑人,这一族群进化出了一种应对疟疾的生理防御机制。”

徐有容恍然大悟,和孙立恩异口同声道,“镰状细胞病!”

虽然知道了答案,但徐有容还是不太相信孙立恩的判断。“不应该吧?不是做了两次血常规么?镰状的红细胞在显微镜下很明显才对……”

孙立恩拿出了攥在手上的两张血常规检查单,“所以我在看到了这两张检查单后,才敢做出这种推测。不管是驻训场医院,还是咱们医院检验科出具的血常规检测报告,都用的是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分析仪是个好东西,驻训场医院和第四中心医院检验科用的都是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只需要大概20微升的末梢血,分析仪就能够在一分钟内报告出患者的15项血细胞指标,并且在三分钟内报告全血C反应蛋白指数。速度快,准确度高,而且项目齐全。这大大缓解了检验科医生们制作血液涂片,然后在显微镜下一点点数细胞的痛苦。同时因为需要的血液样本数量少,也能够让患者避免更多的痛苦。但最重要的是,三分钟内就能完成绝大多数血液检查项目,这种反应速度让血细胞分析仪成了急诊科的救命神器。

但问题在于,血细胞分析仪不能辨别出红细胞的形状缺陷。

虽然比较先进的血细胞分析仪已经可以辨识出巨大血小板之类的异常细胞组织,但镰状细胞仍然不属于血细胞分析的检查范畴。一般来说,患有镰状细胞病或者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患者诊断,都仍然依赖于检验科医生们的眼睛。除非在血液涂片中看到了镰刀状细胞,否则检验科根本不可能向医生们报告这一症状。

而驻训场医院和第四中心医院检验科就陷入了这一盲区中。他们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所检测出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覆盖罗尔斯的症状,并且还将他的最主要疾病掩盖了下去。这种误差让医生们不停的在感染和自免疫疾病的死胡同里打转。而最让人无奈的是,镰状细胞病和镰刀状细胞贫血病,在中国都是非常罕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在非洲的发病率最高。

根据研究,医学界一般认为镰状细胞病是因为患者染色体中的β链第6位氨基酸谷氨酸被缬氨酸代替,形成了异常的血红蛋白S,并且代替了正常的血红蛋白所致。由于氧分压下降时,血红蛋白S分子互相作用,形成螺旋形多具体,这会让原本正常的红细胞扭曲成镰状细胞。而因为镰状细胞的机械形态发生改变,因此细胞本身更容易发生溶血,或者堵塞毛细血管等症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