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我能看见状态栏 > 第三百八十七章 邀约

第三百八十七章 邀约

书名:我能看见状态栏 作者:罗三观.CS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2 14:57:26

孙立恩对这家咖啡店完全没有任何印象,毕竟这地方他从来没来过。但这并不妨碍他能从这家店的外观上找到一丝莫名其妙的熟悉的感觉。

虽然感觉有点莫名,可现在也不是琢磨这种事情的时候。孙立恩和徐有容快步走向了咖啡馆——刚刚突然刮起了一阵寒风,看天色变化似乎快要下雪了。

就在孙立恩和徐有容刚刚走进咖啡馆快要进屋的时候,一片雪花悄然落在了他的肩膀上。随着雪花落下,孙立恩听见了一阵电机动作的声音。顺着声音抬头一看,店铺门口的招牌上,那只舔爪子的小黑猫慢慢放下了爪子,并且带上了一个盖着脑袋的斗篷。

“孙医生,徐医生,你们来了。”就在孙立恩想要继续看看这奇怪的招牌还能变成什么样子的时候,吕静安已经走出了咖啡馆,朝着两人热情的招了招手,“这边。”

“好久没见了。”孙立恩笑着和吕静安握了握手,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是个好现象。”

“其实只要别去看病,我们还是挺愿意和孙医生你多见见面的。”吕静安笑着答道,“我家老杨说了,在住院的时候你们都特别关心他。其他去ICU的病人基本上一天也就被医生看个一两次,他床边上倒是几乎一直都有医生。”

孙立恩笑了笑没说话,毕竟ICU里意识清醒的病人属于稀罕物,久在ICU工作的医生们总会愿意和这样的病人打打交道——哪怕人家病情稳定,不需要额外照顾,医生们有个人能说说话也是好的。

更何况,当时的ICU医生们一个个都憋着一肚子的灵感,在帮杨建强写情书呢——这种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他们当然不会拒绝。

一行人走到了咖啡厅里坐下,杨建强坐在座位上,朝着孙立恩点了点头,然后指着自己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不好意思道,“您稍微再等我一会,我这边的东西马上就看完了。”

“自己家里现在太乱,孩子这个岁数正是吵吵闹闹的时候……”吕静安替自己的丈夫解释道,“建强他这段时间正好接了个工作,家里实在是待不住,只能出来找个咖啡馆。”

孙立恩还没说什么,徐有容首先皱起了眉头,“孩子现在一个人在家?两岁的小朋友不能一个人放在家里吧?要不你赶紧回去算了。”

“平时都是我看着,今天不是约好了要和徐医生你们见面嘛。”吕静安解释道,“所以我今天请了个保姆过来。孩子现在正在家里和保姆一起呢。”

徐有容点了点头,看样子似乎放心了不少。而孙立恩则从自己的包里摸出了之前打印好的基本思路,坐在座位上开始向吕静安讲起了大概的要求。

“所以……”听了孙立恩描述出的前景之后,吕静安眉头紧锁的问道,“你们的主要目的是想做一个训练医生用的软件,然后软件要有根据病例题库,构建出病人外观模型的功能?”

孙立恩点了点头,这个功能要求还是他强烈要求加入的。诊断这个东西,从本质上就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立体的过程。只会看检验报告的医生肯定不会是一个合格的诊断科医生。病人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而不是只存在于报告上的一串检查指标数字。如果只是看数字,那实在是没必要专门构建一个系统出来。

“这样的话,整个工程可就大了。”吕静安继续皱着眉头道,“目前看来,比较现实的做法应该是您直接去拍摄病人的照片,然后拿来给需要测试的医生们看。这样的成本和消耗的时间应该要比做这么一个模型更容易——用电脑模拟人体是一件非常非常巨大的工程,而且我们这些程序员本身也不怎么清楚人体的运行机制。要通过一串数据,模拟出一个病人的样子,并且还要惟妙惟肖的重现出病人的长相,再根据病例进行微调……这个难度很大的。”

孙立恩当然知道这个难度会很大,不过他对“究竟有多难”还是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毕竟老东西都能被做出来,好像根据病例再反向推测出病人具有什么样的外表特征,似乎也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具体一点来说,如果要做这么一个东西出来的话,大概需要多少经费?”徐有容和孙立恩抱有同样的困惑,她直截了当的问道,“我们问了科里一个会编程的医生,他说自己肯定做不来。”

