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五十一章 娘娘庙活动限定皮肤

吴王宫廷不断扩张势力的时候,也时不时派人去紫帐汗国。一方面是去采购物资,寻求赞助,乃至打工养活自己;一方面也是让人在那边进修,尤其是学习这边最缺的文化知识。因此,朱文奎这边,一直不断有人往来,顺便带来各种消息。

不过这段时间,在吴王每天忙碌的时候,朱文奎却清闲了很多。他这边的环境,毕竟相对简单了不少。他自己也说,身为留守人员,维持好这边的运作就行。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忙更重要的事情了。

不过,一些家臣认为,吴王国的核心,就在吴王所在的地方。宫廷移动到哪里,哪里就是首都。在欧洲历史上,这种移动王廷很多见。而朱文奎这边,虽然固定不动,但反而是外派机构。

但朱文奎坚称,主君自己在外面乱跑,留世子守家,才是传统。所以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名义上应该怎么算……

当然,这些目前都只是小事。现在,朱文奎自己,也准备带人离开大都,参加远征军去了。在动乱之后,虽然大都的吴王府被夷为平地,人员也损失很多,但凭借当夜的表现,他们还是吸引了众多势力的注意,得到的各种资助,一下暴涨了很多。这边的各种事情,也已经步入正轨,就准备让王府官吏们自己维持了。

这天,他例行带着卢卡斯队长和两个士兵,把一箱子武器样品,运到娘娘庙那边,郭康的办公室。刚进入门口的广场,就看到脱欢和郭康,带着一大群随从,正在那边指指点点。还有不少人在急匆匆地走来走去,不知道在忙什么。

朱文奎很是好奇,就上前询问。脱欢看到他,就招呼他过来,直接说道:“那不勒斯那边又有新消息,说拉斯迪劳已经要撑不住了。国王没有儿子,只能吩咐说把王位传给姐姐,要求大臣们宣誓向她效忠。但是各路势力,都明显不服气。”

“这种事情,之前乔安娜一世的时候,已经发生过一次了。”郭康也说道:“那不勒斯的内乱,十年前才算平息。那会儿,拉斯迪劳还找我们介入调停呢。大家都还记得这些呢,哪怕不懂历史的人,大家现在都能看出来,之前的内乱,又得重演了。”

“他们这继承法有点太抽象了。”朱文奎吐槽道:“我小时候听老师讲,说嫡长子继承制是最可靠的,为了国家的稳定,最好坚持这个制度。要是实在没有,也可以找其他儿子。相比起来,兄终弟及这种规矩,就很容易闹出事情来。”

“殷商有兄终弟及的传统,因此有九世之乱。后来宋国在这方面也有很多遗存,每次也都会带来纷争。他们这倒好,还有弟终姐及的,这是唯恐国家不乱么”

“没办法,这人绝嗣到连女儿都没有的。”脱欢说:“我记得他倒是有个私生子,但大臣们都不认,也没培育起什么势力,所以也就没戏了。”

“不是,你怎么学会‘抽象’这说法的……”郭康倒是更关注别的事情。

“跟你学的啊。”

“……”

郭康之前都没意识到这种习惯用语的问题,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不过朱文奎等人倒是不太在意,只当是市井俚语,还在继续讨论。

“我们这边得加快进度了。”脱欢嘱咐道:“大家最近要辛苦一点了。现在看来,欧陆估计要出大势。咱们还是应该尽早出发,把那边铺垫好。这样,不管再有什么事情,都能更从容地面对了。”

“我这边倒是没什么问题,进度一直都挺快的。”朱文奎表示:“康老哥说,得检查下这批火枪,看看威力够不够用。不过我觉得,没必要搞这么严格。要是还嫌不够,多加点装药就行了,炸不了的。”

“不行。”郭康否定道:“火器这东西,还是很危险的,哪能这么粗枝大叶的。”

“我又不是乱用。”朱文奎摇头道:“我怕一次不够,还让我那个徒弟乌尔班,也专门拿去测试了一轮,没问题的。这玩意儿比你想象的耐用多了。”

