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三百四十三章 国语骑射

由于已经有了准备,因此这次没花多少时间。郭康很快说服了王大喇嘛给他提供更多帮助,还去找了几位罗斯神父帮忙。

米哈伊尔神父很乐意提供帮助。郭康告诉他,自己打算今后在当地设立新学校,让教会安排人手,教这些罗斯人认读基本文字。按他的计划,每个家庭,至少都需要有一个人识字。

而且,在上课的过程中,还要教导这些人学习法律,了解基本的常识——比如国家如何运行,城市由谁管理,遇到事情了怎么去反应情况,诸如此类。

虽然看起来,这都是些很简单的知识,但奈何这个年头,很多人确实不知道,尤其是这些罗斯人。

按之前的了解,这些人根本没有“参军是公民权力”的概念。他们眼里,当兵就是给波雅尔老爷当炮灰的,不理解权力和武力的关系,以及权力与责任对等的原则。如果他们生活的环境里,大家都没有这个概念,那这些人就算塞进军团,也不可能好好打仗的。

说白了,一支合格的军队,不是在军营里形成的,而是整个社会共同打造出来的。基于这个原则,就知道为什么如此重视他们的社区环境了。

因此,必须对他们的聚居区进行认真的整理,理清户籍,建立有效的教育体系,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士兵来。

两位神父都在正教教会进修过神学,会希腊语,深知语言和文字的重要性。因此,对于郭康的建议,都十分赞同。米哈伊尔神父甚至感激地说,这是圣人一样的善举。

由于开的条件太好,他们也不去追究其他细节了——当然,郭康自己其实也还没把细节规划好。按照他原本的计划,这些人就不用学希腊语了,直接学汉字就行。

不过这件事,他还没跟其他人商量好,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安排才最妥当。

当初,大家推广汉字,其实就是不希望罗马境内再因为语言问题出现分裂。但现在看,处境依然是比较尴尬的。

汉字作为通用语,确实有各种好处。但另一方面,紫帐汗国又没有在全民范围内普及汉语和汉字的能力。这导致了古怪的现象:有些人会说半生不熟的汉语;有些人会用当地语言的语法和语序强行念汉字;还有人则直接用当地语言拼写汉字,让读写成了分离的两个系统……到现在,也只能保证军队中上层,能够熟练地使用汉语。

但另一方面,大家又没有更好的通用语。在紫帐汗国起家的“罗马尼亚”地区,当地的保加利亚和瓦拉几亚人,并不愿意接受希腊语。他们觉得,当年希腊人自己的帝国,都没强行让他们接受这个语言,紫帐汗国也没这个必要吧。

尤其是边境地区,由于长期的对立关系,有些人干脆宁可学汉语,都不想学希腊人的话,更不能接受希腊语成为大家都必须学习的通用语,坚决反对把希腊和罗马挂钩。

而基于同样的道理,希腊人也不喜欢这些“斯拉夫人”的话。担任官吏的希腊人并不少,他们的意见同样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能随便忽视。

纠缠到最后,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把“第三方”的汉字拿来。在这类争论中的优势,汉字的最大优势,是军团很喜欢它。反正大家都可以说,使用汉字是军事需求,不是为了在文化上鄙视和压制谁,就此避免了当地人之间麻烦的争论。

就目前这些斯拉夫人的处境,如果有的选,他们也肯定会选择汉语而非希腊语的。所以,郭康对此倒是有些信心。

除此之外,就只能看情况,临时决定了。

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要求各国统一使用文字。看起来,这是个很大的工程,但其实难度也并不是多高。

根据后人从里耶秦简中得到的结论,秦朝时期,当地的官吏中,有一部分就是之前楚国的官吏,在楚国灭亡之后,被秦朝郡守继续留用。他们使用的文字,从楚地汉字变成了秦朝指定的字体,但这些楚人其实只花了几个月,就完全适应了公文的新格式,甚至连秦人公文里的俗语都学过去了。

所以,迅速统一文字的前提,是大家的文字本来就差不多。虽然确实有差别,但得看跟谁比——相对于欧洲这种情况,他们那边甚至都能算是忽略不计的。

秦始皇的功绩再大,也只是普通人,不是天父那样的神话,不可能脱离历史背景来做事。正是因为有这种现实基础,统一文字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而紫帐汗国这边,做到目前的地步,已经算是尽力了……

当然,还有另一个不好明说的方面,就是上层统治者的心态。

郭康自己清楚,紫帐汗国其实依然是个小族临大国的结构。在这种制度下,统治阶层的心态其实很微妙。

虽然名义上是蒙古黄金家族建立的国家,但从始祖伯颜帖木儿开始,整个家族其实基本上没人会蒙古语。因为金帐汗国说的是突厥系的钦察语,伯颜帖木儿作为中下层的小头人,当年也就只会说这个。至于后面的几代人,更是渐渐连突厥语都不会了……

而且,南北战争之后,蒙古系王公们就被清算了一回;帖木儿打败脱脱迷失,击溃金帐汗国残余势力之后,当地草原贵人又经历了一番大洗牌。两轮清洗之后,传统部落贵族其实已经没多少势力了。

现在这帮“蒙古人”里,大概也就那几个负责外交,经常和中亚、草原地区进行贸易与外交往来的官员,还会说蒙古语了。连脱欢自己,都只会几句向人问好、喊人喝酒之类的。

而因为南衙世侯的作用,作为宫廷真正意义上的高层语言,汉语其实才是汗廷的“国语”。从郭盖长期主管内政的时代,就基本确立下来了。

一众世侯家族,其实本来也不止会这一种语言。像曹家、史家,都是在突厥部落里混过的。但对于大家来说,汉语不但是最大的共同点,也寄托了各家作为一个共同体,所拥有的的集体记忆,有不可取代的意义。没有了汉语,可能大家也就得散伙了。

虽然听着有点怪,但汉语和军事技能,其实才是汗廷上层自我定位的“锚”之所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