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我能看见状态栏 > 第二百一十八章 课题组

第二百一十八章 课题组

书名:我能看见状态栏 作者:罗三观.CS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2 14:57:26

“所以,你们就一起过来把我叫醒了。”半躺在床上的吴友谦迷糊着眼睛,看着突然闯进休息室里的一群医生,有些来气,“就算有天大的事情,就不能等我睡醒了再说?”

孙立恩等人面色凝重,他们一群人在听完了布鲁恩博士的说明后,才真正敢于往IPF上去考虑——是的,他们都隐约猜到了这个方向。但大部分人都下意识的避开了这个猜想。

IPF,无药可救。除了肺移植以外,没有任何能够扭转的方法。

宋院长听到这个诊断后,面色阴沉的坐了下来,低着头一言不发。而孙立恩和其他几个医生则直接跳了起来,急匆匆冲到了休息室里。吴友谦毕竟上了岁数,而且又是几乎四院里所有医生的“老师”,因此大家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给老头提供着照顾和便利——这间只有他一个人使用的休息室也是众多便利中的一个。

然后孙立恩等人只是稍微一敲门,就一股脑的涌了进来,乍一看活像是正在查水表的FBI。

“吴院长……您就让我们稍微听一下肺音就可以了。”孙立恩举着徐有容送他的听诊器,试图让场面稍微缓和一点,“听完之后,我们马上就出去。”

吴友谦并没有接孙立恩递过来的梯子,他眯着眼睛忽然问道,“这件事情……是你的主意?”

孙立恩没敢接话,只是继续劝着老头接受检查。

“我问你话呢!”老头很不满的敲了敲床板,“是不是你觉着我有病?”

孙立恩擦了擦头顶上的汗,琢磨了半天觉得自己总不能转手就把宋院长给卖了,因此抱着被骂个狗血淋头的觉悟,点头道,“我是觉得……您状态好像有点不对。”

孙立恩低着头说完了话,马上紧紧闭上了眼睛,准备迎接吴友谦的严厉批评。没想到等了半天,预料中的痛斥并未到来,休息室里反而一片安静。

等了几秒钟后,吴友谦忽然“哈”的一声笑了出来。然后笑的声音越来越大,笑的越来越痛快,笑的甚至有些喘不过气,最后只能红着脸咳嗽着停了下来。

看着吴院长的样子,孙立恩连忙又看了看老头的状态栏,还好,没有什么“气极反笑”“精神错乱”之类的状态——并不是自己把老头气出了神经病。

黄主任从孙立恩手里接过了听诊器,等老头把气喘匀了之后,听了听老头的肺音,然后摘下了听诊器,沉默半天后问道,“你什么时候发现的?”

“发现什么?”吴友谦朝着黄文慧主任挤了挤眼睛,“发现我没几年活头了?”

老吴一句笑话,却让在场的医生们都沉默了下来。

“你们啊,还是太年轻。”老吴捶了捶自己的胸口,有些快意的松了口气,“我都七十一岁了。都到了这个岁数,骨肉瘤和流感的区别都不大——反正也没几年好活了。”

吴友谦的话倒是**裸的直接。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遇到这种情况反而更容易释怀——还能活个六七年,和还能活个两三年,对于这个年龄层的不少人来说,其实区别不大。

“你吃药了没有?”黄主任沉默了一会后问道,“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你吃了没有?就算不能治愈,至少也能缓解进展……”

“尼达尼布一盒要八千块,一盒药能吃半个月。吡非尼酮便宜一点,也得八百一瓶。可这东西一瓶五十四粒只能吃三天。”吴友谦摇了摇头,“费那个钱干什么?一个月要么八千,要么一万六,还不如我去多资助几个学生……”说到这里,老吴很有些得意的说道,“我五年资助的那个高中生,考上交大了。”

一群医生正在迟疑该说些什么的时候,吴友谦忽然从床上坐了起来,他对着孙立恩招了招手,“你过来。”然后对旁边的其他医生道,“你们……先出去一下,我有些事情和小孙说。”

周围的几个医生们互相对视了一眼,一起很有默契的走出了房间。就连没听明白吴友谦在说什么的布鲁恩博士也被帕斯卡尔给拽了出去。

“小孙,来,你先坐下。”吴友谦指了指自己对面的床,对孙立恩问道,“我听周军说,你已经进组开始做实验了?”

孙立恩迟疑的点了点头,研究生生涯还没有正式开始的他之前初步参与过科研工作,主要是给已经写好了论文的师兄打下手。正式的实验,他还没开始做过。这个状况,很难单纯的用“做过实验”或者“还没有”来区分。

“还没有课题吧?”吴友谦想了想,随后问道,“我这边有个课题,和诊断有些关系。你有兴趣么?”

孙立恩这下可不能光点头或者摇头了,他轻咳了一声道,“吴院长,刘老师已经打算招我入学了,去其他课题组……这个恐怕不行吧?”

“我也没想着从刘堂春手底下挖人。”吴友谦笑了起来,“你的本事我也多少领教了一些,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不过,我估计我这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毛病,首先看出端倪的应该不是你吧?”

孙立恩毫不犹豫的点了头,既然人家已经看出来了,那自己再嘴硬的意义可就不一样了。“是宋院长先觉得您可能有些不适,才让我来看的。”

“嘿,女同志果然心细。”吴友谦咧开嘴乐了,“哪怕宋文这个丢三落四的性子也不例外。”他对孙立恩认真道,“你的诊断和推理都很不错,但是有一个重大的缺陷,你自己知道是什么吧?”

孙立恩回想了一下自己自从有了状态栏后的诊断过程,迟疑道,“我觉得……主要是经验不足。”

有些时候,孙立恩在状态栏的提示下能够非常精准的把握住线索开始进行诊断。可问题在于,这些诊断有时候推倒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孙立恩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和行医经验缺乏而陷入中断或者诊断困难的境地之中。

“对了。”吴友谦很欣慰的点了点头,天才总是难免自大,孙立恩能看得清楚自己的缺点,这就又是一项难得的特质。“所以,我打算让你进这个课题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孙立恩自然也有些好奇,“您说的课题组是……?”

“水木大学主导的一个疾病诊断人工智能辅助识别系统的研发。”吴友谦笑眯眯的抛出了自己的杀手锏,“进组之后,其他的事情都不用你干。你只需要看病例报告就行——全国所有数字化存档的病例记录随便你看。当然,如果项目顺利的话,你还需要和AI进行几次对比实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