“你俩可拉倒吧。”郭康无语地摇头:“那个家伙也是够疯的。你俩凑一起,你家那些玩意儿早晚还得炸一次。”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朱文奎笃定地说。

“行了行了。”脱欢赶紧打断他俩:“实在来不及,就有什么带什么吧。现在朝廷正在商量,是不是要再征集五个军团,准备应对战争。这一点试用的兵器,也影响不了大局了。”

“再加五个那可不少了。”郭康意外地说:“之前刚说,要派不少军官和士兵去基辅整训,然后配合当地人开荒。小亚和高加索那边的军队不能动,南边去埃及还得调人。去年还打了不少仗,上一批军队刚刚解散回家。要是再增加兵力,负担就太大了,不知道会不会影响耕作。”

“负担肯定是有的,不过我们已经联系好了商人。这个春季,我们会尽量调度物资和运力。等到夏天,除了克里米亚那边的小麦,我们还会从叙利亚额外采购一批粮食。如果真的需要出兵那不勒斯,我们也会通过那边的商人,从意大利和法国购入军粮。”

“不过,如果真的爆发战争,我们的敌人,恰恰也是意大利和南法的势力。”他又补充道:“就算能买到,商人肯定也会坐地起价。所以,如果条件许可,最好还是自己准备为主,把这些只作为补充。当然了,要是实在不行,就调用我们储备的金银吧。这也不是抠门的时候了。”

“哎,虽然不是自己的钱,但我一想又被奸商捞了去,就感觉心疼。”朱文奎评价道。

“他要是真有这本事,那就让他赚。反正,只要第一个商人成功获得了高额利润,其他人就会冒着风险蜂拥而至,到时候,价格反而会因为他们的互相竞争降低了。”脱欢告诉他:“钱本来就是花在这地方的。要是战争不顺利,损失的也就不止这点了。”

“好像也是……”朱文奎想了想,点了点头:“做生意的事情,我确实不太懂。”

“你之前一直努力经营王府,这些基本道理应该是知道的吧。”脱欢说:“其实原理上,是差不多的。”

“我也不是专门做生意的人。但是我们国家,国库和我家的钱,其实是分开的。像之前给出征将士的赏金,就得拿自己的钱单独来发,要不然人家凭什么认我家当大汗啊。”他摇摇头:“所以,我也得学着去经营商队,从远至明朝的地方做生意。这些事情,可能比战争都重要,想不接触也不行。你多想一想,应该就懂了。”

“我是觉得,经商毕竟是不体面的行为。所以,我宁可出来做工,都不想借着身份,找渠道去做低买高卖、囤货居奇的事情。”朱文奎感慨道:“你们可能无所谓,但我家在这里,说白了也就面子还值点钱了。”

“再说,就算去经商,我就真的能做好,能让王府富起来么我看,我也不见得有这个本事。况且面子这东西,只有端着的时候才值钱;我要是自己把它放下,去做不符合身份的事情,那这丢掉的面子,反而换不来同样的价值了。这点道理,我还是能想清楚的。”

“打铁虽然累,也不是什么高贵的工作,但也是自食其力。忙累了的时候,还能放松下脑筋。相比起来,还不如去铁匠铺待着呢。”

“你确定你是忙累了,去放松的”郭康指出:“小让娜给我说,你一去打铁,都能好几天不回家。府里的事情,全都是你家几个姑娘,还有任命的那几个‘辅臣’在帮忙。人手不够,还临时给人封官,她们都觉得你玩上瘾了……”

“哪有。”朱文奎连忙回答:“上次莫名其妙打了起来,我才觉得,自己还是差太多。虽然平时很少参加战斗,但泰西这边不太平,早晚得上战场的。这么下去,今后和更大的敌人作战,肯定也会吃亏。遇到家里亲戚,估计都得被人鄙视。你问脱欢台吉就知道了,他也催我,多练练武艺呢。”

“我确实说过,不过你也别乱想啊。”脱欢连忙提醒道:“只是练练防身武艺,不是和亲戚去比。难道你还要和你四爷爷比武术么”

“是啊,再说你学点技法,才是最有用的。怎么学着学着又打铁去了……”郭康也说道。

“我家的武艺,起源于民间,所以和这些工作有点关系。”朱文奎强行辩解道:“打铁……老朱家的人,打熬下力气,不叫打铁的。”

