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赫勒敦学派

“这样啊。我看你希腊语说的挺流利的,原来是老熟人。”太后点点头。

“我的启蒙老师曾经是塞维利亚的居民,同样是逃难到突尼斯的。”穆罕默德说起了自己的师承:“我们这群人,学习伊本·路西德的学说,研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所以对希腊语也算熟悉了。”

“另外我也懂一些拉丁语,因为我们经常和罗马、帕多瓦等地的大学交流。他们一直很喜欢我们这一派的观点,所以两边的交流挺多的。哦,按照拉丁名字,我们应该叫阿威罗伊学派。”他介绍道。

“不过说是启蒙,其实我那会儿年纪也不小了。”他不好意思地苦笑道:“哎,年少时无知,浪费了太多时间了。”

“那你是怎么到叙利亚去的啊?”太后颇有兴趣地问。

“整个北非,相互来往都很紧密的。那里没有太强大的统一王朝,倒是有很多零散的部落和诸侯。学者们经常在各个埃米尔们的宫廷间往来,充当客卿。”穆罕默德说。

“我本来在摩洛哥暂住,等学习有了些起色后,承蒙老师看重,就推荐我去突尼斯,师从博学的伊本·赫勒敦阁下。不过,可能是从政道路上经常遭遇挫折,所以赫勒敦老师的思想比较激进,在当地敌人也多。所以,他就应邀去了思想更开放的埃及,最后还到了叙利亚讲学。”

“帖木儿劫掠叙利亚的时候,一批学者出面请求他收敛一些,赫勒敦老师就是其中之一。帖木儿和他交谈之后,很敬重他,于是只收了钱就走了,没有屠杀城镇。这让他在当地出了名,于是更多人开始邀请他四处讲学。贵国接收叙利亚几处领地的时候,我们也受邀去过,就是在那边结识各位的。”

“他提出了什么学说啊?”太后好奇地问。

“他的学说应该源于穆尔太齐赖派,这一派的核心思想是早期的‘意志自由论’和来自希腊的唯理主义。”穆罕默德说。

“穆尔太齐赖派认为,胡大是唯一的主宰,通过理性创造了这个世界。由于神具有‘统一性’,所以祂是全知全能的,也因此不存在本体之外的各种德行,也就是说,是不能人格化的,也不可能在天国中被信徒们看到。”

“同时,因为神是独一的,所以经书是神创造的,而不可能等同于神,也就因此不具有神才独有的无始、永恒、不缪的特征。说的通俗点,就是经书不是神,所以可能存在错误,也可以进行纠正。”

“另一方面,他们坚持认为,胡大是最公正的,所以并不会预定人类的行为。人拥有无限自由的意志,人的行为也完全凭借自己来进行,神则对人类行为的善恶进行裁决,而决定赏罚。因为这个观点,他们也被称为‘公正派’。”

“他们也推崇理性,反对信仰高于理性的观点,认为理性是信仰的最高原则,也是人类自由意志的前提。如果丧失了理性,就会屈从于邪恶,而丧失自由。所以应该重视理性哲学的修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知识和理性,达到‘正信’的境界。”

“这个学说受到了哈里发马蒙——也就是‘智慧宫’创立者的支持,一度成为显学,开始主动对经书进行注解。但后来因为政治斗争失败,遭到了打击和驱逐。不过很多人来到了相对边缘的地区,比如安达卢西亚,继续进行研究和教学。”

“我的天父啊,我确定这是位哲学家了。”太后看了看王大喇嘛,又放弃似地摇摇头,看向郭康:“你应该能听懂吧?我已经晕了。”

“这和我们这里,一些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学说,是有很大共同之处的。”郭康回答:“还好,能听得懂。”

“其实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只能说这个学派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还是有冲突的地方。”“老海胆”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神是不变的‘第一推动者’。但公正派很重视对于有限与无限、永恒与静止等概念的研究和辨析。他们分析之后认为,世界不可能是永恒的,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这一点,也是个老争论话题了。”

“那伱的老师怎么看?”郭康问。

“我的老师倾向于研究历史。”穆罕默德见他听得懂,也来了劲:“他早年也试图从政过,还很精明能干。但因为各种原因,每次到关键时刻,都会遭遇失败,只能在各个埃米尔国之间来回跑。”

“后来他灰心丧气,决定专心研究学术,又遇到了亲人因海难丧生的打击。可能是遭遇的苦难太多,他痛定思痛,开始努力收集资料,编纂史书,试图研究出历史里的规律,找出国家衰落、文明遭受打击背后的逻辑。”

“他把这些研究成果,写成了《历史绪论》一书,教授给后学,号召大家通过可证实的史料,来分析研究现世中的逻辑,以人类本身为研究中心。至于宗教,则认为是精神和灵魂层面的东西,应该交给胡大。人类自己,把大地上的事情处理好就行了——这个观点在当地,还是挺激进的。”

“那他研究出什么成果了么?”郭康问。

“他认为,历史本身是连续的、有前因后果的。把历史事件放在整体发展脉络中进行考察,分析成因和现象之间的规律,再把这些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就有助于总结出治乱兴衰的规律。”穆罕默德说。

“他通过史料,努力找出了一些简单的规律。比如王朝的兴衰,是有明显的周期的。在北非柏柏尔人的政权里,四代人就是一个明显的周期。可惜这个周期的适用范围不广,在更发达的埃及和安达卢西亚,就不是这样了。”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觉得,应该是因为不同地区,物质资源、气候环境等皆不相同的原因。这些地理环境影响了当地的社会形式,社会形式又影响了国家的命运。我们可能需要更细致的研究,才能像医生看病一样,针对具体问题,给出解决病症的特定药方。”

“当然,就整体而言,他倒是确定地认为,天方教诸王朝的历史中,存在着重复出现的、周期性循环的现象。而且,这种兴衰似乎是一种自然规律,并不受王公们主观意志的左右。”

“他因此认定,哈里发和苏丹们声称自己是胡大在世上的投影,实际上只是一种吹嘘。神的真正投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而这些统治者,只是社会中的蛀虫,基本上都是在搞破坏。普通人的劳作和活动,才是推动历史演进和周期更替的动力。”

“当然,你也知道,这个结论肯定不太让埃米尔们高兴。”他摊摊手:“这些阿非利加的埃米尔们太保守了。我觉得他搬家到埃及,虽然说是为了亚历山大的图书,借此研究经济和社会的规律,但肯定也少不了这个因素。”

“也不错了。”王大喇嘛安慰道:“居然没抓他,只是施压,这已经比大部分拜上帝教国家好太多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