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盛赋 > 第三百二十一章 来我家吧

第三百二十一章 来我家吧

书名:盛赋 作者:明圣之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01 15:28:02

青烟园。

李秀年满脸笑意的听着柳青华喋喋不休的絮语。

柳青华言嘻嘻笑道:“这一次运气很好,被我意外获得了一部功法,名曰《玉罗经》”

“虽修行时间不长,也并未登堂入室,却让我对真元的理解更加深刻。”

“而今一招一式,都暗合天地之力。”

将纸页泛黄的《玉罗经》放在茶桌上,姑娘家的心里满是成就感。

李秀年温和说道:“这么大方?”

柳青华一本正经道:“师尊收下就是了,往后师尊遇到可人的后生,也可一并传授其《玉罗经》咱们青梅林里,总该是要出许多人才的。”

作为白鹿书院最落魄的地方,青梅林一直不被外人所看好,直到柳青华成为白鹿阁四大魁首之一,参与八顾之宴,才有诸多天赋不俗的学子愿意来到青梅林修行求学。

眼下的青梅林谈不上人才济济,可总还是有那么几个让人看得见希望的年轻人。

李秀年在白鹿书院威望日渐高耸,却也不曾有孕育出骄狂之气,传经授业,一切如常,无论寒门子弟,还是衣冠子弟,均一视同仁,风评甚好。

嫡传弟子尚未出现,李秀年仍在观望中。

下一个嫡传弟子是否能达到柳青华的高度,李秀年并不强求,努力过,问心无愧就好。

也并非谁都有柳青华的运气,被顾雍传人和院长的嫡系传人照顾有加。

李秀年一直心里记得这笔账。

怜爱问道:“接下来打算去何处?”

他知晓柳青华接下来会前往恒昌宗,因为八顾之首在那里,许多背负名望的年轻人在那里。

可他还是主动询问,不知是否能听出不一样的答案。

柳青华想了想,很认真的说道:“我打算去师弟那里,他正是用人之际,我去了未必能帮得上大忙,可许多粗浅的事情我还是能做的。”

“也并非大树底下好乘凉,我只是想要做些我想去做的事,具体是怎样的事,我暂时还未想好。”

李秀年温柔应道:“你长大了,放手去做就是。”

柳青华忽然说道:“其实我也想和师弟一样,做出一些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事。”

一个姑娘家很难有勇气去做一些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事,扶摇女帝是一个例外。

李秀年思量道:“等你想好了,又觉得是正确善良的事情,我也会支持你的。”

柳青华微微点头。

师徒两人开始聊起一些琐碎的往事,以及当下的青梅林里有多少值得大力培养的后生,相谈甚欢,不问政事,只顺应本心。

白鹿山脚下。

雪还在下,宇文君在正堂里盘膝而坐,武宓和独孤俪开始手谈,两人棋力不俗,厮杀的有来有往。

一片飞雪越过正堂,落在了宇文君的茶杯上,无端想起两位故人,便起身伸了个懒腰对武宓说道:“若有人找我,就说我去了丞相府,若青华师姐来了,就让她稍等一会儿。”

武宓的棋力与独孤俪不相上下,彼此都很煎熬,谁也无法破局。

“知道了。”

宇文君御风而行至白鹿山顶,俯瞰四野,整个繁华的皇都尽收眼底,视野虽与皇宫里的飞龙台比起略有逊色,但也是不俗了。

撕裂虚空,在山顶横渡虚空而去。

君侯镇飘着鹅毛大雪,镇子的尽头有一家砂锅店,还未到大年三十,砂锅店里还未关门,店里的客人也不是很多,寥寥无几。

景父景母的容颜略有回春之势,想来是上一次的丹药和白玉项链起到了效用。

宇文君站在远处,龙眸如炬,默默地观察着。

意外发现,整个君侯镇的酒楼,馆子生意都不是很好,虽然年关将近,可人心很是疲惫。

砂锅店里的客人陆续离开,中午的生意尚且如此惨淡,下午的生意可想而知。

宇文君避开君侯镇人们的目光,从侧翼御风而行来到了砂锅店外,伯父正在清理碗筷,伯母正在柜台那里算账。

莫名心里有些紧张,却又不知这紧张从何而起。

刚欲进门,便听见了伯母的说话声。

“现在的生意真是越来越难做了,本来就是小本生意,客人多了倒也不觉得麻烦,可客人一天比一天少,有些揪心啊。”

“本还想着给咱们闺女攒点嫁妆呢。”

景父一边洗碗,一边回应道:“大致就这样了吧,也别抱怨了。”

