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二百七十六章 刁民朱重八破坏先进的元联邦,导致中国走向沉沦(求月票)

郭康也没法回答狄奥多拉的这个问题。毕竟,在这方面,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还是很大的。

不过,这次他们没思考太久。不多时,有个修士赶来敲门,告诉他们客人到了。

这次的来客规模十分庞大,吴王府上下除了吴王本人几乎全出场了。

事情的起因,是马王妃说上次郭康和让娜公主发生了误会。她事后查问,发觉是因为对于教义的理解出现了表达上的偏差。于是,趁着礼佛的机会,她请了道衍师父、王大喇嘛等人,分析经义,认为其实不是什么大事。

所以,她就特意请让娜公主来庙里,也请郭康一起来。大家吃顿斋饭,在天兄菩萨面前好好沟通下,再请二位大师也来,帮助解除误会。

郭康对此倒是并不反对。他担心的,首先是让娜公主对宗教的态度。她要是真的狂热上头,那可够受的。其次,就是得防止她把小让娜也带歪了。现在朱文奎一家和紫帐汗国,都对小让娜重点照顾,如果被她强行插手,那就同样很麻烦了。

而马王妃的表现,显示她一直在控制着王府的形势。有她管着,让娜公主应该就不会做出过于离谱的事情,起码是不会干扰小让娜的。

为了防止再出现意外,他专门和狄奥多拉商量过这件事。

对于小让娜母女的宗教归属感问题,狄奥多拉也有差不多的想法,因此支持他的思路。而且,她想的比郭康还多。

她说,东方贵妇一样有社交活动,只是明朝贵妇比欧洲同行内敛,让这种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没那么大而已。

这次,就很明显是马王妃在展示自己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就是她们在宫廷生活中的“实力”。所以狄奥多拉认为,这是她在小心翼翼地适应新环境之后,向外扩展自己影响力的一次试探。

因此,狄奥多拉认为,郭康应该支持马王妃的行动,不但要接受邀请,还应该好好准备,表现一下。因为这样不止是给对方台阶下,也是鼓励和支持她发挥自己的实力,和让娜公主抗衡。

相比于让娜公主这种到处乱跑,抛头露面毫不忌讳的人,马王妃肯定是天生吃亏的。毕竟,想要让社交生活比法国贵妇还开放,确实颇有难度……所以,她肯定也会有自己的思路。

不过,郭康对此是真的没什么了解了。

在历史上,马王妃并没有留下多少详细的资料。可能是由于万能的内力加成,郭康对于上一世的各种资料细节印象颇深。但哪怕这样,关于马王妃的记录依然十分稀缺,就没有多少流传到他那个时候。

目前能确定的,也就是她是高级文官家庭的女儿。虽然历史上也当过“马皇后”,但她和朱元璋的马皇后应该没什么亲戚关系。历史上,她在南京被攻克之后投火而死,除此之外就没什么事迹了。

因此,关于马王妃本人,他也知之甚少,没法推测对方的性格和行事方式。对方在大都的这几年,表现也很低调,实在看不出什么。

而关于宫廷贵妇之间的实力比拼,他也是真的不懂。

郭康对于“宫廷斗争”的了解,也就是互相告发对方秽乱后宫,罪不容诛这个级别。如果说其他很多方面,他的了解就是教科书水平的话,这个方面就是鬼畜素材水平。他自己都不指望自己能帮上什么忙。

“所以我这次到底说些什么啊?”他又问狄奥多拉。

“就说你平时喜欢聊的那些就行。”狄奥多拉说:“话题扯的越大越好。”

“说大话哄朱文奎还行,真的能唬住马王妃?最关键的问题是,姚和尚可哄不住啊。”郭康指出。

“又不是让你吹牛。”狄奥多拉无奈地笑道:“你就聊一聊伱的那些战略规划和见解就行了。”

“道衍和尚是个聪明人,和他扯些日常杂事,人家肯定没兴趣。你得说他感兴趣的方向。”她教导起来:“他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还不远万里跑过来,要么是完全无欲无求,只想看看世界;要么就是大有所求,只是明朝现在的情况无法满足他。”

“你意思是后者?”郭康想了想道衍和尚的事迹,突然觉得狄奥多拉也挺厉害的。

“这不是常识么。这二者,往往就是一个东西啊。”狄奥多拉摇头说。

“无所欲求的人,往往求的是最大的。只不过这已经超出了凡俗所能理解的范围。就像天兄、佛祖,都显得没什么欲求,因为他们关心的是救世。”她比喻道。

“我也不太清楚他想要什么。我看,你就尽管说些大道理、大战略,看看能不能引发他的兴趣。”她告诉郭康:“反正你也擅长这些,不如都说出来,说不定能碰上呢。你看,刚才你说的那些话题,不就很有创意么?”

“那些话题,也没法直接说吧。”郭康嘀咕道。

他现在严重怀疑,自己之前学到的很多理论问题都颇大,实在不好意思把这些离谱结论直接拿出来。

按照那些理论,推导下去,往往就是谴责官府不作为,乃至谴责塞里斯文明不保护资本之类的话题了。

但更往深处分析的话,按照这些结论,就等于说,工匠也好,农民也好,行动力都过于强大,而且没有奉献精神,不愿意为了社会进步牺牲自己,为了上层的资本积累献出生命,才导致整个文明发展迟缓,越来越落后。

在他那个时代,这么说当然没问题。那会儿大家很推崇这一套理论,而这个推导出的结论,也没什么值得忌讳的地方。不如说,这正是很多人希望表达的道理。

但问题是,这会儿明朝开国还没太长时间,而且朱元璋的出身,哪怕在历朝开国皇帝里,也是最特别的,大家对他的事迹都很清楚。按这个理论,就等于骂朱元璋本人,乃至质疑整个明朝的合法性了。

因为元朝确实比明朝开放宽松,也更优待豪商、不管兼并。按照理论,明显比明朝更先进。

元朝中央的贵族权力也更大,不像明朝集中于皇帝。甚至它的制度,也是秦汉以来最为特殊的:

元朝早期设立的十个行省,不是后世那种地方行政单位,而是和中书省平级的。行省由中书省宰执官出领,权限上和中央的中书省没有区别。它们不是中央行政机构的下设单位,而是中央行政机构本身。元朝就是由十一个这种机构组成的。

所以,元朝当时的本质,是腹里地区和十行省,组成的共主联邦——这样一看,就更先进了。

这套理论,就等于指责刁民朱重八,不安心饿死,非要造反,结果破坏了大元先进文明,导致中国从此沉沦。人家一看这理论,就会觉得是在影射的。

和前世不同,保守封建的明朝人,肯定是无法接受的!没直接打起来,都不错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