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盛赋 > 第三百二十二章 青树与青森

第三百二十二章 青树与青森

书名:盛赋 作者:明圣之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01 15:28:02

庄园里,蒲维清正准备打开半月酒品尝一番,忽然察觉到虚空涌动,心念微动,撑起一方场域,遮蔽此间气机。

虚空通道开启,宇文君带着景父景母来了,蒲维清看见那条黑色巨龙涌出通道后,以极快的速度没入宇文君额头里。

景父景母觉得天旋地转,看见蒲维清后,微微发愣,眼前人,还是当年的模样,容颜未改。

老两口刚欲行大礼,蒲维清柔然一笑道:“来了就好,就当做是在自己家,无需多礼。”

连忙上前扶住了老两口。

宇文君眼尖的发现正堂里盛放着一坛半月酒。

感情这是要偷偷喝一点……

好酒一事,和好女人如出一辙,喝酒的不买,买酒的不喝。

景父景母一时心情激动,难以言表,话到了嘴边,又不知从何说起。

宇文君上前如实言道:“君侯镇已加强赋税,据我推测,人族大地小范围里已开始潜移默化加强赋税,某些地方官员吃相有些难看。”

“暂且让伯父伯母在你这里居住一两日,随后我将带往恒昌宗安顿下来。”

蒲维清心念微转,对景父景母温和道:“你们先进屋子,我和他说几句话。”

景父景母乖乖进了屋子,不曾多言,他们曾见过蒲维清当年一指断江河,也亲眼目睹了那条黑色巨龙,知晓这两人所谈论之事都是大事。

蒲维清带着宇文君走至庄稼地旁,狐疑道:“出于什么想法,打算将这老两口安顿在恒昌宗?”

宇文君微笑道:“那自然是君侯镇赋税加重,我也想让老两口过的舒服一些。”

“老两口热情朴素,不懂人心险恶,等到了恒昌宗后,我会特意安排些朴素的丫鬟仆人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他们并不会觉得孤单的。”

蒲维清怪味说道:“我本以为你是个好人,不经过佩瑶那丫头的同意,就直接安顿了人家的父母,居心叵测啊。”

宇文君义正言辞道:“绝无此意,世人皆知我秉性纯良。”

蒲维清幽幽言道:“所以就带着皇都最美的花魁不知去处?”

宇文君:“……”

蒲维清语重心长道:“那老两口虽说一辈子不曾经历斗争,可你随佩瑶一起去过他们家,如今你又安顿他们,老两口嘴上不说,心里是有数的。”

“有些尺度要拿捏好,免得到时让两人落下个心病。”

宇文君略微凝重道:“知晓了,多谢提醒。”

蒲维清道:“接下来是打算做些什么?”

宇文君回道:“晚上带着独孤俪去吃一次八珍宴席。”

蒲维清:“……”

“去吧,好歹也出自于混沌空间,是你当下的一大助力。”

宇文君嗯了一声,随后打开空间法器,取出两坛半月酒,言道:“本打算赠给丞相大人两坛,可他没要,索性就交给你,记得到时与他多喝一些。”

蒲维清心情略有好转,收下两坛半月酒后说道:“待会儿我就陪着老两口喝几杯,你先去做你的事。”

宇文君转身离去,心情略有些复杂,不知如何言说。

蒲维清回到屋子里,景父景母连忙站起身来。

“别拘束,就当做自己家,待会儿我去炒几个菜,我们喝上几杯。”蒲维清轻声道。

景父和景母拘束的笑了笑。

蒲维清给老两口倒茶,柔声言道:“我记得佩瑶和宇文君有过三年之约,今年秋季,他们便会重逢,到时候你们也能一解相思之苦。”

景父憨厚笑道:“我听宇文贤侄说起过,这些年来多亏了您对我家闺女的培养,令她长大成才。”

蒲维清温和道:“相遇便是缘分,尝尝茶水如何?”