郭康和脱欢面面相觑,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只能点点头,应付过去了。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呢”朱文奎于是主动问道:“这边有什么新鲜东西都在这儿看。”

“哦,我在想,要不要换个装饰。”脱欢说:“其实最开始,我们是希望能从埃及获取粮食的。那个地方,古典时代就是粮仓了,对于我们的处境肯定会很有好处。但是郭康安达问了下那边来的使者和商人,说埃及现在的混乱,就是之前的旱灾和瘟疫导致的。一番折腾之后,那边现在也没有余粮了。”

“想占领一个地方,如果力量特别强大,可以去斩草除根。但埃及是人多富庶的地方,我们的力量也很有限。我想,还是应该尽量怀柔,就不要从那边征调粮食了。有缴获到的,就直接充作军需吧。”

“这确实是善政啊。”朱文奎点点头:“当地人如果能理解,就好了。就怕那些人反而畏威而不怀德,这样反倒没法压服他们了。”

“埃及人柔顺怯战,应该不至于。”脱欢说:“你看当年,我们罗马人对付蛮族部落,就不是这样了。有时候,边将还主动找事,让零散不好收拾的蛮族,聚集起来造反,然后趁机剿灭他们。当年不列颠,就是这么平定下来的。”

“这事儿,我倒是没怎么了解过。”朱文奎说。

“你待会儿去庙里交接的时候,让修士给你讲下镇压布狄卡叛乱的事情,就行了。他们就是研究历史的。”脱欢回答:“大体就是……”

“你知道洪武年间,奢香夫人的事情么”郭康提醒道:“就跟那个类似。只不过奢香夫人被边将挑衅之后,忍住了没有造反;布狄卡女王没忍住,所以被军团消灭了。”

“哦,这个倒好像听人说过。据说当年还找过我太奶奶……”朱文奎想了想:“这么一看,两边的边军,思路都差不多啊。古人说,罗马有类中国,此言果然不虚啊。”

“过奖了,过奖了。”脱欢很是受用,连忙拱拱手,谦虚道:“我们还是要多多互相学习的。”

“这次呢,我们也是想多宣传一下。”他介绍道:“埃及那边,既然没有什么直接的收益,我们就打算搞点纪念品。大竞技场门口那个方尖碑,你还记得吧”

“知道。”朱文奎点点头。

“当年,狄奥多西皇帝,把这座石碑从埃及运来记功,之后一直放置到现在。”脱欢说:“当然,这不是最古老的。最早的那块,是奥古斯都征服埃及之后带回来的,现在还在罗马呢。”

“我们之前没有这个条件。如果这次可以成功,就也搞几个过来。”他伸手指了指娘娘庙周围,四根巨大的苏鲁锭:“一直有人找我们抱怨,说这几个苏鲁锭,和庙的画风都不一样,看着太奇怪了。也不够久远、壮观,没有古代大型建筑那种厚重感和气势。这毕竟是近世的东西,历史比庙本身短多了,也没有办法。”

“我想了想,觉得可以这样通融下:这次远征如果成功,也会举办庆祝活动,到时候,我们搬四个方尖碑过来,把这几个苏鲁锭暂时换掉。”他比划道:“方尖碑又大又高,还很古老,也有直接的宣示作用和纪念意义。既能宣传我朝武功,也是遵循罗马的传统。在这儿放着,感觉还挺合适的。”

“你要不劝劝他”旁边的郭康摊摊手,对朱文奎说:“他不知道咋想到这个主意的,我总感觉这么抢人家东西不好。再说,这画风也一样很奇怪啊。为啥一定要在娘娘庙周围搞几个柱子啊……”

“这怎么能叫抢。”脱欢并不承认:“埃及也是罗马的故地,收复那边之后,就是我们自己的地盘。中央从地方调拨文物的事情,能叫抢么”

“呃……”郭康都回不上来了。

“我看这边,空地是够的。到时候再现场勘探下吧。”脱欢自顾自地高兴说道:“你先去忙吧。”

朱文奎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点点头,先去送东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