“一个人,就算是再厉害的程序员,也搞不定这个系统的。”专业人士和外行人打交道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用外行人都能听懂的词汇,向他们说明专业上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不过孙立恩和徐有容就有些体会不到这种痛苦了——当医生的人,哪个不是每天在重复这样的工作?他们得向那些认定“手术包治百病”的病人家属解释什么叫感染,什么叫器官衰竭,什么叫麻醉风险。

“如果外包给其他团队呢?”群山不动,那就向群山前行。徐有容也没想着医院能够花钱雇一个团队来搞这个工作,“比如外包给那些专门搞软件研发的团队,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花多少钱?”

吕静安皱了皱眉头,然后说道,“程序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建模和自动生成。这么说吧,完成一个这样的程序设计,本身需要大概一个月就能做好。但建模就不一样了,哪怕用统一的模型,要根据病例生成出特定的外观,也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设计过程。按照比较顺利的情况来推断,我估计大概需要一个三十人的团队,开发三年左右。工资成本大概一千八百万左右,最后的交付成本如果不算计算单元之类的硬件,可能要两千三百万左右。”

吕静安报了一个大概的数字,然后就吓住了孙立恩和徐有容。

好家伙……三年,两千三百万?平均下来一年要七百多万?

“这么贵?”孙立恩原本以为自己算是挺有钱的了,但这个数字还是彻底震撼了他一把。他眨了眨眼睛之后沮丧道,“那看来是搞不成了。”

“如果你们只是要做这么一个软件,然后用于院内的内部培训,那我的建议还是别搞。”杨建强终于搞好了自己手头上的工作,然后参与到了谈话中,“可这种软件,很明显应该还有其他的可以用的地方吧?”

“你的意思是?”孙立恩有些好奇的问道,“这种东西还能商用?”

“为什么不行呢?”杨建强反问道,“这是一种可以用来反馈医生用药方案的模型,能够让使用者非常直观的观察到病人的变化。那是不是可以用在一些药物临床试验的模拟上?是不是有可能加入到全国甚至全球的医院医生培养计划里?”

杨建强明显很看好孙立恩提出的这个计划,在他看来,要达成孙立恩的要求,这个模型的开发就必然需要很高的投入才行。但如果只是为了完成孙立恩的要求,这个模型的投资又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要想让这个计划成功实现,那就首先需要提升这个计划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他们必须为这套系统找出其他的商业化方法才行。

“还有科研系统,他们肯定也需要这样的模型。一个能够根据系统变量,实时变更输出参数的模型系统并不难,但是要同时理顺众多参数之间的关联性,这个难度就很大了。”吕静安道,“正是因为难度大,所以我们才觉得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开发内容。”

虽然程序员两口子正在努力给孙立恩和徐有容加油鼓劲,但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就摆在两人面前——第四中心医院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拿出两千万来,就为了去做一个这样的模型软件出来。哪怕这个模型以后可能有非常好的商业前景也不行。公立医院的盈利应该用在什么地方,这是有非常明确的法律规定的。而“开发软件”,很明显并不是一个符合规定的花钱方法。

“这杯饮料是我们老板送的。”孙立恩和徐有容正在一筹莫展,一旁的店员端着两倍咖啡走了过来,她小心翼翼的把咖啡放在了桌面上,然后由向孙立恩递来了一张纸条,“这是我们老板让我转交给孙立恩医生的。他说……”店员轻咳了一声,然后模仿着钱临江的语气说道,“如果孙医生需要帮忙,那就直接到吧台这边来吧。”

似乎是担心自家老板这句话有些唐突,店员连忙解释道,“我们老板以前是专门做投资的……”

虽然孙立恩不太清楚“做投资”和“偷听客人讲话内容”有什么直接联系,不过他还是决定去吧台那边见见这位老板——纸条的末尾写上的“钱临江”三个字,让他猛然想起了之前自己治疗过的一位病人。虽然还不能百分百确定这个钱临江,是不是就是当初那位躺在病床上,陷入闭锁综合征的患者,但是见一面至少不会有什么损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