景父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味道绵长厚重,点头应道:“很好喝的。”

蒲维清大致知晓这些年来老两口在君侯镇的生活是何等光景,若非赋税加重,他们还会在那里,转念一想,宇文君安排符合情理,万一被有心人调查到了老两口的住处,反倒是个麻烦事情。

世家之争愈发激烈,有些事真不好言说。

蒲维清言道:“既然离开了故土,那就放宽心,也不要有太多的负担,佩瑶那丫头现在的出息很大,本想从一开始就将你们安顿好,可惜那时候诸事繁忙,一时忽略了此事。”

“宇文君所在的恒昌宗极土木之盛,多数都是修行者亦或是研究学问的读书人,你们去了尽可能耳濡目染一些,有人教你们,你们就欣然接受,若无人教你们,一切如常即可。”

“再有就是,年轻人的事情二位就尽量别操心了,论年纪的话,你们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好。”

“不说你们,连我都管不住刚才的那小伙子,佩瑶也长大了,我说的话也没以前那么好使了。”

“事情交给年轻人去做就好。”

宇文君说的话,老两口或许总觉得宇文君年轻,隐隐约约不是那么的信服,可蒲维清的话,老两口自然会当做金玉良言去奉行。

老两口闻后,心里一阵宽慰。

景父此时好奇问道:“佩瑶现在的那位师父是怎样的一个人?以前也听宇文贤侄提起过,可知晓的并不多。”

蒲维清温和说道:“是一个会对佩瑶负责任的师父,往后如有机会,大致也能见到,她是一个清冷的女子,常年修行,身上可能没有人情味,有朝一日遇见了,一切如常就是。”

景父景母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在想象之中,他们觉得蒲维清居住的地方应当是玉宇琼楼般的仙境,来了这里之后,感受更多的是人情味,景父也曾听说书人讲过真正的高手居住之地,大道至简,和村野之家并无区别。

想到这里,景父心里愈发感觉蒲维清深不可测。

景母这会儿好奇问道:“恒昌宗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蒲维清想了想,如实说道:“是一个极土木之盛的地方,时间长了后,你们就自然知晓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了。”

“这事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

“你们去了后接受安排就是,宇文君会将你们安排妥当的。”

景母闻得此言,温和笑道:“这样啊,我有一事想问,那孩子是不是对我家闺女有些那方面的意思?”

景父心里也在狐疑这件事,可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话都问到了这个地步,蒲维清也只能给老两口一个答复。

微笑道:“其实他们两人彼此喜欢,但都没有把话说开,也都心知肚明,这是一件好事。”

“佩瑶也到了婚嫁之年,宇文君是当今的八顾之首,手握人王令,与当朝两位丞相感情甚好,作为女婿而言,算是天下第一的那种女婿了。”

丞相,人王令!

听到这些字眼,老两口再如何老实朴素,心里也能大概想到那是怎样的份量。

景母会心一笑,对丈夫说道:“那孩子明明身居高位,对我们始终都是以礼相待,咱们也该知足了。”

景父傻气的笑了笑。

景母又问道:“那孩子的父母都是做什么的?”

蒲维清一时微茫,略微思考措辞说道:“其实我也不知,不过那孩子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做主,你们放心就是了。”

“凡是能人,总归有些自己的难言之隐。”

景母景父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蒲维清收拾去做饭,景母连忙起身说道:“我去就行了,您在这里和佩瑶父亲继续聊。”

说完后,景母便去了厨房,心中甚是喜悦。

雪停了,归来的宇文君大袖一挥,院落里的积雪一扫而空。

正堂里,武宓和独孤俪以及柳青华三人坐在一起畅聊。

独孤俪热情招呼道:“快来啊,看看你的师姐给你都带来了什么。”

宇文君饶有兴致来到正堂里,地上摆放着不下于三百本书籍,宇文君虽说早就知晓师姐会给自己带来书籍,可还是有些窃喜激动。

随意挑了一本打开一阅,其上的学问义理深奥,没有点缀,尽是精要。

柳青华嘻嘻笑道:“怎么样,畅兴否?”

古荥留下来的书籍毋庸置疑,宇文君大喜道:“甚佳,不过这些书籍是否打算给白鹿书院一副手抄?”

既是柳青华带回来的,一切全凭柳青华做主,交道再好,有些底线也不可逾越。

柳青华正色道:“我和师尊商量过这件事,师尊之意是将这些书籍尽数交由恒昌宗,单论学问书籍底蕴一事,恒昌书院并不强,等多年后恒昌书院出了人才,到时两大书院的才子一同论道,顺带交换书籍。”

宇文君轻和道:“也是,秀年前辈思虑周全。”

上桌后,柳青华给宇文君倒了杯龙泉清水,柔声说道:“我也要打算前往恒昌宗了,师弟是否有要事交由我去办。”

柳青华的政治才能无法和井寒清做之比较,也无法和武宓做之比较。

可柳青华本身的所懂的学问义理其实并不浅薄,亦能分清民智之政与愚民之政。

宇文君思来想去后说道:“当然是有,有一事极其适合你。”

柳青华喜笑颜开,期待道:“何事?”

