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我能看见状态栏 > 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入变化

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入变化

书名:我能看见状态栏 作者:罗三观.CS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2 14:57:26

当别人在烦恼经济问题的时候,除非能够彻底帮人解决难题,否则最好不要插话。这是孙立恩多年学生生涯里所得到的宝贵知识之一。

作为另一只诊断小组的组长,孙立恩对其他组的这种过问甚至“关心”,都有可能带着一些其他的味道。为了避免在诊断中心惹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孙立恩只能忍住自己提供帮助的想法,转过来用其他手段给诊断组帮帮忙。

第二诊断组——也就是张智甫教授所组建并且带领的这只诊断组目前和孙立恩的第一诊断组关系还算不错。但谁也说不准这份“不错”的关系能够保持多久。以孙立恩的判断,大概两三年内双方应该还能保持和平共处的关系。

至于两三年后张智甫教授无法继续在一线临床工作,双方的关系会不会出现变化……这就不好说了。那些被拆分成好几个部门的大科室之间关系一般都不会太好,原因倒也简单——都是竞争关系,都是互相抢资源的对手。这种关系下,不扯后腿下绊子就已经算是人品优秀且领导有方了。

孙立恩自己不太喜欢搞这种小九九,当然,真要搞的话他估计也搞不过别人。到时候除了抱紧刘堂春和周军的大腿以外,孙立恩自己确实是没什么好办法可以和其他部门搞对抗甚至搞摩擦。

因为有了这种认知,孙立恩才对两个组之间的关系这么重视。毕竟他不是什么网络里的主角,王霸之气四溢,只要稍微抖一抖身子就能让人家纳头便拜。一旦这种不好的势头出现,那平时工作里就得多一个麻烦——检验科那边的小王国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不过能帮的话,还是帮一把比较好。孙立恩自己最穷的那些日子里,虽然一个月只有两千块钱。但好歹吃住都不花钱,而且只要顾上自己就成。

而这些跟着张教授远赴宁远的医生们……大概都是有家有室的。生活上的窘迫突然一下就变得很有些严重了。

按照四院的现行标准,主治医生每月的工资是9400元。副主任再高一级,13200元。而在这个标准上,医生们还能享有夜班补助、绩效补贴和其他补贴。如果出门诊的话,还能分到门诊费用。

作为公立机构,医院发工资还是有些优势的——至少不会像某些私企一样,第二个月月底才发工资。但按照现在的值班和工作量来看,两个诊断组的工作量都还到不了饱和的程度,而且第二诊断组还不能像孙立恩他们一样保留个人门诊工作。

孙立恩自己有急诊科的第九诊室出门诊,周策所在的肾内科一周有一天门诊时间。徐有容虽然现在不出门诊,但偶尔还有神经外科的手术任务。布鲁恩博士的情况比较特殊,他现在的主要收入来源据说是直播打赏而非四院给开出的工资。至于袁平安——他本身就是急诊的副高,现在又开始接了教学任务,收入也不会太低。

第二诊断组的医生们初来乍到,除了普外的王国楠还能跟着陈天养上手术以外,其他的医生们基本只在诊断中心工作。他们的经济情况就更紧张一点。

孙立恩开着车出了医院,一边开车一边琢磨着自己能不能在什么地方帮上忙。要是第二诊断组的医生们因为收入问题决定提前和第一诊断组展开竞争,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四院这边提前给第二诊断组发工资。但不用问人,孙立恩也知道这个大概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是宋院长亲自出面,也不可能绕过现行的财务制度给几个新来的医生提前发出一个月的工资。没有这个道理,也没有这个必要。

对于医院这种具有公立性质和公益性质的机构而言,合规性甚至比其他方面都更重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对于这种大型公立机构而言就是生命线和高压线。哪怕为此可能会压榨部分医生的利益,甚至有可能导致他们离职。

毕竟没有人能够保证在规矩被肆意破坏的时候还能维持一个公立机构的正常运行。和医院的存亡比起来,医生们的个人权益遭到一定程度上的“损伤”,甚至不能算是什么大事。

那从其他角度呢?孙立恩仔细在自己的大脑里寻找着可能解决问题的途径。

作为医生,在合法且个人能力范围内获取报酬的渠道并不算多。多点执业当然是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的其中一条,既允许医生们在多个医疗机构注册执业医师资格证,并且展开工作以获得报酬。