宇文君心里略有迷糊,然后鼓足勇气走进了这家砂锅店。

柜台上的景母看见宇文君进来了,顿时喜出望外,饶过柜台走到了宇文君跟前,热情招呼道:“原来是你来了啊。”

说完后,景母特意向外看了看,并未发现闺女的踪迹。

心里隐约有一些失望,却还是懂事的关闭了门户。

景父见到宇文君来了,便赶紧放下手中的琐事,随意擦了擦手,开始泡茶招待。

景母热情问道:“吃了没?没吃的话伯母现在就去给你做饭。”

宇文君点头道:“吃过了,谢谢伯母。”

三人围坐一桌,景父一脸笑意的给宇文君倒了杯茶,含蓄问道:“怎么这次是你一个人来了?那丫头呢?”

宇文君温和应道:“我和师姐这两年并无交集,据我推测她应该还在北海修行,也许今年她会在闭关当中度过。”

景父哦了一声,心里有些落幕,却也有些欣慰,宇文贤侄也是大忙人,竟然特意在年关之前看望他们,心里暖意上涌。

宇文君好奇问道:“据我所知,我和师姐上一次来的时候,君侯镇还很热闹,各大馆子的生意也还不错,怎么今年如此萧条?”

景父无奈的叹息了一声道:“贤侄有所不知啊,也不知怎么的,郡守大人突然加大力度征收赋税,导致许多人的生活捉襟见肘,好不容易挣够了二两银子,光是上税都得一两银子。”

“这样一来,许多人的口袋也落不到多少子儿,有闲钱的人是越来越少,故而导致愿意下馆子吃饭的人也越来越少。”

“而我们本来就是卖砂锅的,只能吃个味道,遇见饭量大的人,几乎吃不饱肚子,因此他们更宁愿去面馆吃面,那样还能来的实在一些。”

景母也是一脸无奈,涉及到了赋税官场一事,她也不好多说什么。

总觉得郡守大人这样做,便有这样做的道理在里面,猛然加大力度征收赋税,肯定是要出什么事情了。

战争或许会在三五年之后到来,看来富庶之地已经开始潜移默化的为战争准备粮草了。

作为一座小镇而言,君侯镇的税收其实一直都还不错。

生意难做,伯父伯母的心里便渐渐没了心气,虽说积累了些家底,可是省吃俭用的一辈子的人,多数都舍不得花钱,花了就没了。

万一遇到了灾荒之年,又提前败光了家底,那日子就更加没法过了。

宇文君一时陷入了纠结,吩咐地方郡守特意降低景父景母的税收,虽然可以,但着实没有必要。

二位长辈想要的无非就是一个心安罢了。

思来想去,宇文君试探性问道:“伯父伯母若是觉得这里不好的话,可以换一个地方生活,但我担心伯父伯母去了会有些不习惯。”

景父微微一怔,没想到宇文君贤侄忽然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景母心里也是一阵狐疑。

宇文君自己也觉得有些尴尬,举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也没喝出什么味道。

对于一直生活在这里的人而言,突然离开,心中自然会有许多不舍。

景父惆怅道:“我们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事,可离开了家乡,远离了朋友,到了陌生的地方,我们也不知如何生活,虽说当下的行情不好,可这家砂锅店早晚都会有几个熟客到来的。”

景母附和道:“是啊,估摸着别处地方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宇文君顿了顿,轻柔说道:“不如去我家吧,那里水土宜人,四季如春。”

“等师姐出关以后,就会和你们团聚的。”

景父愣在了当场,惊疑不定的说道:“贤侄不是在开玩笑吧,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去贤侄家里也不方便。”

景母心里也是这么想的,柔和说道:“好意我们领了,只是我们真去不得。”

贤侄上一次就已经送出了礼物,这一次若去人家那里居住,就有些难看了。

宇文君仔细思考了一番,将景父景母安顿在恒昌宗,也是为了稳妥起见,那里别的不说,首先绝对安全。

昔日八顾之宴,景佩瑶杀了五绝之首庄钦,此事在许多南人心中始终都是一件意难平的事情,便是谢一鸣想起这件事,嘴上不多说,心里还是会有疙瘩的。

景父景母在这里居住,外人虽不知晓,可当下赋税加重,老两口也逐渐感觉到了来自于生活的压力,长此下去,也不是一件美事。

思考了一些措辞,宇文君柔声说道:“伯父伯母不要想多了,我的家比较多,不碍事的。”

