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

“真是个奇怪的故事……”对此了解最少的朱文奎,都觉得这玩意儿怪怪的。

“因为这是一系列元素糅合出来的,可能是近些年才整理成型的传说。”郭康告诉他“比如这个巨人的名字,其实两个名字拼合成的。在他们的经书里,原本是叫歌革和玛各。”

“据说,这是很古老的时候,东方两个和天父作对的部落首领,后来越传越夸张,有人认为他们的部落象征着世界末日的到来。”

“古罗马时代,早期神父们认为他们是斯基泰人,后来入侵者多了,又有人认为象征着匈人乃至阿拉伯人。等到百多年前,蒙古人出现的时候,因为当时正好流行相关的末日论,让这个话题一下火爆起来。一时间,到处都是这种传说,说什么世界末日要到了,可把他们吓坏了。”

“欧洲人的生活真和平啊。”朱文奎感慨道“西征的蒙古人也没多少吧,居然给吓成这样了。”

“是啊。”郭康吃了一口馅饼,感慨道“就算有入侵者,一般也就到匈牙利平原就停下来了,再往西去的寥寥无几。确实很和平。他们运气也很好,每次的入侵者要么太弱,要么就半路离开了,所以也没打过特别艰苦的仗。”

“这是因为那里环境特殊吧。”小让娜试图解释道“和东欧之类的地方不同,西欧的堡垒很多,所以只需要做好防守就可以了。蒙古人就算想继续下去,其实也进攻不动了。”

“呃……”朱文奎犹豫了下“我其实也不太懂军事,但我知道,官家也是这么想的。”

“……”小让娜半天说不出话来。

“那段历史讨论的价值不大。”郭康连忙打圆场“因为只是偏师,所以中原和波斯史料里,记录都不多。欧洲那边的记录则是又多且杂,可信度都很低。所以,就不用纠结了。”

“都不可信么?”让娜公主惊讶地问。

“他们显然没有对过账。”郭康告诉她“在欧洲人的记录里,拔都都被他们打死过。他手下的将领更惨,像拜答儿,就多次被不同地方的军队击杀。没打死过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抵抗过蒙古人。”

“原来是这样……”让娜公主点点头“那这个人最后战死了么?”

“没有,他最后回去,还参加了贵由汗的即位仪式。”郭康说“他是察合台的儿子。那时候的蒙古人还很坚韧凶狠,那地方也不是中原。如果真被欧洲人打死了,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的。”

“为什么中原是例外啊?”让娜公主又问。

“因为中原战场的战争烈度不是一个级别。”朱文奎给她解释道“我听说,按照当时的一般策略,放弃抵抗的地方会被放过,进行激烈抵抗的地方会遭到劫掠和屠杀。但如果打的太厉害,连大汗都死了,那就又没什么事情了。”

“这是为什么啊?”

“可能是因为抵抗过于激烈了吧。”

“所以人们当时理解的世界末日……”让娜公主组织了下语言“其实都不是主力军队?”

“当然,主力军队也不会去欧洲的。跟着蒙哥汗参加西征的军队,后来参加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内战,表现得很……糟糕。”郭康想了下,找出个还算委婉的词“这支军队在耀碑谷,一战就基本被全歼了。所以我们一般不认为这是一流的军队。”

“哎?那一战是什么情况?”小让娜明显对战争本身更有兴趣。

“战争本身也不算复杂。”郭康说“大致就是,跟着蒙哥入川的军队支持阿里不哥,于是奉命北上,在六盘山地区,与草原南下的友军会和。前者是蒙哥时代的大部分嫡系军队,后者是支持阿里不哥的草原势力,所以声势十分浩大。”

“当时很多人十分慌张,甚至主张放弃关中,缩短防线。不过谋士廉希宪认为,不需要过度畏惧敌人。因此,他召集了巩昌元帅汪良臣,蒙古将领合丹、八春等人,在耀碑谷与阿里不哥军队决战。”

“廉希宪认为八春等人的士卒战斗力靠不住,于是命令合丹在左翼,八春在右翼,负责填充战线。汪良臣所部居中,担任主攻。”

“战斗中,秦州、巩昌的士兵,下马持短兵步战,从中路出发,向右迂回冲破蒙古骑兵左翼,然后绕到敌军背后,再自后方击溃其右翼。阿里不哥军大乱溃败,七万军队几乎覆没。这一战之后,双方的胜败就基本是定局了。”

“步兵迂回骑兵?”小让娜抓住重点,询问道。

“是啊,所以我觉得两边的士兵,素质差距太大。”郭康点点头“数量占优势的骑兵,能被中路出发的步兵绕到侧翼突破,再绕着他们打一圈。这就肯定不止是计谋的问题了。”

“他们的战前分析里,就已经说的很明白了。阿里不哥军的骨干,是蒙哥留下的嫡系,理论上从东欧打到四川,什么战场都见过,但实际上的表现,其实也就这样。”

“这是为什么?”小让娜好奇地问。

“因为蒙古人不太擅长骑兵。”郭康说“他们的骑兵一直以来,训练和纪律都不怎么好。战术也比较呆板落后,几乎完全靠指挥官个人发挥,所以下限非常低。”

“哪怕成吉思汗时代,野狐岭这种决战,也是靠下马步战,和对方硬耗,靠着耐力才打赢的。木华黎这样的将领,干脆遇到硬仗就下马,否则不好打。”

“等这一代名将和老兵逐渐消失,后面的人就完全没法维持战斗力,最后沦落到只能欺负西边的人。到了内战的时候,已经没法作为主力行动了。”

“怪不得。后来就换成这些汉人打仗了是么?”让娜公主问。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郭康说“廉希宪按理说是回鹘人,不过他出生在高昌,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

“高昌怎么了?”小让娜问。

“他们那边有个习惯,庭州、西州这些地方的人,往往要特别声明自己的籍贯,而不是笼统地说自己是回鹘人。”郭康说“因为这几个州,在唐朝的时候,是和中原一样编户的。所以他们就一直对此反复强调,来表明自己是有户口的住民,跟外面那些人不一样。元朝的时候,那里依然文教兴盛,也确实不是游牧文化。”

“那他算不算汉人啊?”让娜公主问。

“我都不知道,到底应该按上面标准,上哪判断啊。”郭康感慨道“我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