但是这也绝对属于远水——解不得近渴。虽然现在第二诊断组的工作压力绝不算大,大家当然能够抽出时间进行多点执业,但这种事情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

或者……孙立恩皱着眉头筛选起了自己认识的人,想从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的对象。

“叩,叩。”车窗外传来了敲玻璃的动静,孙立恩扭头一看,一个面色不善的保安大叔正在示意自己把车窗放下来。

“你进不进去?不进去的话赶紧走,这都堵了十几辆车了。”大叔指了指孙立恩身后,大排车龙的队列早就开始按起了喇叭。

孙立恩连忙道歉,他看了看外面的景色,才发现自己这是开到了太阳城的停车场门口。

今天晚上胡佳说要在这里吃饭,而且她已经先到了。

把车停到了地下停车库,孙立恩正准备下车时,手机又响了起来。

“孙医生,我是小林。”从电话那头的口音来判断,说话的应该是小林薰。

“小林先生!”孙立恩有些惊喜,“我还没打电话给您呢,谢谢您的帮助……”

“给徐医生提供帮助,并不完全是应您的请求。”电话那头的小林薰客气道,“内子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对我提出了要求。办一件事情就能同时得到两次感谢,这个生意简直太划算了。”

这种客套的方式就让人觉得心里很舒服。至少孙立恩这种没怎么见过世面的顿时觉得对方的话如春风拂面,让人从心里透着舒适的感觉。

“我这次打电话过来,倒不是为了向您讨要感谢的。实际上,我得先跟您说一声不好意思。”电话那头的小林薰道,“根据董事会的决议,弊社将对周秀芳诊断中心的补贴进行一些调整。”他顿了顿解释道,“正式的决定应该是在后天形成文件并且传递给贵院的,但这里面涉及到了孙医生您……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提前和您说一下比较好。”

孙立恩沉默了片刻道,“好的,您说吧。”

其实不需要小林薰多说什么,孙立恩也能大概猜到内容。武田的收购案基本已经告一段落,现在需要的只不过是通过几个国家政府的反垄断审核即可。因此,孙立恩的重要性自然就一落千丈。虽然还有以孙立恩为模板,推动建立专门的诊断科的需求,但毕竟不如之前那么紧迫。

往好听点说,这叫缩减成本。往难听了点说,这就叫做卸磨杀驴。

孙立恩当然知道资本家可不是什么善心人士。自己虽然每个月拿着一千两百万日元的特殊津贴,但那只是希望把自己当成某种幌子而进行的投资而已。任何一个合格的企业家都不会在没有足够回报的前提下继续投入资本。哪怕这个资本两次救了自己儿子的性命。

“对您的资助将会降低到每个月八百万日元,同时,弊社将会对周秀芳诊断中心的所有诊断医生进行补助。目前的初步方案是根据职称区分,每人每月给与八十万至三百万不等的补助。”电话里的小林薰有些无奈道,“按照这个方案,孙医生您在升职成主治医生之前,每个月的补助会下降到八百八十万日元。”

日元的数额实在是太大,孙立恩自己也一时半会算不清楚这到底是多少钱。不过……好像也并不是很糟糕啊?就算津贴下降了接近三分之一,但……这还是很大一笔钱呐。

而且其他的住院医生……哦不,目前的诊断中心里只有孙立恩一个是住院医生而已。两个诊断组里一共有四个主治,三个副高,一个正高以及……布鲁恩这种不好判断职称的医生,这么大概一算,武田要给的钱岂不是更多了?

“弊社也会在之后更多的展开和诊断中心的合作,到时候可能会经常邀请孙医生到各个地方的医院和学校去做演讲。这部分的费用我们会单独支付。”小林薰还是很抱歉的样子继续道,“如果孙医生您有什么意见,请一定不要见外,千万要直接跟我们提出来——在下一定会尽量向董事会争取……”

“我没有任何不满。”孙立恩忽然福至心灵似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不过,武田这边的动作能不能再稍微……快一点?”

“额……这个当然没有问题。只是账期上稍微做做调整就可以了。”小林薰很明显没有想到孙立恩会有这个要求,他那边传来了一阵翻书的动静之后才对孙立恩道,“调整到每月1号发放怎么样?这样的话第一笔补助款在下周一就能发出来。”

“那可太好了。”孙立恩的兴奋溢于言表,“拜托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