“我也是为了师姐好,赋税往后兴许会更重的,我先将伯父伯母安顿下来,至于其它事情,之后再商量也不迟。”

恒昌宗极土木之盛,安顿伯父伯母是绰绰有余了。

也怪君侯镇地处偏远,老两口也不知眼前的这一位贤侄都在外界干了多少事情。

景父还是觉得有些突然,说道:“可我们去了的话,也许没有办法开店,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是问题。”

景母也说道:“日子虽然苦了点,可也能过,贤侄就不要操心了。”

宇文君一时竟不知如何答复……

想了想,干脆直言道:“伯父伯母应该是怕给我添负担,才不愿意去我家中的,今儿我也实话告诉伯父伯母,安顿二位是绰绰有余的。”

“其实上一次来,就有想过将二位安顿在一个体面的地方生活,可那时我和师姐都有要事在身,再加上伯父伯母的日子也过得不错,一时就忽略了此事。”

景父景母心里一阵翻江倒海,今儿到底是个什么日子?

景父见宇文君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一本正经的说道:“可是我们去了,终归还是要给你添许多麻烦的。”

景母若有所思,不知闺女和这位贤侄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

宇文君尽量抿嘴笑道:“不麻烦不麻烦,师姐若知道了,也会高兴的。”

“预计明年秋季,你们就能和师姐团圆了。”

景父敏感问道:“贤侄今日前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宇文君未作多想的点了点头。

景父沉思道:“不如等明年秋季那丫头回来了后,我们商量一下再做决定,现在都快过年了,仓促之间搬家,也着实有点不妥。”

景母在一旁点头附和,柔声对宇文君说道:“谢谢你啊。”

宇文君索性换了个说法,言道:“我的意思是当下就收拾家当,我先带你们去皇都看望一下那个院长大人,之后,再带着你们返回我的家中。”

“你们不是一直都想要见一下那位院长大人吗?”

景父景母听到这话顿时变了脸色,松了口风。

“可是此去皇都路途遥远,又快要过年了,不如年后吧。”景父思虑道。

宇文君含蓄说道:“不打紧的,其实我刚从皇都过来,我是修行者,可一步到位皇都,对我而言天涯不过咫尺间。”

景父听到这话才终于回过味了。

景母惆怅说道:“可家里的东西太多了,得有一辆马车才行。”

宇文君索性起身说道:“走吧,什么物件需要被带走,我帮你们。”

言语间,打开空间法器,那张不大不小的柜台没入了无疆手串里。

景父看到这一幕,满脸不可思议。

宇文君安抚道:“伯父把需要带走的东西指给我看就行了。”

景父愣了愣神,随后和景母带着宇文君进入后面的院子里,开始收拾家当,老两口心里震撼归震撼,但是想要去见见那位院长大人。

宇文贤侄是上一次闺女带回来的人,自然是可以毫无保留的信任。

折腾了大致一个时辰,家里面大小物件,被宇文君尽数归纳至空间法器里。

空荡荡的院落里,景父有些失落的说道:“本来还想来年种点庄稼呢。”

景母也觉得心里一阵空落落,忽然要走了,心里五味杂陈。

宇文君在一旁安抚道:“别担心了,家里的庄稼地,始终都在你们的名下,回头我让镇长告知镇子里的其余人,就说你们是去亲戚家了。”

景父心里有些忐忑的说道:“这样真的好吗?”

宇文君拍了拍景父的肩膀,温和笑道:“就是换了个地方生活而已,那里的人也有很意思,说起来师姐对我也有过一些我在意的恩惠,你们放心居住就是了。”

景父听到闺女给贤侄一些“在意的恩惠”心里顿时舒展了很多,总不能无缘无故的去人家家里居住。

恒昌宗建立之初,景佩瑶便让井寒清带着许多书籍送到了恒昌宗,这也不是什么恩惠,两人心有灵犀罢了,可宇文君只有这样说,才能让二老的心里好受一些。

景母这会儿也开始回过味了,仔细凝望了一眼宇文君的脸庞,俊雅出尘,很让人心疼,难不成贤侄和自己的闺女都开始有那方面的意思了?

不是说修道之人追寻六根清净吗?

想了想,景母闷在了心里没有多问,该知道的时候总会知道的。

万一真有了这么个女婿,那也……

随后,老两口锁上门窗,宇文君在后院里召唤应龙带着伯父伯母横渡虚空,老两口见状惊掉了下巴。

宇文君柔然道:“这可是个秘密,不要对谁说你们见过黑色巨龙。”

景父景母如同稚童般乖巧的点了点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酷笔记()盛赋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