宇文君温和应道:“恒昌殿总管一职便交给你了,事情轻松,琐事无需自己亲力亲为,顺带观摩恒昌宗弟子有哪些可塑之才。”

“若发现好苗子,你可自行定夺。”

柳青华想了想,略微置气道:“就无一些大事交由我去做吗?”

宇文君无奈一笑,安抚道:“青云大会有小俪亲自出马,培养修行人才亦是宗门发展的重中之重,看似简单,实则为万年大计。”

“本想让你整顿书籍,提炼精要义理,可你在文才一事上着实天赋不高。”

柳青华吐了吐舌头,嘟着嘴说道:“知道了。”

宇文君言道:“暂时如此,往后宗门扩建,你肩上的担子也会逐渐增加份量。”

柳青华想想也是,恒昌宗逐步壮大,以后总有她大展拳脚的机会。

宇文君说道:“还有一事,得告知你们。”

“佩瑶师姐的双亲也会被我安顿在恒昌宗,明日将会随我们一同返回。”

柳青华顿时乐开了花,迫不及待问道:“那伯父伯母现在位于何处?”

宇文君微笑道:“就在院长大人那里,你性情活泼可爱,伯父伯母到了宗内后或许有许多不习惯,平日里若无事,多去陪伴。”

柳青华乐呵笑道:“知道了,我一定会去的,等佩瑶姐姐从北海归来后,想必也会很开怀的。”

武宓和独孤俪一头雾水,景佩瑶的名字她们听说过,亦是八顾之一。

宇文君虽未明言,可武宓和独孤俪都知晓,那位远在北海的姑娘就是宇文君一直放在心上的人。

想到这里,独孤俪的心里隐约有些失落,不知如何言说。

她是来人间历练的,能为宇文公子多做些事就好。

宇文君言道:“午饭打算吃些什么?”

白日宇文君不喜欢出门,身边有三位女子相随,难免会被人说一些闲话。

张本初不在,煮饭一事就显得格外重大。

武宓言道:“饺子已经吃过了,不如我们就在这里煮一顿火锅,晚上再去鸿宴楼。”

一旁的柳青华和独孤俪微微点头。

宇文君应道:“那我和小俪先出去购买食材,你和青华师姐就在先准备吧。”

武宓和柳青华微微点头,独孤俪跟在宇文君身旁,两人选择了一条幽静的前往书院之外的大街上。

独孤俪微笑道:“可是我对食材并不是很懂,为何要带着我一起去买菜?”

宇文君轻声应道:“你从未来过皇都,带你四处转悠一番。”

“皇都之美,不在于名胜古迹,而在于街道巷陌,繁华都城,亦有穷苦百姓艰难求存。”

独孤俪心里微暖,好奇问道:“你很喜欢那位叫景佩瑶的姑娘吗?”

宇文君微微一怔,点了点头,平和言道:“虽说已很久不见,可偶尔想起,还是会觉得往事历历在目。”

独孤俪哦了一声,轻声道:“遥远而相惜,很美好的意境。”

宇文君也不知景佩瑶是否经常想起自己,诸事繁忙,回想起来还是在书院求学的那段日子最解心忧。

“我很期待她可以到达恒昌宗,与我一起,去做许多事情,可她也有她自己的道路,扶摇女帝的传承究竟是什么我尚未可知,但应该是沉重的。”

顾雍说过,急着收徒弟的人,往往都活不长了。

也不知如今的扶摇女帝是否已修成了紫薇真元,还是说仍在路上。

独孤俪轻声说道:“可两个有默契的人,早晚都会走在一起的。”

宇文君一时微茫,沉思道:“但也许两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去做,反而会更好。”

独孤俪略为一想,赞叹道:“公子境界高远,那位姑娘大致也是如此吧。”

涉及到了景佩瑶,宇文君的德才智似乎总会无可避免的下滑许多。

微微摇头道:“其实我也不知,但我们能懂的道理,她应该也懂。”

“说起来,自八顾之宴结束后,距离美好的少年光景已渐行渐远,想到此处,心中略有悲鸣。”

独孤俪轻笑道:“我以为你不会有这些感想。”

宇文君嘴角上扬道:“我已从少年变成了青年,又到了婚嫁之年,每当想到此处,心中百感交集,欲罢不能。”

到了一定的年纪,便会有相等的悲伤。

独孤俪凝望宇文君侧脸,头次发现宇文君有了这个年纪该有的模样。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酷笔记